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背景下贵州彝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以毕节市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4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国家层面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规划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划分为核心区域、辐射区域和城市枢纽。毕节市被纳入核心区域,六盘水市和贵阳市分别纳入辐射区域和城市枢纽。在此背景下,以毕节为例,研究彝族文化产业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成效,实现《规划》的预期目标,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核心区域涉及川、黔、滇、藏、陕、甘、青等7个省区11个市(州、地区),覆盖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人口超过760万。《规划》层次高、支持力度大,为各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因为规划范围广,区域内少数民族多,又为各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机遇

1.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毕节市彝族文化资源开发成效日益显著。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形态落后、创意不足、单位产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许多中小文化企业同质化群聚现象明显,缺乏竞争力。《规划》的出台,为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定然会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各地结合《规划》的要求和目标,重新审视自身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如《规划》重点支持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和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发展,四川省就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和工艺美术三类业态。[1]如此扬长避短,目的正在于推进转型升级,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开发更是如此。毕节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之间,谁能抓住机遇转型升级,谁就能赢得未来。

2.助推民族地区增收致富。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区域中,三个彝族文化富集区都处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乌蒙和滇西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经济基础薄弱,脱贫攻坚任务重。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截至去年底仍有贫困人口49.1万。楚雄彝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最少,2013年全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8万人。而毕节市的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目前仍有72.46万人,约是贵州省的1/4、全国的1/50。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显然是各民族地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规划》所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为西部和民族地区的振兴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发展目标,与各地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相一致。可以说,《规划》的实施,为毕节等地的彝族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从而推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增收致富。

3.推动民族文化交流繁荣。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文化繁荣。民族文化交流,既体现为区域内部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又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包括同类型文化)民族文化的交流。交流的目的,便是彼此了解、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扬长避短、自我革新。传统上,不同行政区划之间,文化资源开发各自为政的现象并不少见,结果造成恶性竞争、同质竞争,难免此消彼长甚至两败俱伤。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护文化生态,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要实现这一目标,各民族文化之间必须沟通交流,互促互进。再者,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多属线性文化遗产资源。根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线路宪章》的要求,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超越地域的界限,综合考虑到遗产的价值,呼吁共同努力,联合保护”。在开发上,要尊重每个独立要素固有价值的同时,“要将每个独立存在的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组成部分来评估其价值。”[2]因此,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必将使各地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实现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关于农村居民财产权的文件相继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赋予农民拥有、使用、获取、转让和承包经营权以及承包土地担保权的权利;建立农村产权转让交易市场,促进农村产权转让交易的公开、公平、规范运作。

人才是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瓶颈。只有大力实施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战略,才能为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当前的问题在于,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本土文化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个人发展平台不理想,引进外来人才也比较困难。据了解,毕节目前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人员主要是各级宣传文化系统人员,缺乏相关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营经验,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挑战

1.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开发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文化产业基础差。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文化产业消费基础尚未建立。尽管毕节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但人均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以2017年为例,全市生产总值1841.61亿元,全省排名第三,但人均生产总值全省靠后。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百姓对非刚性需求的文化产品消费能力较弱,更谈不上文化体验追求和文化价值认同。其次是文化创新水平不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但创新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同时做好版权保护,这正是毕节当前的弱项。再次是文化产业要素体系不完善,文化创意、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要素总体水平不高,未能形成合力,难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毕节要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过程中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务必努力弥补欠账,夯实文化产业基础。

2.文化资源开发滞后。尽管毕节彝族文化资源丰富厚重,但在其开发利用上,明显滞后于其他彝族文化区域。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未出台之前,毕节对彝族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利用力度不够。比如,同是彝族火把节,凉山和楚雄早就将其打造成闻名遐迩的盛大民族节日,吸引各地游客前往体验,而毕节的彝族火把节却是本民族小范围的自娱自乐。彝族歌舞服饰的开发也存在同样问题,大凉山走出来的“山鹰组合”“彝人制造”等歌坛品牌可谓家喻户晓,楚雄彝绣已成为彝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毕节却尚未形成自己的彝族文化品牌。直到2008年,大方县实施以“贵州宣慰府”为核心建筑的慕俄格古城恢复重建工程,才拉开了彝族文化资源大手笔开发的序幕。2011年,通过拍摄历史剧《奢香夫人》打造了奢香文化品牌,毕节彝族文化资源开发才有明显成效。当前,毕节如果不抢抓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大好机遇,打造一批彝族文化项目,今后的差距将会更大。

