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岭南历史文献

岭南历史文献

发布时间:

岭南历史文献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明清之际,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汇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到了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

赵佗(公元前237年 -前137年 )是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 )。 受秦始皇委派和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岭南 。公元前214年 ,岭南平定之后,由于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赵佗被委任为首任龙川县令。直至公元前208年,赵佗调任南海郡尉,他一共做了6年的龙川县令。他在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尉期间,和他建立南越国自称“ 南越王 ”之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岭南学术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继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如江门学派等。在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多种文化思潮交错而织成绚丽多彩的画面,孕育和产生出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的一代先进人物。[1] 岭南的文学艺术雅俗并茂,岭南画派、粤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诗人张九龄、陈献章享誉全国,电影最先从岭南传入。岭南教育起步较晚,但宋明办书院风盛,近代更领教育革命之先。葛洪在岭南炼丹,创金丹道教理论,并有贡献于化学、医学。伊斯兰教、佛教较早从海路传入岭南,惠能创中国化佛教——禅宗南派,影响及于全国以至世界。岭南的农技、手工技、医学等在中国科技史上有一定地位,明清之际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中国最早的生态农业,西医东渐,中国的西医院、西医学校以及西医生,均在岭南最早出现。岭南民俗与岭南饮食,异于北方,最富于地方特色。[1]

《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议论等多种资料,扩大和补充内容。在内容上比《通典》更加广泛,在分类上比《通典》更加精密。 对于《通典》的体例和内容,马端临都有深入的研究。马端临认为《通典》条目设置未为明备,史料取舍颇欠精审,留下了许多缺陷失误和遗憾。 在《文献通考·自序》里他对《通典》做了详尽的分析。取其得,补其失。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体例设计首先在思路上,他就不同于《通典》,《通典》是为了对行政事务有所助益,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作为亡国遗民,马端临考虑更多的是宋朝为什么会灭亡。潜心探索历代典章制度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渴求找出规律,掌握历史的经验教训。

岭南历史文献资料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明清之际,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汇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到了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

秦末汉初—唐朝:封闭堵塞,与中原联系弱;唐朝—宋朝:岭南地区得到逐步开发,岭南文化得到发展;两宋时期:大批移民涌入岭南,岭南得到进一步开发,文化得到发扬;两宋—新中国成立:岭南的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新中国成立至今:起飞的经济与岭南风格的粤语文化,粤式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岭南文化现在阶段。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历史上,岭南也包括曾属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后,“岭南”之概念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时,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江西和湖南部分位于五岭以南的县市并不包括在内。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闽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福建(含武夷山)、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天然屏障,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 《晋书·地理志下》将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区域范围。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今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五岭不单是指五个岭名,也包括穿越南岭的五条通道。

《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议论等多种资料,扩大和补充内容。在内容上比《通典》更加广泛,在分类上比《通典》更加精密。 对于《通典》的体例和内容,马端临都有深入的研究。马端临认为《通典》条目设置未为明备,史料取舍颇欠精审,留下了许多缺陷失误和遗憾。 在《文献通考·自序》里他对《通典》做了详尽的分析。取其得,补其失。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体例设计首先在思路上,他就不同于《通典》,《通典》是为了对行政事务有所助益,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作为亡国遗民,马端临考虑更多的是宋朝为什么会灭亡。潜心探索历代典章制度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渴求找出规律,掌握历史的经验教训。

岭南历史文献研究

秦末汉初—唐朝:封闭堵塞,与中原联系弱;唐朝—宋朝:岭南地区得到逐步开发,岭南文化得到发展;两宋时期:大批移民涌入岭南,岭南得到进一步开发,文化得到发扬;两宋—新中国成立:岭南的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新中国成立至今:起飞的经济与岭南风格的粤语文化,粤式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岭南文化现在阶段。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闽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福建(含武夷山)、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天然屏障,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  《晋书·地理志下》将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区域范围。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今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五岭不单是指五个岭名,也包括穿越南岭的五条通道。  岭南又称岭外、领表,这时站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来看岭南:从中原地区看,称为岭外;从珠江三角洲看,又可称为领表。  岭南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南岭(岭南)温润的神山秀水蕴育出岭南人能屈能伸、张驰有度、敢为天下先等性格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几乎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如洪秀全、孙中山、何子渊、容闳等正是其中的一份子。

