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稿怎么办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稿怎么办

发布时间: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怎么办

《海明威研究在中国/The Study Of E·hemingway In China 》作者:邱平壤编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10335 / 7531610337 出版时间:5 丛编项:开放丛书 思想文化系列 简介:本书包括对海明威四大小说、短篇小说,思想以及艺术成就,艺术风格之研究。 主题项:海明威-E-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海明威,E 更多同类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外国文学作品集 《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M] 著名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 贝克,林基海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董衡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人,1934年1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发表作品有:《美国文学简史》(负责人)、《美国现代小说论》(主编)、《海明威研究》、《海明威谈创作》、《海明威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 杨仁敬教授《海明威在中国》一书的增订本(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宗教意识》[J]曹明伦《国外文学》,2004 (3) 第二辑 [1]裴立鹏 张敏《自卑与超越——海明威“硬汉性格”的心理成因》《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 [2]徐乐怡 《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美》 《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3]刘久明 《“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与海明威的“准则英雄”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苏顺强 《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5]罗明洲 《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曾塞男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北京 :《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7]刘久明 《海明威文化心理结构浅析》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 [8]刘铁《给人类增添信心与力量的文学形象——论海明威的“生命英雄”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第三辑 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风格及其硬汉性格 The Artistic Writing Style and Hemingway's Unyiel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青海民族研究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罗雪娟 , LUO Xue-juan 海明威的文艺思想探析 Brief Analysis of Hemingway's Literary Though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王爱玲 , WANG Ai-Ling 海明威的"青丝情结"——试论海明威的妇女观 Hemingway's "Hair Complex"——Hemingway's Idea on Women [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孙玉琢 海明威小说的对话性 The Convers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Hemingway's Novels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赵若纯 , Zhao Ruochun 海明威与他的硬汉英雄 Hemingway and His Unyielding Hero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田耀 , 蒋瑜 并存于海明威作品中的双重意识 On Double Consciousness Existing in the Works by Earnest Hemingway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张巧毅 海明威小说的情绪线索 The Emotional Plot of Hemingway's Novels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郑孝萍 , ZHENG Xiao-ping 存在?生存?人生--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解读 Existence, Living and Life--the Interpretation of Hemingway's Novel "Farewell to Arms"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李晓珍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自然生态意识 Hemingway' 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王育烽 , WANG Yu-feng 孤寂的心灵 自尊的生活——论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主题 A Desolate Soul Lives a Dignified Life: The Theme of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毛坚舫 海明威、古巴渔夫与《老人与海》的经典硬汉形象 Ernest H Cuban F and the Classical Heroic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yang Teacher's College] 杨植 , YANG Zhi 看海明威如何"表现"《十个印第安人》的故事 How Hemingway Shows the Story of Ten Indians [台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 毛华奋。。。

去网站上看看把-XYWZhtm

题太大了

英语教学法毕业论文不难的,主要是题目要创新。当时也是在莫文网上看到很多,有人帮忙快多了正确处理英语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我国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及其语言学基础探究论初中英语教学法的传统性与时尚性基于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新形式浅析英语教学法及其发展趋势关于“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的思考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法教材出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中学英语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英语教学法课程与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在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中的运用探析高校师范英语教学法课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互动式英语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应用英语教学法的主要学派浅析英语教学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参与式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议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的应用性阐释“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地方本科院校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改革探索——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法”教材和教法改革的思考英语教学法立体化教材编写模式探究英语教学法综述优先出版情境模拟在英语教学法课堂的运用浅谈传统英语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建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英语教学法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及促进因素分析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稿怎么办

1 浅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9 2 基于Visual C++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福建电脑 2007/07 3 基于B/S结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7/02 4 开发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3 5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7 6 基于校园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微机发展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 基于通用模式的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 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技术 2006/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9 我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台州学院学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 谈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要全文给我电子邮件,dbmoth#

