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发布时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我靠,这真冷门!

你这。。。。导师姓名: 张颖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 年 3 月 4 日   院系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二级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   研究方向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研究方向3: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与政策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在职称: 副教授   职称评定时间: 2000 年 1 月   导师最后学历: 博士   导师最后学位: 博士   获学位时间: 1999 年 6 月   获学位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是否留学: 是   留学国别: 韩国   留学时间: 从 1999 年 06 月 到 2000 年 06 月   硕导、博导: 硕导   批硕、博导时间: 2001 年 9 月   在读硕士: 2人   上岗时间: 2001 年 9 月   现在在岗否: 是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否   工作简历:   (1)1989年8月—1990年7月,在黑龙江朗乡林业局挂职锻炼;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书;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   (4)1999年6月—2000年6月,韩国Korea University 博士后学习;   (5)2002年11月—2003年1月,台湾大学森林系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1)1989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并任教;   (4)2000年7月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   (1)森林资源价值评价和政策;   (2)森林资源核算;   (3)区域经济;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在研课题:   (1)中国热带森林环境价值核算研究,ITTO PD 39/98,1999_2003,3万元,副主持,承担"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热带林地林木价值核算"研究   (2)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2003,4万元,独立完成   论文目录: 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有:   1、宗教与森林保护,张颖,森林与人类,1988(4)。   2、我国森林工业投资与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1(3)。   3、我国木材供需缺口模式当议,张颖,吴志文,技术经济,1992(6)。   4、家具开发趋势,张颖,中国技术经济信息,1992(24)。   5、我国森工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度量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1)。   6、再论我国林分价值量的评价,王琦、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3)。   7、我国林业再生产系统的灰色控制研究,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1)。   8、对宏观调控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增刊)。   9、林业系统生产力的量化分析研究,张颖、于凤,林业经济,1996(4)。   10、林业在保证本世纪末粮食增产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张颖、于凤,林业工作研究,1996(3)。   11、协同学与林业持续发展,张颖,于凤,林业经济问题,1996(2)。   12、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应注意的问题,林业工作研究,1996(12)。   13、我国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初探,陈建成、胡明形、王立群、张颖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4、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张颖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5、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张颖,林业经济,1997(1)。   16、林业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张颖,林业工作研究,1997(5)。   17、西南地区林业区域发展优势研究,于玲、张颖,林业科技管理,1998(3)。   18、林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林业经济问题,1999(6)。   19、what is the impact of unemployment and how should it e dealt with is China, Zhang Ying, Applied Economics,APE/1999/   20、The economics evaluation of forest biodiversity in china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forest Issues in Northeast Asia,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Northeast Asia Forest Forum, 2000-   21、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核算的几个问题,张颖,林业工作研究,2000(11)。   22、北京市林业用地价值核算,张颖、于玲,林业科技管理,2000(4)。   23、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张颖,环境观察与评论,2001(2)。   