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侏罗系铀成矿模式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大型能源叠合盆地,面积约130000 km2,经近二十年的艰苦探索,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对准噶尔盆地东部进行了铀矿勘查,在卡姆斯特地区侏罗系发现了大规模层间氧化带,并首次控制了工业铀矿带,为中型砂岩型铀矿床(张金带,2106),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该地区铀成矿潜力和主攻方向仍不太明朗。本文整理了区内以往工作成果,运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系统总结了铀矿化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对侏罗系铀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了找矿主攻方向,可为准噶尔盆地今后铀矿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卡姆斯特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地块东端乌伦古坳陷与三个泉隆起的交接地带,亦为东准尔褶皱带与北天山褶皱系东端交汇夹持区域,属古亚洲铀成矿域阿尔泰—准噶尔铀成矿省的乌伦古河铀成矿远景带,具有丰富的铀矿资源及良好的找矿潜力(张金带等,2012)。

研究区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进程中,持续受到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拼接的挤压应力,在乌伦古坳陷内形成自北向南的一系列推覆构造,坳陷主要发育NW向、EW向和NNW向三组断裂,个别断裂走向NE。主要逆冲断裂有:乌伦古东断裂、红盆断裂、红盆南断裂、喀拉萨依断裂等,整体表现为向北西发散、向南东收敛的帚状逆冲—走滑构造(图1a)。其断裂在晚三叠世、侏罗纪和早白垩世均存在明显的活动性,断开层位为C—J,部分断开K、N,总体表现为北早南晚、自北向南不断迁移的过程。断裂在平面上形态多样,有直线型、波浪型、S型和弧型,其组合呈平行式及斜交式;在剖面上有板式、犁式等,它们组合成叠瓦状、“Y”字型等(孙文军等,2014;王学斌等,2014)。

区内基底具双层结构,下部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上部为活动性较强古生界浅变质基底(杨宗仁等,1987;赵白,1992;赵俊猛等,2008)。古生界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的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等,研究区东南部分布有大面积的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卡拉麦里富碱花岗岩带。中—新生代盖层主要为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上侏罗统齐古组,上白垩统红砾山组,渐新统—中新统沙湾组,中新统塔西河组及第四系。区内侏罗系发育最齐全,沉积范围最广,为一套河湖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建造,是区内主要找矿目的层,其中又以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主,西山窑组次之。

应收账款在建筑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各项工作的合理开展可以保障建筑企业流动资产的稳定性,在提高建筑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建筑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风险管理意识较弱,导致企业受到影响。

2 氧化带及铀矿化特征

2.1 氧化带发育特征

图1 (a)准噶尔盆地东部卡姆斯地区地质、构造略图;(b)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统层间氧化带展布略图 Fig.1 (a)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ketch of Kamst,east of Junggar basin;(b)the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profile of Middle jurassic series formation in Kamst area (a)Q—第四系;N—新近系;E—古近系;K—白垩系;J—侏罗系;T—三叠系;Pz—古生界;γ—石炭纪花岗岩类(b)Cz+Mz—中新生界;Pz—古生界;γ—石炭纪花岗岩类 (a)Q—Quaternary;N—Neogene;E—Paleogene;K—Cretaceous;J—Jurassic;T—Triassic;Pz—Paleozoic erathem;γ—Carboniferous Granitoid(b)Cz+Mz—Cenozoic &Mesozoic;Pz—Paleozoic;γ—Carboniferous Granitoid

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铀矿勘查及科研工作,大致查明侏罗系具有较有利的构造、岩性—岩相、地下水、古气候等铀成矿地质条件,在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中发现了一定规模的层间氧化带,前者规模较大,在区域上可相互连接;后者规模较少,仅在红盆背斜一带有所发现。在八道湾组中发现了潜水氧化砂体,三工河组也发现了氧化程度较弱的层间砂体,但只在个别钻孔见到(鲁克改等;郭强等)。头屯河组总体上是弱还原地球化学环境下发生较大规模的层间水渗入氧化作用,因此头屯河组层间氧化带锋线离含矿含水层补给“窗口”较远,一般为5~10 km,远者可达到30 km(图1b);而西山窑组砂体由于还原容量较高,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则发育较近,总体不超过5 km,有的地段还表现刚刚由潜水氧化转为层间氧化,宽度仅数百米(唐湘飞等)。

