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发布时间: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这是从我们学校图书馆网站找到的,由于字数限制指提供一部分,详情请访问如下地址:中文核心期刊表摘录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分以下七类,供大家参考一、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3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B 哲学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 自然辨证法研究 孔子研究 道德与文明 现代哲学 周易研究 人文杂志 齐鲁学刊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自然辨证法通讯 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动态B9 宗教世界宗教研究 法音 中国穆斯林 中国道教 中国天主教 天风 中国宗教 宗教学研究C8 统计学统计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统计 统计与决策 上海统计 数理统计与管理C9l 社会学社会学研究 社会 中国社会工作 (改名为:中国社会导刊) 中国社会保险(改名为:中国社会保障)C92 人口学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研究 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学刊C95 民族学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 西藏研究 世界民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满族研究 回族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民族论坛 中国藏学 西北民族研究 西域研究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C96 人才学中国人才 人才开发 D0 政治理论社会主义研究 理论探讨 政治学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学习与探索 探索 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D1,3,5,7,8 国际政治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亚太 西亚、非洲 欧洲 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拉丁美洲研究 东欧中亚研究 现代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 外交学院学报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日本学刊 美国研究 15东南亚纵横 16 燎望 17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D2,4,6 中国政治中共党史研究 求是 党建研究 党的文献 探索 党建文汇 理论探讨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理论探索 理论导刊 毛泽东思想研究 理论学习月刊(改名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3 党政论坛 求实 工会理论与实践 青年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 辽宁青年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机构 理论与改革 理论学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领导科学 半月谈 当代思潮 32 特区理论与实践 33 党建D9 法学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政法论坛 法学家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律科学 法商研究 法学评论 法学 比较法研究 政治与法律 公安大学学报 人民司法 人民检察 犯罪与改造研究 17 行政法学研究 18 中国监狱学刊 19 民主与法制二、经济类F0 经济理论经济研究 经济学动态 经济科学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财贸研究 经济学家 当代经济研究 学术研究 当代经济科学 探索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F1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 东欧中亚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拉丁美洲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现代日本经济 经济学动态 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亚太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合作 现代国际关系 西亚、非洲 国际贸易问题 亚太经济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欧洲 19 国际经济评论 20 东北亚论坛F12,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研究 经济经纬 管理世界 经济问题探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经济学动态 经济纵横 经济问题 上海经济研究 经济评论 经济学家 特区理论与实践 经济与管理研究 江苏经济探讨 湖南经济 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物资流通 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改革与发展 (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特区经济 港澳经济 当代财经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南方经济 浙江经济 中国劳动科学 经济改革 改革与理论 改革与战略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房地产 物资流通经济 城市改革与发展 37 北方经济 财经科学 财经研究F23 会计会计研究 财务与会计 审计理论与实践 财会通讯 中国审计 上海会计 中国农业会计 四川会计 当代财经 广西会计 财会月刊 财贸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 审计研究 财会研究 17。山西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F3 农业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农村经济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垦经济 农业经济 经济问题 江西农业经济 林业经济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农场经济管理 农业现代化研究 江苏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研究(改名为:乡镇经济)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 南方农村 生态经济 农村发展论丛 中国土地 中国农业会计 渔业经济研究F4(含F27、F6) 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 经济管理 管理世界 煤炭经济研究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改革 建筑经济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 经济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 邮电企业管理 集团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论坛 企业经济 经济工作通讯(改名为:中国经贸导刊) 浙江经济 经济问题探索 中外管理 上海企业 经济与管理研究 经济纵横 现代企业导刊 经济学动态 企业活力 企业管理 管理现代化 上海经济研究 企业家 工业技术经济 经济师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改革与发展 (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F7贸易经济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北京商学院学报 商业经济与管理 商业经济文荟 商业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中国物价 价格月刊 对外经贸实务 财贸研究 财金贸易 16 世界经济 国际商务 商场现代化 19 国际经济合作 20 国际商务研究 21 江苏商论F8l 财政(含税务、海关)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收与企业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上海财税 财贸经济 财经问题研究 税务与经济 当代财经 中国税务 四川财政 财会研究 涉外税务 湖北财政研究 财经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经论丛 财金贸易 外国经济与管理 财经科学 21中国财政F82/83/F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金融研究 中国投资管理 金融理论与实践 国际金融研究 农村金融研究 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金融 