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学校网站搜搜试试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刊名: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青岛大学周期:季刊出版地:山东省青岛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6-1037CN:37-1245/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国内创刊较早的医学学术期刊之一。原名《青岛医学院学报》,1957年9月创刊,不定期出版。1961年改为半年刊,主编穆瑞五,副主编田浩泉、胡用霖。1966年停刊,至此共出版12期。1973年,经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复刊。1988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356/R,国际刊号ISSN1672-4488。2000年青岛医学院合并到青岛大学后,更名为《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先后由李珏声、邢来田、郭玮任主编。现任主编谢俊霞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公布新的医学科技成果,传播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医学学术思想,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本刊主要任务是刊登反映本校及所属院、所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方面的论著、专题报道、临床经验、病例报告、技术方法、论著摘要、文献综述、专题讲座以及教学研究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药、卫生院校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全国中级以上医学科技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齐鲁医学杂志》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86年2月创刊,原名《康复与疗养杂志》,季刊,内部刊物。1995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280/R,国际刊号ISSN1008-0341。1998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齐鲁医学杂志》,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扩大版)。2004年改为双月刊,在全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现任主编苗志敏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临床为主,既发表学术水平较高、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验研究性论文,又注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较大篇幅刊登对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文章。既设有论著、专题报道、经验介绍、护理体会、医院管理、论著摘要、短篇报道、综述和讲座等固定栏目,又开辟了专家论坛、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方法改进、查房选录、医生手记、医学问答、临床用药等不定期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各级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医学文摘等数据库和文摘长期收录。

石磊, 马中, 杨鹂, 等 对节能减排目标的理解和在思考 环境经济研究进展, 2009, 第一卷:72-石磊, 邢璐, 毕军, 等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构建模式的经济模型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1): 84-石磊, 程树培,等 基因工程菌Fhhh处理PTA废水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3, 18(3): 42-邢璐, 石磊, 邹骥 2020年小康社会目标下的居民生活能源需求预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已接受马中,石磊 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 环境污染与防治, 已接受, 马中,石磊, 崔格格 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 环境保护, 2009, 7A: 20-邢璐, 石磊, 邹骥 押金返还政策在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环境经济研究进展, 2009, 第二卷: 113-马中,石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评析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09, 第四辑: 109-邢璐, 毕军, 石磊, 等 欧洲环境与健康战略分析及借鉴 环境保护, 2006, 10: 70-王振祥, 朱晓东, 石磊, 等 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2): 2431-程树培, 张徐祥, 石磊, 等 Fhhh工程菌株降解PTA废水动力学研究 环境科学, 2003, 24(6): 116-120张徐祥, 程树培, 石磊, 等 对苯二甲酸及其生产废水的生物毒性与控制技术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4(12): 6-朱程军, 程树培, 孙石磊, 石磊, 等 添加因子对Fhhh菌株降解废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0(3): 349-李其亮, 毕军, 杨洁, 张炳, 石磊, 等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6(2): 75-程树培, 严俊, 郝春博, 张徐祥, 石磊 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进展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11(3): 92-杨洁, 毕军, 周鲸波, 李其亮, 吕俊, 石磊, 等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6): 745-黄和平, 毕军, 张炳, 李祥妹, 杨洁, 石磊 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生态学报, 2007, 27(1): 368- 程树培, 严俊, 石磊,等 特效菌剂的制备与处理化工废水或常规有机废水的方法 专利号:ZL 陆根法, 石磊, 吴小庆, 等 一种利用可见光照射降解水体中金霉素的方法 申请号:2 NJU-Ebis1废水处理技术预测软件V0, 批准号:005607NJU-Ebis2废水处理技术诊断软件V0, 批准号:005608 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前期研究对外委托课题-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环保部,技术负责人,1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流域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子课题,科技部,项目负责人,10- 