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伊敏露天矿采区扇形转向过渡时期关键技术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伊敏露天矿作为国内首家应用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采用扇形转向的露天矿,几乎没有可借鉴的资料。但为了保证我矿在由二采区向三采区扇形转向期间,针对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扇形转向过渡过程遭遇的断层、不对称向斜以及煤层露头区等构造带来的地质和开采条件复杂化问题[1],露天矿能够安全、高效、稳定的生产,必须从技术角度做好前瞻性、系统性分析和规划,同时,对未来国内其他应用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扇形转向的露天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这一方面的因素对于路基沉降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一般都是出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中,南方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也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就是自然环境中的霜雪、严寒以及温差过大的情况下对于路基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出现沉降问题。比如,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中进行路基的建设施工,很多情况下水源会冻结,只要温度上升,冰雪融化就会导致路基结构内部含水量的提升,承载性能自然会有所下降,路基沉降问题就会出现。这种路基沉降问题通常需要进行施工时间的调整来控制,但是因为高速公路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要想全面消除这一问题难度比较高[2]。

1 采区扇形转向过渡期采区背景概况

1.1 开采位置概况

自2015年末开始,至采区扇形转向结束(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台阶可平行由北向南推进),转向角度共计97°,需通过7 a时间完成采区转向,即至2022年完成采区扇形转向,2016—2022年采场参数数据见表1。

 

表1 2016—2022年采场参数数据m

  

年度 剥离一台阶长度采场最大采深采场最低标高采场底部宽度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长度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 258 1 698 1 424 1 615 1 842 2 056 2 891 130 138 148 159 167 167 167 540 532 522 513 505 505 505 2 047 2 240 2 120 1 918 1 607 1 428 1 537 1 980 2 180 2 060 1 860 1 570 1 367 1 492

1.2 煤层底板基本情况

采区扇形转向过渡期采场开采范围内煤层底板存在一处宽缓向斜构造,位于现一号破碎站正北600 m,且2020年以前,整个采区扇形转向的扇尾部分均处于煤层露头区[2]

微课制作内容应该选取课文中什么样的生字来指导呢?这就要根据我们写字教学实践,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选取学生课前预习时易写错而且重点的字,进行分析指导。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课《童年的回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挑选了“祸”“臂”“痴”三个字来制作微课,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笔画多的字如何运笔,怎样在田字格中摆放好不同偏旁的字,先观察后临摹,最后去了田字格又如何书写,这样举一反三的练习不仅学会了写字,也提高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微课制作习字时,强调同音不同形,同形不同音的练习,如“辩”与“辨”的区别、“痴”与“痣”的区别。

1.3 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工作线基本情况

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的年度生产能力按1 100万t,每年按4次移设进测算,其最小有效工作线长度为1 600 m,根据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其中某些年份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长度无法满足长度要求。

2 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采区扇形转向期间关键问题分析

2.1 采区转向过渡期,采煤工作线变化情况

改变采煤工作线的推进角度实质是改变转向过渡时期半连续系统工作线与煤层倾向间的夹角[6]。因采区转向的原因,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与煤层倾向间的夹角是动态变化的,但采区转向形式一旦确定,半连续采煤系统煤层移设后,其工作线与煤层倾向间的夹角均是确定值。在上述转向形式基础上,为了改变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的推进角度,根据现有半连续采煤系统胶带布置的特点,其由一段短胶带和一段长胶带通过转载机搭接而成,提出通过短胶带与长胶带成一定角度渡过,使长胶带与煤底板倾向成一定角度,沿煤层底板伪倾角布置。此中方式既改变了采区扇形转向的推进角度,又避免了因轴部移动距离过大而产生的与地表轮斗系统推进关系失衡的问题。

  

图1 采区扇形转向过渡期各年度半连续采煤系统位置平面图

以吉林大学2017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为依托,研究将PBL教学法应用于.NET企业级应用开发系列课程教学,前期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对PBL教学法运用于《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以期通过对实践教学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为软件技术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条值得推广的有效途径,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及课程教学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2.2 近水平向斜煤层及露头区影响分析

