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01首先,了解综述论文有哪些分类,选择自己要写的类别是写好综述论文的第一步,医学工作者需要先把这一步做好。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02在确定自己要写的综述论文类别后,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综述论文写作基本可以按照4个步骤来写。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特别提示医学工作者在写综述论文时,不要一直埋头苦干,把握论文质量才是重点。医学工作者时不时地检查自己的论文,看看是否出现一些问题。通常,综述论文有3种常见问题。 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 这样做,难免有抄袭之嫌,因为"综述论文"不同于"译文"。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综述文稿,列文献30余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审中发现,其题名直译自其中一篇文献,进一步发现其内容亦基本来自该篇文献,但鉴于选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故决定让作者重新查阅文献,补足近年的研究进展,改写后再投稿,再审编。 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的堆积  有的来稿超过1万字,但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对所综述的专题不熟悉,体验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而只是资料的堆积。对于这样的稿件退稿时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选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哪怕是写一个较小的题目,只要在该专题范围内写得系统、深入,这样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综述。 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  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 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 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 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 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 5)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

2011-07-24 回答医学论文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看你的经历和年资,这决定了您对问题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能力,简要建议如下: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以下内容供参考: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一)标题(title)标题要求: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二)作者署名(author)作者署名的意义(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作者署名的要求(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三)摘要(abstract)摘要内容和格式一般格式:(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其它格式(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摘要的写作要求(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2)格式规范化。(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关键词格式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选择关键词的方法(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的基本内容(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引言的写作要求(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1)实验对象: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4)实验方法与条件: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5)统计学方法:(七)结果(results)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结果的内容(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结果的写作要求(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八)讨论(discussion)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讨论的内容(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如何写作和发表医学论文》写作和发表归纳为二十步,可供大家参考。信息来源:创 新 医 学 网(1)所写论文能否用一简单句子说明信息,其实亦即初步的主题。(2)是否值得写?以前有无类似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又可从以往作者的报道中有所借鉴,如表格的设计等。(3)论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论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论点或实践经验,供争论或参考。(4)根据所投杂志,写作时宜限定读者对象。(5)仔细浏览拟投稿杂志内容,了解该杂志性质,是否国外发行。(6)检索文献,通常从近5年开始,如资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满意为止。(7)考虑参与本论文写作的作者名单。(8)分头收集、整理原始资料。9)仔细阅读稿约,这是动手写作前的重要步骤,务必符合其规则,所谓投其所好。(10)论文基本结构,是属论著、病历报告抑或综述。(11)列出原始草稿提纲。(12)写出草稿原文。(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满意为止。(14)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15)应符合科学性要求。(16)选用适当的图表。(17)重修底稿以达到刊出要求。(18)复印留底,论文附介绍信寄编辑部。(19)答复编辑部来函的有关问题,修正后迅速寄出。(20)对将刊出的稿样细心、认真、逐字校对后(所谓校红)寄回编辑部,静候佳音。