中国节能管理体制研究,能源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主要申请者和参与者,12- 加强中国大气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研究,能源基金会和环保部,主要申请者和参与者,12- 新时期环境管理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世行和环保部,主要参与者,5- 苏州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2A18),主要参加者,2006- 资源型城市物质代谢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63),主要参加者,1- 基于Agent的生态工业园仿真模型及优化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57),主要参加完成人,1- 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以废纸及纸制品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 ( 70641005),主要申请完成人,7-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40501027),主要完成人,1- 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实证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14),主要参与者,1-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安徽省沿江四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7020304097),参与者,1- 重大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机理及预警、防范机制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132),参与者,2006- 逆向物流决策模型开发及应用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主要完成人,2005- 区域环境管理统筹研究,国家环保总局,主要申请完成人,6- 长江三角洲(江苏部分)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保总局/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2005034-2)主要申请完成人,8- 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平台建设研究,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2006016-1),主要申请完成人,1- 铜陵市循环经济试验园循环经济产业规划,铜陵市发改委,主要完成人,3- 常熟氟化工园生态工业园规划,常熟氟化工经济开发区,完成人,2006- 江阴市生态工业集中区规划,江阴市环保局,主要申请完成人,10- 武进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要完成人,9-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环境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省环境保护科技项目(2004060),主要申请完成人,12- 石化废水生物处理应用技术研究, 国家863项目(2001AA214191), 科技部,主要完成人,2001-2005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

Liu Qinyu, Qin Zenghao( 1986), Dynamics of Nonlinear Baroclinic Ekman Boundary Layer,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3(4),424 – 秦曾灏,刘秦玉,封少林(1986),海洋大气边界层风场的非线性动力诊断模式的数值试验,海洋学报,8(6):678-- Qin Zenghao, Liu Qinyu, Feng Shao lin( 1987) ,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Winds over the Northern Pacific Ocean with Nonlinear Diagnostic Dynamic Model,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6(2): 196 -- Liu Qinyu, Qin Zenghao (1988), The Nomogram for Numerical Predicting Landfalling Typhoon Surges along the East Coasts of Zhejia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7(S1): 14-- 秦曾灏,刘秦玉(1988),摩擦和β效应对地形拦截波的影响,海洋与湖沼,19(1):8-- 刘秦玉,秦曾灏(1990),正压海洋地形拦截波的不稳定,海洋与湖沼,21(4):301-- Liu Qinyu, Qin Zenghao (1990),Nonlinear Waves and their Barotropic Stability in the Tropical Ocean and Atmospher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9(3): 363~ 刘秦玉,秦曾灏(1990 ),江浙沿海登陆台风暴潮数值预报的诺模图方法,水利学报,8:29 -- Qin Zenghao, Liu Qinyu (1990), Frictional Effect up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Waves on a Beta- plane, STORMSURGES: OBSERVATIONS AND MODELLING, China Ocean Press, 143-- Liu Qinyu, Qin Zenghao (1990),Instability of Barotropic Coastal Trapped Waves, STORMSURGES:OBSERVATIONSANDMODELLING, China Ocean Press, 35-- 刘秦玉,秦曾灏(1991),热带海洋和大气非线性波动及其正压稳定性,海洋学报,13(1):35-- 刘秦玉,秦曾灏(1991),热带大气边界层的动力学特征,海洋气象导航论文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99-- 王景明,刘秦玉,杨振忠,刘世歧,彭凯平,方修佩(1991),海洋气象导航试验和应用,海洋气象导航论文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 Liu Qinyu, QinZenghao( 1991) ,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mospheric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in the Tropics, CHIN.J.OCEANOL.LIMNOL, 9(3): 240-- Liu Qinyu, Qin Zenghao (1991), Nonlinear Rossby Waves in the Inertial Boundary Current and their Possible Relation to the Variability of the Kuroshio, Oceanography of Asian Marginal Seas, ELSEVIER, 49-- 