24、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的核算,张颖,经济研究参考,2001(2 L-1)   25、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张颖,林业科技管理,2001(1)   26、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张颖,林业经济,2001(3)   27、A Discussion on the Selection of Methods for Forestry Land and Tree Value Accounting,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   28、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st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and Woo-Hyuk Byun, ITTO PD 39/98 R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   29、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研究,张颖,林业资源管理,2002(2)   30、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总体趋势的变化评价,张颖,世界环境,2002(2)   著译目录: 出版专著2部,担任副主编、参编著作6部,主要有:   1、绿色核算——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方法、实证研究,张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张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森林环境价值核算,侯元兆主编、张颖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Chief Editor Hou Yuanzhao, Assistant Editor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   5、实用林业统计,陈建成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6、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侯元兆主编(张颖参编,第四作者),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周冰冰等著(张颖参编,排名第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世界私有林概览,李智勇等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奖3项,优秀论文奖3项。其中:   (1)1991年,撰写的“北京市建筑木材厂技术进步的度量分析”获1991年全国企业技术经济论文大奖赛鼓励奖。   (2)1994-1995年,参加了国家科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核算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10万多字。该项目1996年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个部门的“国家优秀科技信息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3)1995-1996年,参加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价值评价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7万字。该项目1997年获林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4)“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5)“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统计系统优秀论文奖。   (6)专著《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在"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2)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评价研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13家报刊杂志作了报道"九亿网""中国环保网"等也作了大量报道11_1,在台湾大学作访问学者时,也专门作了讲座   (3)"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其成果已在国家统计局"森林资源核算"中应用   表彰和荣誉:   (1)2002_2003,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的研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2)2002年,获北京林业大学"三育人标兵"称号;   (3)2002,连续两年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   主要兼职:   (1)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研究》特约研究员   办公室电话: 62337674   传真: 62337674   通讯地址: 北京林业大学39号信箱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1、攀枝花干热河谷14个树种的耐旱性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6,16(3):135~第一作者 2、元谋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植物耐旱性评估西南林学院学1997,17(2):19~第一作者3、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点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1 9~第一作者4、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旱性结构的初步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59~第一作者5、影响元谋植被恢复与造林成败的主要气象条件及其对策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7,17(2):36-第二作者6、金沙江干热河谷恢复植被与造林技术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1~第二作者7、元谋县长防林不同林分结构小气候效应的初步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43~第二作者8、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造林树种的引种试验研究初报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17(2):25~第三作者9、山羊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立体学定量分析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1):16~第二作者10、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作用机制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6):35~第二作者11、654-2对山羊内毒素性病理损害的保护效应动物医学进展2000,21(2):51~第二作者12、内毒素介导的肾脏病变及654-2的保护效应辽宁畜牧兽医2000,(1):1-第二作者13、大叶相思茎段腋芽组织培养技术初探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16~第一作者14、干热河谷九种造林树种在旱季的水分关系和气孔导度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189~第一作者15、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作用光抑制的防御2004,10(3):270~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第一作者16、根系分泌物的分泌机理及研究方法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67~通讯作者。