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发布时间: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1] 张左己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J] 人民论坛 , 2001,(08) [2] 杨燕绥 社会保障:最大项公共品之一[J] 中国劳动保障 , 2006,(04) [3] 我国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J] 化工管理 , 1998,(05) [4] 刘楠 大栅栏街道构建五大社会保障平台[J] 中国民政 , 2006,(04) [5] 杨宜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意义[J] 宏观经济研究 , 2000,(07) [6] 刘耘 社会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J] 兵团建设 , 2006,(06) [7] 书讯[J] 中国劳动 , 2006,(05) [8] 马兰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 , 2001,(23) [9] 王东进 怎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J] 领导决策信息 , 2001,(13) [10] 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J] 前线 , 2006,(10) [1] 黄昌建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02) [2] 李雪梅, 郑莉佳, 管宏友, 黄昌建, 许茜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全程化教育调查及对策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01) [3] 肖永文, 王新军 我国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探析[J] 江西农业学报 , 2006,(04) [4] 兰澄世, 辛德树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 甘肃农业 , 2006,(02) [5] 潘光辉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保护问题[J] 南方农村 , 2006,(04) [6] 王政, 祝士苓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世界农业 , 2006,(03) [7] 汤翠娥 对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的思考[J] 乡镇经济 , 2005,(04) [8] 丁海燕, 张岩 政府怎样善待失地农民[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04) [9] 董玉虎, 郝小红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不容忽视[J] 山西农经 , 2003,(06) [10] 李剑军 不能一“补”了之[J] 农家顾问 , 2005,(07)

副主编复审一般需要4周左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可以打电话叫学报编辑部给你寄或者你自己去编辑部买。实话说,该学报已开始沦落,不看质量,每期开始超过50篇文章,想大量发表文章来赚钱。

普通刊物。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1、攀枝花干热河谷14个树种的耐旱性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6,16(3):135~第一作者 2、元谋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植物耐旱性评估西南林学院学1997,17(2):19~第一作者3、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点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1 9~第一作者4、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旱性结构的初步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59~第一作者5、影响元谋植被恢复与造林成败的主要气象条件及其对策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7,17(2):36-第二作者6、金沙江干热河谷恢复植被与造林技术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1~第二作者7、元谋县长防林不同林分结构小气候效应的初步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43~第二作者8、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造林树种的引种试验研究初报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25~第三作者9、山羊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立体学定量分析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1):16~第二作者10、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作用机制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6):35~第二作者11、654-2对山羊内毒素性病理损害的保护效应动物医学进展2000,21(2):51~第二作者12、内毒素介导的肾脏病变及654-2的保护效应辽宁畜牧兽医2000,(1):1-第二作者13、大叶相思茎段腋芽组织培养技术初探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16~第一作者14、干热河谷九种造林树种在旱季的水分关系和气孔导度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189~第一作者15、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作用光抑制的防御2004,10(3):270~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第一作者16、根系分泌物的分泌机理及研究方法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67~通讯作者。17、影响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因素[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12(22): 14-通讯作者。18、建水县石漠化地段9个造林树种耐寒性主成分分析宁夏大学学报,2008,29:154~第一作者。19、不同干旱条件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42~通讯作者。20、低pH与酸铝对甜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3):146~通讯作者21、北京市污水厂污泥中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物质[J]生态毒理学报, 2010,5(2):215~通讯作者。22、铬诱导下薄荷的氧化胁迫响应和铬分布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64~通讯作者。23、铬胁迫对薄荷生理特性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115~通讯作者。24、扁穗牛鞭草对铬的吸收积累特征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2):83~通讯作者。25、何首乌水培繁殖及生根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动态变化中国中药杂志,2011,36(3):375~第一作者26、滇杠柳扦插繁殖及生根相关理化特性的动态分析中药材,2011,34(6):841~第一作者27、滇杠柳茎段和顶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中药材,2011,34,(11):1656~通讯作者28、电镀污染区植物对复合重金属的富集、转移和对污染土壤修复潜力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4):468~472。第一作者29、基于能值生态足迹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1):1656~通讯作者

C刊,非核心,人家问的是社科版。。。具体的可以看一下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2011,和CSSCI2012-2013

