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试论如何提升小提琴演奏水平

更新时间:2009-03-28

如何能让小提琴的学习者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演奏水平,这是我们从事小提琴教学、小提琴演奏的人必须研究与思考的课题。笔者通过多年教学与舞台实践认为,娴熟的技巧、精良的技能是提升小提琴演奏的必备条件和追求目标。具备了这两项,就能使小提琴的演奏水平步步登高,能使小提琴的演奏更有音乐力、艺术力、感染力。

一、小提琴娴熟的技巧精良的技能源自于刻苦的训练

我们知道,从事任何一种工作或任何一个工种都有一个从技术到技巧,从技巧到技能的递进过程。学习、掌握小提琴也不例外。技术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小提琴演奏时需要掌握的一种必须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技术,就能使用小提琴了;技巧呢,是你完全掌握了小提琴技术以后,通过继续学习、不断地实践,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此时,就会不完全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了,这是技术上的提升;技能是从技术、技巧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完全被你自由掌握,也可以溶入你自己发现的部分,应用更灵活了,甚至形成自己的风格,要能够达到这个层面,必须有一个从量到质的嬗变,这当然要靠刻苦训练以及自我的悟性。

1.刻苦训练就会有灵动的手感。小提琴通过几个世纪、不同国家、不同工匠的改造再改造,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学习小提琴的人必须首先要了解它的演变和发展历史,了解你所使用的小提琴的基本特点与独特性能,然后才能进入演奏程序。要想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这里就有一个手感的问题。手感包括运弓的压力和速度。

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取决手指的力度与精确度,按到琴弦的准确位置上。除了琴码的质量、琴弦的张力外,运弓、按弦的轻重强弱、幅度大小、灵活程度、控制水平等,归结起来都与手感有关。

怎样增强手的感觉呢?当然是持之以恒的训练,坚持不懈的实践,手的感应才会灵敏、准确。这时,我们的手感会像中医大夫行针一样,针针点中音乐之穴、针针激活音乐的经络。就能从心到手到,从手到心,心到意到,得心应手。然而,我们也要清楚,手感决不只是力度和速度的表现,它要和耳朵紧密协作才能丝丝入扣和谐和美。可见,要想手感好,既要练手也要练耳。毕竟,演奏的是曲子,是音乐,没有一个音乐的耳朵不行。

2.刻苦训练就会有良好的气感。小提琴演奏时,从提着琴走上台到腮托亲吻面颊,从琴弓轻轻抬起到音乐缓缓流淌,都会体现演奏者的气度,而这个气度都留不开你的“气感”。

说到乐感,无论是有“天赋”的人还是有“悟性”的人,都必须不断地修炼。有“天赋”的人,对音乐的感应属于快热型,有“悟性”的人,对音乐的感应属于慢热型。无论是快热型还是慢热型都需要不断保持热量,都需要继续加热,让这种乐感的热度变成艺术的熊熊之火。

其中,xi为第i个地区的亲子游网络关注度,T为所有地区亲子游网络关注度总数,n为地区总数。一般来说,G的取值为0~100,G值越接近100,网络关注度越集中;G值越小,网络关注度则越分散。

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琴手在没上台之前,自己练琴的时候能做到有条不紊,演奏也正常。而一走上舞台,一面对观众,他的呼吸就开始紧张,于是出现肢体僵硬、面目呆板,心绪慌乱,此时的琴声必然就如失控的车辆一样越来越不稳。当然,这里有一个舞台经验的问题、有一个心理素质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演奏者就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气息训练与气息的培养而出现了这种状况。气,似乎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其实,它无时不在左右着我们的一切。小提琴学习者、演奏者的演奏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也被气息所左右。这就如一个声乐演员一样,有了天生的好嗓子、但是缺乏气息的训练与培养,一登台,就“声”不由己了。

现阶段专员办预算绩效监管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刘昆部长就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五个全”的指导思想,即资金上全覆盖、预算上全方位、管理上全过程、项目上全周期、社会全监督。这为专员办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监管指明了方向。

强调小提琴的学习和演奏时要具有良好的“气感”,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如何让气息与演奏状态、与音乐作品浑然一体问题。人的语言有长短、有粗细、有起伏、有跌宕。音乐作品的语言也是如此,有完整的结构布局,乐句与乐句之间也有高低起伏、也有停顿与渐进。特别是运弓与弹拨的转换更需要准确、和谐。这时你的气息状态就叫“气感”。演奏小提琴的人气息出问题,就会反映到作品上,慌乱、走板、跑音等等,甚至完全破坏音乐的结构。一个成熟的小提琴演奏者培育出良好的“气感”,就能够气定神凝、就能够使气息与音乐、演奏融会贯通,如行云流水一样,会给观众一种非凡的气度。

皖河流域跨70个乡镇,农村经济地位重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上游山区经济水平很低,中下游丘陵和平原地带有所好转。2010年,流域内总人口220万人,农业人口近8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 000~6 000元。产业结构中农业经济占重要地位,第二产业产值仅占50%左右。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2010年全国人均GDP 29 992元,安徽人均GDP 18 104元,安庆市人均GDP 16 066元,差距很大。

二、小提琴娴熟的技巧精良的技能源于对音乐的感知

秋浦河:上游起于祁门县,经石台县进入贵池区,至池口向北注入长江。流域面积2 235 km2,河道全长149 km,河面宽250 m,底宽100 m,洪水深度7.0 m,枯水深度0.7 m,泄洪能力1 000 m3/s,历史最大流量为2 710 m3/s(1957年7月4日),长年不断流。下游段最高水位17.7 m,最低水位8.8 m。