银行与企业 投资研究 国际金融 金融与经济 广东金融 上海金融 财贸经济 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金贸易 保险研究 上海保险 证券市场导报三、文化教育类 G0/2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记者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战线 新闻大学 新闻与写作 新闻知识 新疆新闻界(改名为:当代传播) 编辑学刊 新闻界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出版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编辑之友 出版发行研究 新闻与成才 编辑学报 国际新闻界 19, 现代传播 新闻爱好者 新闻实践 收藏家 图书发行研究G25, G35图书馆学,情报学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建设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馆论坛 图书与情报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 情报理论与实践 1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 情报资料工作 1 情报杂志 情报学报 1 情报科学G27 、档案事业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 上海档案 档案 山西档案 四川档案 档案管理 北京档案 湖南档案 兰台世界G3 科学、科学研究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管理研究 科研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改名为:中外科技信息) 中国软科学 软科学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 中国科技论坛G4 教育学教育研究 教育评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外国教育资料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探索 外国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现代教育论丛 教育与经济 中国教育学刊 上海教育科研 人民教育 山东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G6l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幼儿教育G62/63 初等/中等教育学科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天津教育 数学通报 外国中小学教育 高三数理化(改名为:高中数理化) 上海教育 历史教学 班主任 语文教学通讯 普教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京教育 化学教学 生物学教学 物理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小学管理 数学通讯G64 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 中国高教研究 上海高教研究 (更名为:教育发展研究)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江苏高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高教探索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高校理论战线G71/79 各类教育中国电大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与职业 现代远距离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 上海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父母必读 中国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G8 体育体育科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中国体育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体育学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国语文 语文建设 修辞学习 语言教学与研究 方言 语言文字应用 汉字文化 语文研究 古汉语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与翻译 12 语言研究 13 汉语学习 演讲与口才 世界汉语教学 辞书研究H3/9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外语学刊 现代外语 中国俄语教学 外语界 国外语言学 (改名为:当代语言学) 中国翻译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 中国科技翻译 日语学习与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I1 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 国外文学 俄罗斯文艺 外国文学动态 译林I2 中国文学文学评论 文学遗产 当代作家评论 文学自由谈 文艺研究 红楼梦学刊 鲁迅研究月刊 文艺争鸣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小说评论 明清小说研究 当代文坛 新文学史料 民族文学研究 通俗文学评论 名作欣赏作品:收获 中国作家 北京文学 上海文学 当代 十月 人民文学 钟山 解放军文艺 小说月报 中篇小说选刊 花城 诗刊 大家 青年文学 天涯 作家 清明 民族文学 散文 儿童文学 民间文学 故事会J2/5 绘画,书法,摄影美术 美术观察 美术研究 新美术 书法研究 中国书法 装饰 民族艺术 中国摄影J6 音乐中国音乐学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 音乐艺术 人民音乐 音乐创作 黄钟J7/8 舞蹈/戏剧艺术中国戏剧 戏剧 戏曲艺术 戏剧艺术 四川戏剧 剧本 上海戏剧 艺术百家 中国京剧 当代戏剧 舞蹈J9 电影、电视艺术电影艺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当代电影 世界电影 中国电视 电影通迅 电影文学 电影创作 电影新作 当代电视 电视研究 中外军事影视K 历史历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世界历史 中国史研究 史学月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档案 中共党史研究 文史哲 民国档案 抗日战争研究 安徽史学 文史知识 史林 史学集刊 中国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文博 清史研究 中国农史 中国经济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K85 文物考古考古 文物 考古学报 考古与文物 敦煌研究 故宫博物院院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江汉考古C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西社会科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江汉论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术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辑刊 学术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 学术月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世界知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战线 甘肃社会科学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杭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并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海学刊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39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1求是学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南昌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思想战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自然科学类 O1 数学数学学报 数学年刊 ·A辑 数学杂志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学报 数学研究与评论 计算数学 数学进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应用概率统计 系统科学与数学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数学物理学报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工程数学学报 远筹学杂志 (改名为:远筹学学报) 系统工程O3 力学力学学报 应用数学和力学 航空学报 振动与冲击 力学与实践 计算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 应用力学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力学进展 工程力学 实验力学 上海力学(改名为:力学季刊) 