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发布时间: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编辑部部长 官大

编辑部部长和编辑部主任一个职务。叫法不同而已。没有编辑部这个职务。只有部门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国内创刊较早的医学学术期刊之一。原名《青岛医学院学报》,1957年9月创刊,不定期出版。1961年改为半年刊,主编穆瑞五,副主编田浩泉、胡用霖。1966年停刊,至此共出版12期。1973年,经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复刊。1988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356/R,国际刊号ISSN1672-4488。2000年青岛医学院合并到青岛大学后,更名为《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先后由李珏声、邢来田、郭玮任主编。现任主编谢俊霞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公布新的医学科技成果,传播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医学学术思想,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本刊主要任务是刊登反映本校及所属院、所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方面的论著、专题报道、临床经验、病例报告、技术方法、论著摘要、文献综述、专题讲座以及教学研究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药、卫生院校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全国中级以上医学科技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齐鲁医学杂志》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86年2月创刊,原名《康复与疗养杂志》,季刊,内部刊物。1995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280/R,国际刊号ISSN1008-0341。1998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齐鲁医学杂志》,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扩大版)。2004年改为双月刊,在全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现任主编苗志敏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临床为主,既发表学术水平较高、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验研究性论文,又注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较大篇幅刊登对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文章。既设有论著、专题报道、经验介绍、护理体会、医院管理、论著摘要、短篇报道、综述和讲座等固定栏目,又开辟了专家论坛、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方法改进、查房选录、医生手记、医学问答、临床用药等不定期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各级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医学文摘等数据库和文摘长期收录。

石磊, 马中, 杨鹂, 等 对节能减排目标的理解和在思考 环境经济研究进展, 2009, 第一卷:72-石磊, 邢璐, 毕军, 等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构建模式的经济模型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1): 84-石磊, 程树培,等 基因工程菌Fhhh处理PTA废水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3, 18(3): 42-邢璐, 石磊, 邹骥 2020年小康社会目标下的居民生活能源需求预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已接受马中,石磊 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 环境污染与防治, 已接受, 马中,石磊, 崔格格 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 环境保护, 2009, 7A: 20-邢璐, 石磊, 邹骥 押金返还政策在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环境经济研究进展, 2009, 第二卷: 113-马中,石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评析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09, 第四辑: 109-邢璐, 毕军, 石磊, 等 欧洲环境与健康战略分析及借鉴 环境保护, 2006, 10: 70-王振祥, 朱晓东, 石磊, 等 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2): 2431-程树培, 张徐祥, 石磊, 等 Fhhh工程菌株降解PTA废水动力学研究 环境科学, 2003, 24(6): 116-120张徐祥, 程树培, 石磊, 等 对苯二甲酸及其生产废水的生物毒性与控制技术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4(12): 6-朱程军, 程树培, 孙石磊, 石磊, 等 添加因子对Fhhh菌株降解废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0(3): 349-李其亮, 毕军, 杨洁, 张炳, 石磊, 等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6(2): 75-程树培, 严俊, 郝春博, 张徐祥, 石磊 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进展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11(3): 92-杨洁, 毕军, 周鲸波, 李其亮, 吕俊, 石磊, 等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6): 745-黄和平, 毕军, 张炳, 李祥妹, 杨洁, 石磊 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生态学报, 2007, 27(1): 368- 程树培, 严俊, 石磊,等 特效菌剂的制备与处理化工废水或常规有机废水的方法 专利号:ZL 陆根法, 石磊, 吴小庆, 等 一种利用可见光照射降解水体中金霉素的方法 申请号:2 NJU-Ebis1废水处理技术预测软件V0, 批准号:005607NJU-Ebis2废水处理技术诊断软件V0, 批准号:005608 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前期研究对外委托课题-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环保部,技术负责人,1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流域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子课题,科技部,项目负责人,10- 中国节能管理体制研究,能源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主要申请者和参与者,12- 加强中国大气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研究,能源基金会和环保部,主要申请者和参与者,12- 新时期环境管理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世行和环保部,主要参与者,5- 苏州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2A18),主要参加者,2006- 资源型城市物质代谢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63),主要参加者,1- 基于Agent的生态工业园仿真模型及优化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57),主要参加完成人,1- 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以废纸及纸制品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 ( 70641005),主要申请完成人,7-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40501027),主要完成人,1- 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实证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14),主要参与者,1-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安徽省沿江四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7020304097),参与者,1- 重大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机理及预警、防范机制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132),参与者,2006- 逆向物流决策模型开发及应用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主要完成人,2005- 区域环境管理统筹研究,国家环保总局,主要申请完成人,6- 长江三角洲(江苏部分)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保总局/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2005034-2)主要申请完成人,8- 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平台建设研究,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2006016-1),主要申请完成人,1- 铜陵市循环经济试验园循环经济产业规划,铜陵市发改委,主要完成人,3- 常熟氟化工园生态工业园规划,常熟氟化工经济开发区,完成人,2006- 江阴市生态工业集中区规划,江阴市环保局,主要申请完成人,10- 武进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要完成人,9-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环境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省环境保护科技项目(2004060),主要申请完成人,12- 石化废水生物处理应用技术研究, 国家863项目(2001AA214191), 科技部,主要完成人,2001-2005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首先和你说吧,绝大多数发行量大的报纸杂志是不敢发表同性恋方面的文章的。尤其是传统的文学杂志,你想都别想。如果不是太黄或者太暴力,仅仅是隐约的暧昧关系,你可以把文章弄得唯美浪漫点,然后投给花雨、花溪、南风杂志社。(至于容易被大人和学生看到,几乎很难)花雨网站:花溪、南风:

是的,编辑部主任是通常的叫法,行业法规里也是用编辑部主任。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

笔名阿真,原名王洪荣,女,山东荣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大中文系。历任济南市文联《泉城文艺》小说编辑,山东省作协《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杂志小说组组长,《青岛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女大学生》《鬼屋》《雾中丽人》等;小说集《伤心的海湾》《无色的虹》等;小说《我爱你,孩子》被介绍到国外;短篇小说《我看见了大海》被改编为电视剧,并获得中央电视台星光奖;短篇小说《伞》获1981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作品奖,《唉,青林岗》获1982年《泉城文艺》奖,《沙冢》获1989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中篇小说《无色的虹》获1990年《时代文学》优秀小说奖所著中短篇小说多次受到媒体评介并转裁。近年来,作者致力于悬念小说和推理小说创作。希望对你有用,希望采纳!

早就离开了,曾经到编辑部主任

许多人都不知道,青岛日报是从一则消息里“挖”出许振超这个典型的。2003年3月,青岛日报记者辛梅采写了一篇题为《青岛港刷新中国集装箱装卸效率》的消息,其中提到了青岛港许振超的名字,命名集装箱服务名牌为“振超效率”。这则看似“很一般”的消息,却隐藏着一个很重要的新闻线索,“为什么要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这个效率呢”,带着这个问题,辛梅第二天又跑到码头采访。据辛梅回忆,“一见面,就感到这个队长与众不同。”也正是在这次采访中,辛梅掌握了许多关于许振超感人事迹的第一手材料,而今天,这些事迹已经家喻户晓。“收获”的喜悦让辛梅带着兴奋跑回报社,当即向报社领导做了汇报。第二天,社领导在例会上明确提出,“这是难得的当代产业工人的典型。”“要举全编辑部之力将它做好,要做成系列。”半个月后,辛梅十易其稿,精心采写出了关于许振超先进事迹的第一篇通讯《振超效率:赶超世界第一》。交稿后,社长谭泽、总编辑蔡晓滨亲自改稿,之后,又将此稿送交市委有关领导亲自审阅,市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一典型报道。2003年4月2日,这篇经过反复锤炼的人物通讯在青岛日报头版头题刊发,报社为了处理好这篇报道,做了精心设计,一版配评论,配照片。报道见报,一夜间,青岛人知道了许振超这个名字。对于青岛日报发现了这个先进典型,许多人认为是幸运的、偶然的。而青岛日报社社长谭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偶然中的必然。据谭社长介绍,青岛日报一直注重培养记者的“典型意识”。长期负责海尔、青岛港等大型企业报道的记者辛梅,脑子里就时时绷着“典型意识”这根弦。辛梅也告诉记者,社长谭泽曾经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这里容易出典型,一旦发现,就要抓住不放。” 在青岛港,辛梅俨然成了“名誉职工”。这个跑了6年交通口的女记者,对青岛港已经相当熟悉。这为发现、写好许振超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但是,她并不满足,为了写好许振超,她简直挖空了心思。为了挖细节,她先后20多次在各种天气下,爬上17层楼高的桥吊;为了写好许振超修理张紧液压装置的画面,她越过护栏,一直爬到探到海里的桥吊前大梁上,亲手去实验两个油阀的温度;为了写出桥吊司机工作的单调,她反复计算出了一天一个司机要做近万个重复动作的次数……这些还不算,对于辛梅而言,最难的是怎样从内敛的许振超口中和不善表达的工人口中挖出想要的素材。当时,许振超就像一张白纸,连青岛港自己的港报都没有宣传过许振超,更谈不上有什么相关资料。面对沉默的许振超,她的采访往往很难进行。于是,在最初一段时间里,她只有从“外围”入手,尽量多地掌握一手资料。那时,她只要听说谁是许振超的好朋友,就缠住人家不放,硬拉着人家讲讲老许的事;她还和许振超的妻子女儿成了好朋友,说起许振超的事,她们一块大笑,一块流泪;一个人和十几个工人座谈,一谈就是大半天;晚上十一二点还“泡”在码头上……就这样,在写完最初的几篇通讯之后,辛梅的采访笔记就有了一尺多厚。而每次写作,她都要从上百个事例和细节中选取最为合适的素材。因为她知道,典型人物容易留给大家“似曾相识”的印象,就是因为记者在对典型人物宣传时容易“为了宣传而写作”、“为了宣传而拔高”。同时,青岛日报从最开始就给这次宣传定了基调:让典型人物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辛梅也回忆到,“我的目的是要写一个本色的许振超,既要写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许振超,又要写出一个唯一的许振超。”推广典型 追求动态效果从去年4月第一篇通讯见报到现在,青岛日报关于先进典型许振超的报道从没停止过。