近几年广东许多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淘汰了部分落后的产能,以优质适销产品积极抢占了国内外市场,使行业普遍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新上的进口生产线过多,尤其是刨花板,出现产能过剩,价格出现明显下降。

怎样才能深刻、灵动的感知音乐、诠释作品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具备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1.要培育敏锐的艺术感觉。艺术圈里常用“是不是这块料”来衡量和评价圈里的人。所谓是“这块料”,笔者认为就是指一个人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悟性。天赋也好、悟性也好,其实质就是指一个人的艺术感觉。

确实,艺术审美的第一位是感觉,艺术创作的第一位是感觉,艺术实践的第一位也是感觉。感觉是文化艺术的“点火器”。

那么,学习小提琴的人感觉器官对音乐的感应就是乐感。一个成熟的小提琴家、演奏者一定有非常敏锐、非凡的乐感。

说到乐感,不一定每个人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即使是同样从事一种艺术形式的人,程度上也会有很大差异。可能有的人乐感非常好,对音乐有一种与生俱来人心有灵犀,一接触音乐,就会钻进作品之中,被音乐所迷醉,创作起来乐思喷涌,演奏起来激情澎湃。而有的人乐感就差一些,无论是基础知识学习、无论是理解音乐作品、无论是演奏实践,似乎总比别人“慢半拍”。还有的人进入音乐圈子多年,还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只是机械地模仿艺术的外壳,找不到真正走进艺术之门的钥匙。

干线公路在发挥其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兼顾了城市道路功能,致使城乡区域没有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体系,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问题突出。

说到乐感,还有个先天具有,后来修成的之分。正如我前面谈到的“天赋”与“悟性”。具有“天赋”的人,乐感就是先天的,具有“悟性”的就是逐渐修成的。这就像人们对“灵感”的认识一样。有的人一遇到某种事物就会撞出火花,有的人是后来撞出火花。但是这两种人只要对艺术有感知,先后都会在艺术上有所斩获。

因此,灵动的手感是娴熟的技巧与精良的技能重要组成部分,灵动的手感,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和增强的。只要认真的对待作品中每一小节,每一个节拍,甚至每一个音符,优美的旋律一定会从你的琴中流动起来。

一部小提琴作品在完成谱面创作之后,就要交给演奏者进行演奏,通常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二度创作、三度创作阶段。也只有进入这个阶段,作品才能立体化、形象化,才能真正插上飞翔的翅膀,飞扬起来、传播开来。这个二度创作、三度创作其实就是演奏者的艺术再创作阶段,或者说也是演奏者的表现阶段。一个具有优秀表现力的演奏员一定会使作品不断升华,锦上添花。要达到这种程度,首先要深刻、灵动地理解作品,无论是练习曲还是演出曲目都要做足功课。只有这样,在演奏的过程中才能让作品所涵盖的主题、内容、情感,激发出你的技巧、技能,才能把作品中的美激情洋溢地、赏心悦目地传递给观众。

2.要倾注鲜明的真情实感。文化艺术作品,无论是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虽然有的以叙事为主、有的以抒情为主、有的以形象为主,有的以色彩为主,有的是动态的,有的是物化的,然而这些作品的灵魂都应该是具有情感性、都焕发着情感的光芒。基于这一点,可以说一切艺术作品都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通过演奏者的演奏,演唱者的演唱,用音符、旋律表现大千世界的万物生灵、表现人间社会的喜怒哀乐,表现真善美,向人们传达一种境界、一种精神。经典的小提琴曲,许多是无标题音乐,没有歌词、没有注解,还能够跨越国界疆土打动人、感动人,说明什么?说明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抒情、最煽情、最能表现情感的艺术形态。因此,它可以让心灵与心灵对话。

因此,演奏者必须在演奏时根据作品所提示的或爱、或恨、或赞颂、或鞭挞的情感因素倾注你鲜明的情感——对艺术的情感、对作品的情感等等,让它引发持续的高昂的竞技状态,作品就会栩栩如生、多姿多彩,既陶醉了自己也陶醉了观众。

三、小提琴娴熟的技巧精良的技能源自于艺术的修养

过去人们常听“一招鲜吃遍天”,这就是指手艺高的、手艺精的人受欢迎。“一招鲜”肯定是在某个行业的某个领域中下的功夫最深,有“绝活”。但是,他也一定吸收了众多的优点,采众家之长,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就启示学习小提琴的人要想有娴熟的技巧精良的技能、要想“一招鲜”必须要有综合艺术修养。

演奏家之所以成为演奏家,其个人的努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人努力就是有了较高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艺术创作水平的高低。我们接触的音乐作品,我们要演绎的音乐作品都表现的是大千世界、社会生活、人生世故,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艺术理论、生活知识都要涉及,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才能“根深叶茂”、“胸有成竹”。

那么,怎样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办法就是要“瀚海拾珠”“书海阅景”,要博览群书,要多做社会生活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有了阅历、有了经历,就能够站在较高视点,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作与演奏出品高意深的优秀作品。

[参 考 文 献]

[1]苏伯英.谈小提琴演奏中的呼吸[J].大众文艺,2012,(19).

[2]苏伯英.谈小提琴演奏技巧与发音之间的关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4).

 
邹俊杰
《黑河学刊》 2018年第03期
《黑河学刊》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