航空动力学报 爆炸与冲击O4 物理学物理学报 光学学报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物理 大学物理 金属学报 半导体学报 低温物理学报 强激光与粒子束 材料研究学报 真空 量子电子学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物理学进展 人工晶体学报 低温与超导 声学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发光学报 中国激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计算物理 波谱学杂志 27 光子学报 28 原子能科学技术 29 物理实验 核技术O6 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化学学报 中国科学B辑,化学 物理化学学报 化学研究与应用 分析化学 高分子学报 应用化学 无机化学学报 化学通报 有机化学 化学物理学报 色谱 催化学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稀土学报 分析实验室 结构化学 化学试剂 2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1 分子催化 分析测试学报 分析科学学报P1天文学天文学报 天体物理学报 天文学进展 云南天文台台刊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空间科学学报P2 测绘学测绘学报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测绘通报 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地图 测绘科技通讯P3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报 地震学报 西北地震学报 地震研究 地震 中国地震 空间科学学报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地震地质 水文P4气象学气象学报 大气科学 气象 气象科技 应用气象学报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学 高原气象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P5 地质学地学前缘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地质学报 地质科学 地球科学 地质评论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岩石学报 地球化学 古生物学报 矿床地质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改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地层学杂志 沉积学报 地震地质 地质与勘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区域地质 矿物学报 第四纪研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地质科技情报 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地球化学 地球学报 矿物岩石P7 海洋学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海洋科学 海洋工程 热带海洋 海洋通报 海洋技术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预报 黄渤海海洋K9,P9 地理科学地理学报 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 干旱区地理 地理科学 冰川冻土 自然资源(改名为:资源科学) 中国沙漠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遥感学报 城市规划 第四纪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自然资源学报 城市问题旅游学刊 地理科学进展 人文地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Q生物科学生物化学杂志(改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生物物理学报 动物学杂志 微生物学报 古生物学报 动物分类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微生物学通报 动物学研究 细胞生物学杂志 古脊椎动物学报 遗传学报 生理学报 动物学报 生态学报 植物学报 昆虫学报 兽类学报 生物学通报 生态学杂志 微体古生物学报 水生生物学报 实验生物学报 昆虫分类学报 人类学学报 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 云南植物研究 广西植物 植物生理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木本植物研究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 菌物系统 遗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N,T 综合性科学技术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华东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科学通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杂志 中国科学· E辑,技术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改名为: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基金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自然科学进展 华东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科技通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五、医药卫生类Rl 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职业医学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中国公共卫生提高版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营养学报 卫生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卫生毒理学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 劳动医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R2 中国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四川中医 上海中医药杂志 陕西中医 新中医 中药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针灸 中国中药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改名为:中华实用中西医学杂志) 中草药 山东中医杂志 中成药R3 基础医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生物化学杂志(改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解剖学报 解剖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上海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基础医学与临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病毒学报 生理科学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综合临床医学(改名为:中国综合临床) 中华护理杂志 实用护理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改名为: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ISSN: 1001-5558CN: 62-1035/D出版地: 甘肃省兰州市本刊发蒙古学、藏学、阿尔泰学、中亚、回族伊斯兰以及敦煌学、西夏学、丝绸之路等领域之人类学/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民俗学方向的专业研究与田野考察的论文、报告。涉及历史、宗教、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等领域。本刊严格编风、严格学术规范、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操作、培养学术新人的举措等等。获得学者、读者好评。是国内不少第一流名牌大学博、硕研究生和职称评定所认定的学术期刊。《西北民族研究》获奖情况:曾连续三届被遴选为CSSCI来源期刊和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广西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本刊主要刊发民族问题研究类成果,欢迎与本刊所设栏目相对应的具有学术性、原创性、前  沿性、创新性,具有独到见解的高质量论文,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或省部级课题的研究成果。  按照学术期刊的规范化要求,来稿须附有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3个关键词;说明性  的注释请以脚注形式放在页下;参考文献请按规范格式置于文尾;具体可参照本刊最新编发的论  文。来稿还需提供姓名、作者简介、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件等,以便联系。  本刊主要接收电子文稿,实行以学术价值为依据、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  稿制度。在投稿三个月后未接到刊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所有稿件恕不退还。  本刊实行优稿优酬。稿件一经发表,即寄赠稿费和当期样刊。为适应期刊数字化的需  要,本刊已被收入多个数据库,其著作权使用费随稿费一并发放。不愿意收入的作者,请在来  稿中注明。  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不愿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本刊反对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即将该作者列入  本刊谨慎用稿人员名单。  本刊为季刊,每季末月中旬出版。来稿请直接发至本刊电子信箱勿寄个人转递,以免辗转贻误。

