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生理心理学文献查找笔记百度网盘

生理心理学文献查找笔记百度网盘

发布时间:

生理心理学文献查找笔记百度网盘

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提取码: i7bd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已发站内信,确认后请采纳

2022文都考研心理学312链接: 提取码:rgnr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你可以去勤 思考研论坛上下载 或者加老师 老师可以发给你些考研资料 考研加油!!!

生理心理学文献笔记

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可分为基础心理学(理论体系的 建立和 基本规律的 探讨),和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的 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服务 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和 工作质量)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 一个分支学科,在临床上(心理卫生,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服务保障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基础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构建了心理学最基本的 概念和最基本的 理论。 一节绪论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 活动规律)的 科学。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他来自心理学各个分支,又对各个分支的研究有指导意义。2)心理学的 内容:1(认知), 2(情绪,情感和 意志),3(需要和动机: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动机),4(能力和人格。)人格:气质和性格3)心理面貌就是心理特征需要和动机——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某种活动的适应性,气质和性格——人格特征 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单细胞变形虫_感应_环节动物_蚯蚓,蚂蚁,蜘蛛_有神经系统_感觉——心理现象脊椎动物——脊椎和 大脑——认识事物的 各种属相——知觉的 心理现象灵长——猩猩和 猴子——大脑发达——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思维萌芽人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 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人和 动物的 区别。心理想象的 产生与(神经系统的 )出现相联系。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 最高阶段。人的心理是 心理发展的最高 阶段。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 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 大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客观现实是心理的 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 心理是能动的反映,大脑的活动的结果,是人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界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三 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 7 8下午)德国艾宾浩斯说 :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他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 历史事实。中国:孔,孟(善),荀(恶),希波克拉底人的 四种 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1879年,德国-冯特,莱比锡大学,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诞生。 一)学派的 纷争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派:1)构造心理学(冯特及学生)从意识经验构造来 说明整个人的心理。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意识是个连续的 整体,强调心学的 实际应用。促进了 美国20世纪末的心理学发展。3)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确定刺激和发应(s_r)之间的关系——预测行为—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4)格式塔心理学:整体上来 研究心理现象,建立完形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佛洛伊德):人的 行为是本能和 原始冲动。潜意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本我,自我,超我佛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动机的作用,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的影响,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当代心理学:20世纪中叶开始探讨心理现象规律的 探讨上1)人本主义理论(罗杰斯,马斯洛)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潜能。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前二为近代传统两大流派)人本主义(第三势力)2)认知心理:用模拟计算机的 程序来 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开辟人工智能新领域。3)生物心理学:心理活动的 生理基础和 脑 的机能。 四单元心理学研究的一)目的: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 活动的规律,为 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二)原则:1)客观性 (用科学手段,实事求是的态度) 2)辩证性, 3)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社会实践提出的问题,是推动心理学发展的动力 三)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访谈,心理量表),3)个案法(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别人评价))4)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第二大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由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 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一)神经元及功能组成神经系统的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树突,细胞体,轴突组成。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种。 二)1)许多神经元的轴突聚集在一起组成神经纤维,构成一根神经。外周神经系统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它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构成。2)从功能上分将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支配感觉和运动器官)和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来自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在 内脏器官)。自主神经系统分交感神经系统(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能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三)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 脑)及功能 ,9上午11:30—14:501)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叫神经中枢。中枢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延脑,桥脑,中脑)。2)在 整个脑干上分布着 一个 灰色的 像渔网一样的组织,叫脑干网状结构。它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水平,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3)间脑“在 脑干上含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丘脑 :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 整合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 调节下丘脑属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系统活动。底丘调节肌张力,使运动正常进行。4)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 随意运动。 