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框架理论视野下CRI《梅姨,你好!》微视频报道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式开启,中国日益走入世界舞台中央。有关中国的报道每天大量出现在各国媒体上,中国故事的传播早已不仅仅是中国媒体在做的事。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却是中国媒体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中国故事内容博大精深,融合传播时代讲故事方式丰富多样,讲什么、怎么讲,是各家媒体在每日具体的传播实践中要做的“必答题”,而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即传播效果。本文以一条有关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的微视频报道《梅姨,你好!》为例,试着从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的角度,分析该视频在国内外媒体上引起轰动的原因及其对今后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在内容建设上如何发力所带来的启示。

一、微视频《梅姨,你好!》火了

2018年1月31日~2月2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CRI)英语环球旗下融媒体China Plus在梅首相访华前夕,采访了几位中国大学生,请他们在镜头前说一说,为什么叫她“梅姨”(Auntie May)以及对中英交流的看法。不到一分半钟的视频,先用字幕提示英国首相在中国有一个昵称,接着几名中国大学生笑着说出答案“梅姨”。微视频里面对镜头的年轻大学生们自信淡定,从容幽默,谈对“梅姨”、对“英国”的印象与了解,聊称呼英国首相为“梅姨”,因为这样显得亲切;说知道她是英国第二位女首相,是学理工的;谈喜欢英国的文学作品和大英博物馆,等等。微视频的最后,大学生们用中英文双语的表达方式,说出了同一句话“‘梅姨’, Welcome to China !”(“‘梅姨’,欢迎来中国访问!”),展现了中国大学生与世界真诚交流的态度。

微视频报道《梅姨,你好!》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巨大反响。除了国内受众广为转发,一些海外主流媒体也被微视频的内容吸引。英国广播公司(BBC)首先进行了引述报道,随后微视频又被美国《赫芬顿邮报》、英国《泰晤士报》《每日镜报》《独立报》《太阳报》等传播力较广的媒体转载。这几家媒体在此后有关英国首相访华的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地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了“Auntie May”即“梅姨”的称呼。

《梅姨,你好!》的微视频报道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一是因为抓住了新闻热点事件: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是新年伊始继法国总统马克龙后又一位访华的欧洲政要,也是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后访华的西方主要国家政府首脑。二是从“英国首相在中国有一个昵称”的小切口入手,在众多相同主题的时政报道中,因特点突出而引发关注。三是采用了“小快灵”的微视频手段,符合融媒体时代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有利于转发,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四是微视频的内容剪辑轻巧不厚重、节奏快,几个大学生的谈话内容精彩不重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特别是其中一个女学生说,因为别人都叫“梅姨”,所以她就跟着叫了,真实可爱,不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避免了受众刚看几秒钟就想换“下一条”的情形。五是虽然大学生接受采访时都说中文,但配上的英文字幕翻译简练到位,有利于对外传播

以上列举的五条原因,是从传播实践者的角度进行的简单归纳分析。在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要从个体案例中总结理论依据,提炼出可以遵循的规律,以期能对今后的实践产生指导意义。下面就以框架理论中有关媒介框架(Media Frame)和受众框架(Audience Frame)对《梅姨,你好!》微视频报道进行分析。

二、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

不少学者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框架可以影响人们对事件、信息的认知、判断及决策。在实验中,针对同一事件或信息内容,传播者采用两种完全相反的框架进行描述——积极的框架从“将会获得什么”的角度叙述内容,消极的框架从“将会损失什么”的角度叙述内容,然后让受众挑选出一种,结果多数参与实验者都没意识到两种情形是一样的,而选择积极的框架。

