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武汉市建筑信息调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16-07-05

1 武汉市建筑信息调查工作背景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从自然规律来看,中国大部分城市(包括武汉)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今后的规划编制工作将由重视“量”的覆盖向重视“质”提升转变,编制重点也将逐渐从重视增量规划向存量、减量规划转变[1]。城市规划逐渐转向土地的内部挖潜,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旧区整治”等,加强对内部功能的调控[2]。而建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2011年武汉市编制旧城改造规划时就概略调查过改造区内建筑的现状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3]。2015年,武汉市启动了新一轮总规修编及其一系列专项支撑课题研究工作,为解决城市精细化规划编制对城市建筑空间及属性信息的迫切需求,武汉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在都市发展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了城市建筑信息调查工作,分步骤、分范围,逐步建立建筑编码标准和建筑用途分类标准,摸清了武汉市现有建筑体量、分布和功能用途,并计划制定长效更新维护机制,以保障建筑信息的持续更新,保持数据的完整、准确、权威,满足今后精细化城市规划的要求。

2 调查的内容方法和主要成果

2.1 基本内容

开展建筑信息调查工作的目的是调查掌握武汉市各类建筑的体量构成和基本情况,及时为武汉市的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源。通过对《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4]、《武汉2049远景发展战略》[5]以及其他城市相关规划的研究,分析规划对建筑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筑的空间坐落、规模、用途和高度等方面。经过梳理,明确了三大类18项调查指标,如表1所示。

建筑信息调查指标表 1

调查指标分类调查内容空间信息类地上/地下层数、建筑高度、基底面积、建筑面积、地址等基本信息建筑编码、名称、结构、年代、状态、外形、照片等附属信息竣工用途、实际用途、分层用途、分用途楼层段、分用途面积等

2.2 调查方法

调查工作采用“地形图定量”“规划资料定性”、“外业核实补充”的工作路线。首先利用 1∶2 000数字地形图提取建筑地理坐标位置、形状、层数等基本空间信息,并搭建基础库框架;再通过建筑地理坐标与其他各项规划、审批、竣工资料进行关联,逐项提取所需信息入库,整合形成调查基础库;最后将调查信息导入外业调查平台进行现场核实和补充调查,再次整理录入,形成所需建筑信息数据库。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

2.3 调查成果

武汉市建筑信息调查工作2015年开始启动,当年完成主城区 678 km2范围的建筑信息调查和建库,2016年将调查范围拓展到都市发展区 3 260 km2。两年的分步调查工作投入内/外业技术力量600余人,获取的有效调查信息近70万条,按每条建筑信息含18项信息项计算,总共采集信息项达数百万项。同时每栋建筑皆拍摄外形照片1张~3张,获取的建筑照片超过80万张,存储容量达到 900 G。

1 技术路线图

项目完成后其成果已应用于武汉市2049规划战略深化、武汉市新一轮三规修编和不动产登记等工作,为武汉城市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城市管理提供了翔实的建筑信息数据。同时还与武汉市规划编制和研究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统建筑量专题研究,在研究城市各类功能建筑的空间分布、量化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科学精确布局城市空间、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和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武汉市建筑信息调查项目采用了地毯式调查方式,前后两年时间完成了都市发展区 3 260 km2的建筑信息调查工作,调查总量近70万栋,采集信息项达数百万项,获取建筑照片80余万张。面对如此数量级的地理信息数据,如何保证其准确性成为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3 结合地理大数据建设的思考

3.1 成果拓展调查建库将成为城市测绘工作的新常态

目前武汉市建筑信息调查数据量近70万条,采用的是基于ArcGIS 10.2的数据平台,数据库因存储量超过 2 GB,采用了企业地理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在实际编辑处理时,因包含数据量过大,在编辑、存储、检查、处理时都会有速度过慢、内存不足等问题出现,只能将大数据切分到较小地理单元后再进行相关操作。但在进行空间分析操作时,又需对多个地理单元数据分别分析再整合结果,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不利于数据问题的发现与修改。

3.2 大数据带来的质量控制问题

对儿童腺样体、扁桃体疾病采用低温等离子辅助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该情形属于兜底情形,是对上述未列举完全的情形的一种概括。就该兜底条款的判断而言,应当针对具体案件进行具体分析,但是原则上应当是与上述情形在严重程度上相类似的其他情形。

