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的发现与发掘

更新时间:2016-07-05

石家墓群位于甘肃庆阳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的早胜原上,行政区划上现在属于宁县早胜镇西头村。墓群东侧1公里有遇村西周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60年代出土马骨处

揭开神秘面纱

20世纪60年代,西头村石家一组村民在某处深挖地坑式窑洞时,曾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据当地老人们回忆,用好几辆架子车才运完。在考古队进驻工地后,我们特意找到了当地文物保护员石清杰老先生,据他说,当时挖筑窑洞的位置正处在我们目前清理的M36的东侧。从营建地坑式窑洞的深度及出土的马骨来看,我们认为是被破坏的一处车马坑或马坑遗存。其年代、内涵与我们目前清理的墓葬及车马坑相类似,同属于东周时期贵族墓地的范畴。

1.移动互联网的几何级发展,催生大数据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输的极大飞跃 ,带动信息采集、存储、交换、分析、应用的持续升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因此而蓬勃发展,又极大地改变了商业与消费习惯,大量的B2B、B2C、C2C业务持续制造、沉淀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海量信息数据。而线下业务的线上化(O2O),更让一切商业行为变成可累积的数据。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并依此洞察商业规律和消费行为,应用于营销和服务,反过来推动了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和消费体验升级。

M39被盗椁室状况

M40被盗椁顶殉车状况

沉痛的日子

2011到2013年间,是石家墓群最为沉痛的日子。大型墓持续被盗,盗墓团伙参与人数众多,分好几拨,有时因分赃不均而内讧。当地文物、公安部门比较重视这类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对新发现的盗洞口及时进行填埋,陆续追缴被盗文物,对盗墓参与人员主要进行批评教育,辅以罚款的方式,但皆收效甚微,事态有进一步蔓延之势。从我们目前勘探、发掘的情况看,M37、M38、M39、M40等大型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M39、M40被盗更为严重,棺内人骨及随葬品多已不见,青铜礼器荡然无存。

以碳酸盐为主的矿床主要包含钙质碳酸盐型矿床和镁质碳酸盐型矿床,一般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石灰石和白云石等,同时还含有黏土矿物。这类矿床的地质成因一般为热液碳酸盐型、胶体沉积型和生物化学沉积碳酸盐型的矿床。在我国广西、湖南和广东三省碳酸盐岩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山经选别排出的尾矿分为四类:(1)方解石型尾矿, 如车河和黄沙坪选矿厂排出的尾矿 ;(2)白云石型尾矿, 如泗顶和古丹选矿厂排出的尾矿;(3)白云石-方解石混合型尾矿,如凡口选矿厂排出的尾矿;(4)铁白云石型尾矿, 如老厂选矿厂排出的尾矿[12]。

2015年开始,考古队进驻后,发掘收获很大。盗墓分子亦有小规模的盗掘活动,但我们在墓群核心区及时安装监控设施,大墓附近配专人无死角看护巡逻,机防、人防到位,当地公安部门也进驻到考古发掘工地,安排警力配合我们的发掘工作,使得盗墓分子无可乘之机。

勘探与发掘进展

车马坑2座,东西向分布。平面大致呈梯形,东窄西宽,口略大于底。车马同坑。车马坑内均有殉狗现象,置于车舆之下。有祭祀坑1座,东西向分布。平面呈长方形,四壁斜直,口大于底。坑底未构建棺椁,未见人骨。仅在西南侧发现一截动物骨骼,可能是祭祀用牲的骨骼。

我们在墓地发现了2座保存完好的七鼎墓(M216、M218),出土众多青铜礼器。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麦村的大人小孩正在屋外放鞭炮焰火呢,突然发现癞阿小的那间破草屋着火了,那火烧的,火红,灿烂,那些不更事的孩子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焰火,无不兴高采烈,拍手叫好。只有村里的男人和女人心里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M218椁室全景

M218铜鬲

M40玉牌饰

工作人员现场提取铜簋内食物残留

工作人员现场提取M218椁室东侧铜翣

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陕西龙腾公司对该墓群15万平方米的范围进行一期考古勘探。截止2016年,该范围内共勘探出墓葬257座、车马坑19座,另外发现少量灰坑、灰沟、窑址等遗迹。2016—2017年初,甜罗段高速公路建设涉及石家墓群范围内勘探墓葬108座。截至目前,石家墓群四至范围仍不清楚。

车马坑MK15殉葬马车

M216椁室西北角随葬青铜礼器

收获及意义

七鼎墓

本研究在分区时以城市为单位,根据2002年行政区域的划分,流域一共包括39个地级市,为增加分区的准确性,只选取了全部或超过一半面积在流域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共包括29个,最终将小于一半面积的城市采取就近原则划入相应的区域。

铜翣在大、中型墓中皆有发现,大都置于椁室东西两侧。棺饰组合中发现疑似棺罩、荒帷、褚、串饰物组合、棺架等遗存。如M216外棺范围内由东至西发现3条南北向木板痕迹,其高于外棺盖板,又被东西向棚木所叠压,与串饰四周木条遗存共同组成木质框架,其均在外棺顶部以上,似一棺罩,可能与文献上记载的“墙柳”形制相吻合。