电影与文学都是人类的一种表意方式,都具有时间形态的艺术特征,因此两者的相似性即为叙事性。当代叙事学研究以及电影改编自文学的普遍现象,均表明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叙事文本的基本范畴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因此从两者的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的技巧———修辞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则能清晰地看到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具体表现。一、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 (一)理论依据。文学和电影的根本差别,是书面文字和视觉影像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把它们分隔为不同的世界。要穿越这看起来似乎是无限的隔阂,最好的方法是把文字和影像两者都看成符号,其目的都在于传达某种意义。在这个角度,文字和影像都是一个更大的表意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广义的“语言”的组成部分。文学和电影都是从自身最理想的起始线出发,一个从画面,一个从言语,它们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就是完善地表达意义。正是在代写论文文本的意义和人类的理解这个哲学高度上,文学与电影建立起了本质的联系,如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观点的普遍性是包容一切的……归根到底,歌德的论断'万物皆符号'是对解释学思想最全面的概括。它表明,一切事物都指示出其他事物。”[1]文学与电影最根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特征,即在时间的流动线上展开形象的叙述。小说是时间艺术,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在人脑中形成一篇小说的故事形象。电影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的艺术,电影的运动性决定了它的时间特征,也就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最后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正是在观赏延续时间中展开形象,使得电影在理论上就具备了类似于文学的叙事性质。所不同的是,“文学的叙事是根据主要被看作线性顺序的时间展开的,而电影似乎就是要通过同时性的观念才能完成叙事”。“确实,叙事性是连接小说和电影最坚固的中介,文学和视觉语言最具有相互渗透性的倾向”。[2]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都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都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而在一般叙事学和符号学研究中都是既包括文学,也涉及电影,即使在早期俄国的形式主义文论中也包含着对电影理论的研究。自从克里斯蒂安•麦茨把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引入电影理台州学院学报第30卷论研究,并于1964年发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之后,电影叙事研究才有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同时,与文学叙事的联系也更紧密了。因为,麦茨的研究表明,“电影与文学的研究自从在内容分析上建立起相同的一致性后,又在表达方式的层面上建立了一致性。易言之,过去电影与文学只是在语言的表达内容(对象、题材、范围……)的研究方面相联系,而现在则在语言表达的方式上联系起来”。[3](二)事实依据。从诞生之日起,电影即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到站》等影片,尽管只有一两分钟,尽管不怎么精彩,但它们确确实实在讲故事。到1915年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综合运用蒙太奇手法拍出了长达2小时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短短的20年时间,电影就具备了讲述复杂故事的能力,并可以与小说相媲美了。电影“大量借鉴了小说和文学这一古老形式。因为正是小说把文学遗产传给了电影,从而使它从中获得了灵感和源泉”。[4]79-80正如这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杰作是改编自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所喻示的,百年电影史说到底是电影与文学(另外还有戏剧)的关系史。这里有两个重要事实,一是“电影事实上日益明显地走上小说的路,并且成绩斐然”。[5]电影史上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而在得奖的电影中,改编自文学的比例就更高。世界上著名的小说大多数曾被搬上过银幕,有很多还不止一次。怪不得温斯顿说,“电影确实可以和世界文学杰作等量齐观”。[4]48许多著名作家同时又是有名的电影编剧甚至电影导演。二是“小说对电影这一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影响就是叙事和讲故事的形式”。[4]81电影从文学尤其是小说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通过选材、剪材来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通过人称、线索、结构的安排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种叙事技巧和修辞方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完美、更精致和更富有表现力,等等。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借鉴和利用,使我们一度分不清彼此,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掀起过一场电影与文学关系的大讨论,甚至出现了“电影就是在银幕上完成的文学”这样一种观点。二、电影与文学的相似性的具体表现 (一)叙事方式。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叙事方式之一。文学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这些表达方式在电影中也同样存在,除了运用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语言文字,后者是画面影像外,其他方面,包括目的、意义、作用、效果等都很相近。例如“叙述”,常见的叙述有顺叙、倒叙、分叙、插叙、补叙等,电影中也相似。这里举倒叙和分叙各一例。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或电影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使文章或电影的叙述回到“顺叙”。这种手法往往可以突出中心,造成悬念,渲染气氛,形成波澜,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避免结构上的平铺直叙。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影片一开始,主人公劳伦斯骑着摩托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飞驶,前方突然闪现两个骑车人,他躲避不及,飞入路旁树丛中,葬礼之后再顺叙劳伦斯的一生。这里的倒叙手法把主人公的爱冒险和富于人道精神的个性突显出来,同时也有吸引观众的作用。分叙,是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它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影片《侏罗纪公园》中,奈得利破坏公园控制系统、偷窃恐龙胚胎逃跑却被恐龙吃掉,格兰博士与蕾克丝、蒂姆三人在躲避恐龙的追袭,哈蒙特、马尔登和萨特博士则在控制中心竭力修复系统,这三条线索分开叙述,把这些事件的复杂关系叙述得一清二楚。再如议论和抒情。文学作品中的议论主要有作者的评论和作品中人物的议论两种。相应的,电影中也主要是这两种,如果是剧中人物的议论,可以由角色直接说,如果是作者的评论,可以借助画外音,也可以借助于画面。如俄罗斯影片《烈日灼身》中,画在巨幅画布上的斯大林画像在微风吹拂下,像水波纹一样起了皱褶,这实际上是电影编导对斯大林这个人物的评价。文学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电影也与此相应。电影中的直接抒情往往直接由剧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间接抒情则借助空镜头、音乐和歌曲等手段。2、结构方式。电影文本与文学文本在叙事结构方式上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开头、结尾、过渡、巧合等等。例如“照应”,如《乡音》的前半部,几次借人物之口提到并表现了陶春的腹痛,为后面发现陶春患癌症作了伏笔。所以,后面的情节发展就显得有理有据,也显得自然。《魂断蓝桥》以主人公站在滑铁卢桥上拿着吉祥符回忆开始,又以回忆结束,两端是现在时空,而中间是回忆的内容,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前后内容上的呼应,如影片《死亡诗社》,基丁老师在上课时站到了桌子上,启发学生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轮流站到桌子上体会一下感受。后来,校方将一起事故的责任推到基丁头上并欲赶他出校门时,学生们不顾教务长的吆喝而一个接一个地站到桌子上对基丁表示支持。再如“省略”,在文学创作时,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在构成情节时略去多余的时间过程,在刻划人物时略去没有价值的部分,这就是省略。它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电影的艺术手法。马尔丹说过,“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6]影片《苔丝》中,苔丝杀亚历克那场戏:苔丝伤心地伏在桌上哭泣,她望着亚历克插在牛肉上的那把刀子,眼里充满了愤怒,接下来的镜头表现苔丝急步从楼上下来,匆匆外出。而公寓管理员布鲁斯太太坐在楼下绣花,不经意中看到天花板渗出的不断扩大的红晕,她好奇地站到桌上伸手去摸,旋即惊恐地用手捂住了嘴。这个情节因省略的手法而表现得非常含蓄,没有把凶杀的场面展示出来,起到了维护苔丝在观众心目中美好形象的作用。(二)叙事角度。叙事角度是叙事本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7]叙述人身份的确认,为影片叙述提供一个总体叙事角度,不同的叙述视角,确立起叙事主体与所叙之事的距离、范围和介入程度,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叙事评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谁是叙述者”,二是“人物视点如何”。“谁是叙述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称。文本中最常见的人称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蓝、白、红》,影片叙述人身份均是“本文中存在的观众”,即第三人称“他者”———叙述人跟着被叙之事走,因而对故事的评判权还给了观众。影片《城南旧事》,保留了小说的第一人称的自述体风格,整部影片从小英子的视角来表现,因而观众容易认同主人公的感受。文学中第一人称可以直接用“我”“我们”这样的词语表达;影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则通常采用画外音的方式。如果说“人称”是叙事角度的直观表现,那么,“人物的视点”则是叙事角度的内隐方式。文学中的人物视点可以由叙述人直接加以叙述,但电影却不能,它要通过镜头来表现,有时单个镜头不能传达视点关系,需要与前或后一个镜头的配合。如《蓝色篇》中萨布林娜见朱丽的镜头,前一个镜头是萨布林娜面对摄影机的近景,下一个反打镜头是从萨布林娜背后拍摄的双人近景,由此我们才可以确定,这里的人物视点是客观视点,而不是剧中人物视点。另一方面,电影的表达面要比文学复杂,它至少有两个叙事层面:视觉层和听觉层,在视觉层包括了影像、构图、光线、色彩等,在听觉层则有对白、音响、音乐等。正因为如此,法国电影叙事学家弗朗索瓦•若斯特把电影的叙事角度分为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和所知角度。如果对应这种分法,那么,文学的叙事角度只有所知角度了。因此,叙事角度,包括人称和视点,是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表现之一,只是电影的叙事角度更加复杂而已。(三)修辞。叙事话语在文学文本中以言语的方式存在,在电影文本中以影像的方式存在,同样,作为叙事话语技巧主要表现的修辞,在电影和文学中也有着各自相应的手段———电影修辞直接以画面形象为修辞手段,而文学修辞是以语言文字为修辞手段。不过,从修辞所达到的效果来看,两者又有着相通之处,比如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隐含着的思想,运用对比来突出差异,运用反复来表示强调,等等。电影与文学在修辞技巧上有很多的一致性,但不等于所有的文学修辞在电影中都能找到,那些借助词汇特有的语音、语气、语义技巧创立的修辞,如谐音、反问、设问、呼告、仿词、顶真、回文、对偶、移就等等,就不能与电影的修辞建立起对应关系。电影根据自身媒介的特点,则充分运用隐喻、象征、反复、夸张、借代、比较、衬托、示现、拟人、双关等修辞。例如“比喻”。电影是典型的隐喻性艺术。由于直接借助自然物作为表意符号,所以“喻体”与“本体”之间通常呈现为同一关系,而不是比喻这种文学修辞的相似关系。电影中由实物组成的代码和被编码物(实物本身)是无法严格加以区分的,本文中自然意义上的本体,与文化意义上的喻体同时出现。卓别51林的《大独裁者》中,踢气球舞蹈那场戏,大气球做成一个地球仪的样子,是为了喻示出独裁者兴格尔想统治和玩弄整个世界的野心,而这个气球不小心被他踢破,则喻示了他终将失败。意大利影片《天堂影院》中主人公与银行家的女儿相爱了,但由于门第悬殊而注定是一场梦。导演借助栏杆、建筑物、木帘等障碍物将他们隔开,而当他们到野外郊游时,遇到了银行家。此时,银行家在画面中的位置恰好将两个年轻人隔开了,尽管银行家没有说一句话,但画面已经给我们喻示了“他们再也不可能在一起”的含义。再如“象征”。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非常接近,大体来说,比喻是画面并列或“碰撞”产生的临时的局部的新含义,象征则画面里的事物不断重复出现并稳定地联系着它的文化含义,如影片《蝇王》中的海螺。影片开头,海螺从水里被捞起来,并做成吹号的工具。随着海螺被当作集合的工具和一次次的使用,它在整部影片中就获得了“权力和规范”的象征意义。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封闭的陈家大院在不同的片段里反复出现,于是,它获得了象征意义———封建社会的缩影。影片中的“主题道具”灯笼也成为封建院宅里欢娱、恩宠、荣耀的徽号,灯亮则代表着“幸福”,灯灭则象征着所有的不幸。

英语教学法毕业论文不难的,主要是题目要创新。当时也是在莫文网上看到很多,有人帮忙快多了正确处理英语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我国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及其语言学基础探究论初中英语教学法的传统性与时尚性基于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新形式浅析英语教学法及其发展趋势关于“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的思考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法教材出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中学英语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英语教学法课程与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在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中的运用探析高校师范英语教学法课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互动式英语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应用英语教学法的主要学派浅析英语教学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参与式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议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的应用性阐释“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地方本科院校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改革探索——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法”教材和教法改革的思考英语教学法立体化教材编写模式探究英语教学法综述优先出版情境模拟在英语教学法课堂的运用浅谈传统英语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建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英语教学法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及促进因素分析

