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

发布时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

刘尧等著《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0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4刘尧著《新世纪高等教育评论》西北大学出版社,3刘尧著《现代教育问题评论》作家出版社,5刘尧等著《中学教研组建设论纲》西北大学出版社,5刘尧编译《美国教育问题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刘尧副主编《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刘尧著《教育难点:问题与评论》吉林人民出版社,7刘尧等主编《科研兴校的实践与认识》吉林人民出版社,8刘尧著《教育评论:问题与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2刘尧著《农村现代化与农村高等教育》群言出版社,7刘尧著《今日大学教育评论》群言出版社,10刘尧等著《中学校本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11刘尧著《中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10刘尧著《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评论》江苏大学出版社,11 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教育研究》6;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9全文转载。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教育研究》7刘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9刘尧:重塑大学的教育理想《光明日报》19刘尧:地方高校发展避免误区《光明日报》25(11)刘尧、梁克荫:议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若干热点《教育发展研究》2;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4全文转载。刘尧:矛盾与协调: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探讨《教师教育研究》3;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11全文转载。刘尧:高等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刘尧: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想《教育发展研究》3刘尧:应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5(4);《新华文摘》4摘录。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5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6刘尧:科学发展观:大学应协调的十大关系《教育发展研究》8B刘尧:民办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八大关系《中国教育报》3;《新华文摘》22摘录。刘尧:21世纪我国大学教学应实施发展性评价《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0;《新华文摘》2007-2摘编。刘尧:中国教育评价现状与发展趋势评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4;《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全文转载。刘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是”与“非”《高教探索》1刘尧:教育评论的展开与教育文化的构建《教育评论》1刘尧:对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5刘尧:教育评论论证的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4刘尧: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论教育评论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科学战线》3刘尧:论作为教育评论客体的教育文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刘尧:突破口: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战略选择《现代大学教育》4刘尧:论教育评论标准的确立及运用《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大众数学·数学文化·数学教育《高等理科教育》5刘尧: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的发展思路《教育与现代化》3刘尧: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刘尧:教育学革命:从知识教育学到行为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8刘尧:论“贫困综合症”与西部教育资源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刘尧: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与客体《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1刘尧: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可能性《江苏高教》5刘尧:求实:教育评论的魅力与威力《教育与现代化》1刘尧:论教育评论的信息容量与质量《教育与现代化》3刘尧:魔鬼之床与教育评论《教育科学研究》1刘尧:倡导健康的教育评论《教育科学研究》4刘尧:现代教育与中小学校长素质《教育科学研究》11刘尧:西部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探析《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刘尧:教育评论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复旦教育论坛》4刘尧:对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几点认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1刘尧: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教育理论与实践》11刘尧:辨证思考:我国高等教育问题《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王焕轶:大学教师应当回归自由职业者身份《复旦教育论坛》3刘尧:中国大学排名的目的、困惑与出路《教育理论与实践》10刘尧: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傅宝英: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回顾与展望《高等理科教育》5刘尧: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评估综述《开放教育研究》1刘尧:城乡和谐发展中的农村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大学校长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3刘尧:地方高等学校走向何方《江苏高教》1刘尧:我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刘尧、傅宝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背景、现状与趋势《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复旦教育论坛》2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 公开刘尧:教育要在功利与自由之间追求平衡《教育科学研究》4刘尧、冯洁:县级社区学院与城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反思与展望《教育科学研究》10刘尧: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江苏高教》1刘尧、余艳辉:大学教师学术声誉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究《现代大学教育》1刘尧、刘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教育与现代化》1刘尧、冯洁:雾里看花:谁是大学的主人《教育与现代化》3刘尧: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转变的教学观念《中国高等教育》1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江苏高教》2刘尧、余艳辉:大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诊断与防治《大学教育科学》1刘尧: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4刘尧:对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1;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7全文转载。刘尧:中学教研组管理浅论《江西教育科研》4;中国人民大学《中小学管理》4全文转载。刘尧:中国教育科学的回顾与展望:评《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2全文转载。刘尧:教育科学要先在教育界普及《中国教育报》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2全文转载。刘尧:中学教研组职能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2;中国人民大学《中小学校管理》2全文转载。 刘尧: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1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3全文转载。刘尧:情感在教育评论中的作用与调控《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0转载。刘尧:美国教师教育评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9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文摘卡片》3摘录。刘尧: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振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大学教育》6;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2转载。刘尧:教师评价与学校管理《北京教育》7;中国人民大学《中小学校管理》1全文转载。刘尧:中国教育公平现状研究《南阳师院学报》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1全文转载。刘尧:父母:您懂得家庭教育的原则吗?《莫愁》9;中国人民大学《家庭教育》1全文转载。刘尧: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组织模式与实施策略《课程·教材·教法》6;中国人民大学《中学外语教与学》10全文转载。刘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反思与改造述评《当代教育科学》9;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8全文转载;《教育文摘周报》21转摘;《语文教学通讯》32转摘。刘尧:中国大学的十大怪象《当代教育论坛》1;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9全文转载。刘尧: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依据与市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6;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1全文转载。刘尧: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与发展趋势《高教发展与评估》6;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1转载。刘尧:教育发展要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中国教育报》12(3);中国人民大学《体制改革》5全文转载。刘尧:关于教育、教育科学定义争鸣的评论《天津教科院学报》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2全文转载。刘尧:教育评论风格:实话实说《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人民大学《教育学文摘卡片》1转摘。刘尧: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特点述评《世界教育信息》9;中国人民大学《职业技术教育》3全文转载。《教育理论与实践》(文摘)2转载。刘尧:台湾社区大学在城乡社区发展中的作用《成人教育》3;中国人民大学《成人教育学刊》6全文转载。刘尧: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职业技术教育》19;中国人民大学《职业技术教育》11全文转载。刘尧:教师评价功能:从奖惩走向发展《教育科学研究》5;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文摘卡片》3转摘。刘尧、傅宝英: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及其质量保证问题述评《高校教育管理》3;中国人民大学《成人教育学刊》10全文转载。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呀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学报简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1955年,是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获奖情况是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浙江期刊方阵精优型”期刊。收录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历年来源期刊,并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信息刊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浙江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8-942XCN:33-1237/C邮发代号:32-3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合并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主要栏目“主题研究”、“问题研究”栏目,如“跨文化研究”、“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国休闲文化研究”、“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问题研究”等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啊