很多比较好的刊物都不收,大部分学报也不收。社科类:理论与改革、理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当代教育论坛、职业技术教育、前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中国人口科学、广西民族研究、人口研究、经济管理、经济学报、审计与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企业经济、当代经济研究、西部论坛、金融理论与实践、税务与经济。商业经济与管理、民族文学研究、文学评论、当代电视、新闻论坛、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人民论坛、河北法学、法学论坛、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艺术评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传媒观察、传媒、中国电视、当代传播、现代教育丛论、职教论坛、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管理、江苏高教。医学理综: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通信世界、集成技术、医药卫生综合、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中国期刊方阵“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入选期刊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期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由科技部负责组织的科技期刊的推荐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科技部于日前公布了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13种。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18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双效期刊”。

C95民族学 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民族黑龙江民族丛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回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青海民族研究;满族研究 Q95/98动物学/人类学 ;昆虫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分类学报;兽类学报;动物学杂志;应用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人类学学报;四川动物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

《北大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史学史研究》北师大史学所《中国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敦煌研究》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历史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史学集刊》吉林大学《史林》上海社会科学院

ISSN: 1001-5558CN: 62-1035/D出版地: 甘肃省兰州市本刊发蒙古学、藏学、阿尔泰学、中亚、回族伊斯兰以及敦煌学、西夏学、丝绸之路等领域之人类学/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民俗学方向的专业研究与田野考察的论文、报告。涉及历史、宗教、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等领域。本刊严格编风、严格学术规范、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操作、培养学术新人的举措等等。获得学者、读者好评。是国内不少第一流名牌大学博、硕研究生和职称评定所认定的学术期刊。《西北民族研究》获奖情况:曾连续三届被遴选为CSSCI来源期刊和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首先你应该选专业吧,两个学校的特色专业是不一样的;其次,你如果是青海人的话就选西北民族大学吧,出去转转,长长见识也不错,要是外省的,选择青海民院也不错,是清华大学联合扶助对象,是青海的重点院校,也是211,另外,青海民风淳朴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美国ULRICH国际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收录刊物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5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7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16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3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4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5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7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4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11个授权领域):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金融硕士。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设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格萨尔研究院、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藏文典籍全文数字化研究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200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6项,国家民委教改项目23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学校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社会学专业。有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精细化工、口腔内科学、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口译课程。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动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2个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建有10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学校成为“民族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成为“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建有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同时,建有1个省级工程中心: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80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3项,省部级项目50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422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蝉联2-3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家级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期刊。 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料37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近192万册;博物馆馆藏文物23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17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三次被甘肃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加、韩、德、俄、蒙古等国家的二十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学校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截止目前,聘请了200多位长期外籍专家和近600多位短期外籍专家,接收培养了500多名留学生。