刘秦玉,王建国,徐启春(1992),北太平洋风海流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2(2):1-- 胡瑞金,刘秦玉(1992),台湾海峡地区地面风场数值试验和数值模拟,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2(1):19-- 徐启春,王志联,刘秦玉(1993),北太平洋风应力场变异规律及其与黑潮大弯曲和El Nino的联系,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3(3):21-- 王志联,徐启春,刘秦玉(1993),北太平洋SST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黑潮大弯曲和El-Nino的关系,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3(3):1-- Liu Qinyu,Xu Qichun, Wang Zhilian, Qin Zenghao (1993), The Meander of Kuroshio and Oscillation in a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l,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7(3):338-- 刘秦玉(1993),TOGA-COARE强化观测期间热带太平洋的海气特征,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3(增刊):33-- 端义宏,秦曾灏,刘秦玉(1993),台湾岛对气流扰动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36(3):287-- 刘秦玉,贺先明(1994),九十年代初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若干特征,海洋湖沼通报,2:76-- 刘秦玉,秦曾灏(1994),三次El-Nino事件的海气耦合特征,海洋与湖沼,25(6):636-- 刘秦玉,徐启春,秦曾灏(1994),大气环流对冬季黑潮蛇动响应的数值研究,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7:1-- 李薇,刘秦玉,徐启春(1994),黑潮弯曲时的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异常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4(4):447-- Liu Qinyu (1994), Response of the Ocean Upper Mixed Layer to Atmospheric Forcing, CHIN J OCEANOL LIMNOL, 12(3):280-- 刘秦玉,王启(1995),“暖池”表层对大气局地强迫的响应特征,海洋与湖沼,26(6):658-- Qinyu Liu and Jilin Sun (1995), The Mechanism of Mixed Layer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Warm Pool’ Are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the Tropical Ocean Global Atmosphere TOGA Programme ,WCRP-91-WMO/TD, N717: 761-- Cho-Teng Liu, Yih Yang, Shih-Pei Cheng, Chengsung Wang and Qinyu Liu (1995),The Counter Current Southeast of Lanyu Island, 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34(1): 41-- 孙即霖,刘秦玉,朱抱真(1996),热带海洋对大气季节内时间尺度动力强迫的响应------Ⅰ:静止海洋的响应,实验力学,11(增刊):16-- Sun Jilin and Liu Qinyu (1996),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Mixed Layer of Warm Pool Areas, CHIN J OCEANOL LIMNOL, 14(4): 367~ 刘秦玉,刘倬腾,郑世培,徐启春,李薇(1996),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6(4),413- 刘秦玉,徐启春,许乃猷,李江龙,王韶霞(1996),初夏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两类异常过程,“八五”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气象出版社,138- Li Wei,Liu Qinyu and Shih-Pei Cheng (1996),The Effect of a Break in Western Boundary on th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35(2):141- 李薇,刘秦玉(1997),西边界流在边界“豁口”的形变及其机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7(3),277- 刘秦玉,李薇,徐启春(1997),东北季风与南海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海洋与湖沼,28(5),493- 孙即霖,刘秦玉,朱抱真(1997),海温异常东向传播-El Ni?o事件发生的可能机制,应用气象学报,8(增刊),201- Qinyu LIU , Link JI and Ping CHANG,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f Sea Surface Height in Tropical Pacific, TOPEXIPOSEIDON SCIENCE TEAM MEETING,15-17 O, Sun Jilin, Qinyu LIU, and Baozhen Z(1997) The Anomaly in Tropical Pacific and its effect on El N RECENT ADVANCE I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6, PACON INTERNATIONAL, 239- He Liangbiao and Liu qinyu (1997),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minerals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hangjiang Riv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6), 488-491, (SCI收录)何良彪,刘秦玉(1997),黄河与长江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化学特征,科学通报,42(7),730- 孙即霖,刘秦玉,朱抱真(1998)分层热带海洋模式中的Rossby波和Kelvin波,青岛海洋大学学报,Vol.28,No.1,11- Haiyan Wang, Shiji Song and Qinyu Liu,1998, On the basic solutions to (DG)Fuzzy Integral Equation ,The Journal of Fuzzy Mathematics V 6, N 1,75- Wei LI andQinyu LIU Barotropic, steady solution to the gap boundary current on oceanic western boundary, in Proceedings of PORSEC’98-Qingdao,1998 V1 528- Qinyu LIU, Link JI and Ping CH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Tropical Pacific, in Proceedings of PORSEC’98-Qingdao,1998V1 532- Haijun YANG, Qinyu LIU and Xujing JIA, On the upper oceanic heat budge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nual C in Proceedings of PORSEC’98-Qingdao, 1998 V1 291- FU Gang, LIU Qinyu , HNIINO, R KIMURA and Wu Zengmao, A Case study of Polar Low over the Japan Sea –Part One: The analyzed 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1998 V36(2):111- 杨海军,刘秦玉,南海上层水温分布的季节特征,海洋与湖沼,1998,V29,N5。