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辞书编纂论文怎么写

辞书编纂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辞书编纂论文怎么写

标准论文格式 一:包含内容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3、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4、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5、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7、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8、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9、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科技论文的标准格式⑴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⑵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①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⑶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⑷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⑸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⑹正文⑺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⑻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⑼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⑽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科技论文的选题可以参考下面的范围: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电磁跑道彩色投影小磁针做勇于创新的人别把垃圾浪费掉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节省能源的路灯树干上绑稻草的秘密为什么这根铜线不导电?柳枝倒插、两头插也能成活吗?菜粉蝶实验学生科技制作与发明范例关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中国辞书的编纂传统  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字典是主要用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词典与辞典:词、辞在表达言词、文词时意义相通,但在古代,“词”可以用来指“语助”,(虚词)如,《经传释词》、《词诠》(解释虚词)“辞”的指称范围比“词”大,一般来说,以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语文词典多称为“词典”,而以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被称为辞典。中国辞书编纂的传统与发展  中国古代无字典与词典之分,统称为“字书”,因为古文中大多是单音节词,字与词无明显的区分。说文解字》(许慎编)是第一部分析字型,探讨字体结构源流的字书;《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训释字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广韵》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古代的辞书分为:字书(字型) 训诂书(意义) 韵书(读音)。清代《康熙字典》标志着中国开始出现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当时“字典”就专指《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代表中国古代字典的最高水平,收字50000个左右。 1915年和1931年的《辞源》,1936年出版的《辞海》继承了传统字书的的特点,吸收了国外词典编撰的长处,首次创立了词条,收录反映科学文化知识的百科词条。1937年,黎锦熙主编的《国语词典》首次按注音字母音序排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完整的辞书体系已基本形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性、权威性的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基本形成系列; 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的语种; 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 辞书的类型、品种多样化; 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 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冠以“辞典”名称的有关文学鉴赏的工具书,如《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红楼梦鉴赏辞典》,这类鉴赏辞典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承认这是辞典的一种,也有人认为这些不能称为辞典,还有人认为他们是工具书的新类型,称之为鉴赏书。

辞书编纂论文怎么写标题

论文标题格式:1、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二、三”,使用汉字数字,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2、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二)、(三)”,使用汉字数字加小括号,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3、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2、3 ”,使用阿拉伯数字,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4、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2)、(3)”使用阿拉伯数字加小括号,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5、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②、③”,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写标题时,注意事项:1、每一级标题都要另起一行、格式需要首行缩进2个字符,顶格书写。2、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末尾是不可以加标点符号的,且一级标题是不加粗的。3、写论文时,标题最好不要直接复制、粘贴,容易造成排版、行距、字体不一样的问题。4、排版时最好取消自动套用格式

论文标题的写法当然是能表现你这行业的水平感。

你好,论文题目一般是判断句!具体来说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或者称为主题!或者叫中心!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很明确。对于你的这个题目,问的是如何应对,所以你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不妨命题为:正确使用互联网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从其好处与坏处对比论证!这就联系实际了。完全符合你的论文要求了。希望可以帮到您。

王标题要写的。突出主王标题要写的。突出主题使人咦王标题要写的。突出主题,使人一看就明白。

辞书编纂论文

辞书的基本单元是“词条”“词条”的编排组织方法:以字带词(以统领字带出一系列的包含了该单字的语词词条(被统领词)),因统领关系,而产生了:1 正序词典——统领字与被统领词词头相同2 逆序词典——统领字与被统领词词尾相同3 构词词典——统领字与被统领词位置不固定词条的释义方式:分条释义 逐一解释义项的编排顺序:源流关系 使用频率义项的排列是对汉语词义的清理和总结,《辞源》按源流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按使用频率例如:河:1、黄河 2、河流的通称 3、银河 4、姓( 《辞源》)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2、指银河系 3、特指黄河( 《现代汉语词典》)书证和例证书证——引自书面文献的资料例证——以用来印证释义,提示用法,加深读者的理解1、引用书证必须注明出处,2、同一义项引用多种书证应以时代先后排列顺序3、遵循“书证引自始见书”的原则

