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3

雾夜狂奔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戏曲发展史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虾球麻麻

已采纳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 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 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中国戏剧发展史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13、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 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4、京剧现代戏汇演举行 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推出35个剧目,其中著名的有《红灯记》、《芦荡火种》、《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黛诺》、《六号门》、《红嫂》等。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果展示。 15、戏剧梅花奖设立 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 16、第一届中国京剧节在天津举行 1995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节,设立金、银、铜三类奖项,推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其中获奖的剧目有《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岳云》、《西施归越》等。 17、第二届中国京剧节在北京举行 1998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京剧节在北京举行。此次京剧节也推出一批优秀的京剧新创剧目,如《骆驼祥子》、《贞观盛世》、《风雨同仁堂》、《大脚皇后》、《千古一人》等。其中的《骆驼祥子》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是众多剧目中的佼佼者。 18、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 1999年8月15日至10月15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出一系列优秀的新创剧目(话剧、戏曲、舞剧、音乐剧等),以此繁荣全国的戏剧创作。此次活动涌现出来的戏曲优秀剧目有黄梅戏《徽州女人》、川剧《金子》、京剧《宝莲灯》、《贞观盛世》、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梦霸王》等。
265 评论

枫叶e宝宝

一、818戏曲史论概述南京艺术学院的专业一在考试时,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考察,考试时间为14:00-17:00,考试分值150分。通过分析近年来南艺的题目,南艺对戏曲历史与理论的考察主要集中于:戏曲理论、中国戏曲史、以及戏曲作品分析这几个部分。二、818戏曲史论必备参考书南艺虽然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根据近年来的考题,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145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这本书是818戏曲史论南艺给定的必备参考书,大部分题目都是从这本书里直接命题,一定要重点掌握。全书共四卷,对上起原始戏剧形态,下至清道光年间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戏剧理论、戏剧创作、戏剧设施、戏剧表演、戏剧音乐、演剧场所等方面作了立体论述 。 所表述的知识点有点普及的意思,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根据南艺的考点,重点掌握必考知识。这本书是戏曲入门读物,用于了解掌握基本脉络以及发展框架。《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俞为民、孙蓉蓉著,中华书局,2016年这本书也是是南艺818戏曲史论学校给定的参考书,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全书分上下卷,共有十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理论形态、内涵与美学特征及其历史分期,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萌芽先秦至唐代表演艺术批评概况,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雏形,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成熟元代至明初戏曲理论概况,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发展、繁荣、深入、集成、重心转移等。《戏曲学论》,刘祯著,学苑出版社,2013年这本官方参考书相对简单,具体内容包含戏曲理论现状、戏曲本体、文化民俗、戏曲学术史、民间戏剧、地方戏少数民族戏剧、京剧昆曲等七个方面。用于考试还过于浅显,需要其他书籍来补充。《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3年版戏曲曲艺百科全书,基本涵盖了中国戏曲史发展历程,比官方给定的参考书的内容要多得多。才思考研建议考生最好入手。这本书的内容很详细,用来应对考试再合适不过了。三、818戏曲史论补充参考书《中国戏曲通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年版 郭汉城、张 庚《南戏新证》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刘念兹《元代杂剧史》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刘荫柏《明清传奇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郭英德《中国戏曲通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郭汉城、张 庚《戏曲意象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沈达人《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上海艺术研究所 / 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四、818戏曲史论备考策略及指导关于南艺的专业二的备考策略,同学们最希望的还是能把上面的几本书汇总起来,虽然很难做到完美的融合这些的内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上面我们提到了《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包含了中国戏曲的各种名词解释。因此,这本书的很多部分可以当做同学们在答题时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仅仅看一本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将几本书结合起来看才可以,不然的话,可能复习起来的全面性会有偏差,答题的时候自然就缺少相关的知识点。五、818戏曲史论资料使用方法目前《南京艺术学院818戏曲史论强化版资料》很多同学都已经购买了,我们之前也出过使用说明,下面咱们说一个简单的复习方法。这边再介绍一下818戏曲史论的全套资料。《中国戏曲史重点笔记》 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这本资料总结了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笔记,考试的重点。《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这本资料里面汇集了中国戏曲的基础知识,作为答题的理论依据。《京剧理论汇总》 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这本资料是汇总了京剧的相关理论,配合参考书一起使用。《京剧史概要》 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这本资料则是重点整理了京剧发展史,答题的例证可以用这里面的素材。《中国戏曲史论》 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汇总的中国戏曲史、戏曲理论的重点笔记,可以作为答题的学科结合知识素材。《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 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这本资料整理了戏曲学、戏曲史的相关学术论文。这几本教材不应该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结合起来来看,下面我们按照三轮复习的思路,给同学们说明一下如何复习,放在同一行的为同时看的资料。第一轮复习中国戏曲史重点笔记+中国戏曲基础知识+中国戏曲史论京剧理论汇总+京剧史概要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第二轮复习中国戏曲史重点笔记+中国戏曲基础知识+京剧史概要中国戏曲史论+京剧理论汇总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第三轮复习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中国戏曲史重点笔记+中国戏曲基础知识+中国戏曲史论+京剧理论汇总+京剧史概要第一论复习中国戏曲史重点笔记+中国戏曲基础知识+中国戏曲史论:第一轮先学习戏曲史论,构建戏曲史论知识体系。京剧理论汇总+京剧史概要:戏曲史论资料里的京剧史论内容不是很多,所以这两本资料在戏曲史论之后进行,用于补充。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戏曲史文献有一定的难度,对戏曲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这部分内容可以提升答题的深度。第二轮复习中国戏曲史重点笔记+中国戏曲基础知识+京剧史概要:通过戏曲史、京剧史资料,来看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中国戏曲史论+京剧理论汇总:用这两本理论资料将自己遗忘的知识点补足;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这一轮复习的时候,可以做戏曲史论里的题库,参考这本资料来答题,做到有理有据。第三轮复习(考前)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第三轮可以直接开始做戏曲史论里的题,让自己不会忘记答题要放例子,同时,查看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中国戏曲史重点笔记+中国戏曲基础知识+中国戏曲史论+京剧理论汇总+京剧史概要:考前 用史论资料补足自己知识点上的不足。