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刊名: 传承 Inheritance & Innovtion 主办: 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9086 CN 45-1357/D 曾用刊名:广西党史 创刊年:199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收录网站:新闻出版总署、知网、维普、万方《传承》杂志是由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国际大16开本,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5—1357/D,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86。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主要的栏目:领导论坛、执政镜鉴、红色经典、档案揭秘、魅力广西、先锋礼赞、历史记忆、传承视野、党史文库等找不到杂志社的联系方式,黑龙江的杂志简介本刊是民族学专业学术类期刊。旨在交流民族工作经济,促进民族学研究。发表有关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民族文学、民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读者对象为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 有英文目次及文摘。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期刊信息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主编:沃岭生ISSN:1004-4922CN:23-1021/C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186号邮政编码:150081如果要在其他杂志发表可以和我联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北方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萨满文化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萨满教学术史》(2010年)。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萨满教昏迷术研究》。最终成果《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获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资助出版,于200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主持,最终成果《〈乌布西奔妈妈〉研究》获2009年度大连市学术专著出版资助。4.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萨满教文化研究》,主持,最终成果《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于200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5.吉林省教育厅课题《萨满教造型艺术的民族学调查与研究》(2004年立项)6.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国外萨满学前沿问题译介》(2006)。最终成果《域外萨满学文集》于2010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7.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满族家谱选辑》(2005),第一参加者。8.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北方古代民族萨满教史料整理》,主持,待结项。9.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满族萨满信仰调查与研究》,主持。阶段性研究成果《追寻萨满的足迹——松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于2009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2.《追寻萨满的足迹——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3.《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4.《萨满文化论》(与富育光合著),(台)学生书局,2005年9月5.《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6.《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萨满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书,入选《中国宗教研究年鉴》“部分宗教学著作”栏目。) 《萨满文化调查研究丛书》,主编,学苑出版社,2009-2010年①《金子一样的嘴——满族说部文集》,富育光主编,2009年②《萨满艺术论》,富育光著,2009年③《域外萨满学文集》,郭淑云主编,2010年2.《萨满文化研究》第2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3.《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 《萨满文化解读》,执行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5.《钦定八旗通志》,参与点校,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6.《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郭淑云、王宏刚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7.《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满族卷、鄂伦春族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8. 《宗教大辞典》,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8月9.《旗人生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10.《吉林旗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颜元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特点》,《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全文转载)。2.《从〈大义觉迷录〉看清世宗的民族思想》,《北方民族》1988年第1期。3.《萨满教浅析》,《协商新报》1990年52、53、54、55期4.《雍正〈上谕内阁〉及其价值》,《北方民族》1991年第3期5.《满族古文化遗存探考》,《满族研究》1991年第3期6.《萨满的社会职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1期7.《萨满教原始崇拜及其祭礼》(合),(台北)《民俗曲艺》,1991年夏季号8.《萨满教文化与东北史研究》,《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992年版9.《北方萨满教及其特征》,《宗教》1992年第1期10.《满族萨满教雪祭探析——兼论原始萨满教的社会功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11.《萨满教原始气运观探微》(合),《北方民族》1992年第3期12.《〈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论析》,《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13.《别具特色的满族服饰》,《吉林日报》1993、10、5五版。14.Social Function of the Manchu Shaman,Shamans and cultures(edited by Mihaly Hoppal and Keith DHoward),Budapest,1993年15.《鲸海文化初探》(合),《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6.《满族鸟崇拜文化探源》,(台北)《满族文化》第20期,1994年17.《鲸海文化特征论考——兼论满族先世与日本的海上往来》(合),《北方民族》1994年第3期18.《国际萨满教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匈牙利召开》,《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3期19.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chu Shamanic Dance,Shamaniam inPerforminc Art (edited by Tae-gon and Mihaly Hoppal),Budapest,199520.《表现诸多原始特征的鄂伦春族萨满教》,《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1期21.《萨满教文化及其对北方民俗的影响》,《东北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22.《鄂伦春族萨满教特点刍议》,《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6年4 期转载)。23.《满族鸟崇拜及其对民俗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7年2期转载)。