通过总结区内铀矿化特征及目的层结构、构造、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构造演化特征,区内主要铀矿体的形成符合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模式。

三工河组在红盆背斜见到小规模层间氧化带,钻孔揭露到1~2层层间氧化带。氧化砂体厚7~12 m,发育较强的褐铁矿化、赤铁矿化和长石高岭土化。炭质泥岩透镜体及氧化砾岩与灰色泥岩的接触面附近赋存伽玛照射量率高场。强氧化砂体比弱氧化砂体的伽玛照射量率低,表明氧化作用造成了铀的活化运移。大部分地段氧化砂体为潜水氧化成因,层间氧化不发育。

西山窑组层间氧化带仅在红盆背斜东南部有所发现,钻孔揭露到1~3层层间氧化带,氧化砂体厚10~23 m,岩性为褐红色、黄色细砂岩及中砂岩,褐铁矿化、赤铁矿化较强,另外长石发育中等程度的高岭土化。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延伸长度约15 km。喀拉萨依单斜目前发现的层间氧化砂岩厚度较薄,大部分地段为潜水氧化;5164背斜见一层弱层间氧化砂体,在氧化砂体所夹的灰色泥质粉砂岩及其底板泥质粉砂岩中赋存伽玛照射量率高场。

头屯河组潜水氧化带、层间氧化带在区内最为发育,卡拉麦里山前以潜水氧化带为主,向盆内腹部逐渐过渡为层间氧化带,区内多个钻孔揭露到1~3层层间氧化带。砂体总厚度除在北部青格里底山前一带厚度超过300 m外,大部分区域在70~140 m之间,其间又由于出现较稳定的泥质层分隔为3层厚10~50 m的砂岩层。不同地段砂体由于其间泥质隔水层的尖灭,合并为1~2层大砂体的现象,单层砂体厚60~70 m。喀拉萨依断裂与红盆断裂、红盆东断裂与乌伦古东断裂之间由于侏罗系埋深较大,缺少深部资料,砂体发育情况不明。由于断裂构造是目的层沉积后期所发育,砂体厚度总体上变化不大。头屯河组层间氧化带在走向、倾向上延伸稳定性好,规模大,各地段层间氧化带区域上可互连,前锋线沿走向长约150 km,距蚀源区5~30 km。区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多受后期乌伦古坳陷“隆坳”格局的控制,除红盆背斜、5164背斜较浅外(150~500 m),喀拉萨拉单斜、4161背斜一般超过600 m,局部地段超过1000 m(唐湘飞)。

2.2 层间氧化带分带性特征

关于层间氧化带的分带性,国内外专家研究较多,代表性的分类方案主要有三分法和五分法。三分法是将层间氧化带沿地下水渗流方向划分了三个亚带:层间褐铁矿带、铀矿化带和矿外灰色岩带(别列里曼,1995);我国一些研究者将其划分为氧化带、过渡带和还原带(程明高等,1995;魏观辉,1995)。五分法是将层间氧化带沿地下水渗流方向划分了五个亚带:赤铁矿带、褐铁矿带、铀矿石带、矿胎带、未蚀变砂岩带(理查德等,1978);我国一些研究者也将其划分为强氧化带、弱氧化带、铀矿石带、准还原带及原生带(秦明宽等,1999;张子敏等,2004)。

村里老人说带天井的老宅原本很多的,在他们小时候,这街上两边三进的宅院、五进的宅院,都有大天井。“过去的郭村可比这大多了,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头,街道能跑马,逛完整条街要磨掉一层鞋底。你现在看见的郭村,不过是过去郭村的东门头。”老人说。

图2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不同氧化—还原带层间砂体砂岩对比照:(a)强氧化带;(b)弱氧化带;(c)过渡带;(d)原生还原带 Fig.2 The Contrast photographs of the interlayer sandbody’s sandston in different oxidation-reduction zones of the Middle Jurasic Toutunhe Formation:(a)strong oxidation zone;(b)week oxidation zone;(c)transition zone;(d)primary reduction zone