教育城,很方便的哦

广东在历史上曾有两次整理文献的高潮,分别是清代中叶阮元的学海堂时期和清末张之洞的广雅书局时期。在广雅书局之后的百余年,广州没有出现更大规模的文献编撰与书籍刊印。《广州大典》收录的文献来自海内外近百家图书馆和文献收藏单位,系统地收录了1911年以前有关广州的著作、广州人的著作和广州版丛书3500余种,著者近2000位,分经、史、子、集、丛五部,共编成540余册。入选文献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数量之浩大,远远超过学海堂和广雅书局刻书总量,许多文献长期藏在深闺难得一见,而大典的整理编纂,使得一大批长期被束之高阁的文献展露真容。已出版的广州大典版《广雅丛书》,增加了附录《广雅翰墨》,收录了王贵忱先生珍藏的张之洞手稿,这些手稿首次对社会公布,弥足珍贵。史部杂史类收载《夷氛纪略》《鸦片事略》《烟海庚辛录》《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红巾军新会围城记》《粤氛纪事》等一批稿钞本,为研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广州政治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大量广东咨议局的档案报告,是晚清立宪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子部农家类收录的番禺赵古农撰《龙眼谱》《槟榔谱》《烟经》是古代岭南关于这些作物的唯一专谱。这些文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献价值大,对地方学术文化研究裨益甚多。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广州文献典籍,是广州寻找自身历史渊源、厘清自身发展脉络,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根”和“魂”。《广州大典》编纂完成后,相当于把广东历史上的文献典籍整理了70%。

岭南历史文献有哪些

杨孚的《南裔异物志》,是中国最早一部关于地区性物产资源的专著葛洪的炼丹术陈元等人对儒家经典的注疏王范的《交广春秋》,是岭南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专著陈白沙发展了岭南理学的明儒“心学”海瑞的政治思想丘硙《大学衍义补》的经济思想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以及佛教的惠能禅学著述。

广东在历史上曾有两次整理文献的高潮,分别是清代中叶阮元的学海堂时期和清末张之洞的广雅书局时期。在广雅书局之后的百余年,广州没有出现更大规模的文献编撰与书籍刊印。《广州大典》收录的文献来自海内外近百家图书馆和文献收藏单位,系统地收录了1911年以前有关广州的著作、广州人的著作和广州版丛书3500余种,著者近2000位,分经、史、子、集、丛五部,共编成540余册。入选文献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数量之浩大,远远超过学海堂和广雅书局刻书总量,许多文献长期藏在深闺难得一见,而大典的整理编纂,使得一大批长期被束之高阁的文献展露真容。已出版的广州大典版《广雅丛书》,增加了附录《广雅翰墨》,收录了王贵忱先生珍藏的张之洞手稿,这些手稿首次对社会公布,弥足珍贵。史部杂史类收载《夷氛纪略》《鸦片事略》《烟海庚辛录》《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红巾军新会围城记》《粤氛纪事》等一批稿钞本,为研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广州政治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大量广东咨议局的档案报告,是晚清立宪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子部农家类收录的番禺赵古农撰《龙眼谱》《槟榔谱》《烟经》是古代岭南关于这些作物的唯一专谱。这些文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献价值大,对地方学术文化研究裨益甚多。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广州文献典籍,是广州寻找自身历史渊源、厘清自身发展脉络,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根”和“魂”。《广州大典》编纂完成后,相当于把广东历史上的文献典籍整理了70%。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历史上,岭南也包括曾属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后,“岭南”之概念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时,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江西和湖南部分位于五岭以南的县市并不包括在内。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闽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福建(含武夷山)、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天然屏障,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 《晋书·地理志下》将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区域范围。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今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五岭不单是指五个岭名,也包括穿越南岭的五条通道。

