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6

~Miss.Q~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报投稿邮箱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麦麦咔咔

已采纳
这是本人第一次看有关曾国藩的书,阅读之前,坦率地说,本人对其理解甚少。所以今日写此书评,也只能算是浅谈。 第一次见到曾国藩这个名字,是在小学上历史课的时分,一两行文字概括了他的终身最大“成就”—胜利镇压安定天国运动,当时的印象就是曾国藩是个不折不扣镇压中国农民起义的大刽子手,换句话说就是晚清腐朽政权的走卒。 一晃儿多年过去,再听到这个名字却是在去年参与的一次培训课堂上,一个台湾讲师对他很推崇,并向本人们强力引荐《冰鉴》这本书。众所周知,曾国藩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冰鉴》这本书写的就是他看相的学问。《论语别裁》一书中曾谈到:"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传播下来的只要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传播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曾国藩德相术口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肉体; 主见看指爪,风云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彼时,本人对心理学很感兴味,对面相之术也很猎奇,当时,还很郑重地抄下了这个口诀,并画下了那幅宏大的面谱,但从此就放置一边,再没掀开。 最近看到曾国藩的名字,就是前两周去左近的图书馆借书,恰看到书架上有这本传记,一时猎奇,借了回家,想看看曾国藩在他的侄儿笔下到底会是怎样一个人。 这本书用了两天读完,觉得还不错,资料翔实,立论客观,让本人对曾国藩的认识也慢慢有了一点概念。本书初以《曾国藩之生平与事业》问世于1935年,一时洛阳纸贵。作者系曾国藩的侄子,所以全文写作多是简化文言文,读起来有些费力,有些章节内容多有反复,脉络不够明晰,文学欣赏性不够强,但作为一本研读历史的素材来看,已是绰绰有余。最可贵的是本书编选了曾国藩的若干诗文、笔记、书信,与正文相照应,能够理解到真正的曾国藩,但前提是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 关于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表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安定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致使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以至有四面楚歌之虑。但在本书里,作者立场鲜明:曾国藩是清朝的中兴之臣,正是由于他胜利的镇压了安定天国起义,才得以使清朝又持续了60年寿命,中国没有提早土崩瓦解。 而近代关于安定天国的历史评价早已从教科书上一边倒的积极表扬转为较客观的历史评价,安定天国起义固然是一次大型的农民起义运动,但是它并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约束在封建剥削制度之上,从洪秀全入住南京后给后宫嫔妃立下的“十不准”就能看出其与腐朽的清朝统治政权没什么区别;另外安定天国不加剖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曾国藩与安定天国的比赛,与其说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对广阔农民的镇压,不如说是两者迥然不同的政治思想之间的一次比赛,由于曾国藩是铁杆的儒教卫道士,而洪秀全反对的则是基督教,宗教这个东西是最具有排他性的。书里曾提及“记得有一位日本学者说起,曾国藩和天平天国的战争,是一幕东方的宗教战争,这话真实有几分可信。” 历史这个东西是最讲不清的,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种历史,这里就不纠缠于曾国藩的历史功过了,只谈一点,本人对曾国藩自己的印象。 全书给本人印象最深的是曾国藩的虚心求过及锲而不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国藩过人之处在于他平常每天自己找出差错,请旁人指出差错,等到觉得差错存在时,再用极大地毅力来改正。他曾在日记里写道:“前以八德自勉,曰:勤,俭,刚,明,忠,恕,谦,浑,近日于勤字不能理论;于谦、浑二字,尤觉相违,涑愧无已。(甲子四月)”曾国藩求过的第二办法,便是恳求朋友和兄弟直言相告。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谏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盲目。” 联想今日,许多红了的所谓“名人”,别提自查差错了,就连他人的意见主动送上门来都懒得理睬,听而不闻。一时间批判意见听得多了,以至会恼羞成怒,反咬一口,比方前段时间李少红携新版《红楼梦》中的年轻演员们到上海录制节目时忽然心情失控,责备媒体往常对新《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道。 “本人以为新《红楼梦》播出以来媒体不断以挑刺的目光来对待本人们,从不写本人们好的中央,只写负面报道,这是什么心态?重复黑《红楼梦》,这太武断了。”本人想曾国藩假如活到今天,听到此番行动,不知作何感受。不论怎样,不论处于什么时期,这种虚心求过,严于律己的肉体还是值得倡导和自创的。 曾国藩在年轻时曾立下著名的“日课十二条”,作为他每日生活的标准: 一、主静:无事时划一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注不杂,心无旁物。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拂晓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便有事亦不连续。 六、谨言:出言慎重,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误,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对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其中有四条他不断锲而不舍,坚持到最后。分别是:一、起早;二、写日记;三、读史十页;四、记茶余偶谈。这四件事,他终身未连续,从而构成了一套自己的修身理论和修身办法,并为世人留下了著名的家书和日记。 有人可能以为写日记并责难事,但写日记用楷书,并且终身不时,还是需求相当大的毅力的。即便在他军务最忙碌的时分,他也不肯旷费,直到他临死的前一天,本人们还能够看到他最后一天的日记,这种有恒的肉体,正是他终身辉煌的中央,也是本人们最值得效法的。至于读书,曾国藩在同治十年的时分,曾经六十一岁,并且右眼失明,许多人劝他静养享福,但他仍旧读书不息,决不使时光虚度。 有意义的是,曾国藩的失败阅历在此书中也有记载。他年轻时曾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温习一年,在虚岁28岁时,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在他初战安定天国时,也曾“初失利于岳州,后挫败于靖港,愤急之余,两次投水自杀,都为左右救起,得以不死。”可见曾国藩虽终生修身,但终归也是个凡人,也有曾经过不去的坎儿,若非左右救起,那么中国后期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这两件事情,也再次佐证了“失败是胜利之母”,假如年轻的曾国藩在两次落第之后放弃走仕途之路,很有可能他会反复他父亲的老路,去当私塾先生了,那对风雨飘扬中的晚清和中国无疑都是一宏大损失。“今天很严酷,明天更严酷,后天很美妙,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这是马云在阿里巴巴经常说的一句名言,亦即要永不放弃,本人想曾国藩是深谙此理,并事必躬亲之。 总而言之,这本书关于喜欢曾国藩或爱好历史真相的人,还是值得一看的,引荐一读。
335 评论