强氧化亚带:砂体发育强烈的浸染状赤铁矿化、褐铁矿化,岩石呈褐红色、棕红色、褐色等氧化色调,具有较高Fe2O3、低FeO、低有机炭、低S、贫U等特征。

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为1.00∶1.08,女性游客略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情况看,中年游客比例最高,占比53%,其次为青年游客30%;从文化程度上看,受访游客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2%,大专学历占31%;从收入水平看,受访游客整体收入水平较高,月收入水平在5 000元以上的占比35%,月收入为3 000~5 000元的游客占比49%,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下的游客占比16%。

表1 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层间氧化带各亚带地质、地化特征 Table 1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in Kamust area,Junggar Basin

强氧化亚带弱氧化亚带过渡带(铀矿石带)原生还原带颜色褐红色、浅红色、褐色浅黄色、褐黄色、黄色灰色、灰黑色灰色、浅灰色铁矿物组合赤铁矿+褐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少量褐铁矿+菱铁矿黄铁矿+菱铁矿有机质完全氧化少量残留丰富较丰富粘土矿物组合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Fe2O3/FeO2.95(>>1)1.48(>1)0.83(<1)0.92(<1)U(×10-6)17.5037.50637.7425.39有机炭(%)0.1340.1890.4020.240全硫(%)0.0300.0290.9600.505

弱氧化亚带:砂体赤铁矿化较弱,褐铁矿化较强,岩石呈黄色、褐黄色、黄褐色等氧化色调,具有高Fe2O3、低FeO、低有机炭、低S、低U等特征。该带内可见少量未氧化完全的炭化植的碎屑及黄铁矿结核。

过渡带:该带范围较窄,以高岭土化、黄铁矿化蚀变为主,少量绿泥石化,岩石呈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等还原色调,具有低Fe2O3、高FeO、高S、富有机炭和富U等特征,该带往往是铀富集成矿部位,亦称铀矿石带。该带以富含黄铁矿及炭屑为显著特征,大大高于原生还原带,它们是促进铀沉淀富集的主要还原剂(陈祖伊等,2010)。

上新世晚期—第四纪(喜山运动中晚期),气候逐渐变得异常干旱、炎热,沉积了一套红色浅湖相沉积(塔西河组、独山子组),泥质类隔水层区域性覆盖下伏地层,对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系有屏蔽作用。该阶段后期沙漠化发育,地表水系缺乏,层间氧化作用基本上停止,铀矿化不再进一步扩大。

(3)不整合面泥岩型(⑤):产于西山窑组顶部剥蚀残留泥质岩类中,由于泥岩对铀的吸附和容纳能力相对于煤、砂岩来说要稍弱,因此一般以铀矿化、异常为主,较难形成工业铀矿体。

2.3 铀矿化特征

区内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岩性主要为灰色砾岩、砂砾岩、砂岩及煤层,砾岩、砂岩一般富含炭化植物碎屑及黄铁矿。

最小二乘估计中,仅考虑观测值的偶然误差,不考虑系统误差和模型误差,得到的参数解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如果不考虑模型误差和实验环境的影响,有时会严重影响参数估值结果。为克服以上参数模型的局限,半参数回归模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半参数回归的函数模型可以表达为:

头屯河组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第一、二砂岩层的底部,岩性以灰色砾岩、砂砾岩为主,次为灰色粗砂岩、中砂岩,砂岩中炭屑及黄铁矿较丰富。在层间氧化砂岩所夹灰色层中也有铀矿化分布,局部达到工业品位。西山窑组铀矿化赋存于第二砂岩层上部或顶部与头屯河组底砾岩接触的煤层中,含矿砂岩中一般炭屑较丰富。已发现的铀矿化呈似层状、板状或卷状,厚度几十厘米至数米,多分布于层间氧化带的上、下翼或前锋线附近,受氧化—还原带控制,符合层间氧化带控矿特征(图3)。

图3 卡姆斯特地区头屯河组层间氧化带与铀矿化分布示意图 Fig.3 The sketch of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of the Middle Jurassic Toutunhe Formation in Kamust area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是一个指导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的知识。

