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6

就在水的一方
首页 > 论文问答 > 逻辑学归纳推理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火野丽Q

已采纳
库恩努力告诉我们的是,科学家共同体所拥有的范式本身是一套“群体的推理规则”,信仰同一个范式的科学家群体用这样的推理规则进行群体推理;而不同的科学家共同体因推理规则不同(范式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科学哲学家所力图揭示的是科学家进行群体推理的规则,不同的是,“逻辑主义者”哲学家认为,存在不变的规则;而“历史主义者”则认为这样的标准随群体的不同、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四、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群体选择的逻辑 我们每个人在行动选择时;根据自己的偏好在多个行动中选择有利的行动。这是一个推理过程。然而,一个包含两个或以上的行动者的群体或社会是如何做出共同行动或集体行动决策呢?即:群体是如何进行行动选择的推理的呢?  每个人有自己的偏好,群体行动的选择依赖于群体个人的偏好进行“加总”(collect),以形成群体的偏好。对群体中各个人的偏好进行加总是通过投票来完成的。对群体如何加总个人的偏好的研究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群体的投票规则即是群体的偏好形成的推理规则。如,一个群体对某个提案进行表决时,大多数规则——这是一个简单的易于理解的规则——说的是,一个“议案”若获得投票总人数中的一半以上则获得通过,即在此情况下,“该群体”“认为”该议案获得了通过;或者说该群体“认为”该议案通过比不通过要好。若一个“议案”没有获得投票总人数中的一半,在此情况下,“该群体”“认为”该议案不通过比通过要好。  一个议案或者通过或者不通过,此时,投票群体进行投票便是在二中择一。当一个群体面临的候选对象超过两个(即三个或三个以上)时,情况便复杂起来。人们发明了许多加总投票人偏好的方法。如孔多塞的两两相决的规则,逐步淘汰的黑尔体系(Hare system)和库姆斯体系(Combs system),一次性决策的赞成性多数(approval voting)和博达记分法(Boda count)。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若研究的是推理,在推理中存在前提和结论:前提是已知的,而结论要根据有效推理得出的。在群体投票中,我们根据投票者对某个议案的偏好——这构成推理前提,和投票规则——这构成推理规则,而得出投票结果——它便是结论。这样看来,群体加总群体中个人偏好的特定投票规则便是逻辑学中所说的系统,我们称这种系统为群体偏好推理系统。  在实际中存在不同的投票规则,因而存在不同的群体偏好系统。我们考察逻辑系统时,往往考察系统的完全性和可靠性。群体偏好推理系统的完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呢?  对于个体,他所用的偏好关系的推理系统满足完全性和可靠性,或者我们假定它满足完全性和可靠性。 研究社会选择的经济学家首先研究理性的偏好关系。偏好关系以“≥(弱优于)”表示。某个理性人认为“a≥b”,表示的是,对于该理性人而言,备选对象a与b相比,a至少与b一样好。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的偏好关系应当满足完备性和传递性条件:(1)完备性:任何两个备选对象a,b,它们的关系是或者a≥b,或者b≥a,二者必居其一;(2)传递性:对于任意的三个备选对象,如果a≥b,b≥c,那么a≥c。  满足这两个假定的偏好关系的推理系统,如果用逻辑学的术语来说,该推理系统具有完全性——任何两个备选对象都具有一个偏好关系;上面的完备性正是说明了这点;该系统同时具有可靠性——不会产生矛盾的偏好关系;由传递性作保证。一个群体进行推理时,该群体能够做到完全性和可靠性吗?这是下一部分要回答的。  五、群体理性如何得到保证?  群体推理的理性如何保证?  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同一个范式下的活动是理性的,因为存在一套为科学共同体中所有人都接受的不相互矛盾的规则体系。此时,科学共同体的理性是能够得到保证的。但在科学革命时期,由于不存在共同接受可以对不同的范式下的规则进行评价的元规则,科学理论之间的竞争是非理性的。这样,不同的科学家群体组成的更大群体的理性得不到保证。  在群体选择中理性是不是也得不到保证呢?  群体的偏好关系推理系统具有完全性和可靠性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群体用于偏好推理的系统能否适合一切可能的偏好组合,这是可靠性问题;第二,该系统进行推理时能否保证不出现矛盾,这是完全性问题。偏好关系推理系统的特性是许多学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一个极端情况是,加总的规则为独裁规则,即某个人的偏好即群体的偏好,那么将不出现所谓矛盾性的结论。  阿罗证明了,一个群体中的每个人给定偏好顺序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满足下列4个条件并具有传递关系的社会福利函数:第一,定义域不受限制——社会福利函数适合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类型;第二,非独裁——社会偏好不以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偏好来决定;第三,帕累托原则——如果所有个人都偏好a甚于b,则社会偏好a甚于b;第四,无关备选对象的独立性——如果社会偏好a甚于b,无论个人对其他的偏好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a与b的偏好关系不变,社会偏好a甚于b不变。  这被称为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这个定理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群体作为总体不可能像个人那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作出“理性的”排序。孔多塞投票悖论反映的正是这个情况:群体得出了矛盾的结果。  群体投票是群体推理过程,投票规则是群体推理系统。以这样的视角看,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告诉我们,对于有三个以上的备选方案的情况下,群体推理系统不可能既是完备的——适合所有的人的偏好类型,又是可靠的——不出现矛盾性的结论。  六、结语  综上所述,群体推理是发生于实际社会中的现象,不同领域里的学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研究了不同的群体推理的逻辑,并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刚刚起步,有许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117 评论

