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发布时间: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一)学位论文《汉语有定宾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8万字(二)著作1、《口才艺术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8,参编2、《语法分析与教学》重庆出版社,6,主编3、现代汉语[A]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6,参编(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八节)4、汉语语法研究与语言教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独撰5、图说文字起源[M]重庆:重庆出版社,(与李万福)合撰6、素质·语言·口才[A]重庆:重庆出版社,独撰7、中学语文文学启蒙教育个案精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号:FHBD11566)[A]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5。(“中学语文课的文学启蒙教育研究课题组”第三编委)8、文学启蒙教育论稿(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号:FHBD11566)[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6(参著撰写:第四章《母语教育理论资源的现状与思考》)9、第七章 普通话民政事务用语·李军主编香港公务人员普通话培训教材[M]广东教育出版社139-16010、动态与认知视角中的汉语语法(重庆市“十五”规划课题,项目号:2001-YYG-04)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论文1、关于语用问题,河南大学研究生论文集[C]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2、艺术学院普通话教学的若干问题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J] 1988(2)3、关于财经应用文写作的程式性问题 ,云南民族学院函授通讯[J]1990(1)4、近四十年来重庆音系的变迁,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1995(1)5、关于人物指称问题,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1995(4)6、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回顾与思考,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1997(1)7、从《语法修辞讲话》看汉语的发展与规范,语文建设[J]1997(12)8、汉语发展与规范的几点思考--句本位与“扭断文法的脖子”,汉语学习[J]1997(6)9、语料库语言学与真实文本,优秀教育科研论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210、汉语语法的发展与规范——现代白话文演变考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1998(1)11、语料库语言学与形式主义、功能主义,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1998(4)12、真实文本语料观与动态视角,世界汉语教学[J]1999(2)13、“永远”功能扩张考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1999(2)(合撰,第一作者)14、动词“看”重叠的几个问题 ,汉语学报[J]2000(1)15、中国语言学的理论思考与来自数学界的启迪——“提取假设说”“特色说”与“融入说”的冲突与整合,“HNC”与语言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华中工业大学出版社1016、“VO+N”与语义、结构的兼容与冲突——汉语动宾组合带宾语结构中的语义问题,汉语学习[J]2001(1):28-17、形式、意义与多重复句分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2001(2)18、教学语言表达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2002(2)(合撰,第二作者)19、语言观的文化背景管窥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2003(2)20、世界母语教育发展趋势与重庆母语教育现状的考察和思考——文学启蒙教育的母语学习专题研究之一,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2003(5)(合撰,第一作者)21、指称强度与小句衔接的动态考察,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二)[C]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商务印书馆,12:240-22、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J]语言科学,2004(2)62-7223、重庆母语教学现状与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2)24、名词的性状性与“副+名”框架——真实文本“副+名”框架与名词入框动因的竞争与避让[A]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C]浙江教育出版社225、汉语“副+名”的形义增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5 (6)329-332——(指称强度与小句衔接的动态考察,南珠 集·语言学卷——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论文精选[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6:169-181)26、“中产阶级”的隐喻和转喻实现与社会价值取向,修辞学习[J]2005(5):55-5727、评祝克懿博士力作《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J]烟台师院学报,2006(1):12628、两岸三地刑事判决书语言情感度比较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6(5)29、两岸三地刑事判决书语言程式度比较研究[J]修辞学习,2006(6)30、动态视角中汉语句法的信息溢出与结构延伸[J]韶关学院学报,2006(5)31、语言表达的缺位与补位——从“长期以来”与“一直以来”的竞争、互补与融合说起[J]语言文字应用(第二作者,待发)

后者是独立院校,应该不会发云南艺术学院的证。

云南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最大的不同在于:云南艺术学院是公办高校;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民办高校。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由云南艺术学院申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具有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资格,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发证资格,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按国家规定授予学士学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位于云南昆明,创建于2002年,是经云南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批准,由云南艺术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成立,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创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确认为独立学院,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至2015年,在全国独立学院艺术学A等学校中蝉联第一。

一个是国立,一个是私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美术与设计》:主编:阮荣春(兼)副主编:顾平(常务)、刘伟东、陈世宁、何晓佑、仲星明(注:可能现在是社长:顾平主编:刘伟东)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邮编 21001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编辑部编辑部电话:025-