区内头屯河组与下伏西山窑组总体上呈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何登发等,2007),据区内前人钻孔资料及近几年铀矿勘查成果,在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不整合面附近的灰色砂岩、泥岩及煤层中往往出现大面积分布的自然伽玛异常或铀矿化、异常,其成因与其上部头屯河组层间氧化砂体关系密切,亦受层间氧化带的控制(图4)。

2.4 铀矿化产出类型

通过分析总结卡姆斯特地区已发现的铀矿化、异常赋存特征,及前人钻孔中自然伽玛异常分布特征,可归纳出二类主要的铀矿化产出类型(图5)。

第一种类型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Ⅰ)

推荐理由:民国医书《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由何廉臣编著,1929年出版。本书征集当时全国各地名医医案。共选辑三百余案。分上、下二集。上集为风寒、暑、湿、燥、火、四时六淫病案;下集为温疫、喉痧、白喉、霍乱、痢疫、瘄疫六种传染病案。医案记录完整,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及所患疾病的病名、原因、症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项。案后由何廉臣另加按语评述,对如何掌握这些病证的病机和辨证治疗,有一定的启发。

产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西山窑组砂岩(图5中的①、②)。该类型铀矿化、异常由层间氧化带控制,为工业铀矿化主要赋存层位。其中②类西山窑组层间氧化带的发育与头屯河组底部砂体氧化程度密切相关。

第二种类型为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不整合面型(Ⅱ)

据岩性不同又可分为三个亚类:③砂岩型;④煤岩型;⑤泥岩型。

野外灭绝是人类定义的保护现状中最为危险的一类,指某个物种的已知个体仅存活于圈养环境,或是其种群需要经过野放后才能回归其历史上存在的地点。当物种被分类到这一状态,它离灭绝已经只有一步之遥。那时,北白犀也仅见于捷克、美国等国的动物园中了。

(1)不整合面砂岩型(图5中的③):产于西山窑组顶部剥蚀残留灰色砂岩中,该类型铀矿化、异常由头屯河组底部层间氧化带强度控制,一般发育铀矿化或异常,当矿化厚度及品位较大时可形成工业铀矿体。

图5 卡姆斯特地区铀矿化类型示意图 Fig.5 The sketch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type in Kamst region Q—第四系;J2t—头屯河组;J2x—西山窑组;Cγ—石炭纪花岗岩类 Q—Quaternary;J2t—Toutunhe formation;J2x—Xishanyao formation;Cγ—Carboniferous Granitoid

(2)不整合面煤岩型(图5中的④):产于西山窑组顶部剥蚀残留煤层中,该类型铀矿化、异常早期受潜水氧化带控制,后期由头屯河组底部砂体层间氧化带控制,发育规模与煤层厚度及古剥蚀面的范围有关,当矿化厚度及品位适宜时也可形成工业铀矿体。

除了公共领域的交流之外,还有一个私人领域交流的问题。私人领域的交流主要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谈话,是私下交流的性质。我们民俗学访谈中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既带有私人领域性质,又带有公共领域性质。个人叙事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手段作用。

头屯河组铀矿体产状平缓(地层倾角3°~8°),品位0.0153%~0.1103%,厚度1.10~8.10 m,平米铀量1.12~10.91 kg/m2。含矿砂体固结疏松,透水性好,有形成中—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巨大潜力。西山窑组铀矿化目前仅在少数钻孔中见到,矿化厚度0.30~0.60 m,品位0.0118%~0.0149%。赋矿岩性为灰色细砂岩、中砂岩或煤层,产状平缓(地层倾角1°~5°),透水性好,找矿意义较大。含矿灰色砂岩、砂砾岩中普遍存在大量炭屑和黄铁矿,对铀主要起还原和吸附作用,含量越多、铀富集的程度越高。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多生长在黄铁矿的边缘及充填于岩屑裂隙之中,少量为砂岩中粉末状分布的炭屑所吸附。该处铀矿化的发育主要为含铀流体在还原环境下发生铀的沉淀富集形成(秦明宽,2017)。