寒风夜雨119

你好,我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我整理了一些投稿地址,供你参考:《萌芽》杂志投稿:网上投稿:投稿邮箱: 。请务必在邮件主题一栏里标明稿件体裁(小说、散文、纪实、长篇四类选其一),以便于系统自动识别分类。并请在正文部分标明所投栏目。 小说�小说家族�刊登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为主,反映青年人的生活风貌。爱情、校园、社会、成长等。有青春气息,有完整情节。文字流畅好读。偶尔也采用出色的小中篇。类型小说:如武侠、幻想、悬疑、成人童话等形式,也属本栏目内容。散文 �校园清泉�校园清纯故事,明快而温馨。�校园江湖�边缘和非主流,另类和反叛,有生动的事件和个性张扬的人物。�青春心事�青春期免不了的心事,或明丽,或忧伤,或隐晦,浸润在一个个小情节和生活细节中,不是空泛的倾诉,而是具体入微的描述。�青春物语�青春故事。与小说的区别在于并不着力于故事的曲折与文字的铺陈,要求更小的叙述视角以及更为精短的篇幅。情感真切。�成长记录�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珍贵,富有启迪性的场景,应该是这个栏目中最需要的内容。�第一类接触�游历文字。避免表面化,要有深入的描述。�异域传真�来自异域的第一手资料,与青春、成长有密切的关联。�虚构之刀�想象在此可自由飞翔,可变形,可荒诞。但故事的构建和形式的表达需有一定的新锐性,实验性。�我说我在�议论和叙事相兼,或以议论为主。观点鲜明犀利,事例准确有力。忌空泛,杂乱,似是而非。�咖啡吧�有点小资,有点情调,可供咀嚼,回味悠长的心情故事。�幽默小站�漫画或文字,风趣恢谐,轻松快乐,令人一笑。 纪实�纪实风�本栏目主要由本刊编辑特别策划、采写或约稿。也欢迎作者主动投稿。稿件包括两种形式。1.完整的纪实作品。2.提供素材或采访线索。稿件要求话题性、真实性。纪实作品既可以是全景式的描述,也可以小角度的开掘。社会现象,校园内外,人生百态,历史钩沉,时尚前沿,重大事件,凡人小事,题材无边界。文字叙述生动,畅达,平实,有表现力。拒绝太过华丽和文艺腔。若是素材提供需具备请专人采写的可操作性。长篇优秀的长篇小说用于本刊的 “小说连载”栏目,以及《萌芽书系》的出版。 《布老虎》青春文学征稿: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青春文学》编辑部 邮编110003文学类投稿电子邮箱: 青年文摘投稿邮箱:投稿时注意写上笔名,真实姓名,以及电子邮箱地址。对于同一出版社不要投一次就算了,要多投几次,因为只投一次的话你的稿件很有可能弄掉了,邮寄的得投,电子邮箱也得投。任何人的成功不是一蹴即成的,只要你执着,坚持投稿,肯定会有收获的,加油!