《美术与设计》:主编:阮荣春(兼)副主编:顾平(常务)、刘伟东、陈世宁、何晓佑、仲星明(注:可能现在是社长:顾平主编:刘伟东)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邮编 21001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编辑部编辑部电话:02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快捷分类:艺术音乐舞蹈出版地区:江苏国际刊号:1008-9667国内刊号:32-1557/J创刊时间:1978发行周期:季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哲学与人文科学综合影响因子:133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云南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最大的不同在于:云南艺术学院是公办高校;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民办高校。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由云南艺术学院申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具有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资格,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发证资格,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按国家规定授予学士学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位于云南昆明,创建于2002年,是经云南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批准,由云南艺术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成立,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创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确认为独立学院,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至2015年,在全国独立学院艺术学A等学校中蝉联第一。

后者是独立院校,应该不会发云南艺术学院的证。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规定,为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规范学校本科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保证招生工作阳光透明,结合学校办学和招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章程。第二章 学校基本情况第二条 学校全称:云南艺术学院;办学地点:昆明市;学校部委码:10690;校址(校区名称):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577号(呈贡校区),昆明市科业路23号(麻园校区)。第三条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具有普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等培养层次;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云南艺术学院;证书种类:本科学历颁发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第四条 我校是教育部确定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2020年面向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吉林、辽宁、甘肃16个省、自治区(以下简称“省区”)招生。第三章 招生机构第五条 云南艺术学院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并制定本科招生政策,决策本科招生重大事宜。第六条 云南艺术学院招生办公室是学校常设机构,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 学校纪委全程参与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对招生考试和录取过程中各项政策和法规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第四章 报考条件及入学考试第八条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须符合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等有关要求。另外,根据我校艺术类专业培养需要,部分专业(招考方向)身体条件要求为:声乐演唱类专业要求发声器官无疾病,男生身高165cm以上、女生身高155cm以上;舞蹈表演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戏剧表演及播音主持类专业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口齿清楚、发声器官无疾病;美术学类、设计学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要求无色盲。第九条 我校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科目按照《云南艺术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简章》和云南艺术学院招生资讯网发布的专业考试要求等相关规定执行。第十条 各省区考生报考的我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若考生所在省区有省级统考达标要求的,按照考生所在省区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一条 报考我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和生源省区组织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其中,因疫情影响,我校对专业考试方案作出如下调整:(一)取消校考的省区、专业。1.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河北、吉林6省:取消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考。2.湖南、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吉林、甘肃7省:取消美术设计类(含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美术学、绘画、中国画、雕塑、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考。3.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河北5省:取消艺术管理专业校考。上述省区、专业,若相应省区有省级统考,则专业成绩使用统考成绩,否则相应省区的“艺术类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即可报考我校。(二)除上述省区、专业以外,我校对其他省区、专业均组织过校考,专业成绩使用校考成绩。第十二条 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但入学后我校只提供英语教学,请外语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慎重报考。第五章 招生计划第十三条 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我校除取消校考的省区、专业和云南省的所有艺术类本科专业以外,其他在相应招生省区组织过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视各省各专业生源情况安排招生计划。第六章 录取规则第十四条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按照教育部“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录取时,根据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德、智、体、美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十五条 除湖南省取消校考的专业分文、理科进行招生以外,其余省区、专业均实行文理兼招,文理科统一排序录取。第十六条 我校根据教育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艺术类招生有关文件规定,云南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其他省区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录取结果通过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查询。第十七条 各省各艺术类本科专业的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由我校根据生源情况自行划定。云南省分文、理科划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外省不分文理科划定执行同一条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文化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生源省区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并报生源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备案。各专业录取办法如下:(一)组织过校考的省区、专业,专业成绩使用校考成绩。所有艺术类本科专业(招考方向)考生须校考成绩合格,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相应专业的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照不同专业(招考方向)实行两种录取规则:1.达到上述前提后,按照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相加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的专业有: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管理。其中综合分同分时,按文化成绩排序,文化成绩也同分时,按文化成绩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成绩相加的总和排序。2.达到上述前提后,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的专业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美术学、绘画、中国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其中专业成绩同分时,按文化成绩排序,文化成绩也同分时,按文化成绩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成绩相加的总和排序。(二)取消校考的省区、专业,鉴于相关省区的艺术类统考涵盖专业范围不一,将根据各省区的艺术类统考专业涵盖情况与相应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协调确认各专业的录取规则,确认后于录取前在我校招生资讯网上公布。第十八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区普通高校招生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第七章 入学及学费标准第十九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照我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第二十条 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新生入学复查。