17、影响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因素[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12(22): 14-通讯作者。18、建水县石漠化地段9个造林树种耐寒性主成分分析宁夏大学学报,2008,29:154~第一作者。19、不同干旱条件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42~通讯作者。20、低pH与酸铝对甜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3):146~通讯作者21、北京市污水厂污泥中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物质[J]生态毒理学报, 2010,5(2):215~通讯作者。22、铬诱导下薄荷的氧化胁迫响应和铬分布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64~通讯作者。23、铬胁迫对薄荷生理特性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115~通讯作者。24、扁穗牛鞭草对铬的吸收积累特征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2):83~通讯作者。25、何首乌水培繁殖及生根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动态变化中国中药杂志,2011,36(3):375~第一作者26、滇杠柳扦插繁殖及生根相关理化特性的动态分析中药材,2011,34(6):841~第一作者27、滇杠柳茎段和顶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中药材,2011,34,(11):1656~通讯作者28、电镀污染区植物对复合重金属的富集、转移和对污染土壤修复潜力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4):468~472。第一作者29、基于能值生态足迹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1):1656~通讯作者

C刊,非核心,人家问的是社科版。。。具体的可以看一下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2011,和CSSCI2012-2013

一、我国森林植物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多样,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共5个气候带,从东到西拥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而它们海拔高度相差8000多米。由于不同气候、不同地貌和不同水热的组合条件,孕育了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山岳森林型、海滨森林型、沙漠森林型、冰川森林型、溶洞森林型、森林湖泊型、森林草原型、热带雨林型等风格各异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多种生态类型。我国是植物大国,植物种类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仅高等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就有30000种,目前其中至少有3000种生存受到威胁或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例如,毛莨泽泻、雁荡润楠、广元冬青等已经绝迹?鸦樱果朴、天台鹅耳枥、福建莲座蕨等已经濒临灭绝。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工业的发展,城镇建设迅速扩大,人类对植物资源不合理的索取日趋加重,如森林用材、药用植物、经济植物、观赏植物资源等。人们向自然索取的植物资源越来越多,甚至发展为掠夺式利用,从而导致以下3方面后果:1.森林面积急剧缩减;2.植被破坏;3.生态环境恶化。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所属保护监测中心统计:截至20世纪末,全世界有5万~6万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约每5种植物中就有1种植物的生存遭受威胁。现在,物种以每天1种的速度在消失,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将来很可能几分钟就消失1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残酷的现实。世上许多东西凭借人类的才智可以再造,而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了就不能再生,不可复得,人类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一个物种的消失,常常还会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此,近年来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多方面人士的重视。为了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1.自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加入了一些国际自然保护组织;2.1984年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以下简称《濒危名录》);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名录》,1989—1991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管理局分别出版了专著《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国植物红皮书》;1992年林业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珍贵树种名录》;1996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专门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实施);1999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保护名录》)。这些都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里程碑,它们标志着此项工作已纳入法制化轨道。3.在不同植被地理区域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主要繁殖地和栖息场所建立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就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在不同地区的植物园、树木园、种植园内迁地保护和繁殖了一部分珍稀濒危植物。