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

科技的发展会带动社会的发展,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发展科技和使用科技毕竟是需要人的行为,只要存在人的行为,就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调整,这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和冲突并存的。可能有些科技的发展为违反道德而不违反法律,也可能相反。那么就需要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点,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科技的进步促进法律的发展,同时科技与法律也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由于法律制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这之前法律就出现了关于新科技方面的空白(比如,刚开始有黑客的时候,法律就没有规定,现在有了)。

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其实说法律应约束机器,其实更应该约束的是发明和使用科技的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应该约束人,这是法律最基本也是最初的作用。表面上看他们是两条平行线,但事实上法律是科技的保障。科技是法律的前提。为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技术的支持。没有法律的保障,科技也很难,现前很好的发展。

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其实说法律应约束机器,其实更应该约束的是发明和使用科技的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应该约束人,这是法律最基本也是最初的作用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会

表面上看他们是两条平行线,但事实上法律是科技的保障。科技是法律的前提。为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技术的支持。没有法律的保障,科技也很难,现前很好的发展。

法律是规矩是世界人生的参本,科技是时代进步的发展

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其实说法律应约束机器,其实更应该约束的是发明和使用科技的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应该约束人,这是法律最基本也是最初的作用。表面上看他们是两条平行线,但事实上法律是科技的保障。科技是法律的前提。为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技术的支持。没有法律的保障,科技也很难,现前很好的发展。

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其实说法律应约束机器,其实更应该约束的是发明和使用科技的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应该约束人,这是法律最基本也是最初的作用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宣传科技法制建设刊物。旨在宣传国家科委的政策法规,促进我国科技法制建设,传播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

《科技进步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于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公民、组织,给予奖励。”在此之前的1978年,中国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198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并于1993作了修订。1999年5月23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同时废止先前颁布的上述三条例。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规定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科技奖项,并规定了评审及颁奖程序。199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以具体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发布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以规范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设立和备案工作;发布了《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以鼓励社会力量支持科学技术事业,加强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规范管理。2003年1月16日发布了《关于受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规定》,以做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受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995—2003年,来自英、德、日、美、俄、法、新加坡等国的33位专家获得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他们大多数是热心中国科技合作的外国人士,包括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贝聿明等著名华裔外籍科学家。除了中央政府设立的奖项以外,地方政府与民间机构也设立了单独的科学技术奖项,以奖励科学技术人员。1992年,广东省珠海市政府以100万元人民币重奖科技人员,成为当年中国科技界“十大新闻”之一。此外,部分境内外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还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或自筹资金,面向社会设立经常性科学技术奖。这些科技奖项的突出特点是,受奖者是直接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个人,而不是单位或是机构,因而有助于激发科学家本人从事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增进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和供应。目前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奖项有“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杜邦科技创新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奖”和“拜耳青年科学家奖”等。

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其实说法律应约束机器,其实更应该约束的是发明和使用科技的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应该约束人,这是法律最基本也是最初的作用。表面上看他们是两条平行线,但事实上法律是科技的保障。科技是法律的前提。为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技术的支持。没有法律的保障,科技也很难,现前很好的发展。