凡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取高考加分资格、录取资格或冒名顶替入学的新生、未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办理手续的新生,一经查实,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坚决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第二十一条 我校各专业学费按照云发改收费〔2004〕536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其中理论类和师范类专业为8500元/学年;应用类专业为10000元/学年(具体详见我校招生资讯网公布的《云南艺术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简章》)。第二十二条 住宿费按照云发改收费〔2008〕1322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其中4人间为1200元/学年,6人间为800元/学年,宿舍用品自备。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三条 我校从未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招生工作事务,招生信息统一在我校招生资讯网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对任何以云南艺术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及宣传等活动的机构和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请考生及家长保持警惕,谨防上当。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若与生源所在省区的相关政策有不符的,按照生源所在省区的相关政策执行。第二十五条 云南艺术学院招生咨询联系电话0871-65937127,传真: 0871-65937128;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577号,邮编:650500;电子邮箱:;监督电话和电子邮箱:0871-65937136,;招生网址:。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由云南艺术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云南艺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10 年9月,学院本专科学生总数为6375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5862人,专科生513人,研究生376(其中在职59)人,成人教育在册学生达到710 人(其中本科682人,专科28人)。中专学生1058人,独立二级学院学生2853人。  建院以来,学院汇聚了一大批著名艺术家,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2万多名。同时也培养了包括傣、哈尼、纳西、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诺、德昂、独龙等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的艺术人才。为云南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留法归来的油画家、雕塑家廖新学教授,小提琴家李丹教授,声乐家方于教授夫妇(《悲惨世界》译者),知名国画家、雕塑家袁晓岑教授,云南画派代表人物丁绍光和蒋铁锋等专家学者先后在此执教。学院现有教职工655人,其中大学本部有教职工566人,附属学校有教职工89人。大学本部34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53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1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 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1人荣获“云南教育功勋奖,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  云南艺术学院办学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多样,现有的 2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艺术类的所有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学科,艺术类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艺术硕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专升本教育等各类层次的、面向全国及世界各国招生的办学资格。  云南艺术学院现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学院、与企业合办)和附属艺术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音乐、美术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戏剧影视文学;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绘画、美术学、音乐表演;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绝版套色木刻》、《视听语言》、《戏剧概论》、《和声》、《图形创意》、《普通艺术学》、《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演唱》、《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音乐美学》;有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有3个云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1个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建设项目;有5部云南省高等院校优秀教材;有1个省级艺术师资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设有专职科研机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有较为齐备的实验实践场所和科研仪器设施,为学院师生在教学、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条件。2008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民族艺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艺术类师资培训基地;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传部挂牌把学院作为全国CCTV电视歌手大赛云南参赛选手的专业培训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创作和表演、舞蹈编导和表演等学科专业创作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在全国各类重大艺术类专业赛事中,学院皆有重大收获。2000年至2009年,学院研究、创作、表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86项;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30余项,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项目108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活动展览、演出600余场次。  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学术标准、艺术原则办学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2009年,学报正式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学院改革发展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正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地,云南艺术学院学术、研究、创作的一扇窗口,云南艺术学院学术风景的名片。  云南艺术学院老校区占地98亩,建筑总面积70,306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呈贡新校区占地800亩,第一期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现有印刷类图书近30万册,电子类图书10余万册(片),每年订阅数百种各类期刊,每年投入学费收入的3%专款进行图书建设。在建有演播厅、戏剧实验剧场、小型音乐厅、美术馆等教学实践场地的基础上,2008年学院新建竣工的集演出、展览为一体的实验剧场共12,068平方米,实验剧场内配置了专业的音响、灯光等舞台设备设施,三块分离式升降舞台,为云南省最具专业水准的剧场。杨丽萍的《云南的响声》的首演、英国威尔士现代舞团的演出、云南省2009年新剧(节)目展演的开幕演出、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国际参赛归来演出等等国际国内高水平的演出在这里举办,为师生学习观摩、拓展眼界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云南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渠道,为学术创作成果的高水准展示提供了理想的展示中心。  云南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负责对外交流与合作及留学生教育。有20余个国家5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先后在这里学习。我院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泰国、越南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在各个层次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设立工作室,为艺术家走向世界搭建平台。学院投资 2,969万元建设的建筑面积为14,620平方米的留学生楼,配置了齐全的设施设备,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硬件保障。  云南艺术学院遵循“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传承民族艺术文化和培养艺术教育人才为使命,为云南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不懈的努力。2004年,学院以“良好”等次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院的教学水平与发展特色得到专家考评组的高度评价。目前云南艺术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把学校办成能适应云南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能辐射到全国和东南亚地区,艺术学科专业齐全,设置有文学、教育学、民族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等一级学科门类相关专业,有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有云南民族文化特色,集教学、研究、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大学。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分系看了,有的系是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底,这类的文化分一般都只有220到300多分。专业必须前几才行。有的系是按照文化加专业,这些需要文化分数一般都350到420之间。专业排名一般中等偏上。还有的系是按照文化成绩排名的,这类的文化分需要一般都380以上了。专业只要单招过了就行。欢迎河南老乡加入云艺河南老乡群33489004。