4.国家林业局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了对我国重要珍稀树种的保护与繁殖国家攻关课题及有关研究,如:望天树、桫椤、珙桐、银杉、天目铁木、秃杉等。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挽救了一批濒危植物,解除了它们的濒危状态。二、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及其划分标准在《濒危名录》(第一批)中公布了388种植物,分为3类:濒危、稀有、渐危。其中濒危的121种,稀有的110种,渐危的157种。在《保护名录》(第一批)中公布了246种8类植物,分为一级、二级。其中一级有48种3类,二级有198种5类。《濒危名录》主要是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来划分类别的,即根据植物的濒危程度、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等具体情况而定;《保护名录》对植物划分保护等级首先是考虑该植物的经济、科研价值,其次才考虑其濒危程度,它是由有关行政部门组织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的,并有国务院行政法规配套文件。由于两种名录选列物种的标准不同,故所列物种也有一定的差别,但都属国家森林资源的重点保护植物。那么,如何来界定珍稀濒危植物呢?1.濒危(临危)种类指那些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地带处于绝灭危险的植物。这些植物居群不多,植株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生存在特殊或有限的地方。如大序隔距兰要求高湿、高温,而且要有依附的树干,当森林被砍伐,它也就随之而消失;一些植物的发芽率极低,如梵净山冷杉、梓叶槭、天竺桂、宝华玉兰、秤锤树、琅琊榆等。2.稀有种类指那些并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或少种属代表植物。它们分布区域有限,居群不多,植株也较稀少,或虽有较大分布范围,但只是零星分布。例如金花茶、银杉、珙桐、香果树、杜仲、银杏、水杉、鹅掌楸、金钱松等。3.渐危(脆弱或受威胁)种类指那些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可能成为濒危的植物。它们的分布范围和居群、植株数量正随着森林被砍伐、生态环境的恶化或过度开发而日益缩减。如:长苞冷杉、油杉、刺五加、天目木兰、长白松、浙江楠、红豆树、红椿、雪莲等。三、保护与拯救的对策1.就地保护 即在自然保护区内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已建立900多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各种珍稀濒危植物。如国家或省、市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风景名胜区等。2.异地保护(1)植物园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和驯化,不断扩大栽培。我国现建有100多个植物园,它们被誉为挽救植物的“方舟”。(2)林业科研部门加强物种生物学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以克服那些由于繁殖障碍而繁育困难的珍稀濒危物种。(3)种子基因库的建立。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制定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法规和条例,使之纳入法制轨道,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森林公安保卫森林资源的卫士作用,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国家植物资源。参考资料:(作者单位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是北大核心期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1845年7月4日,梭罗毅然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进了离波士顿不远的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的一个小湖——瓦尔登湖湖畔一座他亲手盖起来的小木屋。小木屋里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这并不是一种消极遁世的隐士生活,而是在这里进行简化生活、回归自然的实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半的时间后,重新回到了城市。此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整理那些笔记。1854年,《瓦尔登湖》问世。梭罗生前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其后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而瓦尔登湖这个平凡的林中小湖,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慕名而来的朝拜者络绎不绝。近年,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评读梭罗的热潮。本书的中文译本颇多,我们推荐的是林志豪的译本。《瓦尔登湖》是梭罗人生哲学和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情理并茂,引人入胜。书中详尽地记录了梭罗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一片再生林中自食其力,与鸟兽为邻,和大自然为伍,以一种原始简朴但又诗意盎然的生活方式度过两年零两个月,他在那里种豆、捕鱼、打猎、劈柴、读书,也在那里观察、体验、沉思,并把他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写成笔记,从中研究分析大自然所给予他的启示。其中,对工业文明的反省常常令人拍案叫绝。该书完整地发挥了他的回归自然、简朴主义、抗拒奢靡等一整套的生活主张和道德原则。瓦尔登湖风光本书是梭罗细致观察、发现和感知的结晶。梭罗反对通过人为活动改变大自然的物性,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全书思想清新、健康、引人积极向上,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作者主张人们应当过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而只有在人与自然接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书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之处,观点精辟,见解独特,耐人寻味。梭罗是一个勇于坚守自己理想,并且敢于付诸行动的人。他的光辉思想和热爱大自然的行为至今仍然为身处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所钦羡和赞叹。《瓦尔登湖》中所阐发的许多爱护大自然的观点近年在西方世界获得极度的重视,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又开始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清新空气。