501- 杨海军,刘秦玉,南海海洋环流研究综述 ,地球科学进展,1998,V13,N4,364-368。 李 薇,刘秦玉,杨海军, 吕宋海峡海洋环流的基本特征, 青 岛 海 洋 大 学 学 报,1998, V28,N3,345- 李 薇,李立,刘秦玉,吕宋海峡及南海北部海域的水团分析, 台湾海峡, 1998, V17, N2 207- 杨海军,刘秦玉, 李 薇,An influence of bottom topography on th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1998 V37(1):77-88。 FU Gang, LIU Qinyu , HNIINO, R KIMURA and Wu Zengmao, A Case study of Polar Low over the Japan Sea –Part Tw The Numerical S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1998 V37(1):61- Liu Qinyu, Zhang Dongsheng , Xu Qichun and Wang Qi,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ropical Cyclone in July-August and SST at the West Part of the Subtropical Pacific Gyre, Proceedings of Japan-China Joint Symposium on Cooperative Study of Subtropical Circulation System, 1998, Nagasaki, Japan,243- 孙即霖,刘秦玉,张秀芝,1999,1998年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海气热通量主要特征,“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气象出版社,152-156 (375-380) Song Shiji, Liu Qingyu, Disturbance evolution and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to the basic flows for two-dimensional quasi-geostrophic mo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 44(13),1179- (SCI收录)宋士吉,刘秦玉,二维准地转基本流的扰动发展与非线性稳定性,科学通报,1999,44(6),597- Song Shiji, Liu Qingyu, On disturbance evolution and nonlinear stability of the multilayer quasi-geostrophic basic flows, Science in China, 1999, 42(2),160- (SCI收录)宋士吉,刘秦玉,多层准地转基本流的扰动发展与非线性稳定性,中国科学,1999,29(2),163- 李永平,端义宏,刘秦玉,秦曾灏,热带海洋SST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特征 海洋与湖沼,1999, 30(1) 97- Song Shiji, Liu Qinyu, Xu Qichun (1999), Existence and comparison theorems to Volterra fuzzy integral equation in (E n,D)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04 , 315- (SCI收录) Yang Haijun, Liu Qinyu and Jia Xujing, 1999 On the upper Oceanic heat Budge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nual Cycl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V 16, N4 , 619- (SCI收录) 刘秦玉, 王启,1999,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季节内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9(4):549~ Fu Gang, Liu Qinyu, Wu Zengmao, 1999, General Features of Polar Lows over the Japan Sea and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CHIN J O L 1999,V17, N 4, 300- Wang Qi, liu Qinyu and Qing Zenghao, An ENSO-like Oscillation System, CHIN J O L 1999,V17, N 4, 331- 王启,刘秦玉, 太平洋副热带经圈环流的研究,中国科学基金,2000, 14(1)1- 王韶霞, 刘秦玉, 徐启春,2000, 夏季影响105°E越赤道气流变化的环流系统,青岛海洋大学学报,30(1):22~ 王韶霞, 刘秦玉, 徐启春,2000,热带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OLR季节内振荡空间分布特征,海洋与湖沼,31(1)78- 刘秦玉 杨海军 鲍洪彤 李薇,2000,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的气候特征,大气科学,24(3),363- Song Shiji, Liu Jiaqi and Liu Qinyu,2000, Disturbance Evolution and Nonlinear Stability of the General Multiayer Quasi-Geostrophic Basic Flows,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 V24, N 1 91-106宋士吉,刘家琦,刘秦玉,2000,一般多层准地转基本流的扰动发展与非线性稳定性,大气科学,24(3),412- Liu Qinyu, Yang Haijun and Wang Qi,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thermocline in the deep sea reg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 J OCEANOL LIMNOL,2000,18(2)104- Wang Qi, Liu qinyu, Li Li2000, A Coupled interannual Oscillation System, CHIN J OCEANOL LIMNOL,2000,18(3), 216- 刘秦玉 杨海军 李薇 刘倬腾,2000,吕宋海峡纬向海流及质量输送,海洋学报,22(2)1- 刘秦玉,杨海军,刘征宇,2000,南海Sverdrup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自然科学进展,10(11)1035- 