3 铀成矿模式

八湾组在卡姆斯特地区基本处于原生还原环境,卡拉麦里山北坡出露区仅发育浅层潜水氧化带,层间氧化带不发育。

盆地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存在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根基”(宋继叶等,2015),卡拉麦里山、青格里底山古生界褶皱基底呈现铀钍混合性质,形成突出的铀迁移富集及活化铀高值区(张云宜等,1998),已发现大量的碳硅泥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及表生富集型的铀矿化、异常点(衣龙升等,2016),为区内中新生界盖层提供了物源与原生铀源。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侵位的富铀碱性、中酸性A型花岗岩(卡姆斯特岩体)为明显的古铀高值,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特征(杨高学,2008),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外生铀源体。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发育辫状河相砂体,具“泥—砂—泥(煤)”二元结构,为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含矿建造。乌伦古东断裂、红盆断裂、喀拉萨依断裂以及喀拉萨依单斜、红盆背斜等构造构成地下水的局部排泄源,既控制了目的层砂体展布也决定了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控制了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空间展布特征。虽然断裂构造可成为深部油气上升的通道,在上部疏松地层中形成大范围的还原障,为地下水中铀的富集沉淀提供有利的还原介质或促使原生氧化带发育次生还原作用(黄志新等,2013),但乌伦古坳陷非油气富集区,尚未发现油气参与成矿作用,其铀矿化属于层间氧化带成因,受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控制。区内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铀成矿可大致划分为5个阶段(图6):

图6 卡姆斯特地区铀成矿模式示意图 Fig.6 The sketch of uranium metallogenic model in Kamst region Q—第四系;N—新近系;K—白垩系;J2—3sh—石树沟群;J2x—西山窑组;J1—下侏罗统;Cγ—石炭纪花岗岩类 Q—Quaternary;N—Neogene;K—Cretaceous;J2—3sh—Shishugou group;J2x—Xishanyao formation;J1—Lower Jurassic;Cγ—Carboniferous Granitoid

3.1 含矿建造准备期

该阶段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沉积阶段,目的层不整合于古生界中酸性火山岩及石炭纪富铀花岗岩体之上,南东部蚀源山区为其提供物源与原生铀源。在中侏罗世西山窑期晚期,燕山早期运动造成盆地整体抬升,大范围内形成平行不整合及角度不整合。由于古气候温暖、潮湿,不整合面少有氧化痕迹。

3.2 含矿建造形成期

该阶段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上侏罗统齐古组形成期。中侏罗世晚期该地区再次整体下沉,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下沉积了头屯河组灰色建造。晚侏罗世早期,古气候由温暖、潮湿逐渐变为半炎热、半干旱,区内以浅湖相沉积作用为主,发育一套巨厚的以泥岩为主的杂色层。头屯河组灰色砂体顶部由灰色、灰绿色泥岩构成隔水顶板,底部由西山窑组灰色泥岩、煤层构成隔水底板,这种“泥—砂—泥(煤)”结构为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提拱了有利的地层条件。

3.3 构造翻转成矿期

该阶段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挤压准噶尔盆地块,准噶尔盆地发生区域性隆升,形成了J3/K1之间区域性不整合。卡姆斯特地区发生构造翻转,由原来的拉张坳陷变为挤压隆升,乌伦古东断裂、红盆断裂、喀拉萨依断裂纷纷向南、南西逆冲推覆,断裂北盘抬升,南盘下降,形成自北向南的“叠瓦状”构造,各瓦状凹陷内地层南高北低,形成层间氧化带自南向北、北西、北东发育格局。南部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层间砂体抬升暴露地表,接受含氧含铀水的渗入改造,发育层间氧化带。各断裂构造构成层间地下水的排泄通道,控制着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展布特征。该阶段是区内层间氧化带发育期及成矿期。

该类研究将体育社会组织视为“社会间分层”的一部分,重视社会组织与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互构问题。该类分析假设正是由于社会组织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导致某一方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压倒另一方或者几方的现象,从而推导出“依附式发展”、“分类控制”、“非协作约束与策略性应对”等分析框架。

3.4 叠加改造期

成矿期后,准噶尔盆地又经历了燕山、喜山二次大的构造运动,对早期层间氧化带及铀矿体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前期层间氧化带的叠加与改造。