医学论文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  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看你的经历和年资,这决定了您对问题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能力,简要建议如下:  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  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  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  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  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以下内容供参考:  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  (一)标题(title)  标题要求:  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二)作者署名(author)  作者署名的意义  (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  (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  (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  (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作者署名的原则  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三)摘要(abstract)  摘要内容和格式  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其它格式  (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  (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  (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  (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  (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  (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  (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摘要的写作要求  (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  (2)格式规范化。  (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  (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  (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  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  关键词格式  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  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  (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  (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  (五)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的基本内容  (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  (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  引言的写作要求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  (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  (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  (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1)实验对象:  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  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  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  (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  (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  (4)实验方法与条件:  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  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  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  (5)统计学方法:  (七)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  结果的内容  (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  (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  结果的写作要求  (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  (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  (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八)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  讨论的内容  (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  (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  《如何写作和发表医学论文》写作和发表归纳为二十步,可供大家参考。  信息来源:创 新 医 学 网  (1)所写论文能否用一简单句子说明信息,其实亦即初步的主题。  (2)是否值得写?以前有无类似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又可从以往作者的报道中有所借鉴,如表格的设计等。  (3)论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论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论点或实践经验,供争论或参考。  (4)根据所投杂志,写作时宜限定读者对象。  (5)仔细浏览拟投稿杂志内容,了解该杂志性质,是否国外发行。  (6)检索文献,通常从近5年开始,如资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满意为止。  (7)考虑参与本论文写作的作者名单。  (8)分头收集、整理原始资料。  9)仔细阅读稿约,这是动手写作前的重要步骤,务必符合其规则,所谓投其所好。  (10)论文基本结构,是属论著、病历报告抑或综述。  (11)列出原始草稿提纲。  (12)写出草稿原文。  (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满意为止。  (14)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  (15)应符合科学性要求。  (16)选用适当的图表。  (17)重修底稿以达到刊出要求。  (18)复印留底,论文附介绍信寄编辑部。  (19)答复编辑部来函的有关问题,修正后迅速寄出。  (20)对将刊出的稿样细心、认真、逐字校对后(所谓校红)寄回编辑部,静候佳音。

医学论文写作流程五大步骤:  (1)医学论文写作准备工作:  搜索和积累资料,包括文献资料摘录,实验室的观察数据,各种记录,调查研究所得的各种结果等。所搜集的资料越多、越丰富,观察的问题就越全面,对分析、研究的问题就越有利。  (2)医学论文写作命题:  ①确定研究方向:由于学科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只有集中研究院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才能选出合适的题目;  ②创新性:是医学论文的宗旨。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作出新的结论。总之要有自己的独到高见;  ③要重视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防止盲目性;  ④标题是论文的题目:通常是研究的课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⑤标题必须名副其实:充分体现文章的内容,使题目和内容一致,鲜明醒目,简短新颖,使人一目了然,易读易记。  (3)医学论文写作拟提纲:  提纲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是全文骨架,起到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  ①把初步酝酿形成的思路、观点和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依据提纲行文,随灵感、思路的深入会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使原来的设想得以修改、补充;  ②拟提纲一定要项目齐全,初步构出文章的大体轮廓;  ③医学论文序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不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解释研究和探讨这一题目的现实意义。  (4)医学论文写作初稿:  ①在基本观点已经明确,参考或引用文献资料业已准备妥当时,可按提纲的顺序分段进行;  ②初稿一定要定得扎实、圆满,令自己感到十分满意。  (5)医学论文写作初稿修改及定稿:  起草初稿很重要,但修改初稿同样也重要。  ①修改是对初稿的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表达形式不断选择的过程;  ②修改的原则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  ③修改时常需要作者把初稿反复阅读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新的感受,就能发现一些不足,然后进行修改加工;  ④修改时着重考虑内容、格式、序号、外文字母、表格、插图及参考文献的序号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有无错别字。  (以上内容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

