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7

小希很爱小希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小金Fighting

已采纳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116 评论

为萍伤心航

《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现代大学教育》,6(核心,CSSCI ;被《新华文摘》,7全文转载。《德育,首先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光明日报》,5-25(5)《我国德育低效的原因剖析》,《学术论坛》,1(核心,CSSCI)《提升德育实效的对策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继续教育研究》,1(核心期刊)《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现代大学教育》,5(核心,CSSCI)《德育课程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教育学中国化百年反思,《高等教育研究》,(核心,CSSCI);《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全文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论教育的道德性》,《现代大学教育》, (核心,CSSCI)《教师职业专业化研究》,《教学与管理》, (核心)《中国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反思与探索》,《教育导刊》,(核心)《论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制定的原则》,《思想理论教育》,(核心)《论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教育科学研究》,《论家庭结构的嬗变:我国道德教育低效根源之一》,《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学科科学性研究探索》,《现代大学教育》,(核心,CSSC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7全文转载。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教育导刊》,(核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论点摘编。《个性化:当代大学发展的理想追求》,《黑龙江高教研究》,《命题检讨: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还是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教育科学研究》,《论中国特色的德育概念之研究》,《现代大学教育》,(核心,CSSCI)《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中国高等教育》,(核心,CSSCI)《我国新时期德育原理学科发展探析》,《教育科学研究》,(CSSCI)《对我国新时期教学方法研究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CSSCI)《德育原理学科建构探索》,《教育导刊》,(核心)《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教育导刊》,(核心)《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继续教育研究》,(核心)《对“研究型教师”研究的反思》,《大学教育科学》,(CSSCI)《创新教育落实的困难与对策——基于文化社会学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向度分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核心期刊)《德育基础: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与激发》,《高校教育管理》,《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高校教育管理》,6;被《新华文摘》2“论点摘编”《构建我国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教育与现代化》,(全国高教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论提高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学习效率的策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么》,《现代大学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1全文转载。《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对启发式教学几个问题的探索》,《教育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实践性:生活德育的本质特征与根本途径》,《教育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对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教材建设30年的反思》,《大学教育科学》,(CSSCI)《现代大学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阻力与对策研究》,《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的发展特征》,《教学研究》,《营建教学质量文化? 唤醒教师育人热情》,《中国高等教育》,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张忠华:《对德育实效问题研究的反思》,《现代大学教育》,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张忠华:《论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教学方式的统一》,《高教发展与评估》,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张忠华:《现代大学教学方法论指导思想体系初探》,《江苏高教》,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当代德育发展特征探析》,《教育导刊》,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论我国高校学分制研究的主题内容与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247 评论

风荷丽景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做人中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2]“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308 评论

小乖candy

陶行知提出来的。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相信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他认为:“生活与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

183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

    社会即学校

    鼹鼠大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天晴小卷XJ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生活教育理论核心思想是

    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及其评价。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在晓庄学校开展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三个意思:①首先,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含有

    西湖草莓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

    足疗沙发厂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生活教育理论这一力量的核心思想是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把生活本身

    胖子945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