主要国际期刊文章:  * Chinese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in 2010: Regional Perspective and Policy I In: German Agricultural R Vol 3/2005 (55), 61 – (英文,SCI收录论文) 1/2  *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Market Policy on Crop Production in C In: Food Policy, V 27/5-6 (2003), 561-(英文,SCI和SSCI收录论文) 1/1  * Agrarmarktpolitik in China nach dem WTO-Beitritt: Reformen und P In: Germ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4/2002 (52), 249 – 254。(德文,SCI收录论文)1/1  * Chinese Agriculture after the WTO Accession: Competitiveness and P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V 40 (2001), No 3, 251- (英文)1/1  * Zur Frage der Wettbewerbsfähigkeit der chinesischen Landwirtschaft nach dem WTO-B In: Berichte über Landwirtschaft, V 79(2001), p 97- (德文,SCI收录论文) 1/1  * Auswirkungen der chinesischen Agrarmarktpolitik auf die Pflanzenproduktion in der Provinz Zhejiang in der VR C In: Berichte über Landwirtschaft, V 76(1998), 115-130。(德文,SCI收录论文)1/1  * Ueberlegungen zur Entwicklung der Landwirtschaft in der VR C In: Berichte über Landwirtschaft, V 70(1995), 315-327。(德文,SCI收录论文)1/2  * Inter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Catalysts for Increased Chinese Food Q Copenhagen Journal of Asia Studies,Vol 26, Issue 1, 1/2  * Integrating Africa to Global Economy: Seeking a Trilateral Partnership of Sino-US and European U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V 4 (10), 903-912, October, (英文,SSCI收录论文)2/2  * Policy Reform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 Distance Function A I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81, Issue 1, October 2006, Pages 61- (英文,SSCI收录论文)3/3  近年来主要国内期刊文章:  * 兼业农民的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 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6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出口增长的就业效应:基于CGE模型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9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 第04期。(浙大一级期刊)。1/3  * 江西虚拟水消费与贸易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年第8期。2/2  * 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与收敛: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11年4期。1/2  * 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如何优化治理家族企业。《中国外资》,2011年第14期,人大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2011年08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方式的优化研究——以北京顺义区某村生猪养殖为例。《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第6期。(浙大一级期刊)。1/3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1年05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1/3  * 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1年03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1/2  * 跨区水利工程投入与受益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水利学报》,2010年第8期。(浙大一级期刊,EI收录)。1/3  * 中国技术创新区域变化及其成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10期。(浙大一级期刊)。2/2  * 集约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来自北京顺义区农村的政策启示。《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4期。1/4  * 中国工业减排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的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第10期。1/2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5期,人大全文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0年10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粮价波动下的东部动物性食品消费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4期。2/2  * 农民工健康权益问题的理论分析: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 《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3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的AIDS模型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第9期。2/2  *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人地关系, 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影响效应。《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1/3  *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实证。《经济地理》,2008年第5期。(浙大一级期刊)。2/2  * 国家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1/2  * 收入增长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趋势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1/2  * 上海财政支农结构及政策优化评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技术经济》,2008年第11期。1/2  * 农地流转供求关系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玉米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4年。《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4期。2/2  * 谈大学生“村官”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及综合评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3  *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1/2  * 干旱地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的农户行为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浙大一级期刊)2/2  * 教育资源不均等对收入差异影响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第6期。1/2  * 关于我国教育发展与收入差异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4期论点摘编。1/2  * 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增长动因分析:基于CMSA模型。《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2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业产业化中农户经营风险特征及有效应对措施。《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11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户种植业风险及其认知比较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3  * 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2期。2/2  * 俄罗斯土地改革历程与现状。《世界农业》,2006年第1期。2/2  *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2006年第4期。2/3  * 市场化转型中的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对浙江、湖北两省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12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年第5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反应:以浙江为例的MOTAD模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中国粮食供求展望:一个分区域、多市场模型的模拟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1/1  * 重构农业对社会的贡献。《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对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需变化趋势的基本判断及其政策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7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1  *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预测:基于区域化市场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浙大权威期刊)。1/2  * 农业行业协会:利益代表而非经济合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6期转载。(浙大权威期刊)。2/2  * 粮食政策市场化改革与浙江农作物生产反应:价格、风险和定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浙大一级期刊)。1/2  * 农业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第5期全文复印。(浙大一级期刊)。1/2  *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政策改革。社会科学报,2002年总第803期,第三版。  * 明天的农业:激励、制度、基础设施和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6期。1/2  * 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和国际制度。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3期。(浙大一级期刊)。1/2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是谁主编的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

