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9

小不娃娃
首页 > 论文问答 > 故宫赏析论文30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猫爷爱大王

已采纳
诗意的居住和诗意的建筑  海德格尔曾说过,人类在大地上诗意地居住。  诗意的居住离不开诗意的建筑。诗意是一个美丽的令人遐想联翩的词汇,同时又是一个抽象的非常主观的词汇。因此恐怕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眼中心里,诗意会有不同的标准和模式吧。  尽管如此,正所谓“道法自然”,诗意也直接源于自然——触景生情,于是“诗缘情而绮丽”。因此,诗意的居住离不开大自然,而诗意的建筑也应该是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这和建筑物本身的工艺和造价是没有关系的。  先说造价低廉工艺简陋的诗意的建筑及其相应的诗意的居住状态。在历史上,这多半是那些“千首诗轻万户侯”的“白衣卿相”文人骚客们所追求并实际使用的建筑形式和亲身体验的居住状态。  在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思想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墨家,都主张一种简朴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大约和这些思想家们生活的时代有关——距离刀耕火种而民风淳朴、无法奢华也不事奢华的尧舜时代还不算太远;大约也和这些人的生活阅历及其社会地位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老子、庄子、墨子、孔子,虽然都贵为千秋伟人,但在当时当世却都未曾享有达官显贵的世俗地位以及因之而有的奢华经济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  于是后世读书人在未“闻达于诸侯”之时,也就不会以简朴的居住和生活为耻辱了——有先贤为楷模嘛。于是在“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理暗示下,安贫乐道,在简单粗糙的物质条件下,创造了颇为引人入胜的诗意的建筑和诗意的居住方式。  这种诗意的居住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主观上是热爱自然的诗意之心,客观上是不乏竹木花草的诗意环境。诗意在于发现,诗意更在于创造,而创造和发现都需要人的主观努力,所以若无主观诗意之心,天下便无所谓诗意之居住或诗意之建筑可言。而外在的客观环境,则可以成为诗意之心的具体寄托物或体现物。  孔子说“诗言志,歌咏言”,而作诗的“赋比兴”手法说明,诗心与诗意并非独立存在或凭空产生,一切都还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这种诗意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甚至表达了人的品格气质以至于可以压倒生理上的欲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种诗意居住首先由很多隐士或有归隐之心的文人付诸实施并通过文字的威力传播于社会留给历史。他们所追求的是回归自然以求得心灵的宁静和归依,对环境很注重而对其他建筑细节则不甚在意。  六朝时代北周文学家庾信在其著名的〈小园赋〉里就率先表露了这种思想。其开篇就从人类原始的基本居住状态说起:“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其所谓巢父,乃是大名鼎鼎的辞掉尧帝禅让的许由先生,因其“夏则居巢,冬则居穴,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故号巢父,他过的完全是一种纯粹的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活。壶公则是〈神仙传〉中的传奇人物:“壶公常悬一壶空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意谓有一容身之地可矣,“岂必连闼洞房”,“绿樨青琐”?  接着庾信描述了他的建筑设想——“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他对房子本身要求不高,“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事实上也就近于后来辛弃疾所描写的农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但其对环境的设计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草树混淆,枝枝相交。┅┅鸟多闲暇,花随四时。┅┅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落叶半床,狂花满屋。┅┅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  在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那里,最充分地体现了诗意居住的自然本质。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他居住的大环境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小环境则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一幅真正鸡犬相闻的农业文明自然闲适的居住环境图,而其建筑就只不过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罢了。然而,“此中有真意”,却每每令人“欲辨已忘言”。已足证这一基本原理:人心深处,皆有诗意;人宅相扶,天地交感;诗意建筑,环境领先;诗意居住,归依自然。  这正可以说明昔日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WRIGHT)设计的“从地里长出来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草原建筑”为什么能风靡欧美,而今日惨烈的房地产竞争中为什么开发商们最后共同的王牌就都是环境营造。  -12-22/shtml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从理论上说明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主要特点;二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欣赏;三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欣赏。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本课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背景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特点。(2)难点: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能实地参观。仅凭课本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    中国古代建筑窗饰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窗饰形态丰富、色彩明丽、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华夏民族风格。古代的窗饰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也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它与窗的使用功能相互适应、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中进化、发展,它的美学价值既体现在艺术形态中,也体现在社会文化上。本文通过对古代建筑窗饰艺术构成的浅析,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窗饰艺术历史画卷,希望籍此加深人们对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并对从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人们有所启发。  -JZZShtm
187 评论