早白垩世,沉积了一套灰色—杂色河流相—湖相沉积(吐谷鲁群),但仅限于准盆中部一带,对盆缘下伏侏罗系早期开启的砂体无隔水作用,含铀含氧水持续渗入下部侏罗系层间砂体,层间氧化带继续进一步向纵深发育。

区内找矿目的层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层间砂体后生蚀变较发育,顺层间承压水流动方向,层间氧化带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由于当前研究程度较低,对比前人划分方案,暂采用三分法,将层间氧化带划为氧化带、过渡带及原生还原带,其中氧化带再分为强氧化亚带、弱氧化亚带。各带在岩石颜色、矿物组合、Fe2O3、FeO、粘土矿物、有机炭、全硫等岩石地球化学参数均有差异,表现出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控矿特征(图2、表1)。

第一次叠加与改造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燕山运动第Ⅲ幕中期),形成K1/K2的不整合,由于构造隆升,沉积间断。中侏罗统侏罗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层间砂体又一次抬升剥露地表,层间氧化作用继续发育,铀矿化发生叠加改造,铀矿体规模继续扩大。

光分路器的雷响主要有五中,分别为盒式光分路器、机架式光分路器、微型光分路器、托盘式光分路器和插片式光分路器,这些光分路器粉笔在不同的场合下适用,比如盒式光分路器比较常用于光缆交接箱及分光分纤盒之中;机架式光分路器经常适用于标准机架之中;微型光分路器经常被适用于光缆接头盒之中;托盘式光分路器经常适用于光缆交接箱之中;插片式光分路器则经常适用于光缆交接箱以及光纤配线架之中。

第二次叠加与改造发生于晚白垩世晚期—渐新世早期(燕山运动第Ⅲ幕晚期),形成K2/N2的角度不整合,源自新特提斯构造域的强大挤压应力使北天山快速、大幅度隆升并向盆地冲断产生巨大的构造负荷,K遭受大量剥蚀,仅残存底部一套细砂岩层,固结疏松,透水性好,对下伏侏罗系早期开启的砂体无隔水作用,含铀含氧水渗入下部侏罗系层间砂体,氧化带进一步发育。盆缘早期出露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可能再次遭受大幅度剥蚀,层间砂体继续开启,铀矿化发生叠加改造,铀矿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渐新世晚期—上新世(喜山运动早期),构造沉降,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洪、冲积层(沙湾组),代表了一次巨大而长久的洪水事件,该岩组为巨砾与泥、砂混杂堆积,固结弱,透水性中等,对下伏地层屏蔽作用弱,地下水可垂直渗入下伏透水地层,对早期层间氧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国内如伊犁、鄂尔多斯、吐哈、二连、松辽等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型铀矿床的矿化年龄也多集中于始新世、中新世及上新世这三个阶段(刘鑫扬,2015)

3.5 矿化停滞期

原生灰色还原带:为砂体沉积后的原始状态,呈现灰色、灰绿色、浅灰色等还原色调,具有低Fe2O3、高FeO、高有机炭、高S、低U等特征。该带内有机炭、S及U含量比氧化带高,但低于过渡带,特殊情况下,氧化带U含量可能高于原生还原带,代表了铀的大量迁入或后期地下水滞流的特征,前者有利于成矿,后者不利于铀的富集叠加。

4 结论

卡姆斯持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具备较好的砂岩型、煤岩型铀成矿地质条件,层间氧化带较发育,铀矿化受物源、铀源、构造、地层、古气候及地下水等综合控制,符合“层间氧化带控矿”铀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成因类型可归纳为二个大类五个小类,其中头屯河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最具工业意义,是今后主攻方向;西山窑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不整合面砂岩型、煤岩型铀矿化也具找矿意义,可在今后找矿工作中适当兼顾,不整面泥岩型铀矿化不具找矿意义。

注 释 /Note

(The literature whose publishing year followed by a “&” is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The literature whose publishing year followed by a “#” is in Chinese without English abstract)