青岛日报在这次典型报道中突出表现出“不搞一阵风”的报道特点。2003年,青岛日报共发表文章十余篇对许振超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跟踪报道,其中包括《一个人和他的团队》、《告诉你一个生动的许振超》等6篇主打通讯。进入2004年,青岛日报仍然对其进行跟踪采访,写出长达1.3万字的通讯《许振超和他的振超效率》,并打破常规,用2/3个一版转1/2个6版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性刊发。这对于报社而言,是个“破天荒”的举动。最近,许振超已经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先进典型,辛梅又采写了《还是那个许振超》、《不是那个许振超》等一批新的报道,当然,还是用事实说话,写平常事,反映许振超在北京做完事迹报告会后的变化。总之,“典型是动态的。一个成功的报道也应该是动态的,让报道与典型共同成长,这就是我们的追求。”青岛日报的记者们如是说。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刘福顺,男,1978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毕业,现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设计及防灾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在海洋结构损伤识别、结构模型修正及服役中海洋平台安全评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性的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被SCI检索2篇,EI检索3篇。在863计划项目(海洋平台结构损伤探测与修复加固优化关键技术研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各类水工建筑物的动力分析理论)及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研究项目(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动力特征及动力耦合)等项目中担任主要研究工作。

唐功友 ,1953年2月出生,现任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至2001年,他先后担任了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主任、信息工程中心副主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他还是美国IEEE协会高级会员,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青岛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变压器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和《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杂志编委,第八、九届山东省政协委员,第八届青岛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常委,九三学社中国海洋大学基委主委等。现为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和“Automatica”等国际著名刊物的特约审稿人。唐功友教授治学严谨,为人诚笃,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子课题以及省级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滞大系统的次优控制理论及在海洋结构物控制中的应用”、国家863高技术重大项目“大洋固体矿产资源成矿环境及海底异常条件探测”中的子课题“探测信号采集与处理”项目等。目前他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的逐次逼近方法及其应用”,山东省自然科学重点资金项目和青岛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他获得过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出版协会“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1项,山东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多项荣誉。他出版了专著1部,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有60多篇被SCI和EI收录。

  • 索引序列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