主 管:云南省教育厅主 办:云南大学主 编:卢云昆编辑出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国内发行:昆明市邮政局 代号:64-85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代 号:BM 1860出版日期:单月18日开 本:标准16开页 码:96页国内统一刊号:CN53-1176/C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7511地 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文津楼A区三楼邮政编码:650091定 价:RMB00元 在哲学社会科学日益繁荣、日渐受到重视之际,《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于2002年8月创刊,施惟达教授任主编,卢云昆教授任副主编,林艺副编审任编辑部主任。《学报》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拓学术视野,弘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促进高校学术研究的繁荣为办刊宗旨,强调研究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坚持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学报》所设“哲学与文化”为本刊特色栏目,刊登精品文章,注重理论创新;“经济学探索”关注社会经济动态,探讨经济热点问题。此外,本刊还设有“文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学术评论”、“书评”等栏目。《学报》为双月刊,逢双月28号出刊,当前为96个页码。吴松校长专门撰写了“发刊词”,警言新创办的《学报》“若能以张扬学术良知、播布学术正义、塑造学术人格为已任,着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注重学术品位,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人文价值的高标,学问之人的成长和大学精神的塑造尽一份力,出一份力,则善莫大焉。”《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创办,还得到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心。耄耋之年的启功先生专门为《学报》题写了刊名,费孝通、雷洁琼、季羡林、任继愈、于光远、蒋学模等老一辈学者题辞祝贺,创刊号上刊登了汤一介、陈嘉映、张汝伦、邓伟志等知名学者的论文。2002年8月20日下午,《学报》在云南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了创刊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以及省内部分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省内各兄弟刊物负责人等到会。与会来宾对《学报》的创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学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宝贵的意见。继创刊座谈会之后,2002年12月15日学报编辑部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在京专家学者座谈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云南大学校长吴松教授主持会议,施惟达主编介绍了《学报》的办刊情况。各位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学报》刊登的文章都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包容量大,同时对《学报》如何突出刊物特色、如何使栏目设置更加合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创刊当年,《学报》出版了三期刊物,作者均为全国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共刊登了29篇论文,文章涉及哲学、文化、经济、历史、社会学、文学、美学等学科,对各学科领域中较深层次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探讨研究。29篇文章中有14篇17次在不同学术期刊上引起反响,反响率达到62%。2003年3月15日,学报编辑部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内举办了“在沪专家学者座谈会”,为进一步办好学报征询专家的意见和建意。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武建国教授主持,施惟达主编向与会专家和学者介绍了刊物的基本情况。到会专家学者们对2002年出版的刊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学报》总体设计朴实、大方、厚重,所刊文章学术质量高,能反映学科前沿问题,是一份学术品位较高的综合理论刊物。同时,对《学报》之不足,学者们也予以了中肯的建议。为庆祝云南大学建校80周年,2003年《学报》第2期特设“校庆80周年专稿”栏目,云大高发元书记及吴松校长为栏目撰写了专稿,高发元书记的文章是“风雨耕耘立宏业”,吴松校长的文章是“以人为本 学术兴校 弘扬传统 再铸辉煌”,这两篇文章全面总结了云南大学80年的办学历程,提出了新世纪的奋斗目标,使学校全体师生倍受鼓舞,在广大校友中引起良好反响。在两年多的办刊工作中,编辑部全体人员兢兢业业,认真遵守编辑规范,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学报》依照《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试行)规定》达到了执行评优标准,于2003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证书》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DJCED)刊源证书》,同年10月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荣誉证书。2004年9月,由资美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副主编张建荣副教授设计的学报封面获第五届中国大学出版协会颁发的装帧“艺术设计金奖”。另外,《学报》的英文翻译由有着深厚功底和丰富经验的云南师范大学何昌邑教授担当,保证了英文翻译的较高水准。截止到2004年10月为止,《学报》共出刊14期,编发文章158篇,先后刊登了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和学术界新锐的论文,这些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都对学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摘或复印率保持较高水准,其中2003年第4期《学报》最具代表性,该期共刊登了11篇文章,达到了100%的反响效果,《学报》已逐渐显露出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编辑部常常收到读者的电话,要求订阅或购买刊物。为扩大发行量,编辑部于2003年7月与昆明市邮政局签订了国内邮发协议,代码为64-85,《学报》还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签订了国际发行协议,代号为BM1860。《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起又一个学术舞台,开启了又一扇学术窗口。虽然创刊至今还不足三年,在事业上才刚刚起步,与兄弟刊物相比,还有许多经验要学习借鉴。相信在学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会创造出更加光辉的业绩。 2003年10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荣誉证书。 2004年9月,学报封面获第五届中国大学出版协会颁发的装帧“艺术设计金奖”。2006年10月31日,学报荣获云南省第二届期刊评选优秀提名奖;“哲学与文化”栏目荣获优秀栏目奖。2007年12月,学报获云南省报刊出版质量评比A类期刊。

