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更新时间:2016-07-05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步入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更多的国外先进设计理念被引入国内,环境设计行业对人才的设计创新思维要求越来越高。首先,作为高校环境设计教育者,培养环境设计新生力量,建设创新人才梯队,明确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依据市场对人才需求辩证地掌握环境设计专业改革的方向,是目前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就业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近几年对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将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放在首位。首先,作为刚进入企业的毕业生,一开始都是从最基层的实践岗位开始做起,这些实践性很强的岗位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并不是每一个用人单位都愿意付出高昂的成本去全面培训新员工,因此能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

自2012年开始,聊城市政府围绕徒骇河建设“世界运河(建筑)博览园”,计划将世界各地优秀的运河建筑景观搬到河流两岸。可以此为契机,适时推出特色水上游览项目,让游客乘坐葫芦状游船,在欣赏两岸世界运河文化风情的同时,体验古人泛舟浮于江湖的逍遥境界。另外,可在姜堤乐园内或其北面的徒骇河水域,开辟水上乐园,开发葫芦“腰舟”娱乐项目和竞技项目。

其次,创新思维能力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方案表达方面,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体现出不同的思维火花和创意亮点,方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比较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再次,一个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会更让他如鱼得水,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发展迅猛,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每年毕业生数以万计。但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在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方面都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

(一)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日日顺智能产业的未来战略规划是什么?王一铎说,“我们要做一个技术标准行业领先,并且要把这个技术标准与我们智能产业生态体系相结合,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教学中理论部分占有比重过大,实践比重过少

(2)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根据课程教学效果,参照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奖惩制度,确保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紧密联系,督促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三)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大,往往是直接讲授教材上的内容,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没有与最前沿的商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无法准确了解到市场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教学没有很好的利用社会有效资源。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邀请企业高级设计师、高级技能工人进行讲学,给学生讲解设计和施工一线的技能内容,弥补教学方式单一的不足。

(四)实践教学硬件投入不够,缺少足够的实习基地

在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反映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往往是出于迎接上级部门检查和评估指标的考虑,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一些确实需要的设备和设施配备不到位,从而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造成学生专业设计应用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过大。

重心方向变动一致性指标通过分析两个属性重心移动轨迹,从动态视角研究不同属性重心的耦合情况。利用每一年的不同属性重心相对于前一年度产生位移的矢量夹角ω衡量。为了方便计算与展示,设一致性指标c=cosω,c=1代表两个属性重心完全同向移动,c=-1代表两个属性重心完全反向移动,具体计算公式为:

在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和场地方面有欠缺,学生缺少实习和实践的平台,无法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的足够认识和了解。上述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三、创新性思维特点与环境设计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创新性思维特点

1、自主性。创新思维体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人作为主体能感知身边的事物并能运用所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自主创造,这就是思维领域创造的完整过程。

英文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临阵磨枪是无法积累文化功底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重视平时的英语作文训练,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英语写作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日积月累,英文写作自然就融为学习的一部分。

[2]英浩.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35-36.

2、整合专业课程群

(二)创新思维与环境设计学科之间的关系

环境设计是艺术学学科门类设计学类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从本质上看,环境设计学科是融合不同的知识背景,将人居环境中各种不同事物按照相应的规律和方式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是完全创造出来的,是全新的事物,所以,较之其他学科,创新并不仅仅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本质,它也是其他不同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环境设计学科主要就是结合专业的课程学习,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人才[2]

四、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结合行业特点并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用人单位岗位分类及特点、岗位工作具体流程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梳理出环境设计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所要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邀请相关企业专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有针对性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市场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充分体现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3]

我国的农村地区比较广阔,人口的众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体现聚集性的特点,即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还有一些地区在比较偏远的地区,经济不发达,同时外部也很难介入。此外,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一些农民的思维比较固定,想要进行乡村振兴的话需要顺应农民的意愿,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要求和有效保障。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体现学校办学思想、促进专业的合理建设。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期安排、教学内容、毕业要求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虑,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思维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和设计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能在设计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设计创意及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每年各乡(镇)、村在重点防范区组织群众进行一次避灾演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使每位群众都清楚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即使在电力、通信等中断的情况下不乱阵脚,安全转移。演练内容包括应急响应、抢险、救灾、转移、后勤保障、人员转移、安置等。演练过程进行全程摄像,制作成山洪灾害防御宣传资料,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行新兴的教学方式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采用“2+1”的新兴教育模式。“2+1”模式是学生到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进行轮换制实习锻炼,实现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员开支,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宝贵的积累实际工程项目经验的机会。“2”是指企业和高校两种培养方式,“1”是指在高校就读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通过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增加实践训练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出素质全面的设计人才。在“2+1”教学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前提是要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前期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不能陷入重实践而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思想误区。在项目实践中结合工程实际,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四)实行专业技能证书考核制度

