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选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选题

《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下重庆的规划》论文很完整的一份

就西部大开发嘛,论点是风火山隧道

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论文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口流动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  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方向  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它把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大中城市的繁荣。  今后小城镇建设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农村工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应当追求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使发展小城镇战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从城市的集聚效应来看,目前发展小城镇仅在现阶段是合理的,要想长远发展则需慎重。长远目标应该是有重点地发展条件较好、有前途的集镇和城镇,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城市。但是,要注意一个地区不能平均地发展集镇和城镇。可以将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对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发展不应一律加以限制,而要有选择地发展。一是近期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并要长期使其中的一些发展为中、大城市。对于大中城市、特大城市要着重进行优化,同时有选择的进行发展。二是改变不合理的户籍政策,取消户籍的城乡差别,允许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定居,从观念上认识到违背城市化规律的做法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改变不合理的居住政策,允许农民租房、买房、集资购房,以及到城里居住等。此外,要形成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农村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允许农民进城兴办企业,从事工、商、服务业等;允许企业从农村招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避免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还要在就业、择业、迁移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较为顺利地迁移,与工业化同步实现我国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自身也可以产生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土地出让金、建筑业的税收,还可以使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土地聚集,从而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量成长型的资源。因此,小城镇建设应注意和撤乡并镇的工作相结合,还应和制定灵活的土地、户籍改革及金融投资政策相结合。  三、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财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由于小城镇财政存在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小城镇在省、市之间的收入分配没有解决,表现在财政的预决算权由上级政府做出,同时返还给小城镇本身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小城镇财政资金的困难。另外,小城镇的公共支出范围还是主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的,即财政支出用于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支出比较小。而且“统支”色彩较浓,公共支出范围较宽泛,没有统一的规则,产生了“摊薄”效应。小城镇在公共支出上存在的“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小城镇财政应尽快明确公共支出的范围,把那些本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市场该做、且能做好的事情放手交给市场去做,而一些完全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尽快承担起来,避免有限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所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城镇发展的财政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和发展的财政环境。结合我国小城镇公共财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1 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弊端,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集中资金、精力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政府正常运转和公共活动的需要,消除职能越位、错位的矛盾,转为向小城镇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另外,政府还要努力实现政企分开,从“运动员”的角色尽快转变为“裁判员”的角色,不再直接参与企业微观经济层面的活动,而是要转为着力引导、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2 加强小城镇公共物品的投入和供给  首先,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以及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等。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地位,而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好本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带动整个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并能够对其他周边的小城镇产生示范作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迅速地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小城镇平均沥青路面不足1 3千米,全国3%的建制镇、60%以上的集镇缺少供水设备,因此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刻不容缓。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不但能够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出一些,个人、企业筹一些”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再次,加强信息提供和高新技术开发。运用新信息、新技术不但能提高农业的质量,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乡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引进,造成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 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在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城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完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使小城镇真正拥有一级财政和一级财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划分县、镇财税的分配比例,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财税关系、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使小城镇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拥有自己的预算权和决算权。最后,各小城镇还应筹建和完善一级国库,同时还要依据地方特色安排公共支出,建立、健全自上而下以及小城镇之间的转移支付体系,从而保证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和长远的发展。  只有在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财政体制加以改革,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艳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建设[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0)  [2]邓子基 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 福建论坛,2004,(7)  [3]赵月,葛长银 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梁尚敏 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J] 现代财经,2002,(8)  [5]刘溶沧,赵志耘 中国财政理论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厉以宁 中国经济运行于增长[M] 学习出版社,2002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题目