282 评论

thomas0488

人生有怎样的难题,教育也随之有怎样的难题。教育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素质全面”的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素养与文化素质——人文素养的相互交叉、叠加与融合。而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尤其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却过于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与理论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导致了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被荒废和教育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已引起教育工作着的关注。这也是我长久以来思索并努力探究进行实践的重要问题。 我们常常为社会上出现虐待生命的现象而深感不安。为什么有的人会因自我愿望未得到满足或遇到挫折就厌倦生命而自杀?为什么有人因别人妨碍了自己而杀人?为什么虐待各种动物的行为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不懂得生命的珍贵,不知道珍爱自己,不知道珍爱别人及其他的生命。现在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只知道享受上一辈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很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不懂得各种生物的生存是大自然赋予的权利。尽管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但传统的生物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过于重视传授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备课、上课都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知识和能否通过各式各样的考试为目标,很少挖掘这些内容之中所包含的人文教育的内容,也很少考虑将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健康结合起来,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的人文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很好的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生命之珍贵——生物的生殖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例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经过开花、传粉(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然后再逐步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雄蕊受到伤害,或没有传粉,果实将不能正常发育也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基础;又如,鸟类的繁殖,要经过选择巢区、选材筑巢、交配产卵,然后是亲鸟孵卵、育雏的过程,无论那个环节失误后代都难成活。再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它们在女性的阴道内争先恐后的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可见,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 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 2.生命之衰亡——回归大自然 生命的诞生是喜悦的,生命的衰亡也是必然的。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回避死亡问题的讨论,期望拥有吉利和平安。但频频发生的校园自杀事件和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却暴露出许多青少年的生命力极其脆弱,不能珍视生命,也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涵义。一些年轻学生在遭受了较大的压力(如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以及家长和老师过高的期望值等)时就放弃了生存而选择死亡,这种逃避现实、轻视生命的做法,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人,也是不能正视“死亡”的表现。“死亡”,它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哲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从生物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一个诞生、生长、生病、衰老到死亡的过程。比如,秋天的落叶它要经历一个叶柄基部形成离层-随风吹落的过程,春天树木依然生出新叶再现生机;单细胞的动物可以在生长到一定的时候一分为二变为2个新的生命,原来的个体不复存在;人也会生老病死,死后,人的个体也和其他生物一样最终会被分解为无机物重归大自然。这是规律,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没有生何来死,没有死又怎会有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只有了解死亡,正确认识死亡,才可能积极地看待生命,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承载生存的责任,进而创造并统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生命之和谐——生物的适应性 为什么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外,青少年自身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差也是重要的因素。有鉴于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强调生物的适应性,也会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在这里,特别强调2个适应——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相适应。比如,叶片的表皮细胞透明使阳光可以透过,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叶绿体适应于进行光合作用;小肠绒毛里含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适应于吸收营养物质。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生存,而是要与环境发生关系。生物的生存会影响到环境,同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例如,长期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植株矮小、叶片小甚至为针形,这就减少了水分的散失;生活在草丛中的青蛙体表是草绿色的,而沙土地里的青蛙则呈现黄褐色;肉食性的哺乳动物有锐利的犬齿;等等。可以想象,这种相互适应是多么的和谐、多么奇妙!假如这种和谐受到破坏,生命机体将会出现病症,健康将受到威胁,生命质量将会下降。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空中、从热带丛林到冰雪覆盖的山坳,无处没有生命的踪迹、无处没有生命的色彩。为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特点,应用所学知识去关注自然界的和谐、关注生命的和谐与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生物的适应性学习和了解,结合现实情况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下降,乃至出现心理障碍。具体说来,生物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使学生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关心他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母爱之伟大——孕、产期母亲的变化 母亲,不仅孕育了新生命,也为人类的发展和未来的创造养育了后来者。