关于各民族文化如何共处的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其含义就是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使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达到和谐,从而实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3]毕节是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有汉、彝、苗、回、布依、白、蒙古、壮、侗等民族。据“六普”资料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5.88%。各民族文化之间,历史上虽然也曾有过冲突,但新中国建立以来,总体上呈现和谐共处的良好文化生态。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繁荣。这一文化环境使各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成果得以继承和弘扬,为当前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美美与共”的文化环境

3.文化创新人才不足。文化的创新首先要有文化的传承。但毕节彝族文化的传承却面临人才困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彝族青少年能说彝语、认识彝文的已十分少见,研究和传承彝族文化力不从心。彝族一些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的彝族古剧撮泰吉,就只有一个村寨的人会表演,而且能全程演完的人也就十多个人。因为人才有限,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成效也就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文化创意人才稀缺也是毕节彝族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文化产业的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产品策划、研发和包装等方面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然而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这方面的人才引进难度很大,而且容易流失。

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得以建立。试验区建立后,毕节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草场资源减少、自然灾害频仍等现象得以改观,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经过30年的努力,毕节试验区已经建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面积已有21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81%。[4]2015年,国家发改委、林业局将毕节市列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舒适气候,使毕节成为知名的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这给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此外,毕节秀美迷人的自然风光,也与古朴多彩的民族文化相得益彰。百里杜鹃风景区、九洞天风景区、油杉河风景区、支嘎阿鲁湖、织金洞、草海、韭菜坪等著名景点享誉中外。正是这些自然风光承载着毕节的民族文化,而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也推动了毕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好一个“我心有主”!试想一下,一个在摘吃一个野外的梨子问题上都如此坚定自律的人,怎么会在手机游戏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分不清轻重和不知道取舍?

(二)试验区开发的政策优势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新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2018年7月18日,习近平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毕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这一重要指示,是毕节试验区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当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自然风光

首先,项目投入到哪个村,主要看领导对哪个地方关注得比较多。GQ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以文化旅游开发为主,上级领导到访频繁(2003年习近平曾来参观过)。这些项目既是各部门需要完成的相关任务,也是GQ村需要的配套设施。其次,项目投到哪个村,与该村的干部是否团结有关,也与主要干部的工作能力关系很大。如SQ村主任工作能力非常强,乡干部非常器重。乡镇现在喜欢“狮子型”干部,会冲,会干,会摆平。另外,乡镇干部现在普遍急功近利,热衷于做能立竿见影的工作,如果项目三五年才会见成效,他们肯定不会感兴趣。因为他们往往热衷于见效快的、可以给他们带来政绩的项目。

三、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开发路径对策

(一)以彝族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为基础

一切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应以科学的整理保护为基础。毕节彝族文化资源的开发,首要的就是摸清家底。据统计,毕节共发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物质文化遗存1000余处,文物藏品15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0余个,革命旧址3个。在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彝族文化遗存的就有七星关区大屯土司庄园、大方奢香墓、赫章可乐文化遗址等。27处省级保护单位中,属于彝族文化遗存的有大方慕俄格城堡遗址、大方九层衙遗址、大方阁雅驿道、大方千岁衢碑、威宁彝族向天坟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属于彝族文化的有撮泰吉、铃铛舞、大方漆器制作技艺、彝族咪古、七星关区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等。如何做好这些重要文化资源的保护,至今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目前国内主要有博物馆式保护、命名式保护、立法保护、开发式保护、研究性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其中,又以综合运用多种保护手段最为常见。毕节彝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也基本上是这些方式。当然,近年来学界也有一些新观点,如彝学研究者王明贵提出,彝族文化资源化是黔西北彝族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其所谓资源化,就是文化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为了避免资源化过程中必然导致的文化创新和变迁,他主张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文化资源化活动提供最本质的文化参考。[5]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建立在原生态传承基础上的开发式保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文化资源的商品属性,而忽视其文化属性。比如,对彝族语言文字,对其进行公益性的整理保护比商品化开发合理得多,而对彝族村寨、彝族歌舞、民俗活动等,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才是科学路径。因此,对于种类繁多的彝族文化资源,理应根据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开发的一大优势,就是国家对毕节试验区的政策支持。迄今为止,在中央统战部牵头下,已有23个国家部委出台了28个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如,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支持毕节试验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14]46号),支持毕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支持毕节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寨,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毕节彝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一批文化旅游品牌。再如,国务院国办函[2013]35号文件同意《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规划》提出: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重点建设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九洞天和慕俄格古城、水西古城、大屯土司、石门坎等文化旅游区。研究建设百里杜鹃、大方等文化旅游集聚区。支持具备条件的重点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加快赫章县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一批旅游特色村寨。……建设一批重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等文化产业。要用好、用实这些政策,将推动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开发,实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中提出的预期目标,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添砖加瓦。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红塔区研和街道贾井村委会玉溪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土壤为褐壤土,肥力中上等且均匀,前作为玉米,排灌方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须在文化资源保护、文化产品开发、宣传推介模式、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大力创新,才能切实提升竞争力,参与到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去。当然,保持文化原生态特色固然重要,但原生态并不意味着落后,也需要创新经营模式,做必要的包装。协调发展,就是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开发中要兼顾各种类型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既要做好文化的传承保护,又要提升开发效益。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保持彝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如果不重视一些开发价值较低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其他的彝族文化资源也很难单独存在。绿色发展,就是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开发中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尤其是要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开发。比如文化旅游,个别高海拔景区植被非常脆弱,过度开发将留下无穷后患,不利于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开放发展,要求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开发不能各自为政,而是要与其他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发展合力。要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中,与各个核心区域和辐射区域共谋发展,打造成一条高端的文化线路。共享发展,就是要求毕节的彝族文化产业开发,其成果要惠及包括少数民族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要精准识别出适用于文化产业开发脱贫的贫困人口,对其精准施策,使其参与到文化产业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实现成果共享。

