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发布时间: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人口过的会给城市带来以下影响:正面的影响:1、人口多,在一方面充实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给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优势;2、人口多,也繁华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和加快了城市的发展;3、人口多也同时带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负面的影响:1、人口多,加重了城市的交通运输,交通堵塞和拥挤等问题接踵而来;人口多一方面也影响了城市的治安和社会秩序的运转;人口多也造成了城市很大的就业压力,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性加强,人情淡漠;人口多也影响了城市的资源分配和利用及消耗。总之,人口多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人口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是住房的紧张,人所共知,是人总得居住在屋内,成人后总得安家。这些都会造成城市住房的极大紧缺;二是出行困难,人除了在家里休息二外,总是要到外面世界参加社会劳动,参加社会文化学习,参加社会的跟自己有关的一切活动,人口剧增,给这个城市带来的路况拥堵是不言而喻的;三是,带来工作岗位的激烈竞争,就业的困难,造成人多岗位少,几十上百上千的人争一个岗位,让不少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让一部分人只能提前退休,让出工作岗位;四是,食品的短缺,人要生存,必须要通过补充食物,生产食品的土地没增加,而人口增加了,因此会带来食品的短缺问题;五是,带来所有社会设施的短缺,紧张,无法满足人们需要,比如让人们受良好教育的学校,人们生病后赖以治疗的各类型医院等;六是,城市生活质量的下降,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污染等,让城市不堪重负,让人们苦不堪言。人口剧增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负面效应是巨大的。

《人口研究》是人口学领域的顶刊,理论文章和数理文章兼收,更具学术性。《中国人口科学》缺乏理论文章,但是数理文章比《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水平更高一些。人口学期刊的排名是:《人口研究》(A)、《中国人口科学》(A-)、《人口学刊》(B)、《人口与经济》(B)、《人口与发展》(B-)、《南方人口》(C)、《西北人口》(C)、《人口与社会》(D)。

人口与发展投稿经验总结

自己写吧。。

一,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仍占比重最大二中国老龄化社会逐步加快三整体人口素质偏低亟待提高四控制人口数量刻不容缓

