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在《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09-03-28

尊敬的张岂之先生,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还记得2016年的夏天(7月30号),在张岂之先生的家里,徐海社长从张先生的手里,郑重地接过书信选的初稿,然后交给我。这场景历历在目。那天我接过书稿,感觉同时接过来的还有一份信任、一份憧憬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转眼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出版了张先生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又出版了这本书信选。看着书信选的样书,我的心里有忐忑,更感到一种欣慰。忐忑,是因为小书整体呈现形式,是不是能令张先生和读者们满意,还需要被仔细地检验;欣慰,是因为自己当初接过书稿时的计划与决心,总算没有虎头蛇尾,作为责任编辑,总算交上了一份“答卷”。

这里,我特别想表达一种心情。在书信选编辑出版的过程当中,张岂之先生,以及陈战峰老师、夏绍熙老师,给了我充分的鼓励,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支持和帮助。没有这些鼓励、支持和帮助,这本小书的面貌,一定不会达到现在这样的程度。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想首先向张岂之先生,向陈战峰老师和夏绍熙老师,表达我深深的谢意。谢谢你们!

另一方面,要证clcsX{A}⊆,由为(csX,τ)中的闭集,又只需证明A=clX(∪)∈即可。反设clX(∪)∉,即clX(∪)∈csX,由csX∈τ,存在O∈O(X)使得csX=csO。于是clX(∪)∈csO,从而clX(∪)∩O≠Ø,易证(∪)∩O≠Ø,故存在B∈使得B∩O≠Ø。由B∈csX,B∈csO,又csX=csO,B∈csX这与B∈矛盾。

接下来,我想结合图书编辑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谈一点我个人编书的体会。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收获和一点思索。

第一层收获,是我作为责任编辑,收获了不可多得的做书之道。

在与张先生交往的过程中,我还感受到张先生其他很多的优秀品质,彰显他的人格魅力,比如平易近人、信念坚定,等等,限于时间,我就不展开了。

综上,新型“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将以网络化、多样化、个性化为着力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形成合力,以达到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目的。

比如,张先生虚怀若谷。第一,从书信选的书名来看。本来,我作为编辑,是建议书名不加“教授”两字的,因为我觉得张先生的名气也好,地位也好,贡献也好,都在那里,加“教授”两字,不如不加这两字更简洁。但张先生提出来,还是要加“教授”两字,这样更得体。第二,在封底语部分,我本来还写了一句话,说这本书信选“是当代教育史、学术史上的生动文献”。我想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张先生在我国学位制度建立初期就开始参加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工作,到现在三四十年过去了,学位制度本身也出现了很多阶段性变化,我想通过这些书信,是可以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内容的。但这句话也在张先生的建议下删去了。我想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张先生谦虚的作风。

在这里要先向各位报告,我于2015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今年初完成了中期考核和开题的工作,准备做的题目是“支道林思想研究”。做研究和写论文是很艰辛的事情,现在的我深有体会。事实上我的博士论文写作还没有真正开始,我感到自己要看的书还很多。而学校要求至少两篇C刊才有资格毕业这个硬性规定,也像个紧箍咒,让人一想到就头疼。导师因为很忙,平时也较少联系。我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心境下,开始编校这本书信选的。可以想象,当看到张先生写给博士生的一句句关心的话语,一句句有的放矢的论文选题点评意见,我有怎样的“感同身受”。

第二层收获,是我作为在读博士生,收获了不可多得的学问之道。

除了以上“手把手”性质的指导,在这本书信选里,还有两句话,对作为编辑的我也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一句话是第197页,张先生1981年2月15日写给黄宣民先生的信里,最后说:“另,请给中青出版社XXX同志打电话,催问我们要的170本书,为什么至今不到?”一句话是随后的第198页,张先生1981年3月17日给黄宣民先生的信里写道:“中青出版社XXX同志有点言过其实。去年年底我和钟峰去找他,他说《中国思想史纲》上册卖不出去,积压一千多本,影响到他们的经费,云云。何等严重!我回西安后给有关高等学校发了近十封信,人家都寄款去订书了。一千多本立即销售一空,据有的学校反映:此书作为文科教材,比较好。”这里,我们看到了出版社同志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时的急切和急躁。经济效益固然要注重,但图书的社会效益,有没有去深入了解和思考?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每位编辑,都是掷地有声的警示和启迪。

作为一个博士生来看书信选,我最大的感受,是张先生在每一封给研究生的信里,提出的意见都特别有针对性,可以说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准确地点出了问题所在,也准确地指明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通篇来看,张先生指导研究生做学问,特别注重思想史和社会史的结合,注重史料的运用,当然也注重问题意识。我想这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常说的“侯外庐学派”扎实的思想史研究风格。我想到了两个词,大概可以描述我阅读书信选的感受,一个是“务实”,一个是“解渴”。相比之下,一些学者谈论哲学问题喜欢从范畴到范畴、从义理到义理,就显得有点像“空中楼阁”,不够“务实”,也不“解渴”。作为一个在读的哲学系的博士生,我想我从书信选里得到的启发不可谓不真切不实际。孔子说“见贤思齐”,我将以张先生对自己研究生的要求为标准,来尽可能地要求自己,将来也努力做到“文章不写半句空”。

