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发布时间: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省级期刊很容易投的,主要看文章的格式,文献,相对内容来说不太重要,反之,核心期刊的要求就高了,一篇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中途返修稿件,大约从投递到收录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刊出的时间,每本杂志有所不同,但大都在半年以上,所以想投递核心期刊,请提前一年以上时间准备,职称晋升导师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福建医药》是不是核心刊物?!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评选一次。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9 共遴选了 1123 种期刊, 其中英文刊 67 种, 中文刊 1056 种; 核心库期刊 748 种(以C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 375 种(以E为表记)福建医药杂志不是。

〔摘要〕 本文从儿童患者的特殊生理结构出发,分析药师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提醒患者家属在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特殊贮存等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科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 儿科;合理用药;调配  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与成人不尽同,较成人宜产生不良反应〔1~3〕。如何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每一个药师在门诊药房配方时应该思索的问题。现在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由传统的“保证药品供应”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由被动式服务转向主动式服务〔4,5〕。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窗口,是连结医患的一个纽带,也是直接面向患者的一个重要岗位,窗口配方发药可以使患者在短暂的取药过程里获得正确的用药指导,从而使药物治疗更有效,也使药师的价值得到体现。本文就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患者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概述。  1 药物的使用方法  1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某些药物如色苷酸钠滴眼液可以通过鼻腔给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腹泻用的思密达可以直接将其涂于口腔治疗溃疡等。这些药物特殊的给药方式需要在配方发药时特别交待清楚,从而帮助患者正确用药。  2 混悬液型药物的使用 某些混悬液型药物如内服的美林,外用的炉苷石洗剂,应在配方发药时交待患儿家属“用前摇匀”,使有效成分发挥最大疗效。  3 退热药物的正确作用 用于小儿退热的药物多是液体滴剂如小儿百服宁滴剂、泰诺林等,便于婴幼儿服用,但许多患儿家属误认为滴剂是用于鼻腔,因此药师必须向患儿家属交待清楚滴剂只能用于口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时,仅笼统交待患儿家属“高热时服用”是不够的,很多家属弄不清楚多少度称之为“高热”,容易造成有热度就服用,而发热本身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因此药师应向家属解释清楚“5 ℃以上才需服用”,并告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以及最多用药次数,避免因急于退热而短时间内重复用药,引起患儿大汗淋漓甚至虚脱。  4 同药异名 某些患儿家属会同时挂号看内、外科,而同药异名的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如抗生素类的艾克儿、铿锵、安奇、君尔清等,它们的有效成分均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伊可新、娃的福、贝特令均为维生素AD丸。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重复用药,药师应向家长交待清楚不能同时服用,或请医生去除类同的药物,避免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 微生态制剂 如金双岐、妈咪爱、培菲康等,不宜与抗生素合用,否则会降低或灭活这类药物的活性,从而降低疗效;同样高温也不利于细菌体的存活,所以在配发此类药物时需要特别关照患儿家属,应用低于40 ℃的水或牛奶冲服,不应与抗生素同服,且时间须间隔1 h以上。  6 某些特殊剂型的药物 如德巴金控释片,其药物缓慢释放吸收,能恒定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减少给药次数并保证药物浓度平稳。这种特殊的片剂不能咀嚼或弄碎分次服,否则会破坏剂型的功能降低其药效,因此需要特别提醒患儿家属,如果小儿吞咽能力不强,请改用德巴金糖浆或其他同类型药品,避免使用片剂。  2 药物的使用剂量  大多数患儿家属是非专业人士,对于医学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药师配方发药时,对于剂量的交待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如药物规格计量单位:克、毫克、毫升。应直接交待清楚服几片、几包或量杯上的几小格,便于患儿家属理解〔6〕。目前市场上适用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药物剂型明显缺乏,尤其是近年来成人病低龄化,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大多是适用于成人的,药师在配方发药时需要交代清楚剂量、用法,避免剂量不正确影响药物疗效,产生毒性。  3 药物特殊的贮存条件  一些生物制品,如丙球、干扰素等和微生态制剂如金双岐、培菲康等药物的贮存条件是有特殊规定的。一般适宜的贮存温度为2 ℃~8 ℃冷藏,若不注意贮存条件可能使药物效价降低,甚至提早失效。外科常用的贝复剂和眼科用的贝复舒,属于蛋白质类药物,也应避免置于高温或冰冻环境下,需要2 ℃~8 ℃冷藏,所以调配此类药物时应特别交待患儿家属需要将其放置冰箱内冷藏。  4 其他  1 β�内酰胺类药物 如青霉素,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正常配药程序中应询问患儿家属是否为患儿做过皮试,在确定“皮试阴性”或连续使用时方能调配此类药物。曾经有过青霉素过敏史的患儿在使用口服青霉素类药物或青霉素过敏者应用头孢类药物时都应先皮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提高药物安全性。  2 其他药物的用药方法 有些药物应在饭前单独服用,如必奇是蒙脱石散,属于吸附剂,如饭后服用或与其他药物同服时会降低自身疗效,也会影响其他药物发挥作用;多潘立同(吗丁啉)为胃动力及止吐药,空腹口服吸收迅速,30 min~60 min可达峰止血药浓度。胃酸的减少会影响多潘立同的吸收,应在饭前15 min~30 min服用,若在饭后服用,吸收会有所延迟。舒可捷为胃黏膜保护剂,饭前20 min服用会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而大环内脂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所以应提醒家长让患儿饭后服用,以减轻副作用。总之,提高儿科用药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详细向患者交代用法用量、保管储存、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提高药物疗效、加强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7,8〕。药师应运用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展综合性儿科临床服务,使门诊药房的窗口真正成为连接医疗与患者的纽带。  参考文献:  〔1〕 陆金云,温时才 从儿童生理和发病特点讨论儿科用药的安全性〔J〕 实用临床医学,2003,4(4):  〔2〕 陈文清,何熙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J〕 儿科药学杂志,1998,4(1):  〔3〕 郝建华 基层医院儿科用药亟待加强监护管理〔J〕 儿科药学杂志,2005,11(1):  〔4〕 吴国明,熊华清,史芳 论调剂工作中的审方与合理用药〔J〕 中国药房,2002,13(1):  〔5〕 张宗久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J〕中国药师,2002,5(7):  〔6〕 邢梅 减少儿科用药失误的有关问题〔J〕 中国药事,2004,18(4):  〔7〕 卢鸿飞,郭新华,冯叶彬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2):  〔8〕 任冠桦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 海峡药学,2005,17(6):  下面网址里在找找可能有你想要的