人口与发展投稿经验分享

珠海市常住人口及发展状况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决定,我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在省政府和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体调查工作人员的努力,圆满完成了1%人口抽样调查任务,机器汇总资料也已全部处理完毕。现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对我市常住人口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一、常住人口现状及增长情况 (一)常住人口①现状 珠海陆地、海域面积7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下辖香洲、斗门、金湾三个行政区。 2005年11月1日零时,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43万人,其中男性33万人,女性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在末位。 (二)常住人口增长情况 根据我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41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54万人,比“三普”增加13万人,增长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54万人,比“四普”增加60万人,增长4%;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为43万人,比“五普”增加87万人,增长5%。详见表一。 表一:珠海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 年份 指标 1982年“三普” 1990年“四普” 2000年“五普”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常住人口 374137 635365 8 1235437 4 43 5 其中:户籍② 370296 474891 2 569612 6 64 1 外来 3841 160474 8倍 665825 4 79 -7 人口密度 296 502 6 758 51 839 7 从上述表中可看出,珠海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普”时期1%的增长率,提高到“四普”的8%,再提高到“五普”的4%,1982年-2000年的十八年间,珠海人口增长迅速,年均递增率为9%,特别是流动人口,增速大大快于户籍人口,年均递增率达到8%。踏入21世纪后,珠海人口增速放缓,年递增率降为7% 二、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 日,全市出生人口为16530人,出生率为39‰,死亡人口4132人,死亡率为68‰,自然增长人口12398人,自然增长率为71‰。 三、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一)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我市43万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6%,15-64岁人口为61万人,占21%,65岁以上人口83万人,占5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61个百分点。珠海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五普前0-14岁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20%以上,与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随着城市逐渐扩大,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加强,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由“四普”时期的97%,下降到“五普”的31%,再下降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26%。 和全省相比,珠海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一是少儿人口比重较轻,比全省平均水平(32%)低6个百分点;二是老年人口比重小,比全省平均水平(41%)低88个百分点。珠海是年轻的移民城市,大量流入珠海的外来人口属于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导致珠海劳动年龄人口几乎占常住人口的八成。 (二)人口性别构成状况 据资料汇总显示,我市43万人口中,男性为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2%,女性为98万人,占48%,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与“五普”相比,人口性别比上升87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接近,只低53个百分点。 虽然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较低,但出生婴儿和少年儿童人口性别比则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2005年出生人口中,男婴占25%,女婴占75%,出生人口性别比达58;1-4岁组人口性别比更达到7%。 四、家庭、婚姻情况 (一)家庭户规模的变化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户规模的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生育政策和家庭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汇总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家庭户64万户,比“五普”增长79%,其中城镇家庭户58万户,农村家庭户06万户。 我市家庭户规模自建市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家庭户规模(人/户)从“三普”时期4人,下降到“四普”8人,再下降到“五普”10人,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84人,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与全省平均水平(39人)相比,少55人。 城镇家庭户规模低于农村。资料显示,我市2005年城镇家庭户规模为8人,而农村为19人。 (二)婚姻状况的变化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绝大部分成年人都处于一定的婚姻状态下。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在婚姻状况栏沿用“五普”指标,同样分为:未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 1.未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未婚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71%,比“五普”下降37个百分点。 从性别比来看,男性未婚人口高于女性未婚人口,男性未婚人口占未婚人口的68%,女性占32%。平均初婚年龄为36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62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07岁。 从城乡差别看,城镇未婚人口比重为8%,乡村未婚人口比重为74%,城镇未婚人口比乡村未婚人口比重高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女性未婚人口比重比农村高出14个百分点,说明城镇晚婚人口较多,特别是城镇女性人口,与农村相比尤其明显。 从文化构成看,未婚人口仍然以初中文化居多,占92%,其次是高中文化程度,占08%,再次是大专文化程度,占55%。与“五普”相比,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而大专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则上升9个百分点。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结婚年龄越晚。 2、有配偶人口状况 本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有配偶人口包括了初婚有配偶和再婚有配偶两种类型。2005年全市有配偶人口中,初婚有配偶占23%,再婚有配偶只占77%,说明再婚夫妇比例很低。有配偶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51%,比“五普”上升79个百分点。 从城乡构成看,农村有偶率高于城镇,农村有偶率为53%,城镇为9%。 3、离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离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9%,比“五普”上升48个百分点。 分性别看,女性离婚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占离婚人口的47%,这与现代女性经济独立,注重生活质量有关。