这部著作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归大地的人。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梭罗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他记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这种提高是为自己,是为当时的人,也是为后来的人。《瓦尔登湖》是美国大自然文学散文的名著,1985年曾被《美国遗产》杂志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性的书”之一,与《圣经》等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本书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在印第安人的符号里,房屋象征着一天的进程。树皮上画下的或刻下的一排房屋代表着他们安营的次数。人类没有那么强劲发达的肢体,所以得设法缩小自己的领域,用墙圈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安身之所。最初人们赤身生活在户外,白天在平静温和的天气里,这不失为一种舒适的生活。可遇到雨季、冬季,且不说炎炎烈日,若还不赶紧穿件衣服、躲进房屋,人类或许早在抽芽吐蕊阶段就被摧残致死了。传说,亚当和夏娃在没有衣服穿之前,以枝叶蔽体。人类想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舒适的地方,首先是肉体的温暖,其次才是精神的慰藉。…………然而,一个人要想建造一座房屋,他得有北方佬的精明,否则事后会发现自己住在囚犯厂房里、没有出路的迷宫里、监狱里或辉煌的墓穴里。首先考虑把住所做得很灵便是完全有必要的。我见过潘诺勃斯各特河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就在这个镇上,住在很薄的棉布帐篷里,周围的积雪堆了近一尺深,我想他们会很高兴让雪再深一些,好给他们挡风。如何真诚地生活,自由地获得正当的追求?这个曾困扰过我的问题不像原来那样令我苦恼了,不幸的是,我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我经常在路边看到一个大箱子,六尺长,三尺宽。晚上,工人们把工具锁在里面。这让我想到,每个生活艰难的人可以花一美元买个这样的箱子,在上面打几个孔,至少要让里面进一些空气。夜晚或雨天钻进去,盖上盖子,这样就能“让自由在爱中成长,让灵魂在自由中释放”。这似乎不坏,也并没有什么可鄙夷的。你可以随便熬夜,想多晚睡都可以。每次外出时,也不会有什么房主、房东逼着你讨房租。多少人被那更大更豪华的箱子的租金烦得要死,而住在这样的箱子里也不至于冻死啊!我绝不是在开玩笑。经济问题,你可以忽视,但无法这样去解决它。一个野蛮而勇猛的民族,几乎一直生活在户外,他们曾在这儿建造了一座舒适的房子,用的都是天然材料。马萨诸塞州的印第安殖民区的领事戈金,曾在1674年写道:“他们最好的房子是用树皮覆顶的,建造得整洁、牢固而温暖。这些树皮是在树液干枯的季节从树身脱落的,趁着还绿时,人们用重木把它们挤压成巨大的薄片……稍差一些的房子是用灯芯草编成的席子做顶的,同样也温暖、牢固,但不像前一种那样好……我看到有些房子60或100英尺长,30英尺宽……我经常借宿在他们的棚屋里,发现它们的温暖丝毫不亚于英国最好的房屋。”他又补充说,房内经常铺设着编有精美花样的垫子,各种器皿,一应俱全。印第安人已经进步到把席垫覆盖在屋顶的洞口,用绳子拉拽席垫来调节通风。首先应该看到,建一所这样的房子最多只需一两天,且几个小时就可以拆掉。每家都有这样一座房子或一个小房间。在未开化的阶段,每一家都有个这么好的栖身之处,足以满足他们粗陋而简单的需求。但是,我想我这样说还是很有分寸的:鸟有巢,狐有穴,野蛮人有棚窝,而现代文明社会中却有一半的家庭没有居所。…………可为什么常常会是这样:享受着这么多东西的人被称为可怜的文明人,而野蛮人没有这些,却被说成是何其富有?如果说文明真的改善了人类的状况——我想是这样的,尽管只有智者能改善他们的不利条件——这必定说明,不用提高造价,就能建造更好的住所。所谓物价,是指用以交换物品所需的那部分人生,可即刻或以后支付。梭罗是一位性格迥异的天才,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说,他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勘测者,甚至比他们更了解森林、草地和树木,但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因为他写出了本国最好的书。——美国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瓦尔登湖》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回大地的人们。——(美)《环境主义者书架》《瓦尔登湖》一书有五种读法:①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②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③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④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⑤作为一本神圣的书。——美国梭罗研究专家哈丁

根据核心期刊认定目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版)2012年更新,该刊并非核心期刊。但其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但本刊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并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农业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寄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 总的来说,国内的核心期刊是以北大版为主,其他的核心都是太太被认可的,当然,这要看每个单位的要求,就提问下单位(学校)的认可度,在进行投稿。如满意,请采纳。

2012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非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双月刊)是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西南林学院主办的林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森林生态、森林保护、森林经理、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物学、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及林产化学工业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科研成果。如有一点点帮助,请及时采纳。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JnTue0qIReiCTVb0g 提取码: bjpu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查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创刊)不是核心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是核心 曾用刊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4

我靠,这真冷门!