2007年,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学者德尼斯·钟和詹姆斯·德拉科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框架理论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扩展,认为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实际上存在两种“框架”。 Dennis Chong and James Druckman, “Framing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0, (2007) P103—126. 一种是传播者框架,又称媒介框架,即当某个事件发生,传播者(媒介)在传播这一事件信息时,通过语言、图像和叙述风格等表达自身想要突出的信息。另外一种是思维框架,又称受众框架,即当目标受众接受相关事件信息时,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以及对该事件叙述的认知性理解会自动认定最突出的信息并排除其他信息。 Dennis Chong and James Druckman, “A Theory of Framing and Opinion Formation in Competitive Elite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 (2007) P99—118. 因此,框架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活动时,通过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两个“框架”,产生了客观现实、媒介现实和受众现实三种“现实”,均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出现框架效应。

框架理论最初源自社会学和心理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进入新闻传播领域,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信息传播活动时最常引用的理论之一。它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在进行信息传播活动时,信息传播者可以通过内容和结构两个渠道对信息接受者施加影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传播者往往较为侧重信息内容的发布,而对信息内容进行组织的结构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力认识不足。框架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框架效应(Frame Effect),简单地说,就是内容和结构同时存在于传播活动中,将内容组织起来就是结构,即框架,用不同的结构将相同的内容进行组合后,将对目标受众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力,这就是框架效应。

以CRI英语环球China Plus的微视频报道《梅姨,你好!》为例。这篇报道的内容点是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即将访华,内容是早已发布的消息,没有任何新鲜点,怎么报这一内容成为核心。主创人员作为媒介框架的实施者,跳出了以往类似题材的常规做法——采访英国人或中国人,寻找两国交流互鉴的精彩故事点——紧扣一个核心切入点:英国人最想了解什么。当我们讲中国故事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请外国人来讲他们眼里的中国和中国人,这样的报道在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人的欢迎,因为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想了解外国人怎么看我们。以此类推,中国人怎么看英国和英国人,也应该是英国人的关切热点。

但在移动互联技术主导的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信息量大,信息发布速度加快。受众对客观现实的理解与认知不再是被动地通过接受媒介组织的信息来实现,而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主体”,如通过社交媒体充分参与信息发布和内容组织。这时的传播效果不仅取决于媒介选择讲什么,也取决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的互动。传播者(媒介)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态势要认识到,选择发布什么内容固然重要,而如何发布能让受众接受更为重要。对于从事国际传播的中国媒体来说,在传播实践中,要更加重视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互动中的受众研究,要从以往单纯“讲什么”到更多在“怎么讲”上发力,让信息的组织和讲述方式更易被受众接受和理解。

三、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启示

2.2.2 残差的独立性检验 采用Durbin-Watson对残差的独立性进行检验,d值=1.887,接近2,相邻误差满足独立性要求。

财税[2010]121号文第二条规定:“对出租房产,租赁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间由产权所有人按照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

让中国人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聊他们对英国首相访华的想法也是微视频报道《梅姨,你好!》的“媒介框架”之一,这是传播者从“受众框架”的角度反推而确定的“媒介框架”。如何实现呢?这包括采访话题和采访对象的确立。主创人员选择了从“梅姨”这一昵称入手,“梅姨”是中国人对英国首相的昵称,在中国知名度较高,但在国外却鲜为人知,有新闻点。主创人员敲定的采访对象是北京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中英开启两国交流交往下一个“黄金十年”的主力人群,也因为年轻人的语言和风格表达没有固化的套路,记者在采访中容易收获灵感,碰撞出火花,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框架理论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始于传统媒体时代,那时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只有媒介,媒介讲什么,受众知道的就只能是什么,媒介虽然无法影响受众怎么想,但却能决定受众想什么。“媒介框架”单向影响“受众框架”,两者之间缺少互动作用力。可以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选择讲什么对传播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当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如何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回应国际社会对重大热点问题的中国关切,积极传播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挑战的主张和方案,积极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情怀和担当,都是新时代中国媒体人要承担的使命。

猛然间,我感到腰间忽然一凉,一阵冰冷的寒意钻进了我的身体,我惊恐地睁开眼睛,转身,回头,那个年轻女孩紧紧地握住匕首,盯着我的眼睛,轻轻吐出一句:“对不起。”