用好西部现有人才 ,发挥他们最大能量。西部地区人才是不多 ,但比总量不足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 ,有限的人才并未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将从盘活现有人才开始 ,通过多种方式 ,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就要求 :(1 )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制定好的政策 ,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各级领导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 ,不但要“善将兵”,而且要“善将将”,一定要爱才、识才、用才、护才 ;要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 ,建全竞争机制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从僵化的人事制度解脱出来 ,引导现有科技人员 ,根据自己的自愿、专业、专长 ,向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流动 ,减少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人才积压浪费现象 ,凡有一技之长者 ,都应流动到急需的岗位上去 ;努力创造一种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 ,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 ;尽快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提高西部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 ,逐步使之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改变“孔雀东南飞”现象 ,必须实施对人才的待遇倾斜政策 ,在工资晋升、专业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2 )建设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基地和设立专项人才基金。西部各省、市、自治区要利用有利条件 ,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特别是重庆、西安、成都、兰州等高等学校和人才密集的大城市 ,要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成为西部人才聚集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带动周围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科技发展 ;西部设立专项人才基金 ,通过人才的激励政策 ,培养造就一批学术精英 ,一批科技之星。一方面可以发挥这批科技之星的潜力 ,进行一流的科研工作 ,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榜样激励作用 ,在西部形成一种科技上“追赶”态势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3 )实行西部人才的第二次开发。统计资料表明 ,西部现在 42 2 %的正、副教授到 2 1世纪初都要退下来 ,另外还有 50 %的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正副研究员和正副主任医师也到了退休年龄 ,这使得短缺的西部人才雪上加霜。[2 ]面对这种情况 ,可借鉴国外老年人开发的成功经验 ,如日本 ,比较重视让这批人发挥余热。在西部实行人才的第二次开发 ,对一些急缺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采取返聘或延长退休年龄进行再开发 ,但这需要老年人专项保障资金来同步搞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服务管理体系 ,来提高他们的待遇 ,使他们更能充分发挥余热。第三 ,制定相应政策 ,吸引人才 ,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西部的发展除留住本地培养的人才外 ,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为西部工作。引进人才是解决西部人才不足的又一重要途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 ,究竟该如何吸引人才呢 ?(1 )积极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西部在物质待遇上难以比东部优厚 ,在政策上却可以比东部优惠 ,政策的导向对吸引人才有重要作用。西部地区可以借鉴东部地区引进人才的方法 ,大开人才进入西部的方便之门 ,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对到西部工作的各类人才 ,实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 ;户口迁入西部的 ,由政府提供一次性安家费用。依托西部开发重点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 ,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吸引人才 ,可不转户口 ,保留原工作单位 ,在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调整等方面 ,与原单位同类人员享有同等待遇。支持其它地区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西部开发。(2 )建立人才流通机制 ,鼓励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使人们走出封闭的天地 ,找到较原先更能发挥能力的岗位 ,活化人力资源 ,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潜能释放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积极开展东西部人才余缺调剂、对口支援工作 ,制定灵活的政策措施 ,鼓励东部地区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 ;要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 ,把西部地区的人才送到东部地区对应的企业、政府机关及相关单位进行学习培训 ,包括短期考察学习、中期挂职学习、长期干部交流。要正确把握人才流动 ,使他们在沿海地区开阔眼界 ,接受市场经济的锻炼 ,逐步转变观念 ,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骨干和能手 ,还应为西部人才创造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和条件 ,如 :举办一些针对性很强的培训班、送骨干到国外考察学习等 ;鼓励西部机关、事业单位的各类人才向企业和农村转移 ,支持他们创办企业和社会中介服务事业、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技术推广、承包经营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结束语总的来说 ,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 ,就是要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要想高起点地发展西部经济 ,第一要素就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 ,首先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加强现有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 ;加强后备劳动者的技术教育 ,普及法定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中、高等教育 ,加快人才的培养 ,还要制定有效的政策 ,解决人才外流的问题 ;采取措施 ,吸引人才等 ,为西部的开发作好先行条件。

是河南大学还是湖南大学?

