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1

dp73255815
首页 > 论文问答 > 气象学报编辑部主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爱我家2小宝

已采纳
郑有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近五年来完成气象学专业和农业气象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博士生 10 余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已完成指导博士生 1 人,正在指导 10 人,已完成指导硕士论文 37 篇、正在指导 10 余人,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几十篇。教学任务饱满,教学质量优秀,共发表教学法方面的文章 7 篇。还用英语讲授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的“农业气象学”,主持“气象仪器国际培训班(英语)”并担任主讲和教材主编。参与写作教材《应用气候学》一部,利用自己科研成果指导学生研制的“地表紫外辐射预测和对策系统”计算机软件参加了“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成果展”并获三等奖。积极承担科研任务,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 333 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研究项目多项 93 年以来,先后发表文章 100 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写作专著一部、教材一部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肖薇、郑有飞、于强,基于 SHAW 模型对农田小气候要素的模拟,生态学报, 2005 , 25 ( 7 ): 1626 - 1634Longhui Li, Qiang Yu, Youfei Zheng Simulating the response of photosynthetic partitioning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 in winter wheat to environmental Field Crops R 2005(in print)Gao, W, YF Zheng, JR Slusser, GM Heisler, JQ Xu and DL H Effects of supplementary ultraviolet-B irradiance on maize yield and qualities: a field J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80 : 127 - 131Mindong Chen, Youfei Zheng, Chuan Haiwang 004, An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Some new 1-aryl-4-ethoxycarbonyl-5- dimethylaminomethyleneamino-1,2,-3-triazole and their derivatives, Heterocyclic Communications V 10 , NO 1, 53Fahua Zhu, Youfei Zheng, Xulin Guo, Sheng W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benefits of regional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s for C Energy Policy 33:1797-Li Wei, Youfei Zheng, 2004,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five crops in Jiangxi winter growing season, P SPIE V 5153 , 218-224, Ecosystems Dynamics,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and Site-Specific Agriculture;Guoqiang Zhao, Zixi Zhu, Youfei Zheng, Wensong Fang, 2004, Water-saving techniques in Chinese agricultur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straw mulching for winter wheat, P SPIE V 5153 , 195-199, Ecosystems Dynamics,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and Site-Specific Agriculture马 玉霞、郑有飞、文秀萍、桑建人,高血压病发病率预报道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 26 ( 2 ): 252 - 257张荣刚、郑有飞、何雨红、肖薇,紫外 UV-B 辐射增强对麦田蚜虫的影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 26 ( 2 ): 258 - 262郑有飞、马玉霞、杨燕波、严俊、李辉、杨兴、钱青军,地表紫外辐射预测和对策系统软件介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 25 ( 2 ): 253 - 258 传海、郑有飞、何都良、高桂枝,紫外线强度增加对小麦节间大维管束条数及穗部性状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 2003 , 23 ( 3 ): 45 - 48王传海,郑有飞,何都良,吴芳芳,代华兵,南京地区近地面紫外辐射 UV-B强度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评估,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2),147-149YZheng, W Gao, CWang, W Xiao, R Zhang, Effect of increased UV-B on weeds and big worms in a farmland ecological system, Proceedings of SPIE, 2003, Vol 5156 : 273-280W Gao, YZheng, JRSlusser, YHe, R Zhang, Impact of enhanced ultraviolet–B irradiance on maize yield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a field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SPIE, 2003, Vol 5156 : 396-402YZheng , Wei Gao , James Slusser ,Yuhong He, and Richard Grant, Growth analytic simulation of soybean and winter wheat crops under different does of UV-B Proceedings of SPIE,2003 , V4896:130-134Wei Gao, Youfei Zheng, James Slusser, Gordon Heisler, Jianqiang Xu, Douliang He, Impact of enhanced ultraviolet-B irradiance on maize yield and its seed qualities: A