根据上述煤层底板情况描述可知,采区扇形转向过渡范围内煤层底板存在一处宽缓向斜构造,位于F8断层西北侧(现一号破碎站正北600 m处),4~20线之间,向斜轴延展长6 km,跨度1.5 km。向斜枢轴呈S型,在7~8线间被F6断开,轴向近北东向,在14线以北转或东西向,向斜轴中心位于W10005、W10006孔连线间,核部向两侧仰起且渐变宽缓,由4~20线之间的各勘探线及联络线控制。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自2019年开始,采煤台阶已进入宽缓向斜的中心区域,其位于半连续胶带系统头站区段,距头站约500 m左右,此区段内的半连续采煤系统胶带标高由560 m降至524 m,超过了电缆漏斗车可作业的最大纵向坡度,因此,半连续采煤系统此区段属于无效工作线,导致半连续采煤系统有效工作线长度缩短[3]

另外,半连续采煤系统尾部为煤层露头区,且露头区煤层倾角较大,走势剧烈,380 m长度范围内,高程提升30 m,远超过半连续采煤系统胶带可作业的最大纵向坡度4.5%。所以半连续采煤系统有效工作线长度将进一步缩短。

2.3 断层构造的影响分析

露天矿西端帮共计布设了2条胶带,分别为601、701,其中601胶带搭界于半连续系统,位于东侧,701胶带搭界于一号破碎站,位于西侧。随着采区扇形转向的不断推进,预计半连续系统将于2018年完全进入三采区,其进入三采区后,因601、701胶带以及一号破碎站的位置关系,半连续采煤系统B型转载机与601胶带的搭界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至2022年B型转载机与601胶带无法完成搭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的金融产品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金融产品的投资需求,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强产品创新,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动力。但是目前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相关的经验比较少,缺乏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强对市场的了解,加强对消费者的了解,完善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的开展。

根据上述断层的描述及图3可明显的得出,F8和F53断层走向相同,倾向相反,且均为正断层,将煤层切断成3分区,第一分区是F8断层下盘区域;第二分区是F8和F53断层之间区域,此区域同位F8和F53下盘区域;第三分区是F53断层下盘区域;且第二分区位置为一宽缓向斜中心部位,因此,此分区形成一个两侧同为正断层下盘,中间为向斜中心的“锅底坑”构造形态,其对半连续采煤系统头站和机尾胶带的纵向坡度均存在较大影响。

  

图2 采区转向过渡期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图3 16勘探线剖面图

2.4 一号破碎站对601胶带搭接的影响

根据16#煤层底板等高线图2可以看出,在二采区与三采区交界位置存在一正断层F8,其位于1~17线,走向26~28线之间;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4°~64°;区内延展长度9.4 km(东部3km为推测),落差西大东小0~87 m;断带复杂,伴生有F46、F47、F48分支断层及两侧牵引褶皱。地质剖面特征为两侧煤层特别是南侧层序混乱,层间距煤层结构突变,难于对比,同沉积特征明显。在三采区内赋存一正断层F53,其位于13~18线,走向北东,倾向北东,倾角57°~61°;区内延展长度1.6 km,落差中部大两层小0~12 m。具体情况见图3。

2.5 轮斗系统与半连续采煤系统协调推进关系

按剥离工艺改造项目的开展进度,预计于2018年在地表一台阶投入一套轮斗系统,主要用于采第四系沙层,剥离物经过4条胶带直接排卸至内排土场,其中轮斗系统端帮胶带L2布设于601、701胶带的西侧地表如图4所示,此段胶带对下部台阶的推进存在制约,最终对半连续采煤系统的推进造成影响。

根据《剥离工艺改造初步设计》中内容,轮斗系统计划于2023年进行大掉头,届时轮斗系统端帮胶带L2便可以报废,消除对半连续采煤系统的制约,但在2023年之前,仍需要对轮斗系统与半连续采煤系统的推进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保证2套系统的年生产能力[4]