1.《认知英语语法》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2. 翻译中的语义筛选机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3. 形兮义之所依,义兮形之所伏 —— 以标识语的翻译为例(《上海翻译》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4.再论题元、论元和语法功能项 —— 评“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5.形式与意义,谁主沉浮?---对诗歌翻译形式与意义对等争论的思考(《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二作者)6.核心句数范畴词语搭配的语义制约(《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7.语篇翻译过程中的动态连贯(《上海翻译》2006年第2期)(第二作者)8.创新理念深化改革:--- 大学英语多种模式教学实验(《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第105期)(第一作者)9.多媒体网络一体化外语教学实验报告(《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第107期)(第一作者)10.“风”和“wind”隐喻映射的文化透视对比(《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大学英语多种模式教学实验(《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第105期)(第一作者)12.从《三国演义》回目的翻译看文学作品中文化意义的转换(《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第二作者)13. 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翻译创造的合理性(《上海翻译》2005年专辑)(第二作者)14.《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简评(《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第一作者)15.大学英语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报告与分析(《外语界》2004年第5期)(第二作者)16.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报告(《外语界》2003年第4期)(第一作者)17.也谈culture shock – 与邓海先生商榷(《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第一作者)18.论双语词典编纂中的体例一致性原则 – 评《汉英大辞典》体例规范问题(《外语研究》2003年第6期)(第一作者)19.外语学习与翻译中的中介语干扰分析模式 – 博士研究生汉英翻译误差实证分析(《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20.国俗语义--辞书编纂中不容忽视的因素(《辞书研究 》 2002年3期)(第一作者)21.莫把“末日”作“天涯”(《辞书研究》2000年第05期)(第一作者)22.课程设置和学习效果的SAS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0年)(第一作者)23.CICC’s Reinforcement Training Program:a Step towards Global Education (Global Education 1996)(第一作者)

辞书编纂论文的意义

1、《〈晋书〉校点志疑》,《江海学刊》1999年第1期、1999年第2期。2、《传国学之真谛——〈嘉定钱大昕全集〉评介》,《文教资料》1999年第2期;又载《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版。3、《敦煌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光明日报》1999年7月2日;又载《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4、《〈全汉赋〉疑误辨证》,《语言研究集刊》(第六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5、《汉魏六朝语词研究考论》,《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6、《〈搜神记〉校勘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7、《耄耋之年创辉煌—-记三礼学家钱玄先生》,《书与人》2000年第1期。8、《通学术之变 成专精之业——徐复先生主要著作述评》,载《当代江苏学人丛书》之《朴学之光——语言文字学家徐复》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9、《创新的精神 实证的方法》,中华书局《书品》2000年第4期;又载《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10、《此生原为读书来——记周勋初教授》,《书与人》2000年第5期。11、《旷世之作 历久弥新——〈洪诚文集〉简介》,《新华日报》2000年10月10日。12、《徐复先生对古文献学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又收入《朴学之路——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3、《庄子》文论选注,3万余字,收入郭丹主编《先秦两汉文论全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4、《读书之门径 治学之津梁——读〈清人别集总目〉献言》(与徐复先生合撰),《古籍研究》2001年第3期。又收入《徐复语言文字学晚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5、《〈汉书·五行志〉考论》,《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又载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主编《历史文献研究》第2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史记〉新整理本刍议》(二人署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又载《史记论丛》第一辑(华文出版社2004年8月版),单独署名。17、《挖掘历史资源 开拓发展空间——由〈老苏州·百年历程〉说起》,《出版参考》2002年第18期。18、《南京图书馆所藏〈三国志〉版本简论》,“首届《三国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年11月,复旦大学),后发表于《古籍研究》2003年第1期。19、《〈史记〉三家注音切疑误辨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1期。20、《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校读札记》,“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年11月),后部分发表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21、《〈史记〉校点本讹误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22、《〈史记〉整理平议》,《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23、《〈史记·八书〉校读札记》(二人署名),收入马景仑、薛正兴主编《朴学之路——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4、《皇皇巨著 巍巍范公——评〈范仲淹全集〉》,《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5、《试论〈史记〉校勘的原则》,《古籍研究》2005年上卷,安徽大学出版社版。又收入《古文献研究集刊》(第一辑),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26、《中国书院志及其学术价值》,《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又收入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27、《赋学文献与〈历代赋汇〉》,《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6年1期。又收入《古文献问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28、《〈史记〉正文校议》(第一作者。二人署名),中华书局《文史》2006第3期。29、《一代宗师徐复先生》,《江苏文史研究》2006年第6期。又修改后发表于《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30、《试论黄宗羲的创新精神》,收入《从民本走向民主——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31、《校点本〈史记〉标点问题举隅》,收入《史记论丛》(第四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32、《〈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的出版及其意义》,收入《王阳明的世界——王阳明故居开放典礼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33、《论章黄之学对国学研究的贡献》,“第五届海协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会议论文,收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评论》第二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34、《史记校点补遗》,《古文献研究集刊》(第二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35、《乐把金针度与人——试论叶圣陶先生的出版思想》,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会议论文(2007年11月,南京),《江苏民进》2008年第1期。民进中央网站全文转载。36、《评〈王念孙王引之评传〉》,中华书局《书品》2009年第4期。37、《海峡两岸〈史记〉整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第六届海协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会议论文,收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评论》第三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38、《道德文章、山高水长—记钱玄先生》,《经学研究论丛》第十六辑,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版。39、《〈汉书〉校读拾遗》,载王华宝《古文献问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40、《〈水经注校证〉校读札记》(与王勇博士合撰),载王华宝《古文献问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41、《〈史记〉整理研究与辞书编纂》,“《康熙字典》暨词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9年7月,山西),收入《中华字典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42、《四史学》3万多字,收入卞孝萱、胡阿祥、刘进宝主编《新国学三十讲》,凤凰出版社2010版。43、《段玉裁著述及其版本考略》,“段玉裁与清代学术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收入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主办、赖永海主编的《宏德学刊》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44、《试论张文虎〈史记札记〉的文献价值》,《史记论丛》(第六集),华文出版社2011年版。45、《〈项羽本纪〉校释汇证》,《项羽研究》(第一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46、《百衲本史记前言》,载广陵书社2011年版《百衲本史记》卷首。47、《〈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的出版及其意义》,中华书局《书品》2012年第5期。48、《怀念“学者编辑”薛正兴先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12年第5期。49、《〈史记〉局本吸收王念孙〈史记杂志〉成果之研究》,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提交论文。(浙江大学)50、《〈水经注校证〉校读续记》(与王勇博士合撰),2012年西华师范大学等主办“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51、《王念孙〈史记杂志〉平议》,《中国训诂学报》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52、《徐复先生对中国训诂学的贡献》,“训诂学与民族民俗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二次理事会”提交论文,2013年8月。53、《论段玉裁校勘学之特色》,南京大学等举办的“经学与中国文献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13年8月。