去网站上看看把-XYWZhtm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了怎么办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摘 要]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老人与海》独特的文体特色进行较为系统的 分析 , 运用统计法和描写法揭示其风格要素即小说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叙事方式的具体特征, 进而指出《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客观、简洁、朴实的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关键词]海明威 语言特色 现代 叙事手法 老人与海简介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是一位不平凡的语言大师, 他以“精通现代叙事 艺术 ”和“在当代风格所发挥的 影响 ”而荣获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文学语言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叙事语言, 另一种是人物话语。海明威正是通过这种创新的语言艺术,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散文风格。本文从《老人与海》入手, 对其语言特色和叙事手法简单的分析。粗略的探析了其独特写作风格及形成原因和影响。一、语言特色——电报风格以《老人与海》为例, 从中可以看出海明威对词汇、句式、语气、对话模式和语法等运用了他个人的偏好, 显示了他的电报风格语言特色。海明威倾向用 英语 中最核心、最普通的词汇。从《老人与海》的用词和句子结构不难看出, 文章的用词很简单, 很少用表示抽象意义的大词。如: Aware that he will need to keep his strength, the old man makes himself eat the tuna he caught the day before, which he had expected to use as While he cuts and eats the fish with a claw under the strain of taking all the fish's Stantiago is angered and frustrated by the weakness of his own body, but the tuna, he hopes,will reinvigo2rate the As he eats, he feels abrotherly desire to feed the marlin (老人清楚, 他必须得保持体力, 所以就强迫自己吃前一天捕获到的、原打算做诱饵用的金枪鱼。在右手切鱼、吃鱼的时候, 他那只被勒伤的左手开始抽筋, 而且, 由于那条大马林鱼在抵抗, 他必须拼尽全力拉住鱼线, 所以那只手搐得像一只爪子。桑提亚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既感到气馁, 又忿恨不已, 他希望金枪鱼能使他的伤手恢复劲力。他吃鱼的时候, 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 想喂一喂那条马林鱼, 像对兄弟那样。) 这段描写的是老人在与鱼僵持的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其用词而言, 喜欢用动词和名词写作, 少用形容词以增强动感。而且几乎所有的动词和名词都是简明、易懂。动词如: need, make, cut, eat, use, take 。将形容词变成动词和名词的形式, 如: an2gered, weakness 。从句子结构频繁使用He does 简单的句式。主语是he, 谓语以使役动词为主。由于使役动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动作发生并完成, 因此这类句型就成了动作的执行者做一件事, 并使其行为产生预期的结果。在《老人与海》中, 这类句型和描写具体行为的短小动词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从整体上传达出一个基本意义: 老人是个行动者, 他的行动都达到了预期目的。这完全符合海明威塑造“硬汉”形象的一贯追求。在《老人与海》中, 作者充分使用贯穿小说的人物桑提亚哥和他忠实的助手兼朋友小诺曼林之间的对话或对话加上非常简练的描写与叙述来推动故事的 发展 。其中他们谈论最多的是棒球赛的最新战况, 探讨老人的偶像—狄马吉奥在球场的表现。如:“Tell me about the baseball, ”the boy asked h “In the Am erican League it is the Yankees as I said, ”the old man said “T hey lot today, ”the boy told “T hat means T he great D im aggio is him self ”“T hey have o ther m en on the ”“N But he makes the In the other league, between Brook lyn and Philadelphia I must take B But then I thnk of Dick Sisler and those great drives in the old ”省去不写, 这只会增强你的冰山重要的是那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出版后回答《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我们来看另一段摘自《老人与海》的片段: Just then “ The rewasnothingeverlike Hehitsthe longestball I have ever ” 从表面来看, 只是老人的兴趣爱好, 实则表现桑提亚哥老人坚信伴随84 天一无所获的背运马上就会结束, 由此而引出故事的开端, 老人去更远的水域捕鱼。《老人与海》通过使用第三人称, 不流露个人感情, 超然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作者通过老人内心的意识来反映事件, 进而流露出作者本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二、 现代 叙事手法—冰山 理论 想知道的话, 我一直用冰山理论指导我的写作。冰山有八分之七在水下, 只有八分之一是显露出来的。任何你知道的, 你都可以电报风格主要是用于说明他谴词造句的简洁、朴实, 但这并不代表海明威小说的语言 艺术 , 因为海明威小说在简单的表层之下蕴藏着许多内涵。借用他自己的观点叫“冰山理论”:“如果the stern line came taut under his foot,where he had kept the loopof the line,andhedroppedhisoarsandfelt the weight of the sm all tuna’sshiveringpullasheheldthelinefirm andcom 2menced to haul it The shivering increased as he pulled in and he could see the blue back of the fish in thewater and the gold of his sides before he swung him over the side and into the He lay in the stern in the sun, compact and bullet shaped, his big, unintelligent eyes staring as he thumped his life out a2gainsttheplankingoftheboatwith thequick shiveringstrokes ofhisneat,fast-movingtail,Theoldmanhithimonthehead for kindness and kicked him , his body still shuddering, under the shade of the (就在这个时候, 船尾的鱼线在他脚下突然绷紧, 因为他在那打了一个环。于是他放下船桨, 抓牢鱼线, 开始往回拉, 他感觉到金枪鱼把鱼线拉得沉甸甸地抖动。他越往回拉, 鱼线抖动得就越厉害, 接着他看见了水中浮动的蓝色鱼脊和金灿灿的两侧, 之后他把鱼从船帮处拉了上来, 扔到船里。鱼躺在船尾, 阳光照射着, 它身体密实, 形如子弹, 它把身体一次次重重地摔到船板上, 匀称、动作迅速的鱼尾快速颤抖着, 反复扫动着, 两只大而无神的眼睛一直瞪着, 最后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老人友好地打它的头, 又踢它, 鱼的身体在船尾的背阴处仍在抖动着。) 这段描写桑提亚哥在第二天捕获金枪鱼经过, 这段文字是海明威简洁煽情的典范, 传神且优美。作者也正是通过使用最简单、最普遍的字眼来表达具体但又有诗歌意象的 内容 。上面场景的描写, 即使是对那些根本没有捕鱼经验的人, 也会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 作者在此段最后用“for kindness”,“友好”两个字, 以及在上一段文字的最后作者用“brotherly”,“兄弟般的”字眼来传达作者与金枪鱼的关系, 看似自相矛盾, 实则将作者的心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几个字虽少, 却能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到老人的个性。海明威在表现桑提亚哥与他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关系, 他对世界的尊重时, 并未提及老人内心最深处到底想些什么, 而是刻意选择了这两个字, 从感情深处刻画出桑提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海明威把这种通过简单语言表达深刻意义的“冰山原则”运用得巧妙, 正如冰山顶端能够揭示出隐藏于水下的巨大冰块的品质一样, 潜移默化地揭示出人类最伟大的真理。三、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海明威小说语言艺术的又一大特色。甚至有人称海明威是象征主义作家。他善于依据作品内容运用象征手法来展现主体。在《老人与海》中, 基督教象征主义手法, 特别是基督受难的形象在这一著作中, 自始自终得到充分的体现。老人在和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 手掌被鱼线勒割得血肉模糊, 虽然这说明了桑提亚哥的艰辛, 说明了他甘愿献身的精神, 但伤口却寓指基督身上的圣伤痕, 海明威一心要把桑提亚哥塑造成一个像基督一样的殉难者。鲨鱼袭来时, 老人立即发出一声“像是一个人的手被钉子钉穿在木板上时”所发出的惨叫。再有, 老人肩上扛着船桅, 艰难地攀爬小山, 向村里走去的情形会使人联想到基督朝着卡尔加里艰难行进的场面。甚至桑提亚哥精疲力竭地扑倒在床上的动作, 他脸朝下、双臂直伸、手心朝下的姿势, 都会让人联想到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惨景。此外, 在故事悲剧性的结尾时, 最后的画面寓意极其深刻: 他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小屋睡下了, 梦中他见了非洲的雄狮—勇敢无畏的象征。四、海明威独特写作风格的形成原因及 影响 海明威的简洁、朴素的散文文体风格, 其所以形成是有其原因的。首先, 继承。海明威十分推崇的前辈作家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 他认为,“一切现代文学来自马克·吐温的一本书《哈克贝利》, 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本书”。舍伍德·安德森采用了一种随随便便、信手拈来的风格。这些都对海明威的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 生活经历。一个作家的文体风格往往是作家本人, 即“文如其人”。而这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其文化背景、 社会 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综合体。他从小受父亲影响, 喜欢打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踊跃报名参加, 大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贯穿一生的记者身份和崇尚毅力的硬汉性格, 使他的作品中的“电报风格”语言特色尤为明显。第三, 独创精神。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也为塑造行动型的人物性格, 开创了他“冰山理论”指导的叙事风格。结语海明威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而著称。他的小说言近而指远, 平白而蕴籍。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 他的叙事艺术则以藏而不露的感情变化支撑人物的行动, 他的对话简洁, 素有“电报风格”之称, 叙事则充分体现其“冰山理论”。他的写作开创了一代文风, 其影响将是永恒的。参考 文献 [1]Donaldson,S ErnestH [M ] 上海: 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 [2] 戴金喜 论海明威独特的文体风格 [J ] 南平: 南平师专报2006 (1) , 63- [3] 董衡巽 海明威 研究 [M ] 北京: 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社, [4] 刘瑛 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特点 [J]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报 2005 (12) , 116- [5]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6] 张国敬译,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 ] 天津: 天津 科技 翻译出版社,

