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2

糊糊1011
首页 > 论文问答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色泡泡沫

已采纳
一、本刊是国家一级综合性、理论性学术刊物,在海内外学术界和知识界享有盛誉,在广大读者中夙有口碑,热诚欢迎各地学人和作者潜心研究而完成的有新材料、新观点、新创造的论文。本刊不接受已公开发表的稿件,亦不接受一稿多投的稿件,只接受专投本刊的、未公开发表的稿件。二、来稿请按照本刊的统一格式和各栏目的学术要求撰写。专题论文以10000字为限,关键词3至5个,中文摘要300字为限,同时提交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三、本刊常设栏目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文化学和人物评传。科学技术哲学栏目主要刊登一般科学哲学理论,科学方法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等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以及与科学哲学相关的认识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史栏目欢迎科学史、技术史、科学社会史等领域内具有新材料、新理论、新观点,言之有物、论证严密的独立研究成果。特别欢迎国外科学史、技术史,国内科学社会史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社会学栏目主要刊登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尤其针对中国STS争论主题的研究论文,内容包括哲学视野中的科技与社会、科技与政治、科技与公共政策、科技伦理、科技传播、科技与法律等;要求充分吸收西方科学技术论的最新成果,严格遵守相关学科的研究规范,具有创新性和思想性。科学技术文化学栏目欢迎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科学技术与文化、科学技术文化哲学、科学技术人类学、科学技术传播学等与科学技术文化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人物评传栏目欢迎对国内外有影响的科学家、科学活动家和管理专家的生平、思想、贡献和社会活动等进行深入研究后,所撰写的内容广泛、思想深刻、语言流畅,可读性强的传记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0字。四、参考文献一律采用尾注,相关信息要齐全,以方便读者查找。其格式请按照本刊规范书写。严禁做伪注。引用或借鉴他人材料和观点时,务必注明来源。引自中译本或转引他人的译文,必须如实注明自己实际引用的出处。五、本刊启用网上投稿系统,请您在网上投稿。六、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为此请作者在网上投稿时在正文中不要出现姓名、单位、城市、邮编、简介以及联系电话、E-mail等,并在行文时避免透露作者身份的语句。来稿三个月后未收到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即按国家规定一次付酬(包括电子文本稿费)。七、来稿若在本刊发表,作者不可再以任何文种将其投给其他刊物。作者享有非专有权,可以在本人或本单位著作集中汇编出版以及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其他非赢利学术刊物也可以转载(应标明作者姓名,并不得做有损于文章实质性内容和观点的修改或删节,并按国家规定及时发给作者稿酬),但都应注明何年何月发表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某卷某期某页。国内外机构或个人若用其从事复制、翻译、出版等赢利或商业活动,须征得本刊编辑部的书面同意,以维护作者和本刊的合法权益。
131 评论

水果西瓜太郎

你去天使领域论坛的浮云殿版块,有哲思的最新最全的约稿,也有编辑的私人联系方式,下面还有写手投稿过稿的经验分享,你看完帖应该就知道怎么投稿了,置顶扫盲课看看。哲思的编辑还是不错的。

232 评论

北京青年123

阿甘文案真是太好用了,我之前要做份年终总结,自己不想做,还不能不做,所以我就用阿甘文案给做的,真是特别的方便快捷主要是便宜,挺好的。

330 评论

王小若1127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128 评论

芳宝女郎

回答 您好,1、标题 文章的标题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没有重点,太短了,不能从标题里看出中心。最好的是十几个字,既是对全篇内容的凝练,又一目了然。 2、大纲 在写一篇文章前,先列一个大纲,围绕大纲或基本框架填充文字,层层递进地写下去。就不会出现思维混乱,逻辑不严密,观点前矛后盾,甚至跑题等现象。 3、每段标题 每段最好有一个标题,或者一句概括性的文字,标黑。不能概括出一句话,也至少分段,按一二三四五分成段落去写,不要长篇大论没有段落去写,这样,既没有层次感,不管是编辑还是读者,看起来也不知所云,影响投稿质量。 4、排版 每个段落字数不要太长,加举例的段落最长不要超过三百,最短不要超过一百。 5、文字 每段开头不要按常规性开头,最好有一句重点的标杆性文字引领或震撼的,或数字提示性的,或对比的,或逆向思维的,以提高阅读者的兴趣,抓住读者的眼球。 6、重点 整篇文字里重点性统领全文的文字以提亮其他颜色的形式凸显出来,让读者一看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7、结尾 文章的结尾要与开头遥相呼应,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文章要主题鲜明,不要有模棱两可的观点。 希望您投稿顺利! 更多13条 

299 评论

银色手链

法律是一门值得终生学习的学问,其一,在于其趣味性,其二,在于其哲理性。其三,则在于其综合性。学习法律,刚开始,看了很多案例,觉得很有趣,但学到最后,却发现,所有的案例都在反应一定的理念。所有的案例,都是知识和法学理论的结合。于是,又重新看法学体系结构,重新看外文原著,经历了循环后,才进一步感触法律的魅力所在。法学体系、法理学的内容不是枯燥的,而是在灵感中生存。外文法律原著不是枯燥的,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法律,对于我们在合同中进一步完善条款,都有着莫大的作用。法律也是综合的,尤其当法律结合经济知识应用的时候,可以出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和财务税务知识相结合,可以发挥和财务一样的降低成本作用,并且比财务本身的能力可能还要广阔,这无疑将拓展法律的应用空间。如果你相信智慧,相信知识,那你可以相信法律的无穷能量!顺便说明:笔者赞同系统性的知识和代表性案例的结合分析,本网站上仅是选取部分代表性知识或案例,进行简要分析,笔者不赞同采用他人观点,而更加注重自己的思考,这是和律师的自主办案相一致的。即便合作办案,律师也一定要具有独立思考意识。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法律是一门值得终生学习的学问,其一,在于其趣味性,其二,在于其哲理性。其三,则在于其综合性。学习法律,刚开始,看了很多案例,觉得很有趣,但学到最后,却发现,所有

    得帮小赵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科技与法律期刊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回答 亲,您好!您的问题我这边已经看到了,正在努力整理答案,稍后五分钟给您回复,请您稍等一下~ 你好投稿信,是个人或集体(写作集体)向报刊、电台或

    小佳姐~:)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

    科技的发展会带动社会的发展,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发展科技和使用科技毕竟是需要人的行为,只要存在人的行为,就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调整,这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

    mono默默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法律科学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一、结构学术写作与小说或新闻写作不同,其整体结构是正式且有逻辑的。这意味着句子和段落之间应该有叙述性的联系,这样读者才能理解论点。引言应包括对

    一知蓝色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会

    表面上看他们是两条平行线,但事实上法律是科技的保障。科技是法律的前提。为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技术的支持。没有法律的保障,科技也很难,现前很好的发展。

    WaimanTo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