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论文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口流动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  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方向  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它把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大中城市的繁荣。  今后小城镇建设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农村工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应当追求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使发展小城镇战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从城市的集聚效应来看,目前发展小城镇仅在现阶段是合理的,要想长远发展则需慎重。长远目标应该是有重点地发展条件较好、有前途的集镇和城镇,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城市。但是,要注意一个地区不能平均地发展集镇和城镇。可以将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对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发展不应一律加以限制,而要有选择地发展。一是近期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并要长期使其中的一些发展为中、大城市。对于大中城市、特大城市要着重进行优化,同时有选择的进行发展。二是改变不合理的户籍政策,取消户籍的城乡差别,允许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定居,从观念上认识到违背城市化规律的做法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改变不合理的居住政策,允许农民租房、买房、集资购房,以及到城里居住等。此外,要形成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农村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允许农民进城兴办企业,从事工、商、服务业等;允许企业从农村招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避免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还要在就业、择业、迁移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较为顺利地迁移,与工业化同步实现我国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自身也可以产生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土地出让金、建筑业的税收,还可以使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土地聚集,从而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量成长型的资源。因此,小城镇建设应注意和撤乡并镇的工作相结合,还应和制定灵活的土地、户籍改革及金融投资政策相结合。  三、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财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由于小城镇财政存在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小城镇在省、市之间的收入分配没有解决,表现在财政的预决算权由上级政府做出,同时返还给小城镇本身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小城镇财政资金的困难。另外,小城镇的公共支出范围还是主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的,即财政支出用于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支出比较小。而且“统支”色彩较浓,公共支出范围较宽泛,没有统一的规则,产生了“摊薄”效应。小城镇在公共支出上存在的“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小城镇财政应尽快明确公共支出的范围,把那些本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市场该做、且能做好的事情放手交给市场去做,而一些完全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尽快承担起来,避免有限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所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城镇发展的财政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和发展的财政环境。结合我国小城镇公共财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1 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弊端,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集中资金、精力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政府正常运转和公共活动的需要,消除职能越位、错位的矛盾,转为向小城镇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另外,政府还要努力实现政企分开,从“运动员”的角色尽快转变为“裁判员”的角色,不再直接参与企业微观经济层面的活动,而是要转为着力引导、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2 加强小城镇公共物品的投入和供给  首先,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以及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等。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地位,而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好本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带动整个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并能够对其他周边的小城镇产生示范作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迅速地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小城镇平均沥青路面不足1 3千米,全国3%的建制镇、60%以上的集镇缺少供水设备,因此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刻不容缓。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不但能够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出一些,个人、企业筹一些”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再次,加强信息提供和高新技术开发。运用新信息、新技术不但能提高农业的质量,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乡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引进,造成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 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在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城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完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使小城镇真正拥有一级财政和一级财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划分县、镇财税的分配比例,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财税关系、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使小城镇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拥有自己的预算权和决算权。最后,各小城镇还应筹建和完善一级国库,同时还要依据地方特色安排公共支出,建立、健全自上而下以及小城镇之间的转移支付体系,从而保证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和长远的发展。  只有在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财政体制加以改革,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艳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建设[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0)  [2]邓子基 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 福建论坛,2004,(7)  [3]赵月,葛长银 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梁尚敏 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J] 现代财经,2002,(8)  [5]刘溶沧,赵志耘 中国财政理论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厉以宁 中国经济运行于增长[M] 学习出版社,2002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