最后,再简单报告一下我的一点思索。

再比如,张先生实事求是。这得从我提过的一个很“萌”很“弱”的问题开始讲。张先生曾在重庆南开读高中,而我是南开大学毕业生,我和张先生都接受过“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的熏陶,算是南开校友。我看到张先生提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中,有一个是“日新月异”。我就异想天开了:张先生很看重自己在南开读书的经历,在作者简介中特别保留了这段经历,会不会这段经历对张先生有深刻的影响,因而“日新月异”的校训也让他印象鲜明,乃至影响了他提炼核心理念时的思考呢?在今年3月份张先生到我们出版社做讲座的时候,我就斗胆提了这么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张先生回答得很干脆: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张先生说:核心理念里还有一个“自强不息”,也没有清华大学校训的影响。关键还在于问题本身,对史料的充分掌握,对有关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会自然导出现在的结论。不过,张先生也同时表达了他对南开、对清华的深厚感情。当时我就想,张先生真是实事求是啊!

第三层收获,是我作为一个80后年轻人,收获了不可多得的处世之道。

在书信选编校过程当中,我有幸与张先生有一些交往,感受到张先生身上很多可贵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做书有很多环节,要策划选题,要审稿和校对,要进行装帧设计,还要做营销,等等。我个人很荣幸,在以上几个环节,都得到了张先生直接的指导与帮助。比如策划选题阶段,当面听到了张先生介绍书信选的来源与意义;审稿阶段,张先生在书信选的一校样上,写下了认真的审读和修改意见。在装帧设计阶段更是这样,本来我们提供了四款不同风格的封面,张先生最初中意的是另一款,我们中意的是现在这款。后来我们考虑到封面风格除了与图书内容特点契合外,最好也跟出版社整体风格有一定的延续性与连贯性。我们建议张先生采取现在这一款,张先生认真考虑以后,同意了我们的意见。张先生在营销方面也有直接指导。今年3月份,张先生和战峰老师一行到南京农业大学参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一个全国性会议,我们和张先生见面。张先生特别拿给我们一组报纸,其中还有剪下来的专栏,原来是张先生专门收集的有关电视节目《见字如面》的报道。这组报道对我们将来营销书信选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启发。我想在后面图书营销的环节,我们从这个角度还要做更多文章。

虽然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研究成果不多,但从中也可看出,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制度从构成上看,是由多种制度构成的综合体;从变化上看,它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炎性因子检验方法:全部患儿均于术前及术后7天,采取空腹静脉外周血3 ml,采血管于室温下静置30 min,以离心机按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取得上层血清,于-80℃条件下储存待检,使用iChem-3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市库贝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按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课程体系更新 确定以智能仪表研发、仪表应用为核心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课程模块,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4]。

张先生还对学者提出关注现实的要求。书信选第9页,2003年3月18日,在写给方光华老师、谢阳举老师、张茂泽老师的信里,张先生说:“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请你们多关注现实社会问题,要研究。我国古来学术讲究经世致用,当然不必那么实用,但一个学者如果不为民说真话,说实话,不了解现实情况,那是不好的。”这封信通篇都是讲的做学问的立场宗旨问题。信的最后说:“学者要成为社会的良心、良知,就必须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我想张先生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做学问不能“为做学问而做学问”,而是要“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做学问”。这也是有别于一些学者自况“象牙塔”中人的态度的,值得每个人反省。

主要是从出版人的角度展开的一点思索。学术文章可以分为两大类,严肃的讲求学术规范的一类可以叫“重型文章”,轻松活泼一些而又富有学术含量的一类可以叫“轻型文章”。像《人间词话》《谈美书简》以及《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这一类就可以算作“轻型文章”。对出版社来说,我们可以出版“重型文章”类的著作,也可以出版像《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这样的“轻型文章”类的著作。所以,我们非常欢迎也非常期待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都能像张先生一样支持我们,把自己无论是“重型”还是“轻型”的好著作给我们。理工类研究有个词叫“产学研结合”,我想我们人文社科类研究,可以做到包括我们出版与期刊机构的“版学研结合”。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一起努力,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

再次感谢张先生对我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祝张先生身体健康!

1.把事情经过写具体的常见方法:(1)分解过程;(2)强化描写;(3)扩展情节;(4)多角度写;(5)……

谢谢大家!

 
卞清波
《华夏文化》 2018年第01期
《华夏文化》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