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图像化教学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自从PPT得到广泛应用以来,图像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已非新鲜事物,它一直对教学内容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然而今天,图像已经不再满足于“配角”的身份,在信息、媒体技术的新发展趋势下,图像内涵与功能的转变促使它走到聚光灯下。刹那间,所有的信息都在尝试用图像来表达。2015年5月,电影《旋风九日》中首次使用了动画手段来丰富叙事,将邓小平以漫画形象出现(图1)。历史人物的纪实类影片早已有之,但用动画来再现严肃的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却带来了一种新鲜的感觉。这种新鲜感觉的背后隐藏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讯号:第一,图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第二,在图像化转向的背景下,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甚至价值观等都可以采取新的图像方式来表达;第三,“图像”的内涵、种类、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理解,图像可以成为表达的主体。

如何在图像的海洋中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思政教育者面临的迫切现状。思政教育强烈的现实性与引导性特征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当图像时代到来时,我们能否在这一文化背景下运用图像来传达教学内容、社会信息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可以,何种图像更为有效。由于艺术院校对图像的关注更为敏感,因此本文主要是从艺术类高校出发来探究思政教育图像化教学的问题。

一、社会文化现状:图像化的发展趋势

1. 关于图像转向的讨论

一般来讲,图像通常包括了图形与影像。图像的含义众多,词典中对图像的解释至少有以下几种:(1)图像是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2)图像是客观对象的一种表示,它包含了被描述对象的有关信息。(3)图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以上描述中能看出,图像至少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图像是信息的重要载体;第二,它可以直接对客观图像进行表示;第三,图像能实现意义的表达;第四,图像表达意义的过程中,人发挥重要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第五,图像追求一定的视觉效果;第六,图像正越来越多样化和普及化。

文字出现以前,图像就用来表达观念与情感。四万年前,初民通过在岩石和墙上描绘图画来传达某种意义或情感。文字成为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后,图像并未退出历史舞台,除了在艺术领域继续绽放光芒外,生活中也逐渐凝结成具有共识的图形、符号等。进入现代社会后,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凸显着“图像”的重要性,社会文化甚至呈现出图像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思想家W.J.T.米歇尔提出了图画转向和图像转向的观点;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图像时代。尽管有关图像时代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但国内外各方面思想的激荡汇聚让“图像”不再仅仅是技术工具层面的某个物象。在思想文化的冲击与洗礼中,图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符号。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了解生活、研究社会、探索世界的方式已逐渐发生转变,从电视电影、广告动漫,到创意体验、社交沟通,图像已从物质生活渗透进人的精神生活。借助于一套独有的阐释系统和运用规则,图像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

2. 图像的认知功能:“读图”倾向的凸显

认知功能是图像的基本功能之一。图像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距今约四万年的岩画就是原始初民留给今人宝贵的文献记录,岩画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初民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是初民对世界的认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管是中国的象形文字、水墨山水,还是西方的绘画艺术;不管是古代岩刻壁画,还是今天的电视电影、广告摄影,都赋予了图像认知上的基本功能,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投产初期,由于时间紧、蒸汽供应不稳定、阳极板质量、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佳,但随着生产不断趋于正常和经验的积累,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提高,已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获取的信息大约有75%来自视觉。在视网膜上布满了大量的视觉感受器,负责接受、捕捉、汇集视觉信息。人类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感觉、知觉、表象,这三者均与图像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家在研究人脑如何认知图像中提出了各种理论,如模板匹配模式、原型匹配模式、特征分析模式、结构描述模式、傅里叶模式、视觉计算理论等。它表明:从古到今,图像始终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图形可指画像,也可指几何图形,指描画出物体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图4是关于绿色环保的图形。

这一认知功能在今天图像化的趋势下被进一步强化,它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学习甚至生活习惯,呈现出一种“读图”的新倾向。“读图”倾向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结果,媒体传播的发达,文化教育的普及,不仅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上的图像数量激增,新媒体的出现更让图像如潮水般涌来。如今,海量图(尤其是彩色图片)、视频、影像遍布媒体、网络。图像最突出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它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不停向大脑输入其承载的信息。加之图像记忆的高效性,图像的跨领域效果愈来愈显现。今天,图像充斥于生活周围,电脑时代、手机时代、低头族、自拍时代等词汇或许是对“读图”倾向的另一种诠释。