陈献章高俨陈享伍廷芳冯平山梁启超冯钢百

岭南历史文献研究所

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国学要籍选读、史部目录学、中国文献学、中国方志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专题研究等课程,撰有《贵州地方志论纲》(贵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年)、《贵州地方志举要》(吉林省中国地方志丛书,1988年)、《贵州地方志考稿》(上、下册,比利时根特大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贵州卷(台湾汉美出版社,1993年)、《法华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2002年再版)、《华严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2002年再版)、《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锦江禅灯》(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善权纯一禅师语录》(点校,巴蜀出版社,2000年)、《莲月印证禅师语录》(点校,巴蜀出版社,2000年)、《了尘和尚事迹》(点校,巴蜀出版社,2000年)、《黎星使宴集会编补遗》(合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岭南文化世家》(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书目答问校补》(审补,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等10余种著述,并在《中国文化》、《民族研究》、《文献》、《佛学研究》、《中华佛学学报》(台湾)、《孔子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台湾)、《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历史文献研究》、《岭南佛学院学报》、《艺术百家》、《中国地方志》、《中华文史论丛》、《台湾文献》、《十方》(台湾)、《贵州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贵州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约200篇。曾数十次应邀参加海内外国际学术研讨会,赴多所大学作专题演讲。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参与主编《黔灵丛书》、《阳明学研究丛书》等大型丛书及《王学之思》、《王学之路》等文集。治学取向主张义理与考据的统一,生命学问与知识学问的统一;做到学问是有思想的学问,思想是有学问的思想,思想与学问融为一体,绝不作无病呻吟之文。研究领域广涉文史哲各个方面,是具有一定国学造诣的中年专家。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安平秋、副主任杨忠,学科带头人安平秋,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楚辞、史记、宋诗、古文献学、古文字、传统文化、国外汉学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张希清、副主任李孝聪,学科带头人张希清,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暨敦煌吐鲁番文献、宋辽金史、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章培恒、副所长陈广宏,学科带头人章培恒、吴金华、谈倍芳、陈广宏、郑利华、陈正宏,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有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张涌泉、副所长王云路,学科带头人张涌泉、王云路、崔富章、龚延明,现有专职人员16人,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中古语言文献、中国文化史、宋学、先秦文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副所长尹波,学科带头人舒大刚、郭齐、杨世文,现有专职人员20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与文化、儒学历史与文献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张鹤泉,学科带头人张鹤泉、吕文郁、吴振武、丛文俊、张固也,现有专职人员24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与历史、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古代书法文献、先秦与唐宋历史文献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戴建国、副所长张剑光、徐时仪,学科带头人戴建国、徐时仪、虞云国、俞钢,现有专职人员22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整理与研究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学科带头人程章灿、徐有富、曹虹,现有专职人员9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文献、目录学与中国学术史、宗教石刻文献与文学、海外汉学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韩格平,学科带头人韩格平、周少川、李修生、罗超,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有元代文献整理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严佐之,学科带头人严佐之、刘永翔,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为朱子学暨儒学文献研究、中近世社会文化历史文献研究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赵伯雄、副所长邓安生,学科带头人赵伯雄、邓安生,现有专职人员13人,研究方向为经学文献、清代文集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来新夏,研究方向为方志学、目录学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德山,学科带头人李德山、曹书杰,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传世文献、魏晋文献、东北文献和佛道文献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骆瑞鹤、副所长万献初,学科带头人宗福邦、骆瑞鹤、罗积勇、万献初,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音韵、训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刘韶军,副所长李晓明,学科带头人刘韶军、周国林、王玉德、刘固盛,现有专职人员12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长张玉春、副所长程国赋,学科带头人张玉春、汤开建、张其凡、程国赋,现有专职人员14人,研究方向为古文献综合研究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喻遂生、副所长毛远明,学科带头人喻遂生、张显成、毛远明、蒋宗福,现有专职人员15人,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贾二强,学科带头人贾二强、王晖、周晓薇、袁林,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石刻文献、先秦文献、唐宋文献、古小说、古文献数字化等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学科带头人黄仕忠、陈永正、杨权、许云和,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戏曲史研究、岭南文献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赵逵夫、副所长郝润华,学科带头人赵逵夫、伏俊琏、郝润华、王晶波,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敦煌文学文献、西北地方文献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吴景山,研究方向为西北文史资料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专业主任董洪利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专业主任方一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专业主任赵生群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专业专业主任戴建国

  • 索引序列
  • 岭南历史文献
  • 岭南历史文献资料
  • 岭南历史文献研究
  • 岭南历史文献有哪些
  • 岭南历史文献研究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