《海明威研究在中国/The Study Of E·hemingway In China 》作者:邱平壤编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10335 / 7531610337 出版时间:5 丛编项:开放丛书 思想文化系列 简介:本书包括对海明威四大小说、短篇小说,思想以及艺术成就,艺术风格之研究。 主题项:海明威-E-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海明威,E 更多同类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外国文学作品集 《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M] 著名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 贝克,林基海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董衡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人,1934年1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发表作品有:《美国文学简史》(负责人)、《美国现代小说论》(主编)、《海明威研究》、《海明威谈创作》、《海明威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 杨仁敬教授《海明威在中国》一书的增订本(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宗教意识》[J]曹明伦《国外文学》,2004 (3) 第二辑 [1]裴立鹏 张敏《自卑与超越——海明威“硬汉性格”的心理成因》《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 [2]徐乐怡 《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美》 《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3]刘久明 《“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与海明威的“准则英雄”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苏顺强 《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5]罗明洲 《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曾塞男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北京 :《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7]刘久明 《海明威文化心理结构浅析》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 [8]刘铁《给人类增添信心与力量的文学形象——论海明威的“生命英雄”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第三辑 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风格及其硬汉性格 The Artistic Writing Style and Hemingway's Unyiel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青海民族研究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罗雪娟 , LUO Xue-juan 海明威的文艺思想探析 Brief Analysis of Hemingway's Literary Though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王爱玲 , WANG Ai-Ling 海明威的"青丝情结"——试论海明威的妇女观 Hemingway's "Hair Complex"——Hemingway's Idea on Women [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孙玉琢 海明威小说的对话性 The Convers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Hemingway's Novels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赵若纯 , Zhao Ruochun 海明威与他的硬汉英雄 Hemingway and His Unyielding Hero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田耀 , 蒋瑜 并存于海明威作品中的双重意识 On Double Consciousness Existing in the Works by Earnest Hemingway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张巧毅 海明威小说的情绪线索 The Emotional Plot of Hemingway's Novels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郑孝萍 , ZHENG Xiao-ping 存在?生存?人生--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解读 Existence, Living and Life--the Interpretation of Hemingway's Novel "Farewell to Arms"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李晓珍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自然生态意识 Hemingway' 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王育烽 , WANG Yu-feng 孤寂的心灵 自尊的生活——论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主题 A Desolate Soul Lives a Dignified Life: The Theme of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毛坚舫 海明威、古巴渔夫与《老人与海》的经典硬汉形象 Ernest H Cuban F and the Classical Heroic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yang Teacher's College] 杨植 , YANG Zhi 看海明威如何"表现"《十个印第安人》的故事 How Hemingway Shows the Story of Ten Indians [台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 毛华奋。。。

题太大了

一、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 (一)理论依据。文学和电影的根本差别,是书面文字和视觉影像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把它们分隔为不同的世界。要穿越这看起来似乎是无限的隔阂,最好的方法是把文字和影像两者都看成符号,其目的都在于传达某种意义。在这个角度,文字和影像都是一个更大的表意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广义的“语言”的组成部分。文学和电影都是从自身最理想的起始线出发,一个从画面,一个从言语,它们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就是完善地表达意义。正是在代写论文文本的意义和人类的理解这个哲学高度上,文学与电影建立起了本质的联系,如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观点的普遍性是包容一切的……归根到底,歌德的论断'万物皆符号'是对解释学思想最全面的概括。它表明,一切事物都指示出其他事物。”[1]文学与电影最根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特征,即在时间的流动线上展开形象的叙述。小说是时间艺术,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在人脑中形成一篇小说的故事形象。电影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的艺术,电影的运动性决定了它的时间特征,也就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最后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正是在观赏延续时间中展开形象,使得电影在理论上就具备了类似于文学的叙事性质。所不同的是,“文学的叙事是根据主要被看作线性顺序的时间展开的,而电影似乎就是要通过同时性的观念才能完成叙事”。“确实,叙事性是连接小说和电影最坚固的中介,文学和视觉语言最具有相互渗透性的倾向”。[2]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都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都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而在一般叙事学和符号学研究中都是既包括文学,也涉及电影,即使在早期俄国的形式主义文论中也包含着对电影理论的研究。自从克里斯蒂安•麦茨把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引入电影理台州学院学报第30卷论研究,并于1964年发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之后,电影叙事研究才有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同时,与文学叙事的联系也更紧密了。因为,麦茨的研究表明,“电影与文学的研究自从在内容分析上建立起相同的一致性后,又在表达方式的层面上建立了一致性。易言之,过去电影与文学只是在语言的表达内容(对象、题材、范围……)的研究方面相联系,而现在则在语言表达的方式上联系起来”。[3](二)事实依据。从诞生之日起,电影即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到站》等影片,尽管只有一两分钟,尽管不怎么精彩,但它们确确实实在讲故事。到1915年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综合运用蒙太奇手法拍出了长达2小时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短短的20年时间,电影就具备了讲述复杂故事的能力,并可以与小说相媲美了。电影“大量借鉴了小说和文学这一古老形式。