一般是以学校的重大事件为核心,其归根到底也是属于社会科学类吧,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下探个究竟哈

你这。。。。导师姓名: 张颖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 年 3 月 4 日   院系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二级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   研究方向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研究方向3: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与政策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在职称: 副教授   职称评定时间: 2000 年 1 月   导师最后学历: 博士   导师最后学位: 博士   获学位时间: 1999 年 6 月   获学位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是否留学: 是   留学国别: 韩国   留学时间: 从 1999 年 06 月 到 2000 年 06 月   硕导、博导: 硕导   批硕、博导时间: 2001 年 9 月   在读硕士: 2人   上岗时间: 2001 年 9 月   现在在岗否: 是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否   工作简历:   (1)1989年8月—1990年7月,在黑龙江朗乡林业局挂职锻炼;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书;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   (4)1999年6月—2000年6月,韩国Korea University 博士后学习;   (5)2002年11月—2003年1月,台湾大学森林系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1)1989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并任教;   (4)2000年7月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   (1)森林资源价值评价和政策;   (2)森林资源核算;   (3)区域经济;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在研课题:   (1)中国热带森林环境价值核算研究,ITTO PD 39/98,1999_2003,3万元,副主持,承担"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热带林地林木价值核算"研究   (2)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2003,4万元,独立完成   论文目录: 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有:   1、宗教与森林保护,张颖,森林与人类,1988(4)。   2、我国森林工业投资与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1(3)。   3、我国木材供需缺口模式当议,张颖,吴志文,技术经济,1992(6)。   4、家具开发趋势,张颖,中国技术经济信息,1992(24)。   5、我国森工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度量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1)。   6、再论我国林分价值量的评价,王琦、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3)。   7、我国林业再生产系统的灰色控制研究,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1)。   8、对宏观调控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增刊)。   9、林业系统生产力的量化分析研究,张颖、于凤,林业经济,1996(4)。   10、林业在保证本世纪末粮食增产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张颖、于凤,林业工作研究,1996(3)。   11、协同学与林业持续发展,张颖,于凤,林业经济问题,1996(2)。   12、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应注意的问题,林业工作研究,1996(12)。   13、我国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初探,陈建成、胡明形、王立群、张颖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4、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张颖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5、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张颖,林业经济,1997(1)。   16、林业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张颖,林业工作研究,1997(5)。   17、西南地区林业区域发展优势研究,于玲、张颖,林业科技管理,1998(3)。   18、林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林业经济问题,1999(6)。   19、what is the impact of unemployment and how should it e dealt with is China, Zhang Ying, Applied Economics,APE/1999/   20、The economics evaluation of forest biodiversity in china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forest Issues in Northeast Asia,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Northeast Asia Forest Forum, 2000-   21、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核算的几个问题,张颖,林业工作研究,2000(11)。   22、北京市林业用地价值核算,张颖、于玲,林业科技管理,2000(4)。   23、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张颖,环境观察与评论,2001(2)。   24、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的核算,张颖,经济研究参考,2001(2 L-1)   25、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张颖,林业科技管理,2001(1)   26、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张颖,林业经济,2001(3)   27、A Discussion on the Selection of Methods for Forestry Land and Tree Value Accounting,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   28、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st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and Woo-Hyuk Byun, ITTO PD 39/98 R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   29、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研究,张颖,林业资源管理,2002(2)   30、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总体趋势的变化评价,张颖,世界环境,2002(2)   著译目录: 出版专著2部,担任副主编、参编著作6部,主要有:   1、绿色核算——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方法、实证研究,张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张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森林环境价值核算,侯元兆主编、张颖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Chief Editor Hou Yuanzhao, Assistant Editor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   5、实用林业统计,陈建成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6、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侯元兆主编(张颖参编,第四作者),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周冰冰等著(张颖参编,排名第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世界私有林概览,李智勇等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奖3项,优秀论文奖3项。其中:   (1)1991年,撰写的“北京市建筑木材厂技术进步的度量分析”获1991年全国企业技术经济论文大奖赛鼓励奖。   (2)1994-1995年,参加了国家科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核算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10万多字。该项目1996年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个部门的“国家优秀科技信息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3)1995-1996年,参加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价值评价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7万字。该项目1997年获林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4)“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5)“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统计系统优秀论文奖。   (6)专著《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在"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2)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评价研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13家报刊杂志作了报道"九亿网""中国环保网"等也作了大量报道11_1,在台湾大学作访问学者时,也专门作了讲座   (3)"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其成果已在国家统计局"森林资源核算"中应用   表彰和荣誉:   (1)2002_2003,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的研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2)2002年,获北京林业大学"三育人标兵"称号;   (3)2002,连续两年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   主要兼职:   (1)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研究》特约研究员   办公室电话: 62337674   传真: 62337674   通讯地址: 北京林业大学39号信箱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官网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森林与环境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世界林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林业资源管理林业科技开发浙江林业科技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更多核心期刊,欢迎关注百度刊易吧。%BF%AF%D2%D7&fr=index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 索引序列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网址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查询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