3.3 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存储和快速处理问题

首先是我国城市规划逐渐由增量规划转型为增量规划与存量规划并存,城市规划的转型升级对城市测绘内容要求的更为深入、细致。城市规划是城市测绘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随着城市规划的转型升级,规划范围和规划内容精细度的逐步提升,关注的内容将由以往的地物形状、大小、位置等单纯空间信息,已逐渐深入到每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属性数据和信息采集。其次,城市测绘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中指出,下一阶段将逐步实现基础测绘的转型发展,要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多尺度融合和联动更新,不再局限于按计划生产纸质地形图[6]。尤其在对《纲要》做出的解读中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升级与动态更新”工作内容也做了强调,“要增加要素在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属性信息。数据库中的要素内容选取及精度不再按照比例尺确定,而是可根据需要灵活确定,实现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高度融合统一,促进系统内及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有利于方便应用,同时减少重复测绘” [7]。在201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丰富地理信息数据内容,拓展社会、经济、人文、资源、环境等要素,建成综合性强、应用面广、标准化程度高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8]。今后同类的测绘信息拓展调查和建库工作将成为城市测绘工作的常态,武汉市建筑信息调查和建库工作的经验和实践,对开展此类工作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2)深入挖掘、加强分析,推广调查成果

今后随着年度建筑信息现势库和历史库的更新维护工作展开,数据量会越来越大。同时根据用户需求,还应对我市规划管理部门开放地理信息实时分析服务,并可叠加其他地理信息数据如城市交通、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生态绿地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呈现。现有的GIS发布服务在大数据量的地理信息实时分析和图形展现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技术攻关,以解决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数据计算和分析的处理需要。

4 下一步工作设想

GSTP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液学毒性的关系研究 ………………………… 张关敏等(7):980

为全面掌握和监测城市建筑在时间维度的变化情况,需建立建筑信息数据库的长效年度更新维护机制。在技术层面,探索日常信息更新和定期外业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更新办法;在工作组织层面,利用规划审批、竣工验收等资料进行多渠道日常更新;在经费保障层面,争取推动设立年度专项固定经费,保障建筑信息能够持续更新,数据能保持完整、准确、权威,以满足精细化城市规划的要求。

(1)建立长效更新机制,动态掌握建筑变化情况

项目前期明确为规划服务的需求导向,针对规划需求制定相关信息标准(包括建筑信息采集标准、建筑编码规则、建筑用途分类表等),制定了完整的技术标准(包括技术方案、数据采集要求、信息项填写要求、数据检查要求等),并强调认识统一,重视技术培训,贯彻到每一位调查员。在项目推进中,将调查员分成若干队,确定分队项目负责人和数据负责人,统一部署、分工协同;加强过程监控,在过程中抓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统一整改。同时还开发了基于规则的数据检查系统进行100%上机检查,采用现场抽查、影像对照和全景图对照等多种方式进行成果抽样核查,以保证调查成果质量。

以上多个问句可直接互相“提示”,牵连互涉,或者显示某种思维的“痕迹”,有的是内心的矛盾,有的是层层递进,或者自问自答,以问答问。

深入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用户对建筑相关信息的分析需求,关注建筑与其他自然地理、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建筑信息与其他相关数据的融合与集成,开发建立统计分析模型库,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形式直观、样式丰富的地理信息分析服务,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用户提供科学决策服务支撑。

(3)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建筑信息的共享服务

实现基于网络的建筑大数据计算和分析服务,满足用户的定制数据处理分析需要。同时开发客户终端,内嵌GIS软件系统,能通过网络服务端口具备直接调用数据和信息、辅助地理空间智能分析的功能,以促进建筑大数据的共享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施为良,邹兵,金忠民等. 面对存量和减量的总体规划[J]. 城市规划,2014,38(11):16~21.

[2] 陈宏胜,王兴平,国子健. 规划的流变——对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减量规划的思考[J]. 现代城市研究,2015(9):44~48.

[3] 李黎,张欢,帅勤辉. 旧城改造规划编制中的建筑物现状信息调查[J]. 城市勘测,2011(5):46~48.

[4]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R]. 2009. [2011-11-30]

[5]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 2049 远景发展战略总报告》[R]. 2014.[2014-10-21]

[6]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R]. 2015. [2015-06]

[7] 王东华,商瑶玲. 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内容与特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解读[R]. 2015. [2015-06-18]

[8]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1907号)[R]. 2016. [2016-08-31]

(1)为保持开挖后基岩的完整性和开挖面的平整度,对岩质基础、边坡、马道的所有轮廓线上的垂直、斜坡面必须采用控制爆破。

刘莹,娄坤,孟泉毅,李琼,刘亚红
《城市勘测》 2018年第2期
《城市勘测》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