  

图4 轮斗系统各段胶带布置示意图

3 半连续采煤工艺系统采区转向过渡方案

依据沈阳设计院《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煤电三期扩建工程(煤矿部分)初步设计》中采区转向方式,2020—2022年半连续采煤系统平均有效工作线长度不足,无法满足半连续采煤系统年生产能力1 100万t的要求。

为了加强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方法的应用,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完善,教师要对学生的水平、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进行调查了解,以此制定具有教学目标,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完善的微课内容,且要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结合。二是课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的应用该学习方法,发挥其优势与作用。三是课后工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登陆频率、在线时间等,据此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解决学生的问题和疑问。

3.1 改变采区转向形式

此刻,滑翔翼与江面离着三四丈的高度,那浪头便突然跃起了三四丈高。它有水缸那么粗,宛如一条巨大的蛇,翻腾着从江中蹿起。在滑翔翼撞到崖壁的前一瞬,这条由水浪组成的大蛇,猛地一个盘绕,将青辰与滑翔翼一并卷在了其中。

通过将原有的扇形转向改为扇形与平行移设相结合转向方式,即扇形转向的轴部和尾部共同向前移设,轴部进行短距离移动,尾部进行长距离移动。此种转向方式可使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方向与煤层倾向成一定角度,减小头站向斜区和尾站露头区范围内半连续采煤系统胶带的纵向坡度,增加有效工作线长度,同时,使采煤工作线与采区边界之间夹角减小,小于采用扇形转向方式的角度,相当于增加了采区的相对宽度。

3.2 改变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的推进角度

根据沈阳设计院《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煤电三期扩建工程(煤矿部分)初步设计》中给定的采区转向方式,在2015年年末工程位置平面图的基础上,煤炭年产量按照1 840万t进行计算,对采区扇形转向过渡期间各年度位置进行预测,自2017年到采区转向结束,采煤工作线长度变化情况如图1。

3.3 改变开采分层关系

改变开采分层关系就是半连续采煤系统开采16#煤上部分层,单斗-卡车开采16#煤下部分层,从上至下依次是半连续主采台阶18 m,半连续下分台阶7 m,单斗-卡车开采台阶1~2个,开采分层如图6所示,以W16勘探线为研究对象,此开采分层关系可增加半连续采煤系统有效工作线长度320 m,当半连续采煤系统推进至不同位置时,其有效工作线长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

  

图5 2020年末推进角度改变前后示意图

  

图6 开采分层关系示意图

此开采分层关系半连续采煤系统移设后,其胶带下部单斗卡车可开采量为180万t左右,每台12 m3电铲每月按30万t计算,可供2台12 m3电铲采掘3个月左右,另一台电铲可布设于东端帮露头区域,可满足半连续采煤系统每年移设3~4次的要求。

导致半连续采煤系统平均有效工作线长度不足的原因:①采区扇形转向过程中采区宽度有限,其中最窄位置地表距离只有1 670 m;②采区扇形转向区域内存在一宽缓向斜,半连续系统工作线与向斜煤层基本成平行倾向推进的开采方式所致;③半连续采煤系统胶带的纵向工作坡度只有4.5%,限制了有效工作区间。由于采区条件、设备工况无法改变;因此,增加工作线长度,只能从改变采区转向过渡方案寻找突破口[5]

此开采分层关系存在以下优势:①单斗卡车系统相对于半连续系统更加机动灵活,可集中推进一个区域,便可释放排土空间,直接进行排土;②二量的控制更加容易掌握,因半连续采煤系统每次移设后的可采范围是可预测的,可有计划的开展露煤工作;③对于底板涌水的处理更加有利,以前的开采分层关系对于底板用水基本采用煤炭回收集中压埋形式,此开采分层关系情况下,可采用电铲边采掘边压水,及时将底板水压埋,可避免因大量涌水带来的困扰。3.4 增加半连续采煤系统可采量