一般像是这种前边带着地名什么的都不是核心,是普刊,而且一般是省级刊物

《福建医药》是不是核心刊物?!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论文《散发性脑炎20例临床分析》发表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国家级杂志》CN14-1132/R1995年第 8卷第3期。本文在1996年12月录用至《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论文编号1904270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著作权证书编号:YB1729。论文《散发性脑炎延误诊断7例分析》发表在福建医药杂志CN35-107/R1995年第17卷第一期,论文《蜘网膜下腔出血延误诊断二例》发表在福建医药杂志CN35-1071/R1992年第14卷第5期。论文《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1996年5月6日中国中医药学会在黄山全国中青年中医学术研讨会大会交流。论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分析(附44例报告)》发表在医师进修杂志《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CN211229/R2000年增刊。论著《散发性脑炎病因及命名的探讨(附26例报告)》被纳入1998年西欧5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98中医治疗慢性疑难病国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该论著正式发表在亚洲医药杂志《国际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CN91(外)-3852000年4月第11卷第4期;他曾多次获得单位先进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在1996年4月曾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通知录用至《中华特色名医辞典》。1997年6月入选由世界医药研究中心及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编辑的《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并担任中华名医协会理事。他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加拿大、泰国、香港等地举行的地区性医疗卫生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在2000年5月出日连续2次被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参加于2001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8届世界危重病症医疗学术会议。

《福建医药》是不是核心刊物?!

首先,你需要确认你说的核心期刊是哪一种?医学的核心期刊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也就是俗称的北大和统计源。另外,需要纠正核心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如果你能说明您的研究方向或者科室,可以为你推荐一些不错的期刊。

福建文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厦门文学或者福建文学这类杂志大多发表圈内的作品,你可以试着加入他们,都是一群爱好文学的年轻人

一些文摘杂志需要这些图片,不过还得看你的图片是什么类型的了 ,如果是漫画上这些就比较容易了如果摄影,而且你觉得你的作品已经很好了,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同时要关注当地摄影协会,原则每年他们会举办摄影展,这是爱好者们投稿的好机会。如果你觉得还要学习,可以找个摄影网注册成会员,能免费上传,供大家欣赏、点评。