要想写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要做到:选题、收集资料、阅读资料、积累资料、立意构思、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反复修改。一、选题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有人认为,学术论文的题目选得恰当,等于完成了论文的一半工作。如何才能选好论文课题呢?1、科学性任何科学研究都应按科学规律进行,因此科学性是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要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要符合医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2、创新性医学研究不仅要善于继承、应用已有的成就,更重要的还在于创新和发展。因此,论文选题要着眼于创新,强调突破,尽可能避免重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选题以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及时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要敢于冲破禁区,善于选择疑点、难点和空白点,要有预见性,使所选课题具有潜在的超前价值。3、针对性针对性是指论文选题目的要明确、具体。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条件和要求,都要心中有数。切忌笼统、空洞、模糊,导致论文写作无所适从。要根据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选择那些有科学价值的课题、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课题。4、可行性选题时要讲究实际,立足现实,充分考虑主、客观的条件。主观上要考虑自己的业务特长、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努力能否达到要求;客观上要考虑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技术状况、设备条件能否保证课题实验的基本需要。只有综合分析这两方面的因素,才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课题的规模和范围大小,进而保证论文的质量。当然,条件欠缺,应千方百计去创造,使其逐渐接近课题的要求。选题时应尽量考虑以下因素:①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本单位同意开展的课题;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经研究、分析、有改进、提高的课题;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经过科研攻关,有所突破的课题;④在阅读文献资料中发现,经过深入研究获得的课题;⑤结合本人实践经验,对某方面有独特见解的课题。二、 收集资料首先,要注意收集文献资料: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计算机数据库扩展收集资料面,缩短收集时间,提高收集效率;二是注意对近期有关专业期刊的阅读,以消除时差;三是充分利用相关的各种手册、年鉴等参考工具书收集相关资料。其次,收集临床或病历资料,收集实验观察资料。再次,收集调查研究资料与收集其他实物资料。三、阅读资料1、阅读策略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读者应根据阅读的目的、文献性质、数量和环境条件等,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先读与主题内容相同的中文文献,后读外文文献。这样可有助于理解内容,特别是理解一些专有名词和习惯用语,同时也可以加快阅读速度。(2)先读文摘,后读原文。根据文摘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浏览原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3)先粗读,后精读。这是阅读文献最重要的策略。粗读重在广博了解所掌握资料的全貌基础上,选择与课题紧密相关的文献进行精读。精读要逐句逐段进行认真阅读,便读便思考,掌握文献的精神实质,摘录有用的内容。(4)先读综合性文献,后读专题性文献。这样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课题的内容。(5)先读现刊,后读过刊。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科动态及成果的最新发展水平。(6)先读核心期刊,后读其他刊物。这样有助于在掌握重点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2、阅读程序医学文献作为科技和专业读物,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阅读医学文献要根据其特点,采用合理的阅读程序。(1)阅读题目选择切合课题需要的文献。(2)阅读摘要了解文献主要内容,进一步判断与课题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是否继续阅读。(3)阅读前言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所叙述问题的意义。如果读者认为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而且有深入细致掌握全文的必要,可以阅读全文;如果读者认为只需要知道该文的论点,就直接阅读结论;如果读者认为该文献所述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那么在阅读完前言之后就可以结束阅读。(4)阅读结论掌握论点和结论。如果这些内容与自己所掌握的内容无很大差别,就可以不阅读全文,结束阅读。如果对一个论点的正确性有疑问,对某一论据有兴趣,某些论述、分析方法或数据确实有参考价值,应酌情阅读正文。(5)阅读正文阅读正文可以掌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方法和各种实验数据等。阅读正文应采用精读,边读边思考,并摘录有用的内容。3、阅读要领阅读一般的医学论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概念:①读懂定义,定义是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阅读时应从本质和特征两方面加以理解;②解释,这是对概念的状况、性质、特征、成因做简要、概括的解说,一般比较灵活、自然,不一定完整;③比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做比较,在比较中说明概念的性质和特点,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共同点和差异点;④数字说明,有数字说明的概念,只需要掌握其数字的范围、多少,理解其大致趋势即可;⑤举例说明,对于很难理解的概念,有的文献用举例来说明,这是把抽象概念给予形象化解释,对于理解概念是有益的。(2)重视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对于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大作用。对于图表要注重来源,是实验的,还是统计的;注意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是否相差太远,有无过时;注意单位,与结论单位是否一致,坐标之间单位是否有可比性,是否为国家统一使用的单位;注意图和效果,作者引入此图表想说明说明问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数据,要注意其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其出处,是实验得来的还是统计出来的。