field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SPIE, 2003, V4896:159-164Yuhong He, Youfei Zheng, Yangzong Deji, and Zhanqing Li, The character of total solar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s over Nanjing area, Proceedings of SPIE, 2003, Vol 4896:165-172Chuanhai Wang, Youfei zheng, Wei Gao, James Slusser, and Duliang He, Responses of winter wheat growth and production under sub-ambient UV-B irradiance, proceedings of SPIE 4896: 219-222YFZheng , WGao, CHW Yield and Yield Formation of Winter Wheat in Response to Enhanced Solar Ultraviolet-B R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3 , 120 : 279 - 283WGao, YFZheng, JRS Impact of enhanced ultraviolet-B radiation on cotton yield an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 2003 , 120 : 241 - 248Mindong Chen, Youfei Zheng, Guizhi Gao, Shuxian Fan, Shijie Lu , and Weiyi Hua, First Synthesis of Some new 1-aryl-4-ethoxycarbonyl-5- dimethylaminomethyleneamino-1,2,-3-triazole Under Vilsmeier Conditions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V 33 , NO 22, 3969-3975, Mindong Chen, Youfei Zheng, Guizhi Gao, Shuxian Fan, Shijie Lu, First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ome N-[4-(ethoxycarbonyl)-1-substitutedaryl 1,2,3-triazole –5-yl]N-phenlcarbodiim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 Heterocyclic Communications V 9 , NO 4, 395, 郑有飞、何雨红、甘思旧,紫外辐射增加后麦田的小气候特征研究( I )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 21 ( 5 ): 406~409Youfei Zheng, Xiaoli Z On the Necessity of Opening 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 Course Experiment Course for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M International J of Engineering E2002,11(7):200~205 YFZheng,He Yuhong,Yang Yuanyan Zhanqing L Effects of increased UV-B upon the ecosystem of grown wheat in C Journal of P2002,9(4):166-169YFZheng, GShi, WG Calculating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by Computational Models in Nanjing R Proceedings of SPIE7,Vol 4482 : 455~459郑有飞、石广玉、何金海,太阳紫外辐射预测计算模型研究 . 太阳能学报, 2001 . 22 ( 4 ): 461~465郑有飞、杨志敏、颜景义,作物对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的生物效应极其评估.应用生态学报, 1996.7(1):107~109郑有飞、简慰民、李秀芬、旦巴,紫外辐射增强对大豆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18(5):549~552郑有飞、颜景义、杨志敏, 大豆植株经紫外辐照后生长分析的数学模型.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6 . 19 ( 1 ): 57 ~ 62郑有飞、颜景义、万长建,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小麦累积光合量的方法.气象, 1996.22(9):郑有飞、颜景义 ,未来气候变化时南京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估算.中国农业气象,1997.18(3):郑有飞、颜景义 , 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最优化问题. 中国农业气象, 1997.18(4):Zheng Youfei Estimation of Influence Future Climatic Change on Wheat and Its Yield in Jiangsu P in: Environment and B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tech P 郑有飞、宗雪梅、徐云、陈万隆,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21(2):230~237郑有飞、万长建、宗雪梅、苗开超,小麦生育期计算机模拟系统初步研究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21(3):377 ~ 382郑有飞、宗雪梅、陈万隆、连加胜,未来气候变化对南京地区春大豆生产潜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1998,19(5):4 ~ 7郑有飞、万长建、缪启龙、等,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 1999,22(4):536 ~ 540郑有飞, 气象与人类健康及其研究 ,气象科学,1999,19(4):424~428郑有飞,石广玉,何金海等,南京地区紫外辐射初步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23(2):235~241紫外辐射增加对大豆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生态学报, 1996.17(4):154~ 159(第三作者)郑有飞、颜景义、万长建等,小麦作物光合生产模拟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 1995,18 (4):郑有飞、颜景义、杨志敏,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大豆的影响及其估算,应用气象学报, 1995,15(4):著作教材等二氧化碳、臭氧和紫外辐射与农作物生产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7应用气候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Climate Change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ijing, New York: Science Press
143 评论