(三)以文化创意人才培育为动力

颠球方面,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平均颠球个数均有所提高,合作学习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提高颠球的个数,通过T检验发现,p值<0.01,具有非常显著差异,说明合作学习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解决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须在体制机制上着力。对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中提出了具体措施,即“支持贵州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支持贵州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千人计划’、‘百人计划’、‘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引智项目向贵州倾斜。实施‘贵州专门人才培训工程’和‘院士专家援黔行动计划’。”事实上,要落实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相关政策,前提正在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尤其是要创新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使自己培养的文化人才留得下来,使外地文化人才引得进来。对于彝族等民族文化人才,更要建立本土人才培养基地,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只有民族文化人才不断档,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才有保障。

(四)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

2013年,随着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对大数据业务的拓展,国内开始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贵州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建设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两大基础工程起步,逐渐勾勒起贵州大数据的发展蓝图,最终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领跑者。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毕节彝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应借力这一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使之成为毕节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借力大数据发展毕节彝族文化产业,首先要建设彝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其目的在于掌握彝族文化家底及资源开发状况,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走特色化发展道路。2016年,贵州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大普查,共登记旅游资源82679处。其中有51626处资源单体尚未开发,占资源总数的62.44%。这些资源中就有大量的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资源已经统一编码并录入数据库,所有成果数据已经部署到“云上贵州”。毕节也可以开展民族文化资源方面的专项普查,将资源数据上传到“云上贵州”,以实现资源共享、科学利用。其次,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要借力大数据创新经营管理。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市场精准把握,以实现产品开发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很受游客青睐。借力大数据平台,将是毕节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一大动力。再次,文化产品的宣传推介也需要借力大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特色产品和服务的展示更加直观和便捷,从而大大地缩短了与消费者的空间距离,降低了营销成本,并实现了文化产品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五)以融合发展共同繁荣为路径

产业融合是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模式,其内在动力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对于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仍然是最佳选择。通过产业各门类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关联性最强的融合,就是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与线路文化旅游、城镇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和演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科技融合发展,等。[6]这些融合,将有助于打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多元化、有特色、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水质型、资源型和工程型缺水的状况并存,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以来,永康市按照水利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永康市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结合“五水共治”要求,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示范项目,水资源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毕节彝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能独立于其他产业之外。融合发展与共同繁荣,是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优路径。就毕节域内而言,要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服务群众和吸引游客的双重作用;要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保护和谐共生的良好文化生态,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7]要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凸显民族村寨的文化特质,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发展;甚至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体现文化产业扶贫的精准化。对处于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民族村寨不一拆了之,而是进行科学评估,挖掘其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使贫困人口从文化产业开发中真正受益,实现增收致富。毕节彝族文化产业与域外的融合,主要是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与毕节周边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沿线合作开发、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共同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区域和文化线路,实现互促互进,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张亚蓉.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打好文化旅游特色牌[N].中国文化报,2014-12-5(06).

[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CIIC)制定.丁援,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线路宪章[J].中国名城,2009(5):51-56.

[3]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C]//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59-275.

[4]万秀斌,等,毕节试验区,一个生动典型[N].人民日报,2018-08-04(01).

[5]王明贵.贵州彝族制度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91-193.

[6]高宏存.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融合发展的未来选择[N].中国文化报,2015-7-11(04).

[7]曾美海,杨娴.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底线思维[J].中华文化论坛,2015(10):132-134.

 
曾美海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