可以试试青年文摘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你好:  这是个方子你试试  【名医简介】  黄宗勖, 生于1912年,现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黄氏兼任康复保健中心专家、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学术顾问、中国针灸学会福建分会顾问、福州市科协老年高级医学专家协会顾问、加拿大及美国国际中医研究会荣誉博士、马来西亚中国医药健康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职。黄氏行医执教50余年,擅长针药并治内、妇各科疑难杂症,尤其擅治哮喘、胃痛、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头痛、糖尿病、男女不育症、痛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均获较满意疗效。  黄氏撰写的专著有《针灸速成手册》、《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针药治验医案医话选》(英文版)、《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现代实用针灸学》等,合编出版有《新编针灸学》、《中医基础理论评解》、《针治疑难奇症案汇》等,并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英文4篇)。  【名方】益气活络汤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羌活、独活、防己、当归、白芍各12克,桑枝30克,炙甘草6克。外用药组成:当归15克,赤芍12克,川芎9克,细辛9克,桂枝15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桑枝30克,没药、乳香各12克,鸡血藤15克,丝瓜络15克。  【功能】益气养血,搜剔络邪。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痹,顽痹。  【用法】上药加水3碗,浸半小时,煎取1碗;第2次用水1碗半,煎取半碗,分2次饭前空腹服。外用药:上药煎汤1脸盆,先熏后洗患部30分钟;熏时用布盖严,勿使汤气外泄,每日1~2次;药汤留用重煎可连用3天换药。针灸治疗:施治原则为根据患病部位循行经脉,采用局部与远端结合的原则选穴,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治疗一般以针刺为主,偏寒者可针灸并用。上肢:合谷透向后溪、阳池、外关、曲池、肩隅等穴。下肢:太冲、昆仑、丘墟、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环跳等穴。操作:每天或隔天针灸1次,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12次为1疗程,休息3~5天,再行下1疗程。  【方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主要因体质素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而发病。日久,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肌肉不充,致使肌萎、筋缩、骨损、关节畸形僵硬,行动艰难。  由于感邪和素体阴阳胜衰的不同,故病人临床表现有偏于湿热、寒湿之区别,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是本病的临床特征。而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发病机制,《金匮》提出了肝肾先虚为本病之主因。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滋补肝肾、补气益血之法;调补脾胃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重要环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充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扶正兼祛邪,祛邪兼扶正,故以扶正祛邪为治本病的基本法则。因此在内服中药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生血为本病治本之药,以贯治疗过程之始终;当归、白芍补血养肝荣筋;桂枝温经散寒,通达四肢,调和营卫;羌活、独活、防风祛风化湿散寒;防己、川乌、草乌、桑枝宣痹止痛,祛风化湿。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久痹、顽痹,故应加透骨搜络之虫类药,方能奏效。如蜈蚣、全蝎性善走窜,能祛风化瘀活血,通络驱邪,消肿止痛,对于寒热错杂型及偏热型疗效较佳。乌梢蛇或白花蛇善于透骨搜风,消肿解毒,能治手足麻木,骨节疼痛,起痿疗瘫,多为偏寒型所用。如能灵活随证加减,其效益彰,是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按痹证一般祛风、除湿、散寒方法来处理。  本病属慢性顽固难治的疾病,专靠服药或针灸力量单薄,疗效不著,故须采用内服中药、针灸及中药熏洗,内外同治,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总之,治疗过程中,在初、中期应注意补脾胃、气血,兼顾肝肾;中晚期应注意调肝肾、补阴阳、顾脾胃,才能获较满意疗效。  【加减】偏热型加生石膏60克,地龙12克,蜈蚣2条,全蝎6克;偏寒型桂枝加至20克,细辛6克,川乌、草乌各12克,白花蛇或乌梢蛇9克;寒热错杂型加防风12克,丹参20克,石膏20克,蜈蚣2条,全蝎6克。外用药加减:偏热加生石膏90克,土茯苓30克;偏寒加川乌、草乌各12克;寒热错杂加防风12克,桑寄生15克,络石藤12克。  LZ也可以咨询医师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征稿内容:  1、对古今中医文献研究的新思路、新见解,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2、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等经典著作中的特色理论、治法、治则及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或临床体会。   3、对传统的脏腑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进行深入临床研究的成果。   4、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历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的临床经验及其学术思想介绍。   5、近现代名中医的医学贡献、生平事迹、趣闻逸事等。   6、未曾发表的名医遗著。稿件格式:   一、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突出重点,列出2-5个关键词不达意,字数以3000字以内为宜,重要论著字数不限。   二、请用16开方格纸誊写,字迹工整,使用规范简化字,标点清楚,均占一格,外文与符号均要打印,数据、引文须核对无误。请勿投寄油印、复印稿件。字迹潦草或涂改不清者,恕不接受。如交电脑文档请用Word格式,勿用文本格式。   三、来稿中计量单位按中华医学会杂志编辑出版部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规范,药名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   四、作者署名按下列格式:单位全称(省/直辖市/自治区,邮编)姓名   例如: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栋   五、参考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编号按正文出现先后次序连续排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排列于文后。近现代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刊物、资料等不作文献引用,可在该页下注明。六、老中医经验类稿件,须说明该老中医的年龄和职称,并附单位证明;简讯、征文、通知类稿件,请作者所在单位审核,附单位介绍信;书讯类稿件,请寄样书1册。   七、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如需退稿者,请附足邮资。切勿一稿两投,投稿后6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八、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请作者考虑;不愿删改者,请事先声明。 。   九、来稿一经刊出,即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来稿、汇款请寄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内,《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20)。网上投稿请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寄送。请勿寄给个人,以免耽误。

  • 索引序列
  •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福建医药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福建文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