刘秦玉,王韶霞,2000,印度尼西亚群岛邻近海域SST对越赤道气流的影响,大气科学,24(5)634- 贾英来,刘秦玉,孙即霖,2000,南海暖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海洋与湖沼,31(4),354- 刘秦玉,贾旭晶,孙即霖,张秀芝,2000,1998年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上混合层的特征及成因,气候与环境研究,V(4),469- 刘秦玉,杨海军,李薇, Katsunobu Nishiyama, 2000,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 and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the North Pacific, Proceedings of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CSSCS 125- Liu Zhengyu ,Haijun Yang and Qinyu Liu,2001, Regional Dynamics of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J.P.O.31,272~284 (已被SCI收录) Liu Qinyu, Haijun Yang and Liu Zhengyu, 2001, Seasonal Features of the Sverdrup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1(3), 202~206 (已被SCI收录) 贾旭晶,刘秦玉, 孙即霖, 2001, 1998年5~6月南海上混合层, 温跃层不同定义的比较, 海洋湖沼通报, N 1, 1~ 刘秦玉,孙即霖,贾旭晶,2001,春季南海南部上混合层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青岛海洋大学学报,31(2),149-157。 刘秦玉,杨海军,贾英来,甘子钧,2001,南海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海洋学报,23(2),9-17。 刘秦玉,刘鹏辉,贾英来,王韶霞,确定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指标,(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气象出版社,2001.4,71-76。 Liu, Qinyu, Sun Jilin and Jia Xujin, 2001, Dynamic Featur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upper mixed layer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1998 Summer Monsoon Proceeding of the 11th 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of the Sea and Atmospher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2- Liu Qinyu,Jia Yinglai,Wang Xiaohua and Yang H2001,On the Annu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Surface Height in South China Se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Vol 18,613-622 (已被SCI收录) 刘秦玉,杨海军,贾英来,2001,南海上层海洋环流和热结构季节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综述,南海环境与资源基础研究前瞻(海洋出版社),22-31。 Shang-Ping Xie,W.Timothy Liu,Qinyu Liu,Masami Nonaka,2001,Far-Reaching Effects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on the Pacific Ocean-Atmosphere System,SCIENCE,V292, (N5524), 2057-2060 已被SCI收录 刘秦玉, 王韶霞,刘征宇, 杨海军,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长Rossby波动力特性,地球物理学报, 2001 V 44, 增刊,28-37。已被SCI收录 Qinyu Liu, Yinglai Jia, Penghui Liu, Qi Wang and Peter Chu, 2001, Seasonal and Intraseasonal Thermocline Variability in the Central South China 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8(23) 4467- 已被SCI收录 孙即霖,刘秦玉,2001,赤道西太平洋上层海洋季节内振荡的特性和机制,海洋和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论文集(海洋出版社),16- 李永平,端义宏, 刘秦玉, 秦曾灏,2001,热带海气耦合系统年际振荡中印尼-西太平洋暖池SST的作用,海洋和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论文集(海洋出版社), 1- Cai Shuqun,Gan Zijun,Su Jilan and Liu Qinyu,2001,3-D Baroclin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Ⅰ.Upper Circulation,Chinese Joum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V19,N3,P208- 潘爱军,刘秦玉,胡瑞金,王韶霞,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海流的准90天振荡,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32(1),18-24. 刘秦玉,贾英来,杨海军,刘征宇,南海北部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机制,海洋学报,2002,24(增刊1),134-141。 胡瑞金,刘秦玉,2002,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变化与季节内变化特征,海洋与湖沼,33(3),303-313。 LIU Qinyu,PAN Aijun,2002,Recent Advances in Studies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btropical Mode Water and Its Climate Features in North Pacific.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Vol.1,N0.1,1-7. Haijin Yang, Qinyu Liu, Zhengyu Liu, Dongxiao Wang and Xiongbin Liu,2002,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tudy of the dynamics of the upper ocean circul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VOL,107,NO.C7,10.1029-1043.(已被 SCI收录) Wang Qi,Liu Qinyu,Hu Ruijin,Xie Qiang,2002,A possible rol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ENSO cycle,Acta oceanologica Sinica,VOL.21,NO.2,217-226. 