但是,现实中不赡养年迈的父母、虐待父母乃至杀父弑母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原因就在于一些青少年私欲膨胀,以为考虑自己的需求,没有真正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父母心,不懂得爱。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爱别人,又何谈爱祖国。毋庸讳言,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对于人的胚胎发育和营养的内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是把它当作知识学习,为了应付考试,似乎记住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物质交换的结构——胎盘,在母体内发育时间——280天等知识就足够了。其实,如果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同时进行母爱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笔者曾在授课前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调查作业:回家访问自己的父母(以母亲为主,小组讨论列出访谈的问题),访问内容包括母亲在准备怀孕和怀孕早期、中期、后期,以及生产过程、产后各个时期母亲的心理、生理的变化与饮食喜好的变化等等,每人写一篇访谈录或调查报告,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两周后,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有的写“我的诞生”,有的写“妈妈与我”,有的是“关于母亲孕期的调查报告”。在这些作业中,有的侧重母亲怀孕时的心理变化,描述了母亲每天对腹中胎儿的言语对话和抚摸动作以及满怀希望迎接新生命的过程;有的侧重于查阅母亲怀孕后身体各器官重量增加的数据及对母亲身体变化的描述;有的侧重写母亲生产时痛苦与喜悦交集的复杂心情。统览这些文章,无论侧重点在那里,无不透露出孩子对母亲的崇敬,感叹母亲是多么伟大,以及发自肺腑的心声:我爱我的母亲! 5.生命的意义——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特征 人是万物之灵,人生来不仅仅是活着,还要使有限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电视上曾有一段采访放羊娃的广告——记者问:你放羊为什么?答:盖楼。问:盖楼干啥呢?答:结婚。问:结婚干嘛呢?答:生娃。问:生娃干嘛呢?答:放羊。这一段广告对白仅仅说明了人的生存的本领。其实,人的这种生存的本领与和动物的生存没有多大的区别。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呢?笔者认为,一个人一是要有健康的身体,顽强的生命力。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是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生物教学结合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比如,结合《运动》”的学习,了解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及预防,自己制定体育锻炼的计划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结合《消化与吸收》的学习,自己和家人制定膳食计划,设计每天的食谱实质科学、合理;结合《神经调节》的学习,自己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和学习计划,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等等。二是要有丰富的知识、智慧和能力。一个人,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才有可能追求高质量的人生。青春期不仅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开启智慧、增强能力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每8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心理是亚健康的。为此,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教学就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具体说,生物学教学就可以结合青少年学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的实际情况讲解有关人体的知识,使之认识、了解自我,解开人的生理现象之谜,从而顺利渡过青春期。如,笔者在教学《人的发育》时,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让学生了解人的发育过程及变化、青春期的性发育特点、青春期的生理卫生,记住其中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做了如下的比较与分析:①在小学四五年级时(约9-10岁)和现在(约12-14岁)比较,你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记忆力、理解力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为什么?②你的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是在什么时候,你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怎么处理? ③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心理上有哪些变化,遇到了那些困惑,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自己分析比较、小组讨论,全班总结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每个人都能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各种变化,沉着应对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人生的意义。 离开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残缺的科学教育。尤其是随着生物科技的发达,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人文教育就愈加重要。华特士(JDonald Walters)在所著《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 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每一个学生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312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报投稿邮箱

    人生有怎样的难题,教育也随之有怎样的难题。教育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素质全面”的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素养与文化素质

    永远的终结者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学校里那些砖缝中长出的小花小草。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开出的美丽无比的鲜花。生命是学校里那些在刺骨寒风

    吃吃吃吃吃Chen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一般普刊论文2000-3000字符版面费几百元,核心可能5000字符左右2000元左右,根据杂志的不同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根据我的经验有的杂志最高会收到6000左

    茉莉芬芳2008 6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报投稿邮箱怎么填

    回答 您好,我是可儿,努力解答小主疑惑的可儿很高兴为您服务,感谢茫茫人海中选择我为你解答 提问 publish biography 怎么

    shenleireg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报投稿邮箱怎么填啊

    语文报•高中版 为了方便大家投稿,现将版面主持的联系方式公布如下: 为了便于与作者及时沟通回复,来稿请注明以下信息要素:姓名、单位、邮编、手机号、电子信箱;其中

    多啦X梦521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