一、我国森林植物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多样,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共5个气候带,从东到西拥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而它们海拔高度相差8000多米。由于不同气候、不同地貌和不同水热的组合条件,孕育了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山岳森林型、海滨森林型、沙漠森林型、冰川森林型、溶洞森林型、森林湖泊型、森林草原型、热带雨林型等风格各异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多种生态类型。我国是植物大国,植物种类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仅高等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就有30000种,目前其中至少有3000种生存受到威胁或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例如,毛莨泽泻、雁荡润楠、广元冬青等已经绝迹?鸦樱果朴、天台鹅耳枥、福建莲座蕨等已经濒临灭绝。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工业的发展,城镇建设迅速扩大,人类对植物资源不合理的索取日趋加重,如森林用材、药用植物、经济植物、观赏植物资源等。人们向自然索取的植物资源越来越多,甚至发展为掠夺式利用,从而导致以下3方面后果:1.森林面积急剧缩减;2.植被破坏;3.生态环境恶化。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所属保护监测中心统计:截至20世纪末,全世界有5万~6万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约每5种植物中就有1种植物的生存遭受威胁。现在,物种以每天1种的速度在消失,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将来很可能几分钟就消失1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残酷的现实。世上许多东西凭借人类的才智可以再造,而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了就不能再生,不可复得,人类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一个物种的消失,常常还会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此,近年来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多方面人士的重视。为了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1.自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加入了一些国际自然保护组织;2.1984年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以下简称《濒危名录》);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名录》,1989—1991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管理局分别出版了专著《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国植物红皮书》;1992年林业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珍贵树种名录》;1996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专门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实施);1999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保护名录》)。这些都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里程碑,它们标志着此项工作已纳入法制化轨道。3.在不同植被地理区域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主要繁殖地和栖息场所建立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就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在不同地区的植物园、树木园、种植园内迁地保护和繁殖了一部分珍稀濒危植物。4.国家林业局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了对我国重要珍稀树种的保护与繁殖国家攻关课题及有关研究,如:望天树、桫椤、珙桐、银杉、天目铁木、秃杉等。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挽救了一批濒危植物,解除了它们的濒危状态。二、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及其划分标准在《濒危名录》(第一批)中公布了388种植物,分为3类:濒危、稀有、渐危。其中濒危的121种,稀有的110种,渐危的157种。在《保护名录》(第一批)中公布了246种8类植物,分为一级、二级。其中一级有48种3类,二级有198种5类。《濒危名录》主要是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来划分类别的,即根据植物的濒危程度、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等具体情况而定;《保护名录》对植物划分保护等级首先是考虑该植物的经济、科研价值,其次才考虑其濒危程度,它是由有关行政部门组织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的,并有国务院行政法规配套文件。由于两种名录选列物种的标准不同,故所列物种也有一定的差别,但都属国家森林资源的重点保护植物。那么,如何来界定珍稀濒危植物呢?1.濒危(临危)种类指那些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地带处于绝灭危险的植物。这些植物居群不多,植株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生存在特殊或有限的地方。如大序隔距兰要求高湿、高温,而且要有依附的树干,当森林被砍伐,它也就随之而消失;一些植物的发芽率极低,如梵净山冷杉、梓叶槭、天竺桂、宝华玉兰、秤锤树、琅琊榆等。2.稀有种类指那些并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或少种属代表植物。它们分布区域有限,居群不多,植株也较稀少,或虽有较大分布范围,但只是零星分布。例如金花茶、银杉、珙桐、香果树、杜仲、银杏、水杉、鹅掌楸、金钱松等。3.渐危(脆弱或受威胁)种类指那些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可能成为濒危的植物。它们的分布范围和居群、植株数量正随着森林被砍伐、生态环境的恶化或过度开发而日益缩减。如:长苞冷杉、油杉、刺五加、天目木兰、长白松、浙江楠、红豆树、红椿、雪莲等。三、保护与拯救的对策1.就地保护 即在自然保护区内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已建立900多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各种珍稀濒危植物。如国家或省、市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风景名胜区等。2.异地保护(1)植物园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和驯化,不断扩大栽培。我国现建有100多个植物园,它们被誉为挽救植物的“方舟”。(2)林业科研部门加强物种生物学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以克服那些由于繁殖障碍而繁育困难的珍稀濒危物种。(3)种子基因库的建立。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制定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法规和条例,使之纳入法制轨道,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森林公安保卫森林资源的卫士作用,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国家植物资源。参考资料:(作者单位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是北大核心期刊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下载

