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美国“岛链战略”疑变风声背后

更新时间:2016-07-05

日本原陆上幕僚长岩田清文最近透露,美国正在研究太平洋岛链“新方案”——若在南海和东海发生军事冲突,美军将暂时转移至关岛基地,而“第一岛链”的防卫任务则委托给盟国日本。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此方案确有其事且得以落实,就意味着亚太战略格局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更有媒体将此举与中俄海军选择鄂霍次克海进行最新军演联系起来,认为此举旨在突破美日构建的“第一岛链”。当然,现实中大国棋局的复杂性远超一些媒体过度简化的纸面类比。美国关于太平洋岛链的战略考量值得关注。

因为远离,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趁火打劫,特别适合成为离岸平衡手;但同样因为远离,美国又担心被孤立于欧亚大陆事务之外。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而作为彻底的科学理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全可以也能够被群众所掌握。“形势与政策”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重要途径。而要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第二课堂,使“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与优化,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7]

“岛链战略”与美式战略思维

要深刻理解美国的“岛链战略”,先要理解美式战略思维。美国最大的地缘优势就是远离欧亚大陆,但最大的劣势也是远离欧亚大陆。

因为远离,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趁火打劫,特别适合成为离岸平衡手;但同样因为远离,美国又担心被孤立于欧亚大陆事务之外。

同时,从海权文明和陆权文明的历史性竞争角度来看,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日趋成为人类文明交往的坦途,真正的全球化自此开启,即便此后铁路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全球性的大宗物流和远程兵力投送,还是要仰赖海上运输。

从当年的英国到今天的美国,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只有掌握了海洋,同时又能自由介入、操控大陆性事务,方能称雄。相反,像一些陆权强国,无论其在陆地上如何强大,只要还没有在开放性海岸线上拥有战略性不冻港,在美国人眼中就还不是真正可怕的竞争对手。

当今世界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木材又成为建造材料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2]19,木结构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快速发展,形成了低碳、环保、预制装配化程度高的现代木结构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现代木结构体系由北美、北欧及日本引入中国,主要运用于园林景观、旅游度假、高端别墅等领域的建设,建筑样式多照搬国外,缺乏本地特色。而中国传统木构营造体系,作为我们建筑文化的本源,是可以在现代木结构中找到契合因素的[2]19。

不过这类设计遭到了以布热津斯基为代表的另一些美国战略谋划者的坚决反对。因为他们担心,一旦中日之间出现冲突,无论哪方取胜,都会产生美国难以接受的后果:要么“第一岛链”被突破,要么岛屿强国可能登陆。所以,布热津斯基们认为,最好的选择是维持现状。这就是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一再反对挑拨中日对抗,同时强调绝对不能让日本在亚太拥有明确的势力范围、重新成为地区大国的根本原因。

然而,“岛链战略”也是把双刃剑。

随着大陆性国家力量的发展,过于接近大陆边缘的军事存在,都会越来越像“人质”。同时,过于接近大陆,也降低了美国外交的灵活性。

在美苏争霸时代,因为对手明确,所以这个缺点尚不明显。随着苏联解体,全球形势趋向复杂,敌友关系存在巨大变数。有美国战略家指出,此时,若美国顶得太靠前,恰恰让那些想通过促成美国和崛起中大国“撞车”来找寻新扩张机会的国家获得机遇。这不利于美国发挥离岸平衡手的优势。

从这一点上讲,美日关系是极其微妙的。

便秘病人生存质量量表(PAC-AOL量表)包括身体不适、心理不适、担心、忧虑、满足等条目,总分0分~96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低。该量表从排便情况入手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将其应用于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评估过程,不仅可有效反映病人身体与心理舒适度,还可使医护人员充分了解病人存在的负面心理[8]。

美国对日本的信任度

1)定干。定干高度依据苗木情况,如果肥水条件良好,可以在苗木最顶端饱满芽处定干。如果肥水条件不好,就要低定干,确保苗木成活。顶芽萌动时,在苗木距地面70 cm以上部分涂抹6-BA,促使主干多发分枝、细枝,当年发枝量达到12~18个为好。

如果美国要从“第一岛链”全面后退,日本当得上这个“接盘侠”吗?