前文的分析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列车网络通信故障产生的原因,既有线路通信质量的原因,又有源设备与RPT配合的原因。根据笔者的项目经验,给出针对这种故障的解决方案。

“读图”倾向在艺术院校表现更为明显,这是因为:(1)艺术院校学生是视觉文化创造的直接参与者,也是视觉文化产品的直接生产者;(2)通过专业学习,艺术院校学生对图像、视觉文化的历史、功能、特征、内涵有更为详尽的了解;(3)艺术院校学生的感性思维比较发达,更倾向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图像,也更擅长于以图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4)因为专业学习与兴趣的缘故,艺术院校学生对图像、视觉文化更为敏锐,能及时感受和察觉图像的特征、内涵、功能与形式。

  

图1 动画电影《旋风九日》

  

图2 “五四运动”历史事件

  

图3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图4 绿色环保设计图

二、思政教学中常见的图像种类

图像种类繁多,常见的图像可分为BMP、JPG、GIF、PSD、PNG、SWF等格式。这种划分对思政教学并不适合,大多数思政教育者对图像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需要在立足思政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新的划分与解析。

1. 第一个维度:静态与动态

思政教学中常用的图像有静态与动态两大类。静态的图像包括图片、图案、图画、图形等,动态的图像通常包括视频、动画、短片、纪录片等。

(1)静态的图像

图片:是指由图形、图像等构成的平面媒体。图是指用点、线、符号、文字和数字等描绘事物几何特征、形态、位置及大小的一种形式。片指的是有形的一种事物。随着数字采集技术和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片以数字形式存储。图片在思政教学中应用非常广,绝大多数思政教学使用的静态图像都属于图片。如图2是关于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图片。

图案是指设计者根据使用和美化目的,按照材料并结合工艺、技术及经济条件等,通过艺术构思,对器物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等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制成的图样。如图3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图案。

由于百香果的pH值过低,与鲜奶混合会出现絮状物,若pH值过高,则无法凝乳[11]。研究了不同的混合液pH值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据此可见,思政教学中使用的静态图像形式主要是图片。虽然也会出现图形、图案、图画,但从图2就能清楚看出思政教学使用的是以图画为内容的图片。这是由于专业的限制以及媒体传播的发达,思政教学中使用的多为经过数字处理过后的图片。也有个别思政教学者会自行设计图形、图案和图画,但是目前依然是少数。

图画指用线条、色彩构成的形象或肖像;也指绘画。图2虽是图片,但它的内容就是一幅图画。

小磨河水利工程在实际工程中,各防治区水保措施完成良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基本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显著。一方面,建设单位在工作中建立并完善了水土保持管理和运行机制,并设立水保科,由专职人员负责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与日常维护;另一方面,水保科结合实际水保工程,制定了相关岗位责任、技术规程,真正做到了管理责任明确,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

无花果树叶绿油油的,蓄势待发,那架势,有点逼人。再加上侯大同的放任,无花果简直不把女主人放在眼里。平时侧一下身子也就过了,一到春天,连侯大同自己都觉着不好意思,赶紧剪了东边的枝杈,留下一条进出主房的通道。汤翠嫁过来的时候倒不觉得院子多逼仄,那时候,东边还没有盖偏房,无花果跟未发育的小孩子一样,还小,还没有完全长开。没几年,家里添了女儿,偏房也建起来,院子就显得狭小。现在汤翠不愁了,无花果即使堵着门也无所谓了,反正早晚要拆了。

(2)动态的图像

应用蒸汽吞吐采油的方式,能够提高油层的温度,降低油流的粘度,解除油层的堵塞状况,降低油层流体的界面张力,有利于原油破乳,达到流体和岩石的热膨胀效果,从而提高稠油井的产量。

视频泛指将一系列静态影像以电信号的方式加以捕捉、记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帧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技术较规范的定义是采用逐帧拍摄对象并连续播放而形成运动的影像技术。如图1《旋风九日》中的邓小平。

(3)历史事件类:反映、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的图像(如图2)。历史事件类图像必须尽可能保证其真实性。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如图6美国探索频道播放的三集电视纪录片“China:Time of Xi”(《中国:习近平时代》)。

地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天还很黑、很冷,四处静悄悄的。透过光秃秃的树枝,可以看见挂在天边的几颗寒星,不过东方已经渐渐泛白。在昏暗的森林中,几盏灯笼慢慢向他们靠近,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堂兄妹们都坐着马车来为他们送行了。