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离婚率高于农村,农村离婚率为74%,比城镇离婚率低5个百分点。 4、丧偶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丧偶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6%,与“五普”相比略微提升,升1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丧偶率为58%,女性丧偶率为01%,与“五普”相比,基本持平。 五、城镇人口状况 2005年,我市城镇比为9,城镇人口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农村人口11万人,占1%。与“五普”相比,城镇人口上升42个百分点。 六、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下同)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 高中文化程度人口37万人,占18%,初中文化程度人口62万人,占09%,小学文化程度人口59万人,占34%。与“五普”相比,每十万人拥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变化最大的是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7502人上升到11244人,增加了3742人。其余文化程度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幅没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快。 从性别比看,除小学文化程度女性比重高于男性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男性比重无一例外的高于女性(详见表二)。 表二:2005年珠海市分性别人口文化程度比重 单位:% 文化程度 性别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男 02 57 56 28 女 98 43 44 72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高中以上学历人口比农村高56个百分点,农村小学学历人口比重最大,其次是初中,也就是说农村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为主(详见表三)。 表三:2005年珠海城乡人口文化构成 单位:% 文化程度 城乡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城镇 30 49 97 95 农村 22 01 16 87 文盲人口比重降低,人口整体素质有所提高。2005年全市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6%,其中男性文盲人口为51%,女性文盲人口为39%。与“五普”相比,文盲人口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下降04个百分点,女性下降1个百分点。 七、民族人口构成情况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在我市43万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54万人,占常住人口96%,少数民族人口89万人,占常住人口89%,有少数民族30个。与“五普”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长33%。 我市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主城区香洲。少数民族中主要以壮族、土家族、瑶族为主,三者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4%。少数民族中男女性别比偏低,性别比为(以女性为100)6,低于汉族的1。 八、就业和失业人口状况 本次调查的就业人口是指按常住地登记的调查时点前一周从事了1小时以上有收入的社会劳动者,或在职休假、培训、季节性歇业未工作的15周岁及以上人口。失业人口是指调查时点前一周没有正式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与“五普”相比,珠海常住人口就业状况有如下变化。 (一)就业人口状况 1.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下降,劳动就业率下降 2005年全市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经济活动人口/16岁及以上人口)为87%,劳动就业率(就业人数/16岁及以上人口)为83%,分别比“五普”下降9和17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本地就业人数增加和外来劳动力流入,珠海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有所下降,导致经济活动人口大量增加,虽然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但随着特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在某些方面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加,使就业率下降。 2.就业人口年龄、性别、文化构成 珠海是年轻的移民城市,因此就业人口年龄构成也轻。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44岁年龄段,占就业者总量的27%,与“五普”相比基本持平。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就业人数比重为46%,女性为54%,男性就业人数比“五普”增长65%,女性就业人数则比“五普”减6%。男性就业人口增长快于女性就业人口。 就业者文化素质提升,绝大部分受过普通高中以下教育。据资料显示,在就业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72%;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07%。与“五普”相比,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口下降9个百分点;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下降91个百分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提高5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就业者虽然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为主,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3.就业人口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本次调查就业人口参加社会保险是指参加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就业者。就业者可以参加其中一项保险或同时参加三项保险。 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市就业人口中参加失业保险的比重为95%,参加养老保险的为13%,参加医疗保险的为2%。 从性别比看,就业者中男性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要高于女性。男性就业者参加失业保险占就业人口的68%,女性则为27%;男性参加养老保险的占31%,女性则为82%;男性参加医疗保险的占33%,女性则占87%。 从城镇构成看,城镇就业者在参加失业、养老保险比率大于农村。城镇就业者参加失业保险比率为04%,农村则为83%;城镇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比率为38%,农村为32%;城镇就业者参加医疗保险比率为01%,农村为66%。医疗保险农村大于城镇,主要是珠海近两年来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缴纳一定费用,即可享受医疗保险。 (二)失业人口状况 2005年我市失业率为01%,与“五普”相比,失业率基本持平。 从各区情况看,香洲区失业率最低为61%,金湾区失业率最高为51%,二者相差93个百分点。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失业人口高于女性。失业人口中,男性失业人口占26%,女性失业人口占74%。 从年龄构成看,16-39岁的失业人口占45%;从文化程度看,失业人口以文化素质低者居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仅占86%。年轻失业人口比例较高,原因是当今年轻人对职业比较挑剔,工作太苦太累工资又不高的,宁愿不干,在家当“啃老族”;文化程度低者就业相对困难。 九、流动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流动人口7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8%,比“五普”减少79万人,减69%。 我市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外省,外省流动人口占08%,与“五普”相比,上升42个百分点;省内占92%,比“五普”下降41个百分点。 从年龄构成看,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44岁之间,占54%;从性别看,男女性别基本持平,性别比为57。 