无痕之音

梁珊,广东珠海人,中科院地理所《地理学报》编辑部副主编、编审。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77年底从事地理编辑工作,凛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第一、二届中国科学技术编辑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

232 评论

草本Jing樺

1992~2012年在《大气科学》、《地理学报》、《应用气象学报》、《生态学杂志》、《气象学报》等国家核心一、二级期刊上发表52篇,其中独著或第一作者42篇;出版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西藏地区旱涝气候预报研究》和《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区划》等8部论著。学术简介【研究方向】1.气候与气候变化2.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3.农业资源评价与规划【在研项目】1.西藏2005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国家发改委,项目负责人。2.青藏高原(西藏)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3.西藏红景天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项目,项目负责人。4.西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西藏),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1.西藏怒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年12月完成。2.西藏农牧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2010年12月完成。3.西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2009年12月4.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及极端气候事件(西藏),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负责人,2010年12月完成。5.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在西藏的推广应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年12月完成。6.气候变化对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西藏科技厅,第三主研人,2011年10月完成。7.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年完成。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第二主研人,2009年完成。【学术专著】1.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气象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作者。2.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气象出版社,2008年4月,第2作者。3.西藏自治区县级气候区划,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作者。4.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气候图集,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作者。5.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区划,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作者。【发表论文】1.西藏羊卓雍湖流域气候干湿状况分析,《生态学杂志》, 2008年8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2.西藏羊卓雍湖地区近45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地理学报》,2008年11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3.西藏近35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气象学报》,2009年第1期, 核心期刊,第1作者。4.藏北牧区地表湿润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态学报》,2009年5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5.近40年西藏怒江河谷盆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地理学报》,2009年5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6.1971-2006年珠穆朗玛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冰川冻土》,2009年8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7.1971-2005年西藏主要农区农田蒸散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冰川冻土》,2009年10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8.Variation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Ind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71-2005,《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0年第2期,核心期刊(SCIE),第1作者。9.近50年西藏高原冷暖冬的气候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11年7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10.1961-2010年西藏季节性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冰川冻土》, 2012年6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获奖情况】1.《西藏主要农区夏季旱涝规律及预报》项目/2003年获西藏科技进步2等奖。2.2009年荣获首届邹竞蒙气象人才奖3.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4.2010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西部优秀气象人才”称号

290 评论

设计监理

12-11, 博士后研究,气候学,北京大学09-12, 博士学位, 天气动力学,兰州大学09-08, 硕士学位, 气象学,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09-07, 双学士学位, 大气探测学和天气动力学, 南京气象学院 05 年至今,教育部半干旱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至今,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03至今,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08-02,美国AS&M/NASA朗利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11-07,加拿大环境总署气象中心,研究员04-10,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12-03,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访问学者12-11,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副教授 [1] 2015年,被聘为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 2015年,《Scientific Reports》编审委员会委员[3] 2015年,《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编审委员会委员[4] 2014年,中国气象学会聘为中国气象学学会第二十八届《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常务委员[5] 2011年,被聘为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 2008年,中国科学院聘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辑委员会委员[7]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聘为第二十六届理事会气候学委员会委员 担任以下杂志的审稿人:Scientific Reports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Atmospheric Environment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imate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132 评论

相关问答

  • 气象学报编辑部主任

    12-11, 博士后研究,气候学,北京大学09-12, 博士学位, 天气动力学,兰州大学09-08, 硕士学位, 气象学,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09-

    NDSGGS南都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气象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吴英成,男,汉族,甘肃省高台县人, 生于1952年8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副教授。 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气象 学院,1970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兰州

    进击的银酱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海洋气象学报编辑部主任

    查了一下字典里找不到,只有网络释义里有: Acta学报,连续出版的文献载体它一般有同样的名称按一定时间编定卷号每一卷又分若干期其类型SINICA 好像是

    双子座K先生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气象杂志编辑部主任

    是的,编辑部主任是通常的叫法,行业法规里也是用编辑部主任。

    张小繁繁繁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气象期刊编辑部主任

    accountant: 会计accounting assistant   :会计助理accounting clerk:  记 帐 员accounting man

    Icecream0513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