寒江之月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和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节 逻辑的类型  第三节 逻辑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第四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第二章 词项逻辑(上)——概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第三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第五节 定义  第六节 划分  第三章 词项逻辑(下)——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命题概述  第二节 直言命题  第三节 关系命题  第四节 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第五节 直言三段论推理  第六节 文恩图对三段论推理有效性的判定作用  第四章 命题逻辑(上)——复合命题 基本命题推理  第一节 复事命题概述  第二节 基本复合命题  第三节 一般复合命题 等值命题  第四节 基本命题推理  第五章 命题逻辑(下)——一般命题推理及其系统  第一节 命题公式  第二节 判别命题公式种类的方法  第三节 范式  第四节 一般命题推理有效性的判定  第五节 命题自然推理  第六节 命题逻辑系统  第六章 谓词逻辑  第一节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直言命题的谓词形式  第三节 谓词公式  第四节 谓词公式的种类  第五节 将一般命题翻译成谓词公式  第六节 谓词自然推理  第七节 谓词逻辑的公理系统  第七章 模态逻辑  第一节 模态逻辑概述  第二节 狭义模态逻辑  第三节 道义逻辑  第四节 时态逻辑  第八章 归纳逻辑  第一节 归纳逻辑概述  第二节 归纳推理的种类  第三节 归纳的意义  第四节 类比推理  第五节 求因果推理  第九章 逻辑基本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  第二节 矛盾律  第三节 排中律  第十章 论证  第一节 论证概述  第二节 证明  第三节 反驳  第四节 论证规则和逻辑谬误

127 评论

萱萱小宝

逻辑与生活 你自己去论文网站搜索下 这里都是复制的 没意义

360 评论

相关问答

  • 逻辑学归纳推理论文

    逻辑与生活 你自己去论文网站搜索下 这里都是复制的 没意义

    Samantna523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归纳逻辑论文

    先做科技论文,你需要将论文的全部内容和实验方法罗列清楚,需要根据不同的关系将内容排列好。论文一般都会分为实验部分和分析部分。

    猫猫猫啊哩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逻辑学传统归纳逻辑论文

    这也要答案;看来以后中国的科技非倒退不可

    抖抖小姨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现代归纳逻辑论文

    人工智能与现今逻辑学的发展-〔摘要〕 本文认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将是21世纪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21世纪逻辑学的面貌。至少在21

    开心一刻0312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关于传统归纳逻辑的论文

    百度上搜

    爱吃牛蛙的鱼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