因为正是小说把文学遗产传给了电影,从而使它从中获得了灵感和源泉”。[4]79-80正如这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杰作是改编自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所喻示的,百年电影史说到底是电影与文学(另外还有戏剧)的关系史。这里有两个重要事实,一是“电影事实上日益明显地走上小说的路,并且成绩斐然”。[5]电影史上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而在得奖的电影中,改编自文学的比例就更高。世界上著名的小说大多数曾被搬上过银幕,有很多还不止一次。怪不得温斯顿说,“电影确实可以和世界文学杰作等量齐观”。[4]48许多著名作家同时又是有名的电影编剧甚至电影导演。二是“小说对电影这一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影响就是叙事和讲故事的形式”。[4]81电影从文学尤其是小说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通过选材、剪材来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通过人称、线索、结构的安排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种叙事技巧和修辞方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完美、更精致和更富有表现力,等等。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借鉴和利用,使我们一度分不清彼此,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掀起过一场电影与文学关系的大讨论,甚至出现了“电影就是在银幕上完成的文学”这样一种观点。二、电影与文学的相似性的具体表现 (一)叙事方式。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叙事方式之一。文学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这些表达方式在电影中也同样存在,除了运用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语言文字,后者是画面影像外,其他方面,包括目的、意义、作用、效果等都很相近。例如“叙述”,常见的叙述有顺叙、倒叙、分叙、插叙、补叙等,电影中也相似。这里举倒叙和分叙各一例。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或电影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使文章或电影的叙述回到“顺叙”。这种手法往往可以突出中心,造成悬念,渲染气氛,形成波澜,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避免结构上的平铺直叙。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影片一开始,主人公劳伦斯骑着摩托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飞驶,前方突然闪现两个骑车人,他躲避不及,飞入路旁树丛中,葬礼之后再顺叙劳伦斯的一生。这里的倒叙手法把主人公的爱冒险和富于人道精神的个性突显出来,同时也有吸引观众的作用。分叙,是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它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影片《侏罗纪公园》中,奈得利破坏公园控制系统、偷窃恐龙胚胎逃跑却被恐龙吃掉,格兰博士与蕾克丝、蒂姆三人在躲避恐龙的追袭,哈蒙特、马尔登和萨特博士则在控制中心竭力修复系统,这三条线索分开叙述,把这些事件的复杂关系叙述得一清二楚。再如议论和抒情。文学作品中的议论主要有作者的评论和作品中人物的议论两种。相应的,电影中也主要是这两种,如果是剧中人物的议论,可以由角色直接说,如果是作者的评论,可以借助画外音,也可以借助于画面。如俄罗斯影片《烈日灼身》中,画在巨幅画布上的斯大林画像在微风吹拂下,像水波纹一样起了皱褶,这实际上是电影编导对斯大林这个人物的评价。文学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电影也与此相应。电影中的直接抒情往往直接由剧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间接抒情则借助空镜头、音乐和歌曲等手段。2、结构方式。电影文本与文学文本在叙事结构方式上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开头、结尾、过渡、巧合等等。例如“照应”,如《乡音》的前半部,几次借人物之口提到并表现了陶春的腹痛,为后面发现陶春患癌症作了伏笔。所以,后面的情节发展就显得有理有据,也显得自然。《魂断蓝桥》以主人公站在滑铁卢桥上拿着吉祥符回忆开始,又以回忆结束,两端是现在时空,而中间是回忆的内容,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前后内容上的呼应,如影片《死亡诗社》,基丁老师在上课时站到了桌子上,启发学生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轮流站到桌子上体会一下感受。后来,校方将一起事故的责任推到基丁头上并欲赶他出校门时,学生们不顾教务长的吆喝而一个接一个地站到桌子上对基丁表示支持。再如“省略”,在文学创作时,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在构成情节时略去多余的时间过程,在刻划人物时略去没有价值的部分,这就是省略。它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电影的艺术手法。马尔丹说过,“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6]影片《苔丝》中,苔丝杀亚历克那场戏:苔丝伤心地伏在桌上哭泣,她望着亚历克插在牛肉上的那把刀子,眼里充满了愤怒,接下来的镜头表现苔丝急步从楼上下来,匆匆外出。而公寓管理员布鲁斯太太坐在楼下绣花,不经意中看到天花板渗出的不断扩大的红晕,她好奇地站到桌上伸手去摸,旋即惊恐地用手捂住了嘴。这个情节因省略的手法而表现得非常含蓄,没有把凶杀的场面展示出来,起到了维护苔丝在观众心目中美好形象的作用。(二)叙事角度。叙事角度是叙事本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7]叙述人身份的确认,为影片叙述提供一个总体叙事角度,不同的叙述视角,确立起叙事主体与所叙之事的距离、范围和介入程度,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叙事评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谁是叙述者”,二是“人物视点如何”。“谁是叙述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称。文本中最常见的人称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蓝、白、红》,影片叙述人身份均是“本文中存在的观众”,即第三人称“他者”———叙述人跟着被叙之事走,因而对故事的评判权还给了观众。影片《城南旧事》,保留了小说的第一人称的自述体风格,整部影片从小英子的视角来表现,因而观众容易认同主人公的感受。文学中第一人称可以直接用“我”“我们”这样的词语表达;影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则通常采用画外音的方式。如果说“人称”是叙事角度的直观表现,那么,“人物的视点”则是叙事角度的内隐方式。文学中的人物视点可以由叙述人直接加以叙述,但电影却不能,它要通过镜头来表现,有时单个镜头不能传达视点关系,需要与前或后一个镜头的配合。如《蓝色篇》中萨布林娜见朱丽的镜头,前一个镜头是萨布林娜面对摄影机的近景,下一个反打镜头是从萨布林娜背后拍摄的双人近景,由此我们才可以确定,这里的人物视点是客观视点,而不是剧中人物视点。另一方面,电影的表达面要比文学复杂,它至少有两个叙事层面:视觉层和听觉层,在视觉层包括了影像、构图、光线、色彩等,在听觉层则有对白、音响、音乐等。正因为如此,法国电影叙事学家弗朗索瓦•若斯特把电影的叙事角度分为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和所知角度。如果对应这种分法,那么,文学的叙事角度只有所知角度了。因此,叙事角度,包括人称和视点,是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表现之一,只是电影的叙事角度更加复杂而已。(三)修辞。叙事话语在文学文本中以言语的方式存在,在电影文本中以影像的方式存在,同样,作为叙事话语技巧主要表现的修辞,在电影和文学中也有着各自相应的手段———电影修辞直接以画面形象为修辞手段,而文学修辞是以语言文字为修辞手段。不过,从修辞所达到的效果来看,两者又有着相通之处,比如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隐含着的思想,运用对比来突出差异,运用反复来表示强调,等等。电影与文学在修辞技巧上有很多的一致性,但不等于所有的文学修辞在电影中都能找到,那些借助词汇特有的语音、语气、语义技巧创立的修辞,如谐音、反问、设问、呼告、仿词、顶真、回文、对偶、移就等等,就不能与电影的修辞建立起对应关系。电影根据自身媒介的特点,则充分运用隐喻、象征、反复、夸张、借代、比较、衬托、示现、拟人、双关等修辞。例如“比喻”。电影是典型的隐喻性艺术。由于直接借助自然物作为表意符号,所以“喻体”与“本体”之间通常呈现为同一关系,而不是比喻这种文学修辞的相似关系。电影中由实物组成的代码和被编码物(实物本身)是无法严格加以区分的,本文中自然意义上的本体,与文化意义上的喻体同时出现。卓别51林的《大独裁者》中,踢气球舞蹈那场戏,大气球做成一个地球仪的样子,是为了喻示出独裁者兴格尔想统治和玩弄整个世界的野心,而这个气球不小心被他踢破,则喻示了他终将失败。意大利影片《天堂影院》中主人公与银行家的女儿相爱了,但由于门第悬殊而注定是一场梦。导演借助栏杆、建筑物、木帘等障碍物将他们隔开,而当他们到野外郊游时,遇到了银行家。此时,银行家在画面中的位置恰好将两个年轻人隔开了,尽管银行家没有说一句话,但画面已经给我们喻示了“他们再也不可能在一起”的含义。再如“象征”。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非常接近,大体来说,比喻是画面并列或“碰撞”产生的临时的局部的新含义,象征则画面里的事物不断重复出现并稳定地联系着它的文化含义,如影片《蝇王》中的海螺。影片开头,海螺从水里被捞起来,并做成吹号的工具。随着海螺被当作集合的工具和一次次的使用,它在整部影片中就获得了“权力和规范”的象征意义。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封闭的陈家大院在不同的片段里反复出现,于是,它获得了象征意义———封建社会的缩影。影片中的“主题道具”灯笼也成为封建院宅里欢娱、恩宠、荣耀的徽号,灯亮则代表着“幸福”,灯灭则象征着所有的不幸。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怎么办理