数据的类型是相对数据、还是绝对数据,是概率、是分布、还是约数,都应该看清楚。(3)辨别实验报告和病例:在医学文献中,实验报告和病例分布占有很大比重,它是对理论阐述的必要补充,是某一医学成果和规律在实验室和医疗实践的佐证,是最主要的科学判断之一。因此,阅读实验报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设计是否严密。比如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测量指标是否有意义;比较组的计划安排是否合理;②实验观察方法是否精确、完善;③实验条件是否严格控制;④观察记录是否客观;⑤实验结果是否可信,能否重复得出,重复实验次数是否合理。阅读病例分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病例主体是否与所述结论一致;②病例环境条件、时间、药物等客观因素是否与结论一致;③临床结果是否准确、可信,有无其他形式(如图片、X线片、化验单、病人自述等)的旁证。四、积累资料通过阅读得到的有用资料要进行积累,以便写论文时利用。积累资料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笔记式积累常见的种类有:(1)摘抄式笔记:通常包括摘录式,即摘记有使用价值的原文;摘要式,即摘记文章中要点,比如论点、论据、结论、重要数据等;索引式,即只摘抄关键词或关键性词语。(2)缩写式笔记:是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概括地写出文献的基本内容。它又包括提纲式和提要式两种。(3)评点标画式笔记:是对所阅读的文献内容加以评注标画,运用特定的符号在文献上勾画,标出重点和难点。当然,这种方法禁止使用于公共文献。它又包括眉批式和旁批式两种。2、剪辑积累根据需要,对个人保存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献资料,剪下来或复印下来,按类贴在剪辑本上。3、计算机信息积累这是目前最先进的信息积累方式。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进行资料积累,都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对积累的文献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原文刊载的刊(书)名、出版年、月、卷、期、起止页都不可忽视。否则,一旦要引用时又找不到出处,将是很麻烦的。(2)对积累的文献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按学科分类、事物分类、主题分类、观点分类),并按顺序编号。五、立意构思、拟定提纲1、精心构思构思是作者熟悉和掌握收集到的各方面资料,明确写作要求、目的,对观点和材料进行合理安排的思维过程。构思时,要根据写作目的和范围,反复推敲,仔细琢磨,考虑通篇布局,确定层次结构及论点、论据、论证的方法,在头脑中勾画出一个有条理、全篇文章的轮廓。2、拟定提纲提纲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拟定提纲是对构思的书面表达和进一步完善。有了提纲作为依据,作者就可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论文。提纲拟得好,写出的文章就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充分、精确地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提纲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暂拟的标题;②中心思想(论点)的提出;③从不同侧面说明中心论点的各个分论点(小标题);④手头掌握的各个方面资料(论据)的安排布局;⑤结论。提纲可以写成比较简略的标题式提纲,也可以写成较细的简介式提纲。六、完成初稿提纲拟定之后,就可以行文撰写初稿。行文就是给提纲搭好的骨架增添血肉、皮毛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的实验资料、观察资料和文献资料等,作为论据充实到提纲的相应部分中去,用以论证各分论点,再通过各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成立。应重点阐述创造性部分,祥写新理论、新发现,以及对前人成果的丰富和发展。在论证过程中,要根据各部分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地应用各种论证的方法。撰写初稿时,可以把自己的写作意图和需要论证的内容材料尽量写出来,不必过多考虑篇幅,也不必太多考虑修辞,以文字通顺、表达清楚为准。论文初稿的写作一般有两种顺序:一是按照人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去写,即由头至尾,顺势而进,一气呵成,一般短篇论文用这种方法写作;二是从正文写起,正文写完,结论随后,自然脱出,此时再去写前言、摘要,最后提炼出标题。长篇论文的写作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七、反复修改一篇文章要反映一项有创见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把一个论点阐述清楚,把丰富的材料安排得当,不经过反复思考、多次修正,是难以如愿的。因此,任何一篇文章都要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即使是比较有经验的作者,其初稿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都要经过反复琢磨、推敲、修改的过程。这就是“文不厌改”、“多改出华章”的道理。初稿完成以后,首先要反复诵读几遍,纵观全篇,从整体着眼,斟酌立论是否正确,思维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有无明显错误。然后再进行字斟句酌的精雕细刻。文章的修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内容的修改首先检查自己的写作意图、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表达出来;再看要论证的内容材料是否全都用上,论据是否充足;还要检查是否有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混杂在文章中。对内容中的不准确之处要修改,缺漏不足部分要补充,重复多余者要删除。2、结构的修改从整体出发看文章的各个部分、各段落结构是否合理,衔接是否均衡,排列次序和从属关系是否明确而合乎逻辑。要努力做到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层次分明。3、文字的修改检查语言是否精练,专业术语使用是否准确,句法是否完整、严密,是否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数据引用是否有误,图表、照片是否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等,都应逐句进行审阅、修改。4、标题的修改对照成文,对初拟标题字字斟酌,看其是否准确揭示文章中心内容,大小标题格调是否一致等。5、篇幅的修改写初稿时很少考虑篇幅长短的问题,一般都是内容多、词句繁、篇幅长。但是各种期刊、学术会议对论文的篇幅均有一定规定。这就要求作者根据不同用途的不同要求,对篇幅进行修改,删繁就简,有时还要大刀阔斧、忍痛割爱。在修改过程中,还可将论文送导师或同行专家审阅,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