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内容丰富、视角精彩,讲什么以及怎么讲是各类媒体每天在内容建设方面必须面对的现实命题。通过对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同样的故事内容,如果能找到最优讲述切入点和最佳讲述方式,往往能产生理想的传播效果。

CRI英语环球此前有过成功先例。2014年,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时,英语环球曾经推出过一个微视频《舌尖上的英国》,拿英国人的“国民食品”土豆开起了玩笑:“英国所有家庭的厨房都知道的一个秘密是,从孩提时代,他们就被反复教导,小土豆比大土豆熟得快。”微视频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BBC首先作了报道,然后其他国际媒体跟进,各家报道的焦点基本都放在了热爱美食的中国人拿英国的土豆“开涮”了。英国驻华大使馆甚至还在其官网上专门刊登文章,介绍英国五花八门的土豆品种。中国微视频《舌尖上的英国》引起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外媒关注,是因为把“土豆”这一英国美食的“象征”与中国人的看法作为切入点,成功抓住了英国人的兴趣,“媒介框架”影响“受众框架”完成第一步。“怎么讲”中国故事,除了有好的切入点以外,在呈现方式上还要符合外国受众的接受习惯。《舌尖上的英国》选择用“调侃”的方式讲述中国人对英国“国民食品”土豆的认知,幽默风趣,符合英国人接受信息的习惯。

中国故事可以有多重表达,其中一种是通过中国人看世界来呈现。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国力增长后,世界重视、也想知道中国的观点、看法和立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受众心理来说,人们还是更关注跟自己相关的信息和事件。传播中国故事提倡“以我为主”,不是要“我”成为信息传播中被放大的“主角”和“中心”,而是注重创新优化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把“我想说的”变成“目标受众想听的”,润物细无声地推介当代中国真实正面的社会人文图景。例如,微视频报道《梅姨,你好!》的主角是英国首相“梅姨”和英国,但BBC网站转引这篇报道时特别指出,微视频里的中国学生把特雷莎·梅首相亲切地称为“梅姨”,是因为中国人十分重视家庭观念,使用“姨”这个称呼意味着中国年轻人对梅首相十分喜爱和尊敬。BBC网站的报道还强调,中国国家媒体通常在报道外国领导人时都用正式称谓,因此作为国家级媒体的CRI,用“梅姨”这样的昵称来称呼梅首相,非常引人注目。有关“梅姨”称呼的一个短短的微视频报道,在英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尽显中国人注重家庭、中国官方媒体不再板着脸孔讲故事的正面形象,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将物化探技术应用到矿产勘查工作以及地质效果考察之中,相关技术工作者需要合理、科学的应用该技术,这样才能有效勘查矿产资源,有效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效率。

用框架理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就是要把握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作用,注重对受众框架的深入研究,及时总结海外受众对相关中国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认知规律,在重视“讲什么”的前提下,更关注“怎么讲”。当然,对受众框架的研究涉及社会学、跨文化交流、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不是一门传播学就能涵盖的。要做到精准的内容设计和组织,还需要在今后的传播实践中,确立跨学科研究的重点范畴。

可以说,微视频报道《梅姨,你好!》是框架理论及其效应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次成功检验。它被多家国际媒体转载转引表明,中国媒体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时,如果能对目标受众,特别是重点目标受众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注重吸取以往成功案例的经验,放弃通篇故事都是“我、我、我”的套路,充分认识到事件或信息讲述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在传播中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就能够在全面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传播积极向上中国价值观的同时,打破外媒和外国人对中国媒体的陈旧刻板印象,有效提升和拓展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综上所述,IM-DILI和DIAIH鉴别较困难,其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临床医师需密切随访IM-DILI患者,依据临床病理特点与DIAIH相鉴别,避免给予IM-DILI患者不必要的长期激素治疗。

 
关娟娟
《国际传播》 2018年第02期
《国际传播》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