M216随葬微型器,种类繁多,涵盖食器、酒器及水器。模仿生器特征,铜器多制作粗糙,器物形态较小且异化,如铜簋器盖一体,中空无底;盉带流为实心等。纹饰有重环纹、夔龙纹、瓦垅纹、弦纹等,另有部分器物为素面,可归属到明器范畴。M218铜礼(容)器置于椁室南侧,较特殊,纵观石家墓群已发掘墓葬,将其置于椁室南侧者,仅此1例。

M216、M218随葬青铜礼(容)器

墓号 食器 酒器 水器 其他 出土位置M216 鼎7簋6 方壶2 盉1盘1微型器:鼎3簋4方壶3盘2罍1匜1盉1盆1罐2 弄器:鍑1椁室北侧M218 鼎7簋8甗1鬲1 方壶2 盘1匜1盂1 椁室南侧

棺饰遗存内涵丰富

鼎簋搭配反映出西周晚期以来偶鼎奇簋的固定模式,有常见的N鼎N-1簋通式,亦有N鼎N+1簋变通式。诸如虢国墓地M2011七鼎八簋、M1602三鼎四簋、M1820三鼎四簋;应国墓地M35三鼎四簋、M95五鼎六簋;芮国墓地M19三鼎四簋等就属于这类变通式。

2016—201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7座、车马坑2座、祭祀坑1座。其中东周时期墓葬形制均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葬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口大底小或口小底大。墓圹近底部周围流行二层台。墓葬多置棺椁。葬式明确者,多为侧身屈肢葬,少量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按质地可分铜器、金器、玉器、漆木器、石器、蚌器等;按功能可分兵器、车马器、丧葬器及墓主人近身之物等。墓葬等级划分上,依墓室底部面积、用鼎数量、棺椁数量等标准可分大、中、小三类墓。

图① M39椁室东侧随葬铜翣

图② M40椁室西侧串饰组合遗存

图③ M257椁室西侧荒帷遗存

外棺顶部发现纺织品痕迹,以红、黑颜料作画,纺织品腐朽后所剩图案类似云气花纹的图样。其位置紧贴棺身,可能是文献记载的“褚”之遗存。外棺顶部一铜翣上及串饰物表面多发现有经纬结构的纺织品残痕,上以红、黑色颜料绘画斜向几何纹图案,因它们高于外棺顶板,可能是文献上所载的“荒帷”遗存。部分墓葬串饰物组合保存相对较好。以M40为例,由石磬形饰、陶珠、费昂斯珠(古玻璃珠)、石贝、铜铃、铜鱼组成。石磬形饰、石贝各两两成组,陶珠或夹杂个别费昂斯珠以四个呈一线排列。悬挂排列上,石磬形饰组单独悬挂;陶珠(夹杂个别费昂斯珠)组置顶端,末端衔接一对石贝组的复合式珠贝组合。铜鱼两两成组,各组内两铜鱼形制各异,鱼尾夹角呈尖角或弧角,大小不一,头朝上,每间隔一段小距离悬挂。铜铃内外两道各悬挂1件,每间隔一段大距离出现。木棺之下发现有棺架遗存,如M257椁室扰土下发现近一米淤土层,土色发黄,质密较纯净,未发现任何遗迹现象及出土物。淤土层下见椁室底板,东西向平铺。椁室东西两侧近底部发现几块南北向木板,叠压于椁室底板之上。其中东侧1块木板南端基本保留原始位置,置于较高处。初步推测,残留南北向木板,是承托木棺之用,类似于棺架。木棺虽破坏殆尽,形制规格不清,但从出土位置来看,距离椁室底板有近1米,这个高度仅有类似棺架遗存方能托起。

M257金虎饰

M40玉瑗

M216铜鼎

新发现铸造金器

金器采用铸造方式,纹饰有中原流行的夔龙纹、兽面纹及“{”“<”,是继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山西晋侯墓地、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后,在甘肃境内的新发现。

新发现一大批玉器

在器类方面,大致可分佩饰用玉、礼仪用玉、丧葬用玉三类。佩饰用玉发现有发饰诸如笄一类,耳饰诸如玦一类,串饰诸如组玉佩一类等;礼仪用玉中涵盖琮、瑗、璜、圭等瑞玉类、柄形器等,戈一类武器类等;丧葬用玉有饰棺用玉、琀玉等。另外,石家墓群新发现少量商周时期或更早时期的旧玉,诸如玉琮、玉瑗、鸟形玉佩饰等。

石家墓群是首次在庆阳境内发现的春秋时期高等级贵族墓地。从大的历史背景讲,该墓群所在的泾河上游地区,在西周时期,被纳入到王室行政管理地域之内。而随着周王朝衰弱灭亡,周王室对该地区掌控的减弱乃至失控,这一地区在东周时期又成为了周余民、戎狄(义渠)、秦人相继角逐的历史舞台。对应在石家墓群文化内涵上,除主体特征为周文化外,另包含北方草原文化、秦文化诸因素。因此,宁县石家东周墓群的新发现,无疑为探讨东周时期文化传播、民族融合及互动提供了新的考古学材料。

王永安
《大众考古》 2018年第09期
《大众考古》2018年第09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