对此,美国心知肚明。正因如此,美国国际关系研究界曾出现一种“将计就计”的声音,建议美国进行战略收缩,把日本向前推,美国则在后控局。

美国外交一直奉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的原则。世界历史和西方的近代史也告诉人们,最有可能将老霸主取而代之的,是霸主阵营内部的某些善于伪装、善于等待的“追随者”。另外,从美国的视角看,陆权大国下海固然可怕,岛屿强国登陆同样可怕。

所以,在苏联解体后,一些美国战略家就建议美国放弃过于靠前的军事基地,同时更松散地解释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海外安保承诺,从而让美国从全球介入战略回归更传统、更灵活的离岸平衡战略。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是既要利用又要防范。美国人恐怕不会忘记,当年正是日本把炸弹扔在了“第三岛链”上,而且几乎完全控制了第一、第二岛链,和美国打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惨烈度最高的海洋战争。

薄膜沉积完成后通过Dektak 150探针轮廓仪测量其镀膜前后的曲率半径R1和R2,进而利用Stoney[16]公式计算薄膜的剩余应力,即

战后,日本追随美国,试图利用美苏争霸的机遇期,实现再崛起。在一些日本战略家眼中,在苏联解体后,如果中美“撞车”、两败俱伤,日本便能延长其再崛起机遇期;如果能在美国逐渐放权的过程中,逐渐控制“第一岛链”,日本就可以与中美在亚太地区玩“三国演义”。

[6]Heath,J.Borrowing.In Mesthrie,R.(ed).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ociolinguistics.Oxford:Elsevier,2001:432-442.

所以,从美国视角来看,首先要保持能迅速介入欧亚大陆事务的前沿存在和中转基地,同时又要能防范陆权大国下海。

冷战初期,美国立足太平洋上的三条岛链进行战略布局,也是为了兼顾这两个目标。这一战略的出现虽是为了对付苏联,但绝非仅仅针对苏联,而是可以针对欧亚大陆上的一切潜在对手。所以,苏联解体后,美国继续维持“岛链战略”。

在一些日本战略家眼中,如果能在美国逐渐放权的过程中,逐渐控制“第一岛链”,日本就可以与中美在亚太地区玩“三国演义”。对此,美国心知肚明。

斯皮克曼的预言

在二战胜负未分的1942年,美国地缘战略学者斯皮克曼对未来百年的全球战略大势进行了分析:随着德日战败,英法衰落,苏联会成为未来的最大敌人。但是,苏联也只是中期敌人,因为苏联的战略性不冻港都在封闭海岸线上,其开放性海岸线上却没有战略性不冻港。他指出,21世纪真正搅动全球地缘格局的变数,其实是中国和印度两个东方文明古国、人口大国的复兴和崛起。

而早在2010年美国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中、印已被列为全球最大权力变量。有分析人士将美国“岛链战略”疑变的消息与美印关系最近的变化联系起来,认为美国可能将后者视为平衡日本“猛虎出笼”的重要因素。如果形成日、印“双虎出笼”的格局,就可以把印度洋问题和太平洋问题整合成一个更大的难题,从而让亚洲大国间进行复杂的多重互相牵制,此举可能降低棋局失控的风险,有利于美国站在棋局之外四两拨千斤。

当然,关于美国太平洋“岛链”新方案的消息出处本身就值得深思。因为这其实是日本一直梦寐以求的结果。但美国是否已经决定这样做,还需要进一步求证。

未来的亚太格局注定异常复杂,敌友关系不仅晦暗不明,而且将变幻莫测。如果过于僵化地看待敌友,用单一视角看复杂的大国棋局,无论这个单一视角是经济的、军事的,还是文化的、意识形态的,都将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真正的变数,也就难以立足全球、未雨绸缪。

在拍摄领导参加会议、公众活动时,要有一定时长的正面镜头,尽可能避免仰拍和俯拍,注意平衡拍摄时间、长度及方位。如果需要拍摄五秒钟的静止画面,可将拍摄时长控制为8~10分钟,同时为运动画面预留充足的起落幅时间。如果领导数量较多,可独立分化拍摄,也可同组框出现,但要着重注意画面镜头的主次关系,适当调整时长和频率。针对分组拍摄或组拍,需调整对应的拍摄角度。注意镜头的表现力,尽量多拍一些会议的景别和特写镜头,以便后续筛选与替换。在拍摄运动镜头时,应选择恰当的拍摄方式,并注重会议拍摄的各项细节,具体包括拍摄角度、时机等问题,把参与人员的形象优质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王鼎杰
《党员文摘》 2018年第03期
《党员文摘》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