四)大脑(端脑)的结构与 功能1)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可以分为四个叶额叶:中央沟前,躯体运动功能为主颞叶:额叶下,听觉顶叶:中央沟后,躯体感觉功能为主枕叶:顶叶下,视觉2)大脑地面与大脑半球内侧橼的皮层—边缘叶是内脏功能和集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调节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与动物本能有关,参与记忆。感觉和运动,身体各部分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都是倒置,身体和运动感觉灵敏的部分在大脑皮层占的比重高。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善用右手人:左脑语言功能有优势,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即: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右脑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好如:音乐,美术,情绪的表达和识别。即:空间知觉,形象思维好。 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受自主系统支配。包 含1)垂体腺:受丘脑控制,控制血压,泌尿影响分娩和乳汁的 分泌,影响生长的 速度和生长持续时间2)肾上腺:在 肾脏上部,对机体的 生理平衡和 情绪行为有 重要作用。3)甲状腺:气管下端两侧,促进机体的 代谢和 发育。4)性腺:男性的 是睾丸分泌睾丸激素,刺激精子产生。 女性的 性腺是 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分别控制排卵,怀孕,月经周期, 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11上午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陆续整理中) 1)感觉是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感觉能力叫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 差别感受性)。3)感受性的高低可以拿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加以度量,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 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或叫最小可觉差。) 4)感受性是用感觉 阈限 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1)韦伯定律和 费希纳定律都只 适合中等强度的 刺激。2)韦伯定律公式:^I\I=K ,^I 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 就是一个韦伯常数,或叫韦伯分数。说明差别阈限是变化的,随原来的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个常数。3) 费希纳定律:S=K lg R, S代表心理量,K是个常数,R代表物理量。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在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最典型的 是暗适应和对光的 适应。暗适应需很长的 时间,一般需30分钟,红光能保护对 暗适应。 感觉后象:正,负后象间可转化。彩色的 负后象是刺激色的 补色。红色的 负后象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象是蓝色。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可分为:1)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如:如在 同时黑白背景上看 灰。 2)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i形成的 对比。如:先苦后甜 3)视觉对比(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包括明亮对比,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温度对比。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 引起另一种感觉的 现象。日常生活运用普遍。各种感觉 一、视觉1)视觉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感受器是 最 外面一层视细胞层。2)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椎体细胞和杆体细胞。椎体细胞在 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杆体细胞:对弱光敏感,只能分辨物体的 明暗和 轮廓,这是暗视觉。所以晚上约会穿白衣服,买车要买白车。 3)彩色有色调,明度,饱和度的 特性。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 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比例。4)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和 颜料混合5)色觉异常: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色觉有 缺陷的 人是靠明度的 差别来 辨认颜色的 ,明度相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 就分辨不 出来。色觉异常大多数是遗传造成的,色盲中女性色盲的人数是男性的1:10。 听觉 15下午16_20000赫兹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人们在听阈防卫范围内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特点是: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从高频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声音有音调,响度,音色三种特性。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波形 嗅觉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粘膜上的嗅细胞。 味觉分布在舌面,上愕上面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最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辣)。 皮肤感觉皮肤表面的 温度叫生理零度,皮肤的 感觉和 温度比较适应,痛觉难于适应。 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对于敏感,微弱的 刺激便会引起它高度的 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身体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 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键筋,关节中。 内脏感觉其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的 壁上。又叫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和 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痛的 感觉。 痛觉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但是痛觉对机体却具有保护性的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痛觉最难于适应。 知觉 18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来自感觉,高于感觉,二者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属感性认识。知觉认识事物的整体,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现象。知觉是各种感觉的协同活动,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感觉不依赖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整体性,连续性,相似性,接近性), 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科学家们延伸了这个领域,给这个领域起了很多名称,如生物心理学(Biopsychology),行为神经科学(BehavioralNeuroscience),行为脑科学(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等,这些名称也都反映出揭示行为的脑机制的基本目标。这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将行为水平的研究方法渗透到神经生物学微观领域,同时将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渗透到心理学领域。从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心理行为现象展开研究。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我国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正密切地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此相配合,该专辑收录了19篇文章,内容涉及应激、精神疾病、抑郁、成瘾、认知神经科学、和学习记忆等多学交叉性研究,从不同侧面概述了国内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基础的科学。它和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神经学、精神病学、遗传学、动物学以及哲学等都有密切关系。行为的动机和情绪,睡眠和觉醒,学习和记忆,语言和思考的心理过程,感觉和知觉过程,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的生理机制。