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考取相关专业技能认证证书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肯定。通过考证过程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拿到相关证书对后续找工作也更有优势。同时,需要防范假证、伪证,保证证书的专业性、公平性、可靠性,真正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五)彰显专业特色,完善课程体系

1、优化专业课程设计,增加设计管理课程

设计与管理,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体现出两个文化范畴的渗透和高度融合[4],设计管理人员集这二种文化素质于一身,既能完成具体设计任务,同时又能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目前任何一家企业,都急需这样的设计人才,不仅具备出色的设计才干,对商业模式、组织管理和战略实施也具有深刻的理解,这种设计师能够成为设计管理者和设计战略指挥者。他们需要做的是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为企业打造有效的设计合作网络平台,不断突破创新,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形成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设计管理既是对设计过程的管理,同时也是对设计活动的管理[5]

3、排他性与包容性。在运用创新性思维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需要继承原有事物的优良元素,同时对已有事物的属性进行再创造。因此,创新性思维主要体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既有排他性又兼有包容性。

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均不能达到企业的相关要求,学生很难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将其转化为系统全面的专业技能,一旦独立面对设计项目,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所开设的课程统筹安排,并优化整合,建立先基础、后专业、重点实践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互相渗透。基础课程着重训练学生创意思维,绘图技法表现、工程施工预算等专业课程重点提高学生专业设计与实践能力。设计类课程有针对性地推行项目式教学方式,将专业课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市场相结合,并且能够有效快速提升设计技能的平台。

参考文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倡导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大部分的设计题目都是虚拟的,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设计课题还是很少的[6]。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缺乏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感受和理解,只能通过查阅资料和个人主观想象来完成设计方案,这样完成的设计方案往往显得单薄、空洞。针对这种情形,需要专业教师发挥个人专业优势,将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任务下达,带领学生真正参与到具体项目设计、改造,实地感受场地空间、面积、氛围等,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通过真实案例直观了解相关流程,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最终转化为扎实的专业技能[7]

4、教学管理手段创新

(1)教学检查纳入常规工作。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检查过程中,重点对教师布置的任务、项目的选题、作业的形式、进度安排等方面实行具体的监督和科学的管理。按照教学规范、阶段目标和质量要求进行阶段性监督检查。在课程结束后举行作品展览,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监督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设计课题内容陈旧、更偏向学术型研究,与市场结合的实践环节过少,不能满足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学设施受场地和硬件设施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实践内容的开展。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改革应加强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足够的条件。

五、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使命,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思考,寻求新的教学途径,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出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3、创新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目前,很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是由美术专业出身的教师担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非设计思维的方式培养设计师。另外,专业教师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动手实践,课堂上的教学大多依靠理论讲授,一些重要的实践环节往往得不到有效实施,造成学生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专业技能不强,到用人单位后还需要很长的适应过程。

[1] 鲁超,朱懿,王程慧.环境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25-27.

2、创新性。创新性思维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为:在主体思维的引导下,根据周围的具体事物来完成再创造,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自身内涵的事物[1]

[3]潘慧锦,陈淑飞.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6):43-4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背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0.

2017年,我国新增植物调节剂登记产品124个,原药21个,制剂产品103个,涉及39个有效成分,比2016年的登记数量增加223%,除乙烯利、赤霉酸、抗倒酯、多效唑、噻苯隆等常规产品登记外,还有氯化血红素、二氢卟吩铁和糠氨基嘌呤等新产品。

[5]李艳.设计管理与设计创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8.

白鹫习惯了天空,在这种战斗下,它们是处于劣势的。但它们仍然不肯离去,只护在女子的上空,不时俯冲下来,与周围的土狼死拼。

[6]刘吉昆.设计管理及其提出的背景与价值[J].装饰,2014,(4):12-14.

[7]吕微露,黄韵,刘斐.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式改革初探[J].装饰,2011,(2):139-140.

传统营销模式下,催费需要供电营销人员到用户现场进行停复电管理,因此,在营销人员外出工作企业需要指出相应的人工费用和交通费用,而采用了基于费控策略的营销模式,营销业务平台会自动完成电力用户的停复电功能。为此,采用了费控智能营销手段后,可为电力企业节约大量的开支,以一户电力客户为例进行分析。

2.1.2 磷。果实缺磷能够引发水心病,影响苹果的储藏质量。2012年全市叶片磷平均含量为0.28%(表1),说明烟台市果园磷的使用量在较高水平,果树减磷迫在眉睫。除非叶片磷的含量低于0.08%才进行土壤施磷肥。磷元素在土壤中与其他元素合作关系不是很好,能使钙、镁、锌、铜、硫等元素变得无效。低磷常与土壤pH低有关,酸性土壤中磷酸根离子与铁(Fe3+)、铝(Al3+)、锰(Mn2+)形成磷酸盐沉淀,使磷素失效;碱性土壤中的磷被Ca2+、Mg2+固定。

刘乐,杨冰清,偶春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