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9

ZJ张某某
首页 > 论文问答 > 航空科学技术是什么期刊啊怎么读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囧小胖只

已采纳
NASA即是美国国家航空肮天局读作 /'nɑ:s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台湾译作“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香港译作“美国太空总署”,是美国负责太空计划的政府机构。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拥有最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它在载人空间飞行、航空学、空间科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它参与了包括美国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发射、太阳系探测等在内的航天工程。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59 评论

桃源捣主

钱学森(11-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个人作品:《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等。扩展资料钱学森自幼树立读书救国的志向,并终其一生。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收藏的近2万册藏书是他践行终身阅读积累的“物质财富”,展示出一个科学家和思想家的阅读历程。从整体上看,早年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为主,晚年以人文社会科学类为主,其中又以马克思主义类居多。这反映了钱学森思想经由科学技术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这些藏书绝大部分是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普通图书刊物,表明藏书目的在于“读”,而非“藏”。当然他不可能详细阅读每本藏书,而是妥善处理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他介绍读书“奥秘”时说:“当你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又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你看书就会很快。人家的东西,一翻就知道它讲什么了,能够较快地看到他有什么实际的成功和哪些不足。”不宁唯是,他坚持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从1958年创刊号,到后来改名为《求是》杂志,每期必读;同时,他还长期自费订阅《新华文摘》《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可以说,这些马克思主义著述犹如“承重墙”支撑起钱学森的思想大厦。钱学森(11-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个人作品:《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等。扩展资料钱学森自幼树立读书救国的志向,并终其一生。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收藏的近2万册藏书是他践行终身阅读积累的“物质财富”,展示出一个科学家和思想家的阅读历程。从整体上看,早年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为主,晚年以人文社会科学类为主,其中又以马克思主义类居多。这反映了钱学森思想经由科学技术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这些藏书绝大部分是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普通图书刊物,表明藏书目的在于“读”,而非“藏”。当然他不可能详细阅读每本藏书,而是妥善处理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他介绍读书“奥秘”时说:“当你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又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你看书就会很快。人家的东西,一翻就知道它讲什么了,能够较快地看到他有什么实际的成功和哪些不足。”不宁唯是,他坚持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从1958年创刊号,到后来改名为《求是》杂志,每期必读;同时,他还长期自费订阅《新华文摘》《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可以说,这些马克思主义著述犹如“承重墙”支撑起钱学森的思想大厦。

222 评论

臭臭的猪宝贝

NASA的读音为 /'nɑ:sɑ:/   (这个不是拼音,而是英语音标读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台湾译作“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香港译作“美国太空总署”,是美国负责太空计划的政府机构。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拥有最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它在载人空间飞行、航空学、空间科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它参与了包括美国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发射、太阳系探测等在内的航天工程。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25 评论