刘秦玉、孙即霖、贾旭晶,2002,春季南海北部上混合层的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海洋与湖沼,33(5),526-535。 Liu Qinyu,Wang Dongxiao,Jia Yinglai,Yang Haijun,Sun Jilin and Du Yan,2002,Seasonal vari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rm water,Acta oceanologica Sinica,VOL21,NO3,331- Peter Chu Qinyu Liu, Ying Lai Jia and Chenwu Fan 2002 Evidence of a Barrier Layer in the Sulu and Celebes Seas, J Physical Oceanography, 32 (11) 3299-3309 ( SCI收录) Xie S-P,WTLiu,Qinyu Liu,Masami Nonaka and Jan Hafner,2001,Long-Range Effects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on the Pacific Ocean-Atmosphere System,IEE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Sydney,Australia,July. 刘秦玉、潘爱军、刘征宇,2003,太平洋北赤道流区上层海洋季节内振荡及斜压稳定性,海洋与湖沼,34(1),94-100. Liu Qinyu,Sun Jilin,Jia Xujin and Zhang Xiuzhi,2003, Dynamic features of the heat flux and the upper mixed layer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summer monsoon onset in 1998,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V17,201-212. Liu Q, S Wang, Q Wang and Wei Wang, 2003, On the Formation of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 in the west to Hawaiian Islands, J Geophys.Res.108, C5, 3167~3175 ( SCI收录) Yang Haijun and Qinyu Liu, 2003, Forced Rossby wav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Deep Sea Research I 50 , 917-926 ( SCI收录) 高留喜 刘秦玉,2003, 山东省春季旱年与涝年对应的大气环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33(4) 512- 杨海军、刘秦玉,2003, 缓变风场驱动下正压环流中的多涡结构,热带海洋学报,22 (4)51- 李薇、刘海龙、刘秦玉,2003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的两支东向逆流, 大气科学, 27(5)811- Pan Aijun , Liu Qinyu, 2003, Subtropical Mode Water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J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2 (2) 134- Cai SQ; Su JL; Gan ZJ; Liu QY,2002,The numerical stud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uppe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in winter,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02, Vol 22, Iss 15, pp 2247-2264 ( SCI收录) 高留喜 刘秦玉 吴洁晶 杨晓霞, 2003, 山东春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8(4) 50- 刘衍韫,刘秦玉,潘爱军,2004, 太平洋海气界面净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34(3):341~ Qinyu Liu ,Xia Jiang, Shang-ping Xie and W Timothy Liu 2004 A gap in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 boreal winter: Seasonal development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09, C07012, doi:1029/2003JC002179, ( SCI收录) Sun Jilin, Chu Peter and Liu Qinyu, 2004,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undercurrent and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Jointly derived from buoy measurement and assimilatio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4, V23, N 1, 51-60(SCI收录) 孙即霖,刘秦玉,2004,南海夏季风爆发时期的大气环流变化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4(5),727- 刘秦玉,2004,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4(5),689- Liu Wei, Liu Qinyu and Jia Yinglai, 2004 The Kuroshio Transport East of Taiwan and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from the Interior Ocean, J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3 (2) 135- Liu Wei, Liu Qinyu, 2004, The “von Karman Vortex street” to the west of Big Island,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V23, N3, 407-414 (SCI收录) 贾英来,刘秦玉,2004,台湾以东黑潮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海洋与湖沼,35(6) 507- Jia Yinglai, Qinyu Liu, 2004, Eddy shedding from the Kuroshio bend at Luzon Strait, Journal of Oceanography,60(6),1063-1069 (SCI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02)全国理工农·校文科学报优秀期刊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全国理工农·校文科学报优秀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一)主讲课程主讲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应用写作、经济写作、大学语文。(二)主持和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1、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的必要性,2005——2007,青岛农业大学,1000元,主持。