我认为我国在西部开发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立法与和建立相应机构这两方面的决策部署。美国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立法和相应机构的建立,这些措施保证了西部建设持续协调发展。加快西部立法的步伐,以法律的严肃性、规范性、稳定性保证开发的顺利进行。在机构设置方面应该实行责权明确、政策制定和实施到位、资金配套和保障、相互分工协作的开发机制。其次,应该考察依靠教育与科技进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强大推动力。美国在西进中注重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与科研机构相互支撑;采取开放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劳动力;利用军工企业促进科技发展。正是依靠教育与科技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使得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因此,根据美国的成功经验,我国的西部地区可以以现有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为依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放宽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级人才投身西部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园区和重工业生产基地,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第三个有益经验就是注重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专业化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因此,我国西部大开发必须要大力发展以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搞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其次,要加大政府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通过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西部的开发。第四个成功经验就是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鼓励人民参与西部大开发。美国政府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西部开发,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这种积极的态度十分值得我国政府学习。我国政府可以根据实际国情制定灵活多变的土地政策鼓励农民回归土地,对西部广阔的土地进行开发。第五个经验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在美国西部的大开发中,“小麦王国”、“棉花王国”以及“畜牧王国”的迅速崛起为美国农业帝国的形成奠定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此为启示,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肉类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你好 任何行业,先知先觉为机遇者,后知后觉为行业者,不知不觉成消费者。李嘉诚从商五十多年后在其《李嘉诚传》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对生活是否有渴望,如果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您面前,您愿意抓住吗?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快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别管是什么行业;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 回答者是我的口口号

贵州西部大开发论文选题

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色彩!西部世界上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出勃勃的生机,现在我们就来走进西部,来感觉它的美。

从沙尘暴看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陈志清… - 2007 - 文章编号:1007—6301 (2000)03 0259 07 从沙尘暴看西部大开发中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陈志清,朱震达。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1o 面_而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兰州?SO000) Page 3期 陈志清等:从沙尘暴看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63

就西部大开发嘛,论点是风火山隧道

发展战略的论文开题报告

我帮你

热门搜索: 可持续发展战略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 资源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找论文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新的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注意的是,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与"发展"的统一。三、实现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Article/ShowA - 32K - 7天前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蓝色战略_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_民族复兴战略_可持续 蓝色战略_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_民族复兴战略_可持续发展战略_现代化与战略 蓝色战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蓝色战略 > 阅读新闻 【繁体中文】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袁伟峰 余思勤三、实现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study/ - 30K - 4天前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我国黄磷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下) 我国黄磷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下) 免费试用 入网指南 资费查询 冶金产业 我国黄磷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下) 2006-9-1 16:我国黄磷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上) 9-1 16:28 关于推进黄磷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8-25 14:/E9/E901/E - 27K - 2006/11/19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外贸体制改革 17、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3、3期41、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中间品进口替代 《管理世界》2003、1期 42、 关于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2期 43、 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upload/up_yjs/ - 156K - 6天前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一体化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国际贸易与国内制度框架将战略选择权理论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结合起来,在将不确定性作为外生变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时机确定问题,/html/一体化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 - 26K - 2006/12/21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 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21世纪议程》等世界性公约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热烈响应,正日益深入人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树立绿色财政观促进财政持续发展增值税转型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系统探索/Article/HTML/ - 30K - 4天前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最终实现经济的振兴和全面繁荣作出举足轻重的贡献,应该是每一个民营企业管理者在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我写的这篇论文是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探讨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归类于捞笠稻赫 铰详的征文主题。/20060914/ - 25K - 2006/12/18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最终实现经济的振兴和全面繁荣作出举足轻重的贡献,应该是每一个民营企业管理者在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最应高度关注的课题,从长远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入一个新的世纪的时候,/Article/ShowA - 32K - 6天前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金陵论文网—"可持续发展"学位论文 中小型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水电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四川藏区可持继发展战略及教育问题研究 中国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牡丹江市持续高效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实例分析/Dhtml - 19K - 2006/12/20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国际贸易论文 - 搜一百范文网 名称 全文作者/公司 信息 下载 ·浅谈当前我国对外反倾销的 ·加入WTO与我国贸易制度的调·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产权问题 ·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态势及 ·外贸乘数法的扩展与中国贸·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国际贸易与国内制度框架 ·对WTO《反倾销协议》的几点质疑/html/lunwen/ - 15K - 2006/12/16 - 快照 - 收藏 - 更多此站结果 ziji kankan !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han

  • 索引序列
  •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选题
  •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题目
  • 西部大开发战略论文
  • 贵州西部大开发论文选题
  • 发展战略的论文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