24.《来自田野山乡的瑰宝——也谈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抢救》,《北方民族》1996年第3期25.《萨满教的鸟崇拜观念》,(韩国)《艺乡》(光明日报社月刊)1996年第8期26.《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传统道德建设》,《北方民族》1997年第3期27.《萨满医药与疗术》,《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28.《萨满教宇宙观探微》,《宗教》1998年3-4期29.《萨满判神及其特征》,《北方民族》1998年第4期30.《萨满教宇宙观论析》,(韩国)《韩国古典研究》1998年4期31.Der Urbegriff Des qiyun im Schamanismus,Studia et Documenta Manchu—Shamanica(edite by Giovanni Stary),Italy,199832. The Kyakala in China: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Journal de la Societe Finno-Ougrienne (Journal of the Finno-Ugrian Society), 1999(合)33、《萨满教灵魂观与北方葬俗》,《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34.《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1期(《2002年中国文艺学年鉴》转载)35.《萨满跳神治病程式与机理》,《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36.《萨满教灵魂观及其哲学思想》,《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37.《2001年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增刊38.《萨满面具功能与特征》,《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意大利《中亚杂志》(CentralAsiatic journal 2003(2)全文转载)39.《萨满教宇宙观及其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2期40.《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41.《萨满教造型艺术特征》,《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42.《萨满面具类型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3.《宁安满族玛虎仪式与玛虎面具刍议》,《戏曲研究》第62辑,2003年44.《萨满昏迷术的社会成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5.《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生物认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46.《萨满教天穹层次构想与吉数崇拜》,《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47.《萨满教表意符号形态》,《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48.《论萨满文化价值与抢救的紧迫性》,《长春日报》2004年8月10日49.《萨满教与氏族地理》,《满族研究》2004年第4期50.《从北方岩画看萨满教的崇拜观念》,《远东高教专刊》2004年第3期51.《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6期52.《北方民族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北方文物》2005年第1期53.《物候历法与萨满祭祀》,《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1期54.《宗教信仰及政策与民族关系》,《北方民族》2005年第1期55.The Medical Skill of shamanistic Therapy of Northern Chinese Minorities,ETHNOTHERAPIES IN THE CYCLE OF LIFE,200556.《蒙古族萨满过关仪式》,《北方民族》2005年第3期,收入《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之一《原始宗教与萨满教卷》(孟慧英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57.《萨满教成因要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8.《萨满的传承与技艺的传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9.《萨满文化与北方民俗》,《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60.《致幻药物与萨满通神体验》,《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61.《催眠术与萨满附体状态下的人格变化》,《宗教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62.《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63.《萨满脱魂的类型》,白庚胜、霍帕尔主编《萨满文化辩证》,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64.《“萨满”词源与词义考析》,《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65.《国外萨满生理心理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7年4期66.《汉军旗萨满祭礼》(合),郭淑云主编《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7.Religious Education in Manchu Shamanism, as Seen from Jiaowuyun,Shamans,200868.《萨满出神术相关术语界定》,《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2期69.《从教乌云看满族萨满教的宗教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70.The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Grandfathers the God in The Manchu Shi Clan,Shaman,Spring/Autumn 200971.《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的文学解读》(合),《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2.《中国萨满教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73.《中国萨满教80年研究历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1年2期74.《中国萨满教研究特点与展望》,《西域研究》2012年2期 1.[美] Michael Harner and Sandra Harner(迈克·哈纳、山德·哈纳)《萨满医疗的核心实践》,《萨满文化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匈] Mihily Hoppal(米哈伊·霍帕尔)《世纪之交的萨满教研究》,《满语研究》2002年第2期3.[美] Michael Harner(迈克·哈纳)《意识变异形态与萨满教》,《蒙古学信息》2003年第1期 1.《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2.《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吉林省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3.《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辽宁省优秀图书三等奖(2003)4.《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3)。5.《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论文),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2004)6.《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论文),获吉林省第八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提名奖(2005)7.《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一等奖(2006)8.《原始活态文化》,获吉林省高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9.《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10.《北方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吉林省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

  • 索引序列
  •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 广西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
  • 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官网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