张家阿婆

国际航空科学技术,汉斯的核心刊

264 评论

baby晴晴

不是核心的,查出来的结果显示当中,没标注是核心。如果是核心的话,在核心刊那里会标注的。

89 评论

Lena睡美梦

耘梦春秋  1958年,该杂志原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的航空科普杂志,至1960年,由于纸张供应困难而停刊。但关心祖国航空科普事业的学者和领导们,始终牵挂着它的复刊。1963年2月,经聂荣臻副总理批示,同意成立中国航空学会,同时批准《航空知识》复刊,根据聂副总理的指示,《航空知识》复刊后,由北京航空学院主办改为由航空学会主办,以便借助学会各方面的力量把刊物办好。7月,中宣部批准《航空知识》于1964年开始正式出版。《航空知识》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普及航空航天科技的科普期刊上,从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空知识》的出版发行得到了聂荣臻副总理以及钱学森、沈元、常乾坤等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聂荣臻副总理曾专门写信给编辑部,要求切实把刊物办好;钱学森同志还亲自为第一期《航空知识》题写了复刊词。第一期《航空知识》发表了介绍我国首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的文章和照片,作为首家新中国全国性期刊报道了这位航空先驱的事迹。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节目将此文向全国进行了广播。1964年2月17日,《航空知识》第二期出版,该期发表了我国著名航空教育界前辈王德荣教授撰写的《我所见到的旧中国航空教育》一文以及著名航空史学家姜长英《中国古代航空史话》连载文章。我国著名宇宙医学专家蔡翘教授则在本期发表《失重》一文,介绍这一在宇航过程中十分重要而又引人入胜的现象。自此,航空史类和航空科普类文章成为《航空知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知识》的编辑出版中,得到了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的大力支持。1964年2月28日,中国航空学会一次一届理事会在京举行,会议决定组建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航空动力、结构设计与强度、工艺与材料、电子与自动控制五个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学术刊物《航空学报》和普及刊物《航空知识》。许多领导和专家除了过问《航空知识》的发行工作,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为杂志撰写或组织稿件,极大的提高了《航空知识》的可读性和知名度。1964年3月15日,常乾坤将他撰写的《世界军事航空技术的演变》一文交《航空知识》发表,刊载于该刊第4期,该文第一次让国内普通读者领略了军事航空的技术发展历程,立意高远,广受好评。钱学森同志也组织国防部五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航空知识》撰写了《漫谈星际航行的近状与前景》系列文章,在杂志上进行连载;此外,我国著名水上飞机设计师(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反潜轰炸机水轰-5的总设计师)王洪章也为本刊撰写了《水上飞机五十年》一文,生动翔实的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发展历程,这些文章都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964年3月28日,《航空知识》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500多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读者对杂志的喜爱程度。1964年7月25日,中国航空学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决定,鉴于科普出版社表示无力继续承担《航空知识》的出版,《航空知识》将以航空知识杂志社的名义由编辑部自行出版。从此《航空知识》的出版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航空知识》和航空运动也注定有着不解之缘。1964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航空运动协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国家体委副主任李达上将、空军政委吴法宪中将、国家体委航空司司长刘风等出席讲话。中午休息时,李达上将向应邀参加大会的谢础了解中国航空协会和《航空知识》的出版情况,希望《航空知识》注意宣传航空运动,因为航空运动是国防体育项目,担负着向空军输送后备力量的任务。1964年10月17日,《航空知识》第10期出版,该期发表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人民航空协会主席赵正洪撰写的《我国航空运动十三年》一文。从此,介绍和普及航空运动也成为《航空知识》的又一项重要使命,同时也使读者更加喜爱《航空知识》。1964年12月17日,《航空知识》第12期出版,当期发行63345份,在一年内发行量增长了近两倍。 续写辉煌从60年代起,《航空知识》就一直坚持将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航空科技普及,本着这一目的。《航空知识》组织了航空史话、科技知识、军用航空、航空运动等多种题材的文章,并且开辟了专门的编读互动空间用于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在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和青睐。为此,《航空知识》的发行量也一路攀升,从创刊之初的2万多册一直增至80年代末时的30万册,并且在全国多次期刊评比和表彰中获得一等奖,并曾获国际航联集体荣誉奖,杂志社被授予全国科普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0年1月,《航空知识》迎来了属于一份期刊的辉煌:荣获我国期刊的最高奖——首届“国家期刊奖”。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杂志品种的日益增多以及网络信息工具的迅速普及,《航空知识》也和其他科普杂志一样经历着冲击,但是《航空知识》主创人员们相信,纸质媒体有着电子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即全面细致的对科技知识进行系统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纸质媒体的保存性和资料性较强,特别对于航空科技类读物而言,《航空知识》将仍然继续作为航空航天爱好者的知识和资料的源泉长盛不衰。时至今日,《航空知识》已经历数次改版,从发黄的粗纸到今天雪白的清图纸,从黑白铅印到今天的全彩印刷,从人工画版到计算机排版,从胶片照片到今天的数码照片……《航空知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杂志的印刷质量提高了,图片更加清晰、文字更加醒目、排版更为清秀、装帧更加现代,但是《航空知识》的定位没有变,风格没有变,它始终作为航空航天科普期刊在读者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一贯严谨的文风、深入浅出的行文、通俗易懂的理论介绍、生动细致的史实描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航空科学技术是什么期刊啊怎么读

    耘梦春秋  1958年,该杂志原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的航空科普杂志,至1960年,由于纸张供应困难而停刊。但关心祖国航空科普事业的学者和领导

    fanfanwi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航空制造技术是什么期刊啊怎么读

    好像不是,官网上没有标明收录为什么的核心啊

    右耳钉的豆豆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航空科学技术是什么期刊啊

    航空知识 北航办的,创刊时间早 介绍的知识都很基本,是入门级的,而且军航民航各占一半航空世界 中航办的,介绍的知识有一点深,以军航为主,民航主要集中在中航自己的

    熊猫大王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航空动力是什么期刊啊怎么读

    《航空动力学报》是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经国家科委批准的高级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与设计、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结

    annettahjj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航空科学技术是什么期刊

    好投的话,汉斯的国际航空科学技术还行吧

    weiyiqinww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