学报简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1955年,是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获奖情况是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浙江期刊方阵精优型”期刊。收录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历年来源期刊,并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信息刊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浙江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8-942XCN:33-1237/C邮发代号:32-3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合并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主要栏目“主题研究”、“问题研究”栏目,如“跨文化研究”、“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国休闲文化研究”、“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问题研究”等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

(一)论文类《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  《知识产权权利竞合研究》,《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民法学精萃》【2002年卷】全文转载)。  《竞业禁止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中国经济法学精萃》【2003年卷】全文转载)。  《论原产地名称的法律保护》,《中国法学》1994年第3期。  《对知识产权若干问题的再认识》,《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中国民法学精萃》【2003年卷】全文转载)。  《关贸总协定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法学》(人大复印资料)1994年第11期。  《网络著作权若干问题研究》,《民商法学》(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2期。  《论表演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民商法学》(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11期。  《论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民商法学》(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6期。  《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民商法学》(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9期(《中国民法学精萃》【2005年卷】全文转载)。  《中美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比较研究》,《民商法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11期。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权利冲突及解决途径》,《法学家》2002年第12期。  《电视综艺节目的法律保护》,《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  《法定赔偿制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民间文学艺术的版权保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建筑作品著作权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许可模式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  《古代壁画数字化版权问题初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期。  (二)著作类《知识产权法新论》(独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知识产权法学》(独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知识产权法》(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知识产权法案例研究》(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三)课题类“高端通用芯片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转化机制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2010)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部“211”重大工程项目子项目(2011)   “敦煌石窟数字化的知识产权实证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1)  “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子项目(2010)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研究”,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2011)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研究项目(2002)  “我国网络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03)  “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04)   “浙江省优势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04)  “浙江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06)  “物联网知识产权模式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2)  “浙江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浙江省重点社科规划项目(2007)  “杭州市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研究”,杭州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10)  “《杭州市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后评估”,杭州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1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司法保护研究”,微软(中国)公司委托项目(2011)  “浙江省软件知识产权执法现状及完善措施”,微软(中国)公司委托项目(2009)  “中国网游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泛城科技公司委托项目(2011)

  • 索引序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呀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是谁啊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是谁主编的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