电影与文学都是人类的一种表意方式,都具有时间形态的艺术特征,因此两者的相似性即为叙事性。当代叙事学研究以及电影改编自文学的普遍现象,均表明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叙事文本的基本范畴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因此从两者的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的技巧———修辞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则能清晰地看到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具体表现。一、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 (一)理论依据。文学和电影的根本差别,是书面文字和视觉影像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把它们分隔为不同的世界。要穿越这看起来似乎是无限的隔阂,最好的方法是把文字和影像两者都看成符号,其目的都在于传达某种意义。在这个角度,文字和影像都是一个更大的表意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广义的“语言”的组成部分。文学和电影都是从自身最理想的起始线出发,一个从画面,一个从言语,它们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就是完善地表达意义。正是在代写论文文本的意义和人类的理解这个哲学高度上,文学与电影建立起了本质的联系,如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观点的普遍性是包容一切的……归根到底,歌德的论断'万物皆符号'是对解释学思想最全面的概括。它表明,一切事物都指示出其他事物。”[1]文学与电影最根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特征,即在时间的流动线上展开形象的叙述。小说是时间艺术,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在人脑中形成一篇小说的故事形象。电影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的艺术,电影的运动性决定了它的时间特征,也就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最后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正是在观赏延续时间中展开形象,使得电影在理论上就具备了类似于文学的叙事性质。所不同的是,“文学的叙事是根据主要被看作线性顺序的时间展开的,而电影似乎就是要通过同时性的观念才能完成叙事”。“确实,叙事性是连接小说和电影最坚固的中介,文学和视觉语言最具有相互渗透性的倾向”。[2]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都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都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而在一般叙事学和符号学研究中都是既包括文学,也涉及电影,即使在早期俄国的形式主义文论中也包含着对电影理论的研究。自从克里斯蒂安•麦茨把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引入电影理台州学院学报第30卷论研究,并于1964年发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之后,电影叙事研究才有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同时,与文学叙事的联系也更紧密了。因为,麦茨的研究表明,“电影与文学的研究自从在内容分析上建立起相同的一致性后,又在表达方式的层面上建立了一致性。易言之,过去电影与文学只是在语言的表达内容(对象、题材、范围……)的研究方面相联系,而现在则在语言表达的方式上联系起来”。[3](二)事实依据。从诞生之日起,电影即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到站》等影片,尽管只有一两分钟,尽管不怎么精彩,但它们确确实实在讲故事。到1915年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综合运用蒙太奇手法拍出了长达2小时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短短的20年时间,电影就具备了讲述复杂故事的能力,并可以与小说相媲美了。电影“大量借鉴了小说和文学这一古老形式。因为正是小说把文学遗产传给了电影,从而使它从中获得了灵感和源泉”。[4]79-80正如这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杰作是改编自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所喻示的,百年电影史说到底是电影与文学(另外还有戏剧)的关系史。这里有两个重要事实,一是“电影事实上日益明显地走上小说的路,并且成绩斐然”。[5]电影史上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而在得奖的电影中,改编自文学的比例就更高。世界上著名的小说大多数曾被搬上过银幕,有很多还不止一次。怪不得温斯顿说,“电影确实可以和世界文学杰作等量齐观”。[4]48许多著名作家同时又是有名的电影编剧甚至电影导演。二是“小说对电影这一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影响就是叙事和讲故事的形式”。[4]81电影从文学尤其是小说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通过选材、剪材来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通过人称、线索、结构的安排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种叙事技巧和修辞方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完美、更精致和更富有表现力,等等。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借鉴和利用,使我们一度分不清彼此,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掀起过一场电影与文学关系的大讨论,甚至出现了“电影就是在银幕上完成的文学”这样一种观点。二、电影与文学的相似性的具体表现 (一)叙事方式。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叙事方式之一。文学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这些表达方式在电影中也同样存在,除了运用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语言文字,后者是画面影像外,其他方面,包括目的、意义、作用、效果等都很相近。例如“叙述”,常见的叙述有顺叙、倒叙、分叙、插叙、补叙等,电影中也相似。这里举倒叙和分叙各一例。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或电影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使文章或电影的叙述回到“顺叙”。这种手法往往可以突出中心,造成悬念,渲染气氛,形成波澜,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避免结构上的平铺直叙。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影片一开始,主人公劳伦斯骑着摩托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飞驶,前方突然闪现两个骑车人,他躲避不及,飞入路旁树丛中,葬礼之后再顺叙劳伦斯的一生。这里的倒叙手法把主人公的爱冒险和富于人道精神的个性突显出来,同时也有吸引观众的作用。分叙,是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它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影片《侏罗纪公园》中,奈得利破坏公园控制系统、偷窃恐龙胚胎逃跑却被恐龙吃掉,格兰博士与蕾克丝、蒂姆三人在躲避恐龙的追袭,哈蒙特、马尔登和萨特博士则在控制中心竭力修复系统,这三条线索分开叙述,把这些事件的复杂关系叙述得一清二楚。再如议论和抒情。文学作品中的议论主要有作者的评论和作品中人物的议论两种。相应的,电影中也主要是这两种,如果是剧中人物的议论,可以由角色直接说,如果是作者的评论,可以借助画外音,也可以借助于画面。如俄罗斯影片《烈日灼身》中,画在巨幅画布上的斯大林画像在微风吹拂下,像水波纹一样起了皱褶,这实际上是电影编导对斯大林这个人物的评价。文学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电影也与此相应。电影中的直接抒情往往直接由剧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间接抒情则借助空镜头、音乐和歌曲等手段。2、结构方式。电影文本与文学文本在叙事结构方式上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开头、结尾、过渡、巧合等等。例如“照应”,如《乡音》的前半部,几次借人物之口提到并表现了陶春的腹痛,为后面发现陶春患癌症作了伏笔。所以,后面的情节发展就显得有理有据,也显得自然。《魂断蓝桥》以主人公站在滑铁卢桥上拿着吉祥符回忆开始,又以回忆结束,两端是现在时空,而中间是回忆的内容,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前后内容上的呼应,如影片《死亡诗社》,基丁老师在上课时站到了桌子上,启发学生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轮流站到桌子上体会一下感受。后来,校方将一起事故的责任推到基丁头上并欲赶他出校门时,学生们不顾教务长的吆喝而一个接一个地站到桌子上对基丁表示支持。再如“省略”,在文学创作时,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在构成情节时略去多余的时间过程,在刻划人物时略去没有价值的部分,这就是省略。它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电影的艺术手法。马尔丹说过,“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6]影片《苔丝》中,苔丝杀亚历克那场戏:苔丝伤心地伏在桌上哭泣,她望着亚历克插在牛肉上的那把刀子,眼里充满了愤怒,接下来的镜头表现苔丝急步从楼上下来,匆匆外出。而公寓管理员布鲁斯太太坐在楼下绣花,不经意中看到天花板渗出的不断扩大的红晕,她好奇地站到桌上伸手去摸,旋即惊恐地用手捂住了嘴。这个情节因省略的手法而表现得非常含蓄,没有把凶杀的场面展示出来,起到了维护苔丝在观众心目中美好形象的作用。(二)叙事角度。叙事角度是叙事本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7]叙述人身份的确认,为影片叙述提供一个总体叙事角度,不同的叙述视角,确立起叙事主体与所叙之事的距离、范围和介入程度,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叙事评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谁是叙述者”,二是“人物视点如何”。“谁是叙述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称。文本中最常见的人称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蓝、白、红》,影片叙述人身份均是“本文中存在的观众”,即第三人称“他者”———叙述人跟着被叙之事走,因而对故事的评判权还给了观众。影片《城南旧事》,保留了小说的第一人称的自述体风格,整部影片从小英子的视角来表现,因而观众容易认同主人公的感受。文学中第一人称可以直接用“我”“我们”这样的词语表达;影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则通常采用画外音的方式。如果说“人称”是叙事角度的直观表现,那么,“人物的视点”则是叙事角度的内隐方式。文学中的人物视点可以由叙述人直接加以叙述,但电影却不能,它要通过镜头来表现,有时单个镜头不能传达视点关系,需要与前或后一个镜头的配合。如《蓝色篇》中萨布林娜见朱丽的镜头,前一个镜头是萨布林娜面对摄影机的近景,下一个反打镜头是从萨布林娜背后拍摄的双人近景,由此我们才可以确定,这里的人物视点是客观视点,而不是剧中人物视点。另一方面,电影的表达面要比文学复杂,它至少有两个叙事层面:视觉层和听觉层,在视觉层包括了影像、构图、光线、色彩等,在听觉层则有对白、音响、音乐等。正因为如此,法国电影叙事学家弗朗索瓦•若斯特把电影的叙事角度分为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和所知角度。如果对应这种分法,那么,文学的叙事角度只有所知角度了。因此,叙事角度,包括人称和视点,是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表现之一,只是电影的叙事角度更加复杂而已。(三)修辞。叙事话语在文学文本中以言语的方式存在,在电影文本中以影像的方式存在,同样,作为叙事话语技巧主要表现的修辞,在电影和文学中也有着各自相应的手段———电影修辞直接以画面形象为修辞手段,而文学修辞是以语言文字为修辞手段。不过,从修辞所达到的效果来看,两者又有着相通之处,比如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隐含着的思想,运用对比来突出差异,运用反复来表示强调,等等。电影与文学在修辞技巧上有很多的一致性,但不等于所有的文学修辞在电影中都能找到,那些借助词汇特有的语音、语气、语义技巧创立的修辞,如谐音、反问、设问、呼告、仿词、顶真、回文、对偶、移就等等,就不能与电影的修辞建立起对应关系。电影根据自身媒介的特点,则充分运用隐喻、象征、反复、夸张、借代、比较、衬托、示现、拟人、双关等修辞。例如“比喻”。电影是典型的隐喻性艺术。由于直接借助自然物作为表意符号,所以“喻体”与“本体”之间通常呈现为同一关系,而不是比喻这种文学修辞的相似关系。电影中由实物组成的代码和被编码物(实物本身)是无法严格加以区分的,本文中自然意义上的本体,与文化意义上的喻体同时出现。卓别51林的《大独裁者》中,踢气球舞蹈那场戏,大气球做成一个地球仪的样子,是为了喻示出独裁者兴格尔想统治和玩弄整个世界的野心,而这个气球不小心被他踢破,则喻示了他终将失败。意大利影片《天堂影院》中主人公与银行家的女儿相爱了,但由于门第悬殊而注定是一场梦。导演借助栏杆、建筑物、木帘等障碍物将他们隔开,而当他们到野外郊游时,遇到了银行家。此时,银行家在画面中的位置恰好将两个年轻人隔开了,尽管银行家没有说一句话,但画面已经给我们喻示了“他们再也不可能在一起”的含义。再如“象征”。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非常接近,大体来说,比喻是画面并列或“碰撞”产生的临时的局部的新含义,象征则画面里的事物不断重复出现并稳定地联系着它的文化含义,如影片《蝇王》中的海螺。影片开头,海螺从水里被捞起来,并做成吹号的工具。随着海螺被当作集合的工具和一次次的使用,它在整部影片中就获得了“权力和规范”的象征意义。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封闭的陈家大院在不同的片段里反复出现,于是,它获得了象征意义———封建社会的缩影。影片中的“主题道具”灯笼也成为封建院宅里欢娱、恩宠、荣耀的徽号,灯亮则代表着“幸福”,灯灭则象征着所有的不幸。