2004年125、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调查,《当代教育论坛》,110-5。126、思茅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分析,《职业技术教育》,19-21★,127、社区安定,教育为先——欧文的教育实验,《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04-8★128、1948-2002年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统计研究,《统计研究》,61-2★,。129、值得思索的瑞士幼儿教育,《当代幼教》,26130、近50年日本社会教育经费及其使用效果,《学术研究》,122-4★。131、印度的职业教育(2作者),《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6-7,132、教育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2作者),《医学教育探索》,9-11133、晚清沈葆桢的留学教育思想(2作者),《乐山师院学报》,。134、酉阳清溪村职业教育调查,《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11,。135、宪法修改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分析(2作者),《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136、关于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与人才培养论坛,10-1,西南师大137、当代美国私立高等教育透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67-70,。138、战后日本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世界职业技术教育》,9-11139、1948-2002年日本幼儿园发展,《上海教育科研》,78-9★。140、美国的“一师校”,《外国中小学教育》,45-6★,。141、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高管专供信息·教育版》,37-8142、1870年以前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史研究》,72-全文见万方数据网。143、城市形象工程应该改为教育工程,《高管专供信息·教育版》,22-3;《教育情报参考》,全文见万维网。144、对一个贫困生20年教育状况的透视,《西南教育论丛》,43-9145、美国家庭学校的利弊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研究》,50-2。146、外国教育史(光盘版)ISBN7-900662-28-6/G48,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47、论性格因素与学习效果,《当代教育论坛》,35-7。148、美国小学教师的学历,《天津教育》,46★。149、日本高中教师竞争激烈,《新华社高管信息·教育版》,32;150、美国私立高校的多样性及原因分析,《现代教育论丛》,32-4,。151、美国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初探,《西南教育论丛》,90-2152、1955-2000年日本义务教育经费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48-9★,153、中美教育经费投入的数量及体系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15-7★154、日本幼儿园经费情况简介,《早期教育》,20★。155、美国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统计研究》,78-80★。156、从“明星”教师说开去,《上海教育》,07A39★。157、1948-2002年日本高中发展统计研究,《上海教育科研》,32★,全文见CNKI中国期刊网。158、值得注意的德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研究》,57-9★,159、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教育研究》,64-9★;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职业技术教育》,47-51;。160、日本高中教师的证书与学历,《外国中小学教育》,48★。161、《国外教育发展》网络课程建设,徐辉、刘新科、陈坚、杨晓萍、周谊,第486项,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二等奖19:53 2005-10-19162、腾冲县和顺镇职业教育调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61-7,72,。163、教育改革中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第二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22-24,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164、拒绝教育资源的“不和谐”(2作者),《教育与职业》,82-3★。165、统计数字下的美国农业教育,《教育与职业》,91-2★。166、外国教育实验史·欧文培育新人的教育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55-80,书实到31167、1948-2002年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统计研究,《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4。168、日本各级毕业生就职率研究,《中国统计》,48-49★。169、移动教室处处学,《上海教育》,38★。170、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冲突,《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1-3171、英、美两国特色学校初探(2作者),《外国中小学教育》,24-7。172、令人惊讶的美国在职成人教育,《成人教育》,95-6★。173、瑞士教育的特色,《教育与职业》,88-9★。174、美国公立中学9-12年级教师情况,《上海教育科研》,23-4★。175、试论英国公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作者),《世界教育信息》,14-6。176、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2作者),《中国家庭教育》,22-4177、美国中学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及其启示(2作者),《基础教育参考》,19-21,。178、美国小学的不分年级教育(2作者),《上海教育科研》,41-3★。179、国外热门职业:中小学教师,《师资建设》,20-21180、论教育交流与国家发展,比较教育13届年会,上海师大,22-24181、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情况的几点国际比较,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南京师大,8-9;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国际比较,《统计研究》,78-82。182、论中职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建设(2作者),《文教资料》,153-4。183、特色学校的底蕴(2作者),《山西教育》(综合版), 。184、巴西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2作者),《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85、中德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比较(2作者),《世界教育信息》,26-全文见维普网。