法律是规矩是世界人生的参本,科技是时代进步的发展

科技与法律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

:把稿件投寄给报刊编辑部或出版社。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最终的法律关系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遵守事先公约。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最终的法律关糸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尊守事先公约。 首先要起一个能打动编辑与读者的好的书名,还要有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样张、市场调研观点,如果能请到有名气的作者给写个书评,出书的把握就更大了。从发现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出博客,电子商务,维基百科,威客,搜索引擎开始,到2007年我们逐渐意识到互联网正在向与人脑结构高度相似的方向发展。包括互联网虚拟神经元,运动系统,视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记忆系统,感觉系统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且互联网这一进化结果也将对神经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2007年开始,我们就这一发现撰写了近5篇论文进行阐述,分别投稿到多家科学期刊,虽然2007年12月的ISKSS期刊,2008年3月的互联网周刊,2008年9月的科技论文在线和2009年3月的人类工效学杂志正式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但论文也经历了多次被拒的失败纪录。还是很感谢各个期刊编辑和评审的工作,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工作的不足。他们的建议也对论文的不断改进起到重要作用。1。2008年3月,《从人脑的结构机理看互联网的进化〉向中国科学杂志。科学通报投稿被拒,原因不符合期刊内容要求。2。2008年5月,《从人脑的结构机理看互联网的进化〉英文版向《Nature》神经学期刊投稿被拒,原因不符合期刊内容要求,建议向其他期刊投稿。3。2008年8月《从人脑的结构机理看互联网的进化〉英文版向《ACM〉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科学通报投稿被拒,原因一是英文poor,原因二是审稿人不认同互联网进化成虚拟大脑的总体思路,建议与自然进化方面的科学家多探讨。4。2008年10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中国科学杂志, F 辑: 信息科学投稿被拒,原因是虽然有一定创新性,但不符合期刊内容风格。建议向其他期刊投稿5。2008年10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被拒,原因是不符合期刊内容风格。6。2008年10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软件学报投稿被拒,原因是与期刊收录范围及宗旨不符,建议改投其他刊物7。2008年11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智能系统学报投稿被拒,原因是同行评议没有通过。互联网进化论和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核心观点是:1。互联网不仅仅是数百万个网络和服务器的集合体, 更是人脑和机器互联的网络2。互联网正在形成互联网虚拟大脑,与人脑结构高度相似3。互联网虚拟大脑同样具有“神经元,视觉系统,听觉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记忆系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自主神经系统“等等。4。人脑功能在互联网中将形成大脑映射,并组成互联网神经元。5。“互联网神经元“将通过互联网神经纤维与各系统或其他神经元发生关系6。互联网的进化结构将对人脑神经学的研究产生启发式影响。通过对比互联网的结构,神经学研究者可能发现在人脑中也存在地址编码系统和搜索引擎系统等。 1、所有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2、所有投稿作品投稿期刊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 网络虚拟投稿:在网络上发表与投递帖子、文章等之类信息从而达到共享。

杂志云 么么哒 。现在的天气真是好呀,杂志云投稿就是好。检测发布录用都是早,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科技与法律期刊投稿经验分享会