1、《东方后现代》(修订版) (专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22、《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卡夫卡与中国文化》 (专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 (专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5、《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 (参与撰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第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西方文学史》(第三卷) (与刘象愚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8、《比较的世界文学史纲》(第三卷)(第一作者)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9、《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 《东方论坛》2002、 《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艺研究》2002、 《后现代主义小说论略》 《创作评谭》2002、 《后现代主义诗歌辨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 《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学——兼及卡夫卡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 《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今日文坛》2002、 《女性视角:阅读卡夫卡》 《外国文学动态》2002、 《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 《台州学院学报》2002、 《“耗子王国”的歌手——卡夫卡与犹太文化》 《外国文学评论》2003、 《沃塞克的阴影——卡夫卡与弗洛伊德》 《湘潭大学学报》2003、 《基督教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 《告别“崇高”之后——后新时期小说一面观》《河南社会科学》2003、 《卡夫卡研究在中国》 《外国文学研究》2003、 《“既不是死的,又不是活的”——论艾略特的〈荒原〉》《东方论坛》2003、 《价值重估:巴尔扎克与左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 《再论后现代主义小说》 《晋东南师专学报》2003、 《“从摇篮里盗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 《外国文学评论》2004、 《意识流:从西方“流”到东方》 《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 《女性视角与男性眼光:阅读卡夫卡》 《译林》2004、 《卡夫卡的亲戚们》 《外国文学动态》2004、 《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后现代特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 《重构“通天塔”神话——读卡夫卡的〈城徽〉》 《名作欣赏》2004、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传统》 《东方论坛》2004、 《论卡夫卡的中国情结》 《中西文化研究》(澳门)2004、 《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 《东方论坛》2004、 《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 《论卡夫卡及其创作的跨文化特征》 《枣庄师专学报》2004、 《后新时期小说叙述方法的转换与变形》 《山东文学》2004、 《卡夫卡与老庄哲学》 《东方丛刊》2004、 《卡夫卡与聊斋志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 《失去了寓意的寓言》 《名作欣赏》2004、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 《三峡大学学报》2004、 《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法门内外——论卡夫卡的〈诉讼〉》 《湘潭大学学报》2004、 《卡夫卡的中国情结》 《德国研究》2004、 《卡夫卡与尼采》 《天津师范大学》2005、 《没有谜底的谜语——〈城堡〉论略》 《名作欣赏》2005、 《论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体系》 《东方论坛》2005、 《城堡研究综述》 《外国语言文学》2005、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 《外国文学》2006、 《后现代主义戏剧辨析》 《河南社会科学》2006、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 《东方论坛》2006、 《为何变形?——卡夫卡〈变形记〉解析》 《名作欣赏》2006、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2006、 《跨文化语境中的万里长城——论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 《中西文化研究》2006、 《敞开心扉直至超越极限——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解读》 《名作欣赏》2006、 《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 《中国图书评论》2006、 《跨文化语境中的语文教学和研究》 《语文教学通讯》2006、7- 《来自古老中国的手稿——论卡夫卡的〈往事一页〉》 《中西文化研究》2007、 《谁爱上了卡夫卡》 《中国图书评论》2007、 《“文化”是什么》 《世界文化》2007, 《作为“他者”的西方文化》 《世界文化》2007、 跨文化的“万里长城”——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解析  《名作欣赏》2007、 《卡夫卡与陀斯妥耶夫斯基》 《东方论坛》2007、 《跨文化语境中的西方文学经典》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 《学术研究的困惑和悲哀——卡夫卡〈乡村教师〉的启示》 《名作欣赏》2008、 《外国文学学科的困境与出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 《卡夫卡在中国:1930~1980》 《中国文学研究》2008、 《托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 《俄罗斯文艺》2008、1 1、《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全文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2、12 主要内容被摘入《高校学报文摘》2002、62、《沃塞克的阴影——卡夫卡与弗洛伊德》全文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63、《“耗子王国”的歌手——卡夫卡与犹太文化》部分内容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84、《“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全文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115、《“从摇篮里盗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全文转载于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4、56、《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后现代特征》 主要内容被摘入《高校学报文摘》2004、47、《卡夫卡与尼采》全文转载于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5、9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怎么办啊