艺术类的核心期刊有:艺术评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新美术、装饰、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美苑、书法、中国书法、中国摄影、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艺术、黄钟、音乐创作、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戏剧、戏剧艺术、中国戏剧、艺术百家、戏曲艺术、戏剧文学、上海戏剧、当代戏剧、中国京剧、四川戏剧、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新作、中国电视、中国电影市场、电影文学、当代电视。艺术设计类的话,你要看自己倾向于哪一方面了。

装饰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码

艺术类的核心期刊有:艺术评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新美术、装饰、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美苑、书法、中国书法、中国摄影、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艺术、黄钟、音乐创作、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戏剧、戏剧艺术、中国戏剧、艺术百家、戏曲艺术、戏剧文学、上海戏剧、当代戏剧、中国京剧、四川戏剧、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新作、中国电视、中国电影市场、电影文学、当代电视。艺术设计类的话,你要看自己倾向于哪一方面了。

云南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最大的不同在于:云南艺术学院是公办高校;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民办高校。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由云南艺术学院申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具有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资格,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发证资格,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按国家规定授予学士学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位于云南昆明,创建于2002年,是经云南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批准,由云南艺术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成立,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创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确认为独立学院,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至2015年,在全国独立学院艺术学A等学校中蝉联第一。

前者是国家建立性质的大学,属于2本A类学校。全国除9所重点艺术学院外的4所专业艺术学院之一,算是质量较高是艺术类大学。去年主校区迁往了昆明市呈贡新区大学城。 后者是云南艺术学院下属的私人办学性质的3本院校,目前校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搬往大学城,整体教学质量完全不及云南艺术学院。而且由于是私人性质的学校,内部管理较为混乱。至少笔者在这待了2年后深刻的感觉自己当时报这学校就是脑子秀逗了 总之就是,有能力和有成绩的话就算不能报本院也千万别报文华

一个是国立,一个是私立

  • 索引序列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号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