目的: 1、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2、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3、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意义: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

中国辞书的编纂传统  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字典是主要用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词典与辞典:词、辞在表达言词、文词时意义相通,但在古代,“词”可以用来指“语助”,(虚词)如,《经传释词》、《词诠》(解释虚词)“辞”的指称范围比“词”大,一般来说,以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语文词典多称为“词典”,而以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被称为辞典。中国辞书编纂的传统与发展  中国古代无字典与词典之分,统称为“字书”,因为古文中大多是单音节词,字与词无明显的区分。说文解字》(许慎编)是第一部分析字型,探讨字体结构源流的字书;《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训释字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广韵》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古代的辞书分为:字书(字型) 训诂书(意义) 韵书(读音)。清代《康熙字典》标志着中国开始出现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当时“字典”就专指《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代表中国古代字典的最高水平,收字50000个左右。 1915年和1931年的《辞源》,1936年出版的《辞海》继承了传统字书的的特点,吸收了国外词典编撰的长处,首次创立了词条,收录反映科学文化知识的百科词条。1937年,黎锦熙主编的《国语词典》首次按注音字母音序排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完整的辞书体系已基本形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性、权威性的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基本形成系列; 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的语种; 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 辞书的类型、品种多样化; 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 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冠以“辞典”名称的有关文学鉴赏的工具书,如《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红楼梦鉴赏辞典》,这类鉴赏辞典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承认这是辞典的一种,也有人认为这些不能称为辞典,还有人认为他们是工具书的新类型,称之为鉴赏书。

辞书编纂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各方面: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毕业生的论文能够打动老师和评委,固然是成功的体现,而比这个更加重要的是,在用两年时间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这名学生也就完成了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母亲、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实现了人生的成长。从这个角度说,能完成这篇毕业论文,证明她真正具备了“毕业”的资格。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和撰写学术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目的: 1、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2、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3、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意义: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性考察。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评价高校教学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水平的一个总体检验。通过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使大学生熟悉科学技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的论文格式与规范,初步了解科研创作的一些技巧,了解本专业方向的一些研究内容,掌握文献资料查找的基本方法。

  • 索引序列
  • 辞书编纂论文怎么写
  • 辞书编纂论文怎么写标题
  • 辞书编纂论文
  • 辞书编纂论文的意义
  • 辞书编纂论文的目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