随后几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孩子给妈妈的打分”,令我感动的同时,一个念头闪过脑际。我想,可以把这份感动与家长分享,让他们体验一下,亲子之间不只有学习,还有温情。

(6)信息图类: 信息图是用可视化的方式来表达数据、概念、知识等信息。20世纪70至90年代,信息图进入大众视野。1982年,《今日美国》开始脱离以文本为中心、白纸黑字的报纸形式,首次采用彩色的图画和信息图来报道新闻。今天,信息图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印刷媒介,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新形式。(见图9)与前五类相比,信息图是综合主题型的图像形式。

综上所述,思政教学中常用的图像形式有:图片、纪录片、动画、短片。静态与动态图像各有特点,它们在思政教学中互相补充。第一,静态图像的数量、主题、内容更广泛,选择性和适用性更强;动态图像由于制作不易,在数量、内容、主题上不如静态图像众多,在选择性和适用性上不如静态图像灵活多样。第二,静态图像在表现主题时需要与语言结合,共同表现教学内容;动态图像内容更为完整,通常是声画结合,画面与音乐、语言解说有机结合,在叙述情节、阐述故事、抒发情感、提升意境方面效果更加。

  

图5 动画短片《低头人生》

  

图6 《中国:习近平时代》

  

图7 中共十九大会议

  

图8 纪录片《邓小平》

2. 第二个维度:主题

这是从图像的内容来解析。根据思政教学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思政教学中使用的图像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

(1)社会生活类:反映、记录社会现实生活、事件,如居民生活、时政新闻、突发事件等。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图片(见图7),社会生活类图像强调现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人物传记类:反映、记录人物形象、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图像。人物传记类图像多关注人物形象的突出特点、风貌,对美感、构图没有过多要求;使用时多与其生平、经历结合在一起进行介绍(见图8)。

短片是北美电影工业在电影诞生的早期所诞生的一个片种。在现今的电影界,并没有对一部短片的长度上限作出明确的规定。短片又有动画短片和真人短片。见图5是动画短片《低头人生》。

(4)景观类: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反映、记录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状况,介绍社会风习、城乡风貌的图像。例如由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拍摄的纪录片《鸟瞰中国》。

从表1中看出,第一道气环的闭口间隙较小,第二道及第三道密封环闭口间隙较大,其原理利用第二、三道密封环较大的闭口间隙将其上部的压力泄去,增大第一道环的上下压差,以便活塞顶上的高压气体可以轻易地将缸壁上的机油吹下,减少机油的消耗。所以第二、三道环是不会出现闭口间隙过小的问题,下面通过计算来确认第一道环的闭口间隙允许的最小值。

(5)图案图形类:用点、线、符号、纹样等阐述教学内容。图案图形类在思政教学中一般较为简单,多起连接、说明内容的作用。比如常见的箭头、问号等。

由于视频多指技术,在动态的图像中,纪录片是思政教学使用最多的形式。动画、短片虽然引起思政教学者的关注,但使用频率上不如纪录片。

由于思政教育的社会现实性特点,前三类主题在思政教学中出现较多。它反映了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和使用图像时更强调它的现实性、真实性与及时性,图像的想象力、美学特征、构图准则等不是关注重点。不过,信息图应用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固化状态。因为信息图不仅内容广泛,囊括的主题众多,并且在突出社会现实性的同时兼顾了美感。这是思政教学中图像应用的新变化。

3. 第三个维度:自行创作

需要指出的是,图像在思政教学中的普及不代表主动制作、生产图像制品。这固然与思政教育者缺乏相关的图像制作知识有关;同时也提醒我们,图像在思政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目前,思政教学中的图像多使用既成的图像制品,主动制作的图像集中在少数几种简单的图标、线条、统计图等。选择既成图像较为便利,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图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不够,以及不能及时更新的问题。自行创作的图像在契合度与更新度上显然更为优越,但由于专业所限,主动制作的图像都偏于简单,如何制作上也存在盲目性。

三、思政教学中图像应用的反思

1. 传统的思政教学图像应用

受到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思政教学中图像的使用率不断提高,细究之下能发现其中的特点与规律:思政教学中图像多以风景图像、人物图像、事件图像、纪录片影像等为主,数据说明时多用饼图、条形图等统计图;从课程分布来看,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图像使用频率相对较多。