在这个信息高度网络化的时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热点话题的热度持续时间越来越短,身处信息洪流中的我们,常常觉得上一个热点没过多久,下一个热点又来了。 信息制造者们尽职尽责地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时间和注意力显得弥足珍贵,面对流水般的热点话题,如果只是看完、听完,然后当做谈资以表明自己跟得上时代,那大可不必占用我们宝贵的大脑资源。 想一想,既然热点话题避不开,是不是能够以「思考方向」作为切入点,给大脑做一次按摩我们看到的信息,绝大部分是信息制造者们想让我们看到的部分,这些信息离事实究竟有多远,我们暂时没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同一条信息,发布渠道不同,撰文者立场不同,文案着墨的重点也不同。 这种情况下,一条信息中难免会有被刻意强调的部分,也有绕不开但不得不有意弱化的部分,以此达到文案与撰文者立场、发布渠道立场高度一致的目的。 因此,面对讨论度最高的热点话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倒带」,回到事情开始的地方,逐一梳理,看看各路报道中有没有应该交代清楚但被一笔带过的地方。 上周,各大社交平台都被某奢侈品品牌设计师对华的严重不当言论刷屏了,以此热点事件为例,我们倒回去重新梳理一下,看看报道里有没有值得关注的被刻意弱化的地方。 事件经过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 从最初一版的报道来看,事件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品牌为上海大秀预热的广告视频品牌设计师与网友的对话 一方面,品牌设计师对华的严重不当言论,出现在与网友的对话中,之后网友将对话截图转至国内,由此引起轩然大波,国内网友们情绪激动,愤怒直指两方面:种族歧视和筷子文化被误解。 这里有一个地方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品牌设计师何出此言?完整的对话内容到底是怎样的? 报道中放出的是清一色的品牌设计师严重不当言论的截图,完整的对话截图,只能从社交网站一些网友发布的地方找到,这时我们应该思考:提取部分截图报道,被留下的部分有没有关键信息? 另一方面,广告的核心是创意,一个创意是否涉及种族歧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曹培鑫给出了一个评判标准:这个创意是否会对一个种族产生负面看法。 依据这一点,回看视频,思考:看完这条广告是否会对一个种族产生负面看法? 无论是回看视频还是回看完整对话,都不难发现,信息制造者刻意弱化了什么、想让我们看到什么、想将大众的注意力引向什么。 当然,第一版报道过后,事件持续发酵,其公关团队敷衍的态度、当事者对其严重不当言论善后的态度,我们用「零容忍」回应,即便后期因事件影响过大,其团队终于意识到必须端正态度危机公关的时候,对于「国人文化自豪感」的低估,也已经使其付出了代价,失去一个健康稳定的消费市场,对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回看事件始末,寻找并关注被刻意弱化的部分,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热点话题的时候,厘清思路,更理性的分析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审视 一个看似孤立的事件,其实都有与之关联的区域,寻着中心事件向周围延伸出的脉络,我们能发现问题、也能解答疑惑。 一天前,南方科技大学科学家贺建奎向科学界、医学界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他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CCR5)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它们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同时,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乍看,这是一则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但越是质地厚重的信息、越是我们陌生的领域,我们越该多角度、多方位的来审视。 首先,就这个事件进行多角度思考,我们或许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角度展开:科学家及科研机构:为什么有这样的试验?贺建奎何许人也?其人生轨迹是怎样的?受试者:为什么接受这样的试验?对试验风险有全面的了解吗?为何不用安全性、有效性都更高的母婴阻隔技术,选择更冒险的基因编辑技术?试验落地方:为什么参与这样的试验?有利益交换吗?资质如何?有多家试验落地方参与吗?旁观者(其他科学家):对此反应如何?为何有此反应?用于支撑自家观点的论据可信度如何?旁观者(民众):对此反应如何?讨论里有我们没想到的点吗?有纯粹的情绪宣泄影响我们思考吗? 其次,我们还应该展开多方位的思考,比如:CCR5不仅与艾滋病相关,还与人体免疫细胞、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器官移植、糖尿病等组织和疾病相关,人为修改后会有什么其他方面的隐患?这项此前只在小鼠身上有过试验的技术现阶段足够成熟吗?试验前的伦理审查是否具有权威性?因特殊性,伦理审查的结果无法告知本人,如果告知其父母,有效性如何?两名婴儿若健康长大,向科学家及科研机构、试验落地方、父母索要赔偿,是否有相关法律依据?如此慎重的举措实施前,先进行同行评审和学术期刊发表是科学界的共识,此次为何绕过同行评审直接实施?又为何首发于新闻而非学术期刊?甚至,大胆怀疑究竟有没有进行过这个试验?对不同的声音抱持开放的心态 有讨论的地方就有分歧,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更愿意与那些和我们意见一致的人为伍,组成立场鲜明的群组,群组外的一切声音都与之无关,这正是政治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的「回声室效应」,即:在意见一致的群组里听见的都是和自己说法一致的内容,好像听见回声一样。 解读是社会性的,且没有高低之分,对于热点话题思考的最后一步,不妨运用逆向思维,听听那些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声音,思考:如果我们用对方的观点看这个问题,能不能打开另一扇大门?我的观点此时还能站得住脚吗? 今天文章里的问号也许暂时没有答案,又或者得出经不起考验的答案,无妨,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习惯性思考」的能力。 我们在「思考」这条路上不断「试错」,因为我们想要离事实更近一些; 也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信息制造者嚼碎后喂给我们的信息; 同时,我们希望得到经过自主思考后能「为我所用」的有效信息,即便这些信息现阶段仍暂时存疑。

法律一方面能为科学技术正效应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能对科学技术负效应予以限制和引导。

法律与社会科学年会投稿,容易中的。只要努力正能量,格式规范,按关摘要、键词、正文附注等等,字数不低于2000左右。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与《总览》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1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2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1 理论依据相同 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2 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版《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15项指标。3 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影响。3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1 编辑出版单位不同 《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2 学科分类原则不同 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55个学科类目。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4 注意合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2)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 11: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 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照顾期刊的地区性。因此诸如《中华男科学》、《颈腰痛杂志》、《循证医学》、《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4 注意合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 索引序列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分享会
  • 科技与法律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科技与法律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科技与法律期刊投稿经验分享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