186、美国幼儿教师概况(2作者),《上海教育科研》,61-2★187、中美中小学优生评定标准之比较(2作者),《基础教育参考》,41-2188、中美职业课教师学历比较,《师资建设》,64-5189、从美国的“隔离但平等”的判决看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2作者),《外国中小学教育》,34-6★190、谁应该接受职业教育(2作者),《民办教育新观察》,54-9191、兼职教师——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师资(2作者),《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期  192、成人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2作者),当代教育研究,2007(3):14-5;人大复印《成人教育学刊》,2007(6):49-50,58  193、日本幼儿园的移动教室,《早期教育》2007年9期32-3★194、美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TNE)述评(2作者),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9期5-8  195、美国特许学校的契约精神(2作者),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年6月  196、美日两国职业人教育及启示(2作者),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年6月  197、论打工热背景下如何给教师减负(2作者), 《中国教育与教学》2007年8期  198、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探析(2作者), 《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0期; 《继续教育》2007年11期★  19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必要性问题的探究(2作者), 《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增刊108-9★  200、多样化听写策略在初三英语总复习中的实践(2作者), 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周报》社、北京三面向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37-8201、中等职业教育能削弱吗(2作者), 《职教论坛》2007年12月下28-9  2008年  202、日本幼儿园的男教师, 《早期教育》2008年1期30★  203、优化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语言(2作者),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期92-4  204、德国农业教育现状及其启示(2作者), 《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3期102-3  205、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重庆出版社,4:1-289  206、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2作者),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2期22-4  207、澳大利亚多元化高考制度初探——以新州的HSC考试为例(2作者), 《江西教育》2007(Z2)80-1  208、正规化:边远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必由之路,《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5期72-4  209、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调查(2作者) ,《教育与职业》,2008年28期(10月上)43-4  210、美国的家庭学校(2作者),《科教文汇》2008年9月上期31211、澳大利亚新州高中毕业证书考试探析(2作者)《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12期 周谊2009年科研成果2009-1-1 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教育与职业 周谊2009-02-15 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调查与理性思考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易全勇 周谊2009-06-15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教育探索 赖炳根 周谊2009-03-25 近代中国的性教育思潮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马小敏 周谊2009-09-20 双元制模式下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以重庆永川职教城为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陈远远 周谊2009-07-14 职业义务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 周谊2009-09-01 1870年以前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 周谊2009-09-01 外国教育史研究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 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 周谊2009-09-01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失败的原因探析——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比较 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陈利 周谊2009-09-01 管学宣在云南丽江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 周谊2009-3-6 大学生就业有多难 重庆政协报 周谊2009-7-17 从国际比较看大学生就业 重庆政协报 周谊周谊2010年科研成果2010.01.15 高职院校薪酬目标的制定与激励模型构建研究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李勇;周谊;韩兰娟2010.07.11 九省市免费中职教育政策特色及发展走向探析 教育与职业 陈远远;周谊2010.08.08 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的政策导向及未来发展走向 职业教育研究 陈远远;周谊2010.07.20 高职院校教师内在薪酬激励对策调查研究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李勇;周谊;韩兰娟2010.05.28 美国中部地区农村教师培养举措及启示 教育与考试 徐欣;周谊2010.08.01 真正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办法 教育与职业 周谊21 挪威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及财政投入简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楚海莲、周谊27 兼职教师——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师资 江苏教育 张翠琴、周谊 转型时期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及特点研究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李勇;周谊;刘小竹 高职院校教师内在薪酬激励调查研究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李勇;周谊;韩兰娟12 澳大利亚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影响因素探析 职教论坛 刘其晴、周谊15 挪威高中阶段职教师资的培养研究及其启示 职教论坛 楚海莲、周谊18 澳大利亚2004-2010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家战略评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刘其晴、周谊25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教师专业发展框架评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刘其晴、周谊