半连续采煤系统设计年生产能力1 100万t,最小工作线长度1 600 m情况下,每年需进行4次移设,其可采范围内的煤量方可满足要求,但受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半连续采煤系统胶带纵向坡度限制以及采区宽度有限等因素影响[7],导致半连续采煤系统有效工作线长度缩短,为了满足半连续采煤系统年生产能力要求,可采用增加半连续采煤系统可采量的方式解决。①增加移设次数,由原来的4次增加至5次,以此来增大半连续系统的推进度,增大可采范围;②采用单斗-卡车系统给半连续采煤系统倒货直接增加可采量。

4 结 语

通过对伊敏露天矿半连续采煤系统在采区扇形转向过渡期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得知,在设备工况一定的情况下,半连续采煤系统转向方式取决于系统有效工作线长度[8],而半连续采煤系统有效工作线长度受采区宽度、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与采区边界角度等因素影响,并提出改变转向形式、改变与单斗-卡车系统分层关系、改变推进角度以及增加半连续系统可采量等方式,以保证半连续采煤系统采区转向的成功过渡,且对于应用半连续工艺系统的其他露天矿山,在进行采区转向过渡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从图1中可明显看出,采区扇形转向至2020年时,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长度开始逐年缩短,且已经小于满足年产量1 100万t的最小工作线长度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的乳企和养殖者之间的合约是一个权利义务相当不对等的合约,养殖者被限制交易对象的对价应该是买方保证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其全部产品。对合约公平性的想象是初始合约的“参照点”,当事后谈判力弱的一方感受自己的权力受到侵害,就会“粗糙”地履行合约,导致其关系专用性投资不足,直至最终退出交易。

参考文献:

因我矿采区转向过渡区存在一宽缓向斜,位于头站至尾站方向500 m处,扇形转向的尾部为煤层露头区,煤层倾角较大,且半连续采煤系统工作线方向与煤层倾向基本一致,受上述煤层地质赋存条件的影响,在采用扇形转向形式时,头站向斜区和尾站露头区范围内半连续采煤系统胶带的纵向坡度超过了最大坡度4.5%,属于无效工作线,半连续采煤系统整体的有效工作线长度缩短。

[1]才庆祥,姬长生.大型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方式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4):45-49.

[2]付延胜,姚志勇,范正祥.伊敏一号露天矿采区转向过渡的分析[J].露天采矿技术,2006(1):12-13+16.

[3]马进岩,才庆祥,刘福明,陈树召,肖国强.黑岱沟露天矿采区转向期间配剥工程优化设计[J].煤炭工程,2015(3):01-03.

[4]李伟,李继,曹慧.伊敏露天矿采区扇形转向系统优化布置[J].国外金属矿山,2014(6):5-7+11.

[5]常治国,李克民,陈亚军,等.露天矿采区直角转向缓帮留沟深度研究[J].煤炭工程,2014(7):88-90.

《卜算子》原取自卖卜算命之意,即歌咏测算占卜类的令曲,但从分析作品看出,这种本意并未过多地表现出来。该词调在以苏轼之词为正格的基础上酌增衬字,衍变出多种变体。创作之多,名家之多。探其声情,宫调多样,兼有清新洒脱和低抑感伤的两种不同风格,写景言情皆可适用,可谓宋朝的“流行金曲”。

[6]郝全明,张浩然.关于黑岱沟露天矿吊斗铲扇形转向方案的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5):29-30.

[7]刘果,蔡光琪,傅新华.平朔东露天矿转向扇形开采方案[J].露天采矿技术,2015(7):14-16+20.

[8]门树臣,王华,于泉.露天矿工作线转向减少无效剥离的重要性[J].露天采矿技术,2007(6):20-21.

本文就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一节为例,阐述在细化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对生物图进行分类、分析、整合等信息加工活动,引导学生实现图文转化,深入理解生物学概念。

 
吴洪阳,潘博
《露天采矿技术》 2018年第02期
《露天采矿技术》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