先提出观点再摆论点,论据,在做总结

写论文最关键的是端正心态,静下心来研究、撰写、成稿,有时社会调研必不可少,我这可以帮你。VSJ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医学论文阅读报告范文

您好,建议您去百度文库搜索一下。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3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4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5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7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1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2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3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4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5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6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  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

我们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ppt

读一篇好的医学文献 怎么做出成果见要分享 付出做出一片好的一些文献 怎么做成课件分享 给大家嗯出版社去把那个内容拍下来 然后让他做金牌版的方式看他除非是怎么样呢

阅读一篇好的医学文献,怎么做成课件分享给大家,这个根据你自己的理解的或所学到的知识来做课件就可以了。

这个还是容易的,因为这个东西的话也不是特别好做,因为他需要很强的一个基本知识。

这个应该不加,同时比较好,由于同事都做过这种,你可以借鉴一下他们的

大学英语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1 introduction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ssible advantage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n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since early 20th century,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marginal status with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empirical from then o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kept coming out and each claims its legitimacy for among these schools i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 dts approaches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translation is viewed to be a social activity ha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and for the target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dealt with beyond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and is incorporate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my attention was first directed to dts by it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the subject is whatever happe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spec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strategies, brainstorming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final product making appearance in the target the method of dts is basically the prescriptive tendency and 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s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noted with accumulated data, some underlying truths about translation will come out which will prove to be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oretical probe but also for applied translation i will apply this descriptive method in the case study of this a convenient tool has been set up to conduct “norm” is operative at every stage of description and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s well are skeletal structure of what constitute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accounted for with the help of the case taken in this thesis is the chinese classic the dream of red two english versions translated respectively by yang hsien-yi and david hawks are compared and observations are made in regard to their translation in this regard, my observations are limited to several aspects, i hope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explanation will done in light of 2 outline 1 development and major concepts of dts in this part i will describe holms’ basic map of d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process and i will als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pseudo-translation, multipl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ese, norm 2 methodolgy i will in this part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dts before i apply the same to the case study in this thesis with emphasis to be placed on semiotic approach and the concept 3 dts in contrast to other theories a contrast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here with the objective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dts from other theories such as equivalence theory and the chinese xin da ya some advantage will possibly be shown in this 4 case study in this part, translation of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also translated a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will be under investigation in light of translation samples to be quoted here will be selected at 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bove elaboration of dts and the case study, possible conclusion will be on the advantage of dts in specific study of suggestions on further research efforts will be made (note: while the topic will remain the same, the above arrangement of contents is subject to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 0 000

林惠贤

免费的资料网上一大把,你想要原创的,谁会给你?怎么给你说呢,现在论文都需要钞票了,没人会白白给你的。我前几天的毕业论文在VIP英语论文网写的,已经过了,还不错,你可以去看下。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拿来的质量倒是不错ckbbfypqmh

  • 索引序列
  •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
  • 医学论文阅读报告范文
  • 医学文献阅读报告ppt
  • 大学英语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