jlksdajfoifsavnxcjlvnhouidfdsljksiofan

城市地理学文献笔记百度云

《地理学与生活》([美] 阿瑟·格蒂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bqe3    书名:地理学与生活作者:[美] 阿瑟·格蒂斯译者:黄润华豆瓣评分:9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17-4页数:544内容简介: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最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作者简介:阿瑟·格蒂斯 Arthur Getis,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与人合著多本地理学教科书和两本地图模式分析专著。任《地理分析杂志》(Journal of Geographical Analysis)联合主编和《地理分析》(Geograp hical Analysis)与《区域科学论文集》(Papersin Regional Science)编委多年,圣迭戈州立大学伯奇地理研究所所长。2002 年,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学者奖。朱迪丝·格蒂斯 Judith Getis,获密歇根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她和丈夫阿瑟·格蒂斯是美国中学地理学计划的原作者之一。杰尔姆·D费尔曼 Jerome D Fellmann,获芝加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除了在韦恩州立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任客座教授外,主要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职。教学与科研兴趣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领域,特别是城市与经济地理,以及地理文献和地理教育等方面。

《空间的力量》(陆铭)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密码:4izh书名:空间的力量作者:陆铭豆瓣评分:2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2-1页数:311内容简介:本书运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作者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书中一以贯之地将地理(包括经济地理)因素作为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作为扭曲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的力量。本书的主体部分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不当的区域发展政策造成效率与平衡的冲突?”“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等。最终,本书提出,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间自由流动,能够使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空间的力量(第二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近几年的新研究成果,并对原书中一些内容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总共增加了三个章节的内容,并且在有的章节中还增加了部分小节。总体来看,新版较原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论述问题更加深入,且理论和数据分析更加严谨。本书从经济增长方式、土地供应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务、城乡收入差距等等角度论述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通过详尽地搜集大量的数据,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分析了这些问题,并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即只有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间自由流动,才能够使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本书的研究成果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政策制定者、研究者阅读、借鉴,也对中国经济感兴趣的读者带来新的思考。本书运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作者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书中一以贯之地将地理(包括经济地理)因素作为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作为扭曲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的力量。本书的主体部分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不当的区域发展政策造成效率与平衡的冲突?”“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等。最终,本书提出,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间自由流动,能够使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作者简介: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作为兼职(客座)研究员受聘于复旦大学等学术机构。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担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世界经济》等期刊编委。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和区域发展政策进行评估,并为促进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来自城市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战略思考。研究成果获得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获得的荣誉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著有《空间的力量》、《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等多部书籍和中英文论文几十篇。

生理心理学文献阅读笔记

信息技术系 2010210514 杨淑芬[键入文档标题]      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  ——《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  这次心理学文献阅读报告,我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的文献,该文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的朱磊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郭秀艳和杨治良于2010年六月发表于心理学报上的研究论文,其题目为《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  摘要 人们总是会根据他们对记忆工作模式的原有假设或图式来进行源检测, 这使得图片—文字源检测测验中出现图片偏向, 即人们更多倾向于将以文字方式呈现的项目错误归源于视觉图像形式呈现, 而不是将图像形式呈现的项目归于文字形式呈现。实验采用标准的源检测范式, 考察了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 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越发明显。  关键词 记忆源检测; 图片偏向; 证人证词; 学习次数。  引言部分 在引言部分作者指出其目的是通过直接考察哪些因素会影响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以及如何降低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并指出很多研究都已证明了记忆源检测的先验性图片偏向和增加学习次数会降低源检测的图片偏向的正确性,但很少有研究出于控制证人证词记忆受误导的目的,直接考察哪些因素会影响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以及如何降低记忆源检测的图片偏向。本研究要证明的假设是增加学习次数会降低源检测的图片偏向。  如果是我来做这个实验,我会采取被试间设计的方法,以图片和文字两种形式交替呈现材料,并将不同的信息呈现不同的次数。  方法部分 研究者采用标准的源检测范式,在学习阶段分别以图片和文字两个方式向被试呈现一系列项目,有些项目呈现一次,有些项目呈现两次。在测试阶段,要求被试进行图词源检测,即判断项目的呈现方式,此间还有再认任务与源检测任务交替出现。自变量是学习次数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因变量是学习次数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控制变量是学习次数变量的有效性。  本实验选取了此前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的27名被试。采用2×2 被试内实验设计。第一个自变量为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包括图片和文字两个水平; 第二个自变量为学习材料的呈现次数, 包括一次和两次两个水平。此外, 本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指标, 再认和图词源检测两种测验。本实验所用的材料来自于美国加州大学CRL-IPNP(Center for Research in Language-International Picture Naming Project)图片库,从该图片库中随机选择192 张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其中,144 张作为学习材料, 另外48 张作为再认测验的新项目。144 张学习材料中, 72 张图片保留其图片形式, 而另外72 张图片转换成其所对应的中文名称(由2 到3 个字组成)。

jlksdajfoifsavnxcjlvnhouidfdsljksiofan

我有,你要哪一科的但是除了实验心理学是电子版的,其他的全部都是出自小生手笔的纸质版~如果你要实验心理学,我可以发给你留下邮箱号 话说考试考生理心理学么

文献学百度网盘

《古文献学四讲》(黄永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w 提取码:y8dx书名:古文献学四讲作者:黄永年豆瓣评分:6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9页数:329内容简介:本书辑录黄永年教授撰写的讲稿,包括《目录学》、《版本学》、《碑刻学》、《文史工具书简介》四个部分。其中的《目录学》不是图书馆编目之学,而是对我国的古籍作适当介绍,使学习者对我国古籍有个大概的了解。《碑刻学》保留原有旧貌,以文言文书写。本书是“名师讲义”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简介:黄永年,江苏江阴人,1925年10月14日出生,195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历任上海及西安交通大学助教讲师,,198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1982年任教授,2001年退休。现仍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黄永年是海内外知名的史学家、古文献学家、版本目录专家。所撰论文已汇编有《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文史存稿》,论文改写成札记有《树新义室笔谈》,其余文字汇编有《学苑零拾》、《学苑与书林》,专著有《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教材已成书者有《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古文献学四讲》、《古籍版本学》、《子部要籍概述》、《史部要籍概述》,整理古籍具创见者有《类编长安志》、《西游证道书》。

没邮箱怎么发

  • 索引序列
  • 生理心理学文献查找笔记百度网盘
  • 生理心理学文献笔记
  • 城市地理学文献笔记百度云
  • 生理心理学文献阅读笔记
  • 文献学百度网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