外省流动人口从来源地看,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广西、湖北、河南、江西、重庆七省区,七省区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的11%,其中湖南省在我市流动人口最多,占84%。 从文化程度看,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占6岁及以上人口09%,有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流动人口仅占48%。 十、居住环境状况 (一)居住水平 本次调查的居住面积是指住房的建筑面积,住房间数是指除厨房、厕所和厅以外的所有自然间数。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全市居民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41间(“五普”住房间数包括客厅,因此不可比),人均住房间数为85间,人均住房面积为9平方米。 从人均住房面积构成看,人均住房面积在20-39平方米的家庭户占的比重较大,占全部家庭户的86%;住房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占93%;人均住房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的占77%,其中人均住房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占33%。数据表明,我市人均居住面积相对宽敞。人均住房面积分城乡看,城镇家庭户居住环境比农村更好些。农村家庭户在20-39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占的比重比城镇家庭户少25个百分点,而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户比城镇家庭户少96个百分点。 从家庭住房间数看,全市近八成八的家庭住房间数为1-3间,其中拥有1间、2间、3间住房的家庭比重分别为79%、03%、81%。家庭住房间数分城乡看,城镇家庭户以3间住房占的比重最大,为46%,而农村家庭户则以1间住房为主,占33%。 (二)居住质量 从全市城镇与农村同时拥有厨房和厕所情况看,城镇住房条件稍微好于农村。城镇家庭户同时拥有厨房和厕所的比重达31%,而农村只有31%。而从饮用自来水和有无洗澡设施看,我市城镇与农村水平基本一致,这与我市坚持开展村村通自来水有关。 从住宅质量看,全市家庭户中,住楼房的占76%,比“五普”提高9个百分点。在农村仍然以平房为主要居住地,居住平房的家庭户占农村家庭户的9%,城镇家庭户居住楼房的比例则达38%。住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家庭户占全市家庭户的14%。 从住宅建成时间看,1980-1989年建成的户占92%,1990-1999年建成的户占09%,2000-2005年建成的户占76%,也就是说,珠海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建成的户就占了全市的77%,以珠海作为新建城市相吻合。 (三)住房来源和开支 从住房来源看,全市家庭户住房主要来源是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公产房,购买住房的家庭占76%,自建住房的户占48%,租房户占76%。珠海租房户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与珠海外来人口较多有关。 从城乡构成看,城市与农村住房来源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村家庭户绝大部分住房是自建房,自建房比例高达73%,极少购买房屋。城镇自建住房的比例只有31%,购买住房的占09%,租房占3%。 从住房开支看,若将购建住房费用分为10万元以下,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4个档次,则这4个档次的家庭户比重分别为32%、05%、83%、8%;城镇家庭户比重为05%、68%、19%、13%;农村家庭户比重为75%、8%、73%、73%。从数据中可看出,农村购建住房由于经济原因,绝大部分费用在10万元以下。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前言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四)人口与水资源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3、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四.总结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一,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仍占比重最大二中国老龄化社会逐步加快三整体人口素质偏低亟待提高四控制人口数量刻不容缓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前言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四)人口与水资源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3、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四.总结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人口与健康杂志是核心期刊。更名改版后的《人口与健康》杂志越办越好,成为全国卫健系统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的专业核心刊物。《人口与健康》杂志前身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是由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指导下的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权威性刊物,以指导工作、推进改革、聚焦热点、服务读者为宗旨,深受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的喜爱,一直与该杂志保持着深度交流,相互促进了工作的健康发展。《人口与健康》简介:伴随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2019年,杂志正式更名为《人口与健康》,将针对卫生健康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队伍的需求,放眼人口、立足健康,为各级卫生健康系统搭建一个理论学习、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互通信息、展示行业风采、反映基层情况的宣传平台。为契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举措,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卫生健康宣传队伍,借助更高平台,让宣传通讯工作更上新台阶。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n《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n《人口与发展》、n《人口经济》、n《南方人口》

70%本刊以、的人口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发展理论的原则,为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服务,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务。在理论研究上,它推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文章;在具体实践中,它欣赏来自基层的新经验、新观点。该刊长期致力于中国人口科学的体系建设,常设栏目有人口理论研究、综合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流动迁移与城市化问题、人口的数量变动与质量变化、保障问题、人力问题、人口问题、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一直关注我国的计划生育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本从1988年起面向国内外公行,1999年起又出版了光盘版,发行遍及中、美、英、德、日等30多个和地区,为这些和地区各大图书馆的馆***期刊。《人口学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大学图书馆、中国文献信息中心、学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三家权威机构认定为核心期刊。该刊的全文转载率、摘编率、索引率在我国科学类刊物中都名列前茅。

最直接的《人口研究》,只最好的期刊可能有点难投期刊属于: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整体都不是很好投吧,还有《中国人口科学》《人口学刊》《人口与社会》都是可以的,想要好投可以在杂志之家咨询,绝对对你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人口与发展投稿经验总结
  • 人口与发展投稿经验分享
  •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