❶ 鲁克改,陈黎昀,屈有恒等.1998.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1:20万铀矿区域预测(卡姆斯特地区)[R],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❷ 郭强,贾翠.2014.准噶尔盆地重点区段主要找铀目标层沉积体系研究[R],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❸ 唐湘飞,杨勇,杜杰等.2015.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铀矿资源调查评价[R],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魏巍正使用GEVIs研究不同的电输入信号是如何在小鼠视网膜神经元内被整合的。魏巍的研究兴趣涉及一类能够对一定方向运动的视觉刺激产生强烈反应的神经元。通过观测这些神经元不同部位膜电位的变化,她希望可以理解细胞如何处理输入信号,以探测刺激的运动方向。

在陶瓷上装饰,首先需要掌握了解瓷器的器型与瓷质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掌握。而新彩的料性虽然相较于其他易操作,但是还是有它基本的料性需要去了解。

❹ 唐湘飞.2015.准噶尔盆地东部卡姆斯特地区侏罗系铀成矿区域预测.见: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403~410.

❺ 何中波,杨烨、许强.2015.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与潜力评价[R],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❶ Lu Kegai,Chen Liyun,QuYouheng.1998#.Prediction of 1:200,000 Uranium Ore Areas in Eastern Junggar Basin,Xinjiang (Kamst Area)[R],Geologic Party No.216,CNNC.

❷ Guoqiang,Jia cui.2014#.Study on the Depositional System of Uranium Target Layer in Key Sections of Junggar Basin[R],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❸ Tang Xiangfei,Yang yong,Du jie.2015#.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Uranium Resources in the East Junggar Basin,Xinjiang [R],Geologic Party No.216,CNNC.

电力企业要对供货方进行深入的了解,查看其是否具有生产资质,选择多家生产商进行对比;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采购工器具质量的监督,可在采购前对工器具的质量、材质、型号、规格、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要严格进行工器具周期试验,由安监部门工作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对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棒、验电器等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及时更换不合格的产品,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对于入库的工器具要做好日常的抽查工作,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就要停止使用。

❹ Tang Xiangfei.2015#.Prediction of Jurassic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rea in Kamste Area,Eastern Junggar Basin,2015 Academic Annual Conference Paper of China Geological Society (volume two):403~410.

❺ He Zhongbo,Yang ye,Xu qiang.2015#.Assessment on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and Potential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Junggar Basin [R],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陈祖伊,郭庆银.2010.砂岩型铀矿床硫化物还原富集铀的机制.铀矿地质,26(1):1~8.

程明高,简晓飞.1995.512可地浸砂岩铀矿床地质特征和远景评价.铀矿地质,11(1):11~1.

何登发,周路,唐勇,等.2007.准噶尔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与头屯河组间不整合面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古地理学报,9(4):387~396.

黄志新,何中波,温淑琴,马道矿.2013.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与油气的时空耦合关系.地质论评,59(z1):701~702.

刘鑫扬.2015.我国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地质论评,61(z1):515~516.

秦明宽,何中波,刘章月,郭强,宋继叶,许强.2017.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与找矿方向研究.地质论评,63(5):1255~1269.

秦明宽,赵瑞全,王正邦.1999.伊犁盆地可地浸砂岩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分带性及后生蚀变.地质学报,(20):644~650.

宋继叶,秦明宽,蔡煜琦.2015.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地质论评,61(1):128~137.

孙文军,赵淑娟,李三忠,等.2014.准噶尔盆地东部中生代构造迁移规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8(1):54~59.

魏观辉.1995.我国伊犁大型砂岩层间氧化带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铀矿地质,11(2):70~72.

王学斌,赵淑娟,李三忠,等.2014.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8(1):62~70.

衣龙升,李月湘,田建吉,乔宝强,罗富生,韩军,杨向荣,纪文涛,宋庆年,黄铮.2016.新疆乌伦古河地区铀矿化类型及其特征.地质论评,62(S1):67~68.

杨高学.2008.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花岗岩类研究.导师:李永军.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宗仁,顾焕明.1987.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及演化—航磁资料初步处理结果讨论.新疆石油地质,(2):42~50.

张云宜,李耕,赵翠萍等.1998.航测资料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研究中的应用.铀矿地质,14(4):234~240.

赵白.1992.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新疆石油地质,(2):95~99.

张金带,李子颖,蔡煜琦,等.2012.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铀矿地质,6(28):321~326.

张金带.2016.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铀矿地质,6(32):321~332.