2、教学情感在大学教学中优化运用的研究,2008——2001,青岛农业大学,1000元,主持。3、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论研究,2001——2003,青岛农业大学,1000元,参与。(三)教学研究论文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语文中的合理运用》,中国教育教学杂志,10,第一作者。《浅论教师对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语文学刊,10,第一作者。(四)参编教材 《中国农村应用文写作大全》,参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2、《应用写作》,副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3、《乡镇企业现代经营管理学》,副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一)学术成就概述讲授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文学史、古典诗词欣赏、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应用写作的研究。主持课题3项:校级课题“提高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方法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的必要性”、“教学情感在大学教学中优化运用的研究”。 发表论文2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古代文学、写作以及教学研究方面的。参编专著5部,其中担任副主编的3部。(二)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提高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方法论的研究 ,2003——2005,青岛农业大学,610335,2000元,主持。(三)科研论文1、《心理定势与汉语学习》,莱阳农学院学报,2/2,2002年第二期,87-91页。2、《浅谈柳永的妓情词》,莱阳农学院学报,1/1,2000年第三期,56-58页。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莱阳农学院学报,1/2,2001年第二期,82-84页。4、《浅谈公文中古语词的应用》,莱阳农学院学报,3/3,2001年第四期,64-66页。5、《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基础教育改革论坛,3/3,2002第四期,74-75页。6、《古典诗中的空笔艺术赏析》,莱阳农学院学报,3/3,2003年第二期,101-103页。7、《讲授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2,2003年第三期,19-21页。8、《论王维幽静之美的山水田园诗》,莱阳农学院学报,1/2,2003年第四期,43-46页。9、《论公文写作语言的简洁性》莱阳农学院学报,1/3,2003年第四期,61-64页。10、《提高大学生应用写作方法论》,莱阳农学院学报,1/3,2005年第一期,91-93页。11、《一颗水晶心,饱含爱与美-----谈冰心和她的散文》,语文学刊,2/2,2005年第九期,107-110页。12、《关于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理性思考》,莱阳农学院学报,2/2,2005年第四期,38-41页。13、《关于管理文秘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当代学术月刊,2/2,2006年第九期,23-25页。14、《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语文中的合理应用》,中国教育教学杂志,1/3,2006年第十期。15、《略论苏轼词的清雄之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2,2007年第四期。16、《浅论教师对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语文学刊,1/3,2007年第十二期。17、《一曲婉转动人、哀怨缠绵的恋歌-----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别解》,语文学刊,1/3,2009年第九期,51-52页。(五)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雷锋 团旗 青年魂》,编委,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2、《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参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3、《中国农村应用文写作大全》,参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一)学术成就概述主要从事农产品与食品贮藏保鲜、自然冷源蓄冷、保鲜膜安全性评价及果蔬非破坏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降解等机理及相关设施设备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主持或参加完成农业部“948”、国家教育中心、山东省教育厅及人事厅、青岛市科技局等项目5项,自选项目3项。其中,主研完成的“果醋快速喷雾醋化工艺及实验设备”2002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教学一等奖、“减压贮藏保鲜实验教学装置的研制”2008年获青岛农业大学优秀实验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华寿桃气调保鲜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经专家验收鉴评为国际领先,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2002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局星火科技二等奖;实现了在低纬度地区进行自然冷源蓄冷,为进行果蔬的零能耗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支持;将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到果蔬农药残留降解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篇,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3篇。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授权1项,公告5项,受理3项。目前,参加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参加1项,参加山东省科技攻关和校级等课题3项。