篮球手仙道彰

《动漫水晶》2008征稿进行中 2008年《动漫水晶》将会大范围征集、采纳原创稿件,请各位“果冻”以及动漫写手大力支持。以下为征稿的栏目和要求。仔细阅读征稿要求,将会使你的稿件采用率大大提高哦! 【心爽果冻屋】 征集你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与动漫有关的心语、故事、遭遇等,无论快乐与悲伤、伤感与无奈皆可,随便写写,重在用情,以情动人。字数1000字左右。 【水晶特别策划】 找准一个切入点,以赏析的写法来做一个相关的策划,罗列出动漫里的相同现象。比如情人节来临之际写动漫里的经典情侣赏析,毕业之际写动漫里的毕业场景,开学之际写动漫里的各种教师等。开头部分有一段提要型的文字,结束部分有总结性的文字。文笔轻松、幽默、清新均可。可以参照《动漫水晶》里的圣诞节策划。字数2000-5000字。 【彼岸吟轻歌】 蝴蝶注定飞不过沧海,那么我们也就只能是彼此遥望的彼岸,美丽却永远不可抵达。本栏目要求以散文诗般优美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种种动漫心语,比如对某个逝去人物的怀念,某个让自己砰然心动的动漫美少年的表白题材不限,文笔优美者优先考虑。字数800—3000。 【美型の大赏】 参照《动漫水晶》里本栏目的格式来撰写动漫里的人气角色赏析,包含“剧情链接”、“推荐指数”等。角色男女不限,尤其欢迎新一些的动漫角色。比如凉宫春日、枣等。在写之前最好跟小编取得联系,以免重复写作不能刊登。字数2000-4000 【动漫老友记】 动漫里的经典角色就跟我们的老朋友一样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请以评论或赏析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看法,可以在文中适当的介绍剧情。写法可以不拘一格,第一人称较为合适。既然是老友,肯定是需要诞生在3年以上的动漫作品。字数2000左右。 【恶搞总动员】 所有的动漫人物、作品均在恶搞之列,可以是小剧场形式、小笑话形式。也可以是几部作品的串联,形式不限、内容不限。恶搞、恶趣味、搞笑是首要要求。有些文章可以适当恶搞小编以及你自己。 【漫舞音乐风】 可以是对声优的评论、推介,动漫歌曲的介绍、听歌的心情,或者某一部作品的全部插曲赏析等等。字数800-3000。 【同人小说馆】 以各种动漫人物为主角的同人小说,当红的或者不当红的人物或作品都可以,唯美、浪漫、温馨、搞笑、穿越、恶搞等等风格均可。谢绝耽美和百合。字数1200-5000。 【深度研究室】 不同与一般动漫文章的搞笑或抒情,本栏目要求有一定的资料性,但是不枯燥,就一个动漫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比如“日本动漫中的樱花风情”、“日本忍者溯源”等。有可读性以及一定的内涵。字数2000-5000。 【果冻测试屋】 自己撰写的动漫测试,题材不要太冷门,比如“谁是你的动漫搭档”之类的,趣味性强。字数300-3000。 【黑白小剧场】 有趣味的动漫小故事,可以4格,也可以是一个连贯的小故事,限于篇幅,一个故事最多12P。可以是自己原创的,也可以在现有动漫的基础上进行改编。 【其他】 有好文章,而又不能确定属于什么题材的,也请大胆的投来吧!字数不限,题材不限。好文章不受限制。但是一定要跟动漫相关。 投稿地址: 【邮寄】(710082)西安市劳动路邮局300号信箱楚阳收 【e-mail】mailto: icmailto: 【QQ空间】 (投稿前后可在留言板进行咨询、留言) 【百度贴吧】 (可以进行投稿咨询,或者把自己的作品贴出一段让大家评价欣赏一下。) 说明: 1、采用与否,一个月内给与回复。 2、稿费按篇计算,每篇50-200元,也就是说起价50,只要采用不论多短都以拿到50元。 3、谢绝抄袭,以及大段引用 【特别要求】 请在文章的最后按照以下方式填写小表格。 姓名: 笔名: QQ: e-mail: 联系地址(假期请留家庭地址): 等待时间比较常(mS),我不太清楚,不过应该错不了的参考资料:

250 评论

越狱兔不越狱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的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现称“故宫”。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明、清两朝代皇帝居住的宫城叫做紫禁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内廷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清末慈禧太后曾在此垂帘听政长达40余年。明朝所建紫禁城有两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

149 评论

cc江南小水龟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宫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14年基本建成。它是中国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106 评论

吹吹再吹

《解读故宫》:中国古建筑中无与伦比的杰作

334 评论

相关问答

  • 故宫赏析论文3000字

    《解读故宫》:中国古建筑中无与伦比的杰作

    lifeierwawa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故宫建筑艺术赏析论文3000字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

    sisley0522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故宫赏析论文名字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

    小小千寻小尼玛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故宫赏析论文2000字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

    不合理存在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故宫赏析论文

    上星期六我们跟随十几个老师参观了昔日的帝王之家——故宫。 我们从午门进入观察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故宫里人们很少注意的太监走的们都注意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北京陆少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