总的来说,传统思政教学图像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图像来源。主要通过网络查找所需图像资料,较少主动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图像,也很少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处理图像;(2)使用方式。思政教学中的图像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是对语言的补充说明,尚未将图像视为一种与语言并列的独特的表达方式;(3)使用特点。图像使用形式较为刻板,生动性与互动性不足;(4)图像功能。图像的认知功能开发不够,满足不了读图时代下学生对图像的需求。

可见,在图像化发展趋势下,思政教学在图像应用模式、思维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新的反思。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9 中共十九大专题信息传播图

2. 图像化转向下思政教学的反思

图像化的发展趋势下,图像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不断凸显。思想文化表现出多元化、直观化、美学化的趋势,其典型特征是人的情感、观念、价值观、境界、行为活动均借用图像表达。视觉在人的知觉中愈加突出,“看”(通常伴随“听”)成为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的重要方式。图像早已不再局限于一种技术手段,图像文化内涵的丰富促使其逐渐发展成为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形态,传播效力和社会影响力有目共睹。

图像虽然不能取代语言文字,却拥有自己的几个突出优势:(1)生动直观。图像的方式是视觉形象的方式,形状多样、色彩丰富,比文字更能吸引注意力。(2)象征性。图像的象征特性非常鲜明,借助生动的图像象征某种情感、思想、观念、境界,容易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3)强烈的情感体验性。图像通过视觉形象的刺激营造情感的体验氛围,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图像化趋势下,这些优势促成了思政教学中图像应用模式的巨变。

以往的教学中,图像仅仅扮演教学辅助工具的角色,对语言这一主角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体现信息传递功能的主体是语言。而现在,图像亦可成为信息传递的主体。一言以蔽之,图像由工具蜕变成工具与价值的统一。工具性让思政教育更尊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认知模式,使图像成为教学中的新方法。价值性让我们注意到图像和语言文字一样富有意义,图像极具隐喻和象征的特性使其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各种观念、情感的表达方式。据此,思政教学的图像应用也会出现新的模式,这表现在:第一,图像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增多;第二,选择图像时,会对图像的内容、形式甚至美观协调程度做一个综合的考量;第三,图像在整个课程中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会愈来愈显著;第四,形式各异的图像在教学实践使用中会呈现出规律性。

与此同时,教师的思维模式也会转变。思维模式转变的核心是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图像是与语言截然不同的表达模式。以往,教师关注的只有语言,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课程内容表达为语言,比如句式、语词、停顿、语气等等。现在,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图像,这里经历四个步骤:评估、创造情节、转换、结合。(1)评估。梳理全部的教学内容,评估哪些内容适合用图像表达,那些内容不适合。(2)为事宜用图像表达的内容创造情节,填充内容。(3)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图像。(4)教学实践中将图像与语言有机结合。

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前两者的变化会促使教学模式的变革,图像强烈的体验性会更加考虑接收者的认知特点,它有助于打破目前思政教育单方面授课的模式,同时在教学互动模式的转变中注入新鲜血液。譬如有关反转课堂的讨论中,就借助图像的使用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四、结语

尽管目前关于图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艺术学领域,但是图像的文化背景本身就建立在跨学科基础上,哲学、艺术、心理学等均有涉及。加之图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形态,其传播效力和社会影响力已经不局限于艺术学,也改变着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习惯,因此图像化的趋势必然会影响到思政教育领域。思考图像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并非用图像取代语言,而是将思政教育放置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政教育如何更好地从技术、内容、理念等方面来回应图像时代带来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图像表达方式,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育人目的。

小时候,我也是个上树翻墙、捕蝶捉虫的“疯丫头”。那时我家附近还有几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儿在夏日放学路上便经常去那里蹚草捉虫、寻洞掘土。我们会为捕到一只蚂蚱而欢呼雀跃,也会为发现一个蚁穴而兴奋不已,每每大汗淋漓却乐此不疲。但是不记得从何时起,我对这些小小的昆虫竟起了惧怕之心,且愈是年长愈是怕得厉害,往昔田野间的那份快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机缘巧合,在一次作家进校园活动上,我有幸见到了台湾著名生态绘本作家邱承宗先生,聆听了许多来自大自然的故事,读到了一曲生命的礼赞——《地面地下》。

参考文献

[1]孟涛. 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C]. [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肖伟胜. 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李海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