赵玉芳:赵本山与前妻葛淑珍所生的大女儿,1979年8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莲花乡石嘴沟村。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查询

普通刊物。

谷达华,男,1964 年生,198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教授、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主任,重庆市测绘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量应用技术的研究;土地调查技术与土地资产的评估方法的研究。  教学及获奖情况:  承担了测量学、建筑测量学、地籍测量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并主编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测量学》;负责的《测量学》课程于2009年列入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科研及获奖情况:   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5-2006,主持。   重庆市梁平县屏锦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5-2006,主持。   重庆市忠县拔山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6-2007,主持。   重庆市忠县汝溪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6-2007,主持。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鸡头寺村1:2000数字化测图项目研究 2007,主持。   重庆市南涪铁路武隆线段临时用地复恳测量研究,5-至今,主持。   四川省乐至县城镇地籍测量研究,12-至今,主持。   重庆市酉阳现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研究,2006,主研。  在研项目:   四川省乐至县城镇地籍测量研究,12-至今,横向,经费90万元,主持。   重庆市南涪铁路武隆线段临时用地复恳测量研究,横向,经费0万元,主持。  近四年代表性论文:   测绘科学2009,3,34(2):194- RTK系统、全站仪及CASS软件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33(1):42-基于ArcObjects人口电子地图系统设计与实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重庆市主城区地价分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5-酉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4-基于交通因素影响的建设用地结构性变更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9:2681-交通因素对建设用地变更影响的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房地产市场中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分析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0854  传真:023-68250444  E-mail: gdh-  廖铁军,男,1961 年生,1982 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于西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开发及利用,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及利用规划。  教学及获奖情况:承担本科生《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学》及研究生《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授课。副主编教材《作物施肥学》、参编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及规划教材《土壤肥料学》  科研及获奖情况: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并在《稀土》,《腐植酸》,《水土保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四川高县,长宁县,江安,乐山五通桥,沙湾,金口河,重庆市万州区,万盛区,巫溪等十一个区市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立;主持四川兴文,长宁,江安,重庆万州区,酉阳县土地定级研究及基准地价评估研究;主持重庆铜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主持乐山市级,井研,沙湾基本农田规划调整研究。  在研项目:  主持四川省乐山市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四川井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乐山五通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乐山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乐山市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主持井研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主持乐山市沙湾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主持乐山市五通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近四年代表性论文:  1、王月键,廖铁军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评价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  2、谢付杰, 廖铁军,重庆市万州区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唐宁,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5) : 1455- 1456, 14583、唐宁, 廖铁军,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2) : 345- 347  3、姚秋升,廖铁军,重庆市万州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2009,(1)  4、黄云,廖铁军,傅瓦利,三峡库区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  5、余晓燕, 廖铁军,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工程” (一期) 效益评价,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7) : 102 - 1044.  6、张静,廖铁军,土地整理中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7、黎德川,廖铁军,刘洪等,乐山市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廖铁军,黄云,傅瓦利等,区域土地利用中耕地动态变化及其保护,中国农学通报,23(3):410-414  9、唐宁,廖铁军,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以乐山市沙湾区为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  10、郭芙梅,黎德川,廖铁军,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9,(2)  11、严明,廖铁军,基于Excel的灰色预测模型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  12、刘洪,廖铁军,黎德川等,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乐山市为例,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1622  传真:023-68250444  E-mail:ltjhy-  王三,男,1970年生,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并获土壤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土地规划,土地估价,房地产估价,土地整理  教学及获奖情况:  主讲本科《遥感概论》、《林学遥感》、《遥感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工作,主讲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遥感与制图》。  科研及获奖情况:  主持“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  在研项目:  1、九龙坡区白市驿花卉园挂钩调研  2、静观镇素心村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3、北碚区农村居民点复垦规划设计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1249  传真:023-68251249;68251924  E-mail:  杨朝现,男,1971 年生,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大学在读博士。现任西南大学副教授、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测绘工程。  教学及获奖情况:  承担了测量学、建筑测量学、地籍测量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参编了全国高等院校《地籍管理》、《测量学》规划教材2部。  2006年获西南大学第一届网上评教优秀奖。  科研及获奖情况:  近三年主持土地整理、土地规划等相关课题10余项。  在研项目:  重庆市荣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綦江县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5项。  近四年代表性论文: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0844  传真:023-68250844  E-mail:

动物营养学报中国畜牧兽医就我所知是影响力居前两位的畜牧类杂志。

  • 索引序列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下载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