赵俊猛,黄英,马宗晋等.2008.准噶尔盆地北部基底结构与属性问题探讨.地球物理学报,51(6):1767~1775.

张子敏,马汉峰,蔡根庆.2004.吐哈盆地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层间氧化带分带性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世界核地质科学,21(1):5~8.

Chen Zhuyi,Guo Qingyin.2010&.Mechanism of U-reduction and concentration by sulphides at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s.Uranium Geology,26(1):1~8.

Cheng Minggao,Jian Xiaofei.1995&.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in-situ leaching sand 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of number 512.Uranium Geology,11(1):11~1.

He Dengfa,Zhou Lu,Tang Yong.2007&.Characteristics of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and Toutunhe Formation of Middle Jurassic in Junggar Basi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petroleum pxploration.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9(4):387~396.

Huang Zhixin,He Zhongbo,Wen Shuqin,Ma Daokuang.2013.Temporal and spatial coupling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and Petroleum in the Junggar Basin.Geological Review,59(z1):701~702.

Liu Xinyang.2015.Research Progress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China.Geological Review,61(z1):515~516.

Qin Mingkuan,He Zhongbo,Liu Zhangyue,Guo Qiang,Song Jiye,Xu Qiang.2017&.Study on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s and prospective direction of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Junggar Basin.Geological Review,63(5):1255~1269.

Qin Mingkuan,Zhao Ruiquan,Wang Zhengbang.1999&.The Zonality and Epigenetic Alteration of Interlayered Oxidation Zone of In-situ Leachabl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Yili Basin.Acta Geologica Sinica,(20):644~650.

Richard H D.1978.Urani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ColoraSchool of Mince Goldm,Colorado.

Song Jiye,Qin Mingkuan,Cai Yuqi.2015&.Bas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Junggar Basin and its effect on sandstone-type uranium metallogenesis.Geological Review,61(1):128~137.

Sun Wenjun,Zhao Shujuan,Li Sanzhong.2014&.Mesozoic Tectonic Migration in the Eastern Junggar Basin.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38(1):54~59.

Wang Xuebin,Zhao Shujuan,Li Sanzhong et al.2014&.Mesozoic thrust and nappe structures in the wulungu depression of the northeastern Junggar Basin.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38(1):62~70.

Wei Guanhui.1995&.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arge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of interlayered oxidation zone in the northwest China.Uranium Geology,11(2):70~72.

Yang Gaoxue.2008.The Study of Granitoids in Kalamaili Area of Easten Junggar,Xinjiang.Tutor:Li Yongjun.Xi’an:Master Degree Thesis of Chang’an University.

Yang Zongren,Gu Huanming.1987#.Basement properties and evolution of Junggar Basin——Preliminary processing results of aeromagnetic data.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42-50.

Yi Longsheng,Li Yuexiang,Tian Jianji,Qiao Baoqiang,Luo Fusheng,Han Jun,Yang Xiangrong,Ji Wentao,Song Qingnian,Huang Zheng.2016#.Study on uranium-supplying potential and the litho-geochemical features of volcanic rocks in Wulunguhe district,Xinjiang.Geological Review,62(S1):67~68.

Zhang Yunyi,Li Geng,Zhao Cuiping.1998&.Application of airborne survey data in study on uranium metallogenetic condition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in eastern Junggar Basin.Uranium Geology,14(4):234~240.

Zhang Jindai,Li Ziying,Cai Yuqi.2012&.The main advance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uranium resource in China.Uranium Geology,6(28):321~326.

Zhang Jindai.2016&.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allogenic theory for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in China.Uranium Geology,6(28):321~332.

Zhang Zimin,Ma Hanfeng,Cai Genqing.2004&.Zonation and geochemistry of interstratified oxidation zone of aiding lake slope in southwest Turpan-Hami Basin.World Nuclear Geosience,21(1):5~8.

Zhao Bai.1992&.Nature of basement of Junggar Basin.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95-99.

Zhao Junmeng,Huang Yin,Ma Zongjin.2008&.Discussion on the basement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northern Junggar basin.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51(6):1767~1775.

唐湘飞,王果,张占峰,李炎龙,吴声明,李承龙
《地质论评》 2018年第03期
《地质论评》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