(二)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项目来源项目编号 经费总额 主持/参加 位次 专用花生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07-2010、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nyhyzx07-014、27万元、参加、7/ 等离子处理果蔬中残留农药降解的机理与效果研究、2009-2011、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万元、主持、1/ PLGA包被真鲷病毒病核酸疫苗纳米胶囊制备和口服免疫效果研究、2009-2011、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万元、参加、2/ 易腐果蔬分阶段减压贮藏理论与保鲜机理研究、2007-2010、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Y2007D65、5万元、参加、3/ 果蔬真空储藏关键技术与设施研制、2008-2009、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6万元、参加、2/ 自然冷源贮备设施的研究开发、2006-2009、青岛农业大学、4万元、主持、1/ 纳米光催化分解乙烯与果蔬保鲜效果的试验、2009、海尔集团、HT0909012790、5万元、主持、1/ 梨的贮藏特性与保鲜技术研究、2006-2010、青岛农业大学、6万元、参加、3/ 小型冷库内气流组织动态分析与冷库结构优化、2006-2008、青岛农业大学、2万元、主持、1/5(三)获奖科技成果(成果名称 本人位次 奖励等级 奖励名称 颁奖单位 时间) 微真空贮藏设施,独立,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ZL4, 2006(四)科研论文(代表本人学术水平的论文,20篇左右,包括外文)(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作者位次 出版时间 期号 起止页码)基于热管的自然冷源制冰技术方案的初步试验、农业工程学报、1/6、 2008,11:86- EI收录鲜猪肉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初探、农业工程学报、2/4、2007, 23(07): 277- EI收录气调库内快速降氧途径的探讨、农业机械学报、1/5、02:82-84 1/5、EI收录气调库内氮、氧气体含量的预测、农业机械学报、2/3、2001, (05):123- 冷库聚氨酯保温层最佳厚度的确定、农业机械学报、4/4、2003, 32(02):151- 低温下计测相对湿度的可行性探讨、农业机械学报、1/4、2000, (02):120-三阶段减压条件下绿芦笋采后老化机制的研究、食品科学、4/5、 29:681-食品塑料袋中DEHP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食品科学、3/3、 28(8):341-三阶段负压贮藏条件下钙处理调控绿芦笋衰老、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3/3、27(4):70-草莓的单体通风预冷试验研究 、食品与机械、1/5、25(1):57-臭氧降解氧化乐果效果研究、 粮油加工、1/5、12:112-气调库与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粮油加工、1/6、10:124-水产品中亚硫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西北农林学报、3/4、16(5): 231-新型自然冷源冷库与应用前景 、农业工程技术、1/4、 07: 37-果蔬摆放形式对冷库内气流场分布影响的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2/4、25(1):24-食品包装化学物迁移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食品工业科技、4/5、 28(9):169-自然冷源贮冷设备的研究开发、食品科技、1/5、06:158-贮藏实践中的失败事例与分析 、中国食品工业、1/5、11 :40-热管管外结冰过程研究、保鲜与加工、2/5、02:20- Effect of Three-stage Hypobaric Storage on 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Change and Senescence of Green A Jounal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3、 25,S 45-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哪

刊名: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青岛大学周期:季刊出版地:山东省青岛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6-1037CN:37-1245/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国内创刊较早的医学学术期刊之一。原名《青岛医学院学报》,1957年9月创刊,不定期出版。1961年改为半年刊,主编穆瑞五,副主编田浩泉、胡用霖。1966年停刊,至此共出版12期。1973年,经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复刊。1988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356/R,国际刊号ISSN1672-4488。2000年青岛医学院合并到青岛大学后,更名为《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先后由李珏声、邢来田、郭玮任主编。现任主编谢俊霞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公布新的医学科技成果,传播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医学学术思想,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本刊主要任务是刊登反映本校及所属院、所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方面的论著、专题报道、临床经验、病例报告、技术方法、论著摘要、文献综述、专题讲座以及教学研究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药、卫生院校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全国中级以上医学科技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齐鲁医学杂志》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86年2月创刊,原名《康复与疗养杂志》,季刊,内部刊物。1995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280/R,国际刊号ISSN1008-0341。1998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齐鲁医学杂志》,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扩大版)。2004年改为双月刊,在全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现任主编苗志敏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临床为主,既发表学术水平较高、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验研究性论文,又注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较大篇幅刊登对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文章。既设有论著、专题报道、经验介绍、护理体会、医院管理、论著摘要、短篇报道、综述和讲座等固定栏目,又开辟了专家论坛、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方法改进、查房选录、医生手记、医学问答、临床用药等不定期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各级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医学文摘等数据库和文摘长期收录。

  • 索引序列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