243 评论

叮叮猫儿要飞

华美人文学会与海外昆曲社和美华艺术协会25日联合举办戏曲讲座,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及理论家胡芝风女士主讲“中国戏曲之美”,吸引众多戏曲爱好者到场聆听。胡芝风教授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戏曲的概念、种类、历史,以及与西方音乐剧的区别,强调中国戏曲的独特美学精神--即它包括“观物取象”的审美观、“摹情、写意”的艺术观、“意象”的形象思维、“诗化”的审美核心以及“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和“传神”的审美追求等七个方面。胡芝风1956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同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自幼学习钢琴及芭蕾。10岁开始学习京剧和昆剧。曾得到京剧大师周信芳、魏莲芳、杨畹农、包幼蝶及昆曲传字辈大师方传芸、朱传茗等前辈艺术家的教导。1959年拜梅兰芳先生为师,离开清华大学,走上京剧舞台。1960年到苏州市京剧团任主演,1980年兼任团长。主持改编、导演并主演的京剧有《李慧娘》、《百花公主》、《白蛇传》、《灰阑记》等。(图与文:侨报记者管黎明)

327 评论

小妖乐乐10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唐中后期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宋金时期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元朝时期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明清时期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戏曲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实施“文化霸权”、“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继续进行其“文化殖民化”和“西方化”,向我们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人生价值观。高校大学生由于求知欲旺、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给我们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使一些高校学生“无意识”地认同和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进而怀疑和否定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预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因为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袭而变质,从而失去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危险。戏曲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了。网络文化一方面以其雅俗共赏、信息量大、知识性与趣味性强、观念开放等特点,极大地吸引着高校学生,给高校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开辟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它的过于开放性以及过多的现代娱乐项目,也给戏曲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竞争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戏曲发展史论文题目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

    FACE家具和设计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论文题目

    提要:戏曲成熟的突出标志是脚色的形成,戏曲的发展也和戏曲脚色的发展密不可分,探讨脚色的演化,对戏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早期出现的巫傩演出和俳优表演,虽然

    mfiongfio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中国戏曲发展史论文

    历史起源折叠编辑本段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

    莫强求Jt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中国戏曲的发展史论文

    中国古典戏曲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雏形时期——宋金时期,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

    juan娟娟1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中国戏曲史论文题目

    论中国戏曲小说的古今发展史

    jiujieayiyua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