1、《视野与方法:关于20世纪〈水浒〉文化研究的理性思考》,刊于《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2、《〈水浒〉:对权威话语的认同、质疑及颠覆》,刊于《台州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3、《文化格局上的守衡态势——对〈水浒〉宗教“泛泛论”的重新解读与诠释》,刊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4、《“秩序”以及“秩序”的悖反——对〈水浒〉中儒道释三教运演规律的再诠释》,刊于《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中国古代散文的审美原则》,刊于《台州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6、《自我实现的内在人格——论〈史记〉中刘邦形象的审美意蕴》,刊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去网站上看看把-XYWZhtm

电影与文学都是人类的一种表意方式,都具有时间形态的艺术特征,因此两者的相似性即为叙事性。当代叙事学研究以及电影改编自文学的普遍现象,均表明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叙事文本的基本范畴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因此从两者的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的技巧———修辞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则能清晰地看到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具体表现。一、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 (一)理论依据。文学和电影的根本差别,是书面文字和视觉影像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把它们分隔为不同的世界。要穿越这看起来似乎是无限的隔阂,最好的方法是把文字和影像两者都看成符号,其目的都在于传达某种意义。在这个角度,文字和影像都是一个更大的表意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广义的“语言”的组成部分。文学和电影都是从自身最理想的起始线出发,一个从画面,一个从言语,它们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就是完善地表达意义。正是在代写论文文本的意义和人类的理解这个哲学高度上,文学与电影建立起了本质的联系,如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观点的普遍性是包容一切的……归根到底,歌德的论断'万物皆符号'是对解释学思想最全面的概括。它表明,一切事物都指示出其他事物。”[1]文学与电影最根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特征,即在时间的流动线上展开形象的叙述。小说是时间艺术,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在人脑中形成一篇小说的故事形象。电影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的艺术,电影的运动性决定了它的时间特征,也就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最后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正是在观赏延续时间中展开形象,使得电影在理论上就具备了类似于文学的叙事性质。所不同的是,“文学的叙事是根据主要被看作线性顺序的时间展开的,而电影似乎就是要通过同时性的观念才能完成叙事”。“确实,叙事性是连接小说和电影最坚固的中介,文学和视觉语言最具有相互渗透性的倾向”。[2]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都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都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而在一般叙事学和符号学研究中都是既包括文学,也涉及电影,即使在早期俄国的形式主义文论中也包含着对电影理论的研究。自从克里斯蒂安•麦茨把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引入电影理台州学院学报第30卷论研究,并于1964年发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之后,电影叙事研究才有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同时,与文学叙事的联系也更紧密了。因为,麦茨的研究表明,“电影与文学的研究自从在内容分析上建立起相同的一致性后,又在表达方式的层面上建立了一致性。易言之,过去电影与文学只是在语言的表达内容(对象、题材、范围……)的研究方面相联系,而现在则在语言表达的方式上联系起来”。[3](二)事实依据。从诞生之日起,电影即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到站》等影片,尽管只有一两分钟,尽管不怎么精彩,但它们确确实实在讲故事。到1915年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综合运用蒙太奇手法拍出了长达2小时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短短的20年时间,电影就具备了讲述复杂故事的能力,并可以与小说相媲美了。电影“大量借鉴了小说和文学这一古老形式。因为正是小说把文学遗产传给了电影,从而使它从中获得了灵感和源泉”。[4]79-80正如这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杰作是改编自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所喻示的,百年电影史说到底是电影与文学(另外还有戏剧)的关系史。这里有两个重要事实,一是“电影事实上日益明显地走上小说的路,并且成绩斐然”。[5]电影史上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而在得奖的电影中,改编自文学的比例就更高。世界上著名的小说大多数曾被搬上过银幕,有很多还不止一次。怪不得温斯顿说,“电影确实可以和世界文学杰作等量齐观”。[4]48许多著名作家同时又是有名的电影编剧甚至电影导演。二是“小说对电影这一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影响就是叙事和讲故事的形式”。[4]81电影从文学尤其是小说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通过选材、剪材来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通过人称、线索、结构的安排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种叙事技巧和修辞方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完美、更精致和更富有表现力,等等。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借鉴和利用,使我们一度分不清彼此,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掀起过一场电影与文学关系的大讨论,甚至出现了“电影就是在银幕上完成的文学”这样一种观点。二、电影与文学的相似性的具体表现 (一)叙事方式。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叙事方式之一。文学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这些表达方式在电影中也同样存在,除了运用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语言文字,后者是画面影像外,其他方面,包括目的、意义、作用、效果等都很相近。例如“叙述”,常见的叙述有顺叙、倒叙、分叙、插叙、补叙等,电影中也相似。这里举倒叙和分叙各一例。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或电影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使文章或电影的叙述回到“顺叙”。这种手法往往可以突出中心,造成悬念,渲染气氛,形成波澜,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避免结构上的平铺直叙。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影片一开始,主人公劳伦斯骑着摩托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飞驶,前方突然闪现两个骑车人,他躲避不及,飞入路旁树丛中,葬礼之后再顺叙劳伦斯的一生。这里的倒叙手法把主人公的爱冒险和富于人道精神的个性突显出来,同时也有吸引观众的作用。分叙,是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它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影片《侏罗纪公园》中,奈得利破坏公园控制系统、偷窃恐龙胚胎逃跑却被恐龙吃掉,格兰博士与蕾克丝、蒂姆三人在躲避恐龙的追袭,哈蒙特、马尔登和萨特博士则在控制中心竭力修复系统,这三条线索分开叙述,把这些事件的复杂关系叙述得一清二楚。再如议论和抒情。文学作品中的议论主要有作者的评论和作品中人物的议论两种。相应的,电影中也主要是这两种,如果是剧中人物的议论,可以由角色直接说,如果是作者的评论,可以借助画外音,也可以借助于画面。如俄罗斯影片《烈日灼身》中,画在巨幅画布上的斯大林画像在微风吹拂下,像水波纹一样起了皱褶,这实际上是电影编导对斯大林这个人物的评价。文学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电影也与此相应。电影中的直接抒情往往直接由剧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间接抒情则借助空镜头、音乐和歌曲等手段。2、结构方式。电影文本与文学文本在叙事结构方式上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开头、结尾、过渡、巧合等等。例如“照应”,如《乡音》的前半部,几次借人物之口提到并表现了陶春的腹痛,为后面发现陶春患癌症作了伏笔。所以,后面的情节发展就显得有理有据,也显得自然。《魂断蓝桥》以主人公站在滑铁卢桥上拿着吉祥符回忆开始,又以回忆结束,两端是现在时空,而中间是回忆的内容,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前后内容上的呼应,如影片《死亡诗社》,基丁老师在上课时站到了桌子上,启发学生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轮流站到桌子上体会一下感受。后来,校方将一起事故的责任推到基丁头上并欲赶他出校门时,学生们不顾教务长的吆喝而一个接一个地站到桌子上对基丁表示支持。再如“省略”,在文学创作时,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在构成情节时略去多余的时间过程,在刻划人物时略去没有价值的部分,这就是省略。它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电影的艺术手法。马尔丹说过,“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6]影片《苔丝》中,苔丝杀亚历克那场戏:苔丝伤心地伏在桌上哭泣,她望着亚历克插在牛肉上的那把刀子,眼里充满了愤怒,接下来的镜头表现苔丝急步从楼上下来,匆匆外出。而公寓管理员布鲁斯太太坐在楼下绣花,不经意中看到天花板渗出的不断扩大的红晕,她好奇地站到桌上伸手去摸,旋即惊恐地用手捂住了嘴。这个情节因省略的手法而表现得非常含蓄,没有把凶杀的场面展示出来,起到了维护苔丝在观众心目中美好形象的作用。(二)叙事角度。叙事角度是叙事本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7]叙述人身份的确认,为影片叙述提供一个总体叙事角度,不同的叙述视角,确立起叙事主体与所叙之事的距离、范围和介入程度,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叙事评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谁是叙述者”,二是“人物视点如何”。“谁是叙述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称。文本中最常见的人称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蓝、白、红》,影片叙述人身份均是“本文中存在的观众”,即第三人称“他者”———叙述人跟着被叙之事走,因而对故事的评判权还给了观众。影片《城南旧事》,保留了小说的第一人称的自述体风格,整部影片从小英子的视角来表现,因而观众容易认同主人公的感受。文学中第一人称可以直接用“我”“我们”这样的词语表达;影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则通常采用画外音的方式。如果说“人称”是叙事角度的直观表现,那么,“人物的视点”则是叙事角度的内隐方式。文学中的人物视点可以由叙述人直接加以叙述,但电影却不能,它要通过镜头来表现,有时单个镜头不能传达视点关系,需要与前或后一个镜头的配合。如《蓝色篇》中萨布林娜见朱丽的镜头,前一个镜头是萨布林娜面对摄影机的近景,下一个反打镜头是从萨布林娜背后拍摄的双人近景,由此我们才可以确定,这里的人物视点是客观视点,而不是剧中人物视点。另一方面,电影的表达面要比文学复杂,它至少有两个叙事层面:视觉层和听觉层,在视觉层包括了影像、构图、光线、色彩等,在听觉层则有对白、音响、音乐等。正因为如此,法国电影叙事学家弗朗索瓦•若斯特把电影的叙事角度分为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和所知角度。如果对应这种分法,那么,文学的叙事角度只有所知角度了。因此,叙事角度,包括人称和视点,是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表现之一,只是电影的叙事角度更加复杂而已。(三)修辞。叙事话语在文学文本中以言语的方式存在,在电影文本中以影像的方式存在,同样,作为叙事话语技巧主要表现的修辞,在电影和文学中也有着各自相应的手段———电影修辞直接以画面形象为修辞手段,而文学修辞是以语言文字为修辞手段。不过,从修辞所达到的效果来看,两者又有着相通之处,比如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隐含着的思想,运用对比来突出差异,运用反复来表示强调,等等。电影与文学在修辞技巧上有很多的一致性,但不等于所有的文学修辞在电影中都能找到,那些借助词汇特有的语音、语气、语义技巧创立的修辞,如谐音、反问、设问、呼告、仿词、顶真、回文、对偶、移就等等,就不能与电影的修辞建立起对应关系。电影根据自身媒介的特点,则充分运用隐喻、象征、反复、夸张、借代、比较、衬托、示现、拟人、双关等修辞。例如“比喻”。电影是典型的隐喻性艺术。由于直接借助自然物作为表意符号,所以“喻体”与“本体”之间通常呈现为同一关系,而不是比喻这种文学修辞的相似关系。电影中由实物组成的代码和被编码物(实物本身)是无法严格加以区分的,本文中自然意义上的本体,与文化意义上的喻体同时出现。卓别51林的《大独裁者》中,踢气球舞蹈那场戏,大气球做成一个地球仪的样子,是为了喻示出独裁者兴格尔想统治和玩弄整个世界的野心,而这个气球不小心被他踢破,则喻示了他终将失败。意大利影片《天堂影院》中主人公与银行家的女儿相爱了,但由于门第悬殊而注定是一场梦。导演借助栏杆、建筑物、木帘等障碍物将他们隔开,而当他们到野外郊游时,遇到了银行家。此时,银行家在画面中的位置恰好将两个年轻人隔开了,尽管银行家没有说一句话,但画面已经给我们喻示了“他们再也不可能在一起”的含义。再如“象征”。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非常接近,大体来说,比喻是画面并列或“碰撞”产生的临时的局部的新含义,象征则画面里的事物不断重复出现并稳定地联系着它的文化含义,如影片《蝇王》中的海螺。影片开头,海螺从水里被捞起来,并做成吹号的工具。随着海螺被当作集合的工具和一次次的使用,它在整部影片中就获得了“权力和规范”的象征意义。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封闭的陈家大院在不同的片段里反复出现,于是,它获得了象征意义———封建社会的缩影。影片中的“主题道具”灯笼也成为封建院宅里欢娱、恩宠、荣耀的徽号,灯亮则代表着“幸福”,灯灭则象征着所有的不幸。

(近年来在大学学报发表过的论文):“正视并克服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负向迁移”(10 发表于《辽宁工学院学报》第8卷第五期) “‘红’、‘白’词群的语境文化内涵”(2007.1.发表于《汉字文化》第1期) “英汉词语非对等文化特征探析”(4 发表于浙江省《台州学院学报》第29卷第二期) “英语‘Down’与汉语‘下’的隐喻概念对比研究”(发表于《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1卷第二期) “解读‘红’、‘白’词群在文学文本中的文化意蕴”(2007.8.发表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第8卷第五期)其中, “英语‘Down’与汉语‘下’的隐喻概念对比研究”与“英汉词语非对等文化特征探析”两篇论文分别获得2006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和2007年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外国语文学会 “优秀论文奖”。此外,参加编写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练习册》(上下册)以及《大学英语听力策略与训练》(第一册)。

  • 索引序列
  •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怎么办
  •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稿怎么办
  •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了怎么办
  •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怎么办理
  •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被拒怎么办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