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6

会飞的小马123
首页 > 论文问答 > 肿瘤的预防论文范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Jo爱次肉

已采纳
许多人都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一旦患上此病就等于判了死刑,真是这样吗?不,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类历史中,恶性肿瘤曾作为"不治之症"确在肆意吞噬人们的生命,就在本世纪初,人类对它仍束手无策。但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肿瘤的方法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恶性肿瘤能够治疗,而且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 尽管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谈癌色变,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仍相当普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旧的观念仍残存在人们心中,一想起以前的癌症病人大多死亡,便认为凡死亡的病人都是癌症患者,因此给癌症冠以"不治之症";其次由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难度较大,人们往往把"难治"与"不治"等同起来;由于恶性肿瘤发展很快,早期发现较困难,待确诊后,一些原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已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甚至失去作用,往往造成"治而无效"的现象;又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恶性肿瘤怀有恐惧心理,即使已发现某些肿瘤的可疑征兆,也不愿往这方面想,有意回避医疗检查,自己心里总在想"这不可能",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治之晚矣。象这种 "讳疾忌医" 的情况常有发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卫生宣传工作还不够,没能把防治癌症的基本知识及目前诊治技术进展的信息及时地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给广大群众。如此种种原因,使得癌症、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说法存在至今。 随着人们防癌抗癌意识的增强,对防治肿瘤知识的不断掌握,加之目前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许许多多的恶性肿瘤患者已获治愈,成千上万的癌症病人正处于康复期中,这些勇于与癌症抗争并取得胜利的人们,这些生存下来并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的人们便是"癌症可治"的最好见证。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如能做到 "三早",其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如第I期子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治愈率均在90%以上。早期绒癌、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愈率已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现在也有可能治愈,早期的微小肝癌五年治愈率已可达到70%以上。有的肿瘤即使已经到了晚期也有治愈的机会,如晚期绒癌的五年治愈率,第III期的病人为83%、第IV期病人也可达53%。及目前最优秀的抗癌症新药“羟基它里宁”片治疗肝癌食管癌,脑瘤有突破性的疗效,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强有力的一种药,并必须指出,尽管恶性肿瘤能够治疗,但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目前都能治愈,肿瘤是一大类很复杂的疾病,其病因与发病的详细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全世界都把防治肿瘤作为研究重点,随时都可能有新的发现,研究成果不断地、迅速地应用于临床,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将彻底战胜肿瘤。
300 评论

雨丰是小兔

贺宇彤,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分析细胞室主任。199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分子流行病学博士学位。曾赴法国里昂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CI)、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抗癌协会(NSW Cancer Council)、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研究机构短期进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防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河北省自然基金一项,河北省科技厅课题三项以及河北省卫生厅课题三项。参与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与编写论著5部。获河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河北省卫生厅一等奖五项。目前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肿瘤防控学组委员;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验收专家组委员;河北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WJGO杂志编委,《中华预防医学》、《肿瘤防治研究》、《中国肿瘤》等杂志审稿专家。

186 评论

张小繁繁繁

检查当然好了,提早预防嘛。多吃菜花也可以起到防癌的作用,多吃一点吧。做好了,也蛮好吃的。呵呵。

147 评论

女王大人过司考

望茵茸含有多酚类物质例如槲皮素和硒微量元素。望茵茸中的硒元素和槲皮素有着防ai和抗溜以及抗肿liu的作用,能抑制襄组织的增生还阻止癌细胞转移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望茵茸的药效成分价值超过所有的抗癌物品。

142 评论

quanyanhei

恶性肿瘤的预防  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使正常细胞变为恶生癌细胞,局部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按照1980年全世界16种常见癌症和统计,每年就发生病例数635万,其中中国估计为100万,死于癌症者每年达80万人,即平均每天有2000人被癌症夺出生命。此外,恶性肿瘤造成大量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高,如美国仅1990年癌症治疗花费即达1040亿美元,造成社会资料的大量消耗,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因此,恶性肿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预防的控制恶性肿瘤的危害,首先是研究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分布规律,影响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病因,制订和评价恶性肿瘤的预防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的目的。  (1)恶性肿瘤的流行特点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逐年上升。  1)从地区分布看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区别,同一恶性肿瘤在不同的地区分布也不相同。如肝癌在欧美常见,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我国沿海地区、长江以南诸葛亮省高发。胃癌在日本、智利、芬兰、奥地利、冰岛和我国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江浙沿海发病率较高。食管癌在伊朗东北部、南非(斑同族)、肯尼亚等国多见,我国河南、山西、河北及北京为高发区,以太行山为中心,向四周逐斩减少。我国肠癌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江以南高于华北地区。鼻咽癌在东南亚及我国华南等地(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湖北)高发,且侨居海外的华侨中鼻咽癌发病率高于当地人。  2)从城乡分布看 我国恶生肿瘤的死因顺位城市以肺癌居首位,农村以胃癌居首位。城市人口中结肠、直肠及肛门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而农村的宫颈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  3)从人群分布特点看 不同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移民等人群中,肿瘤发病情况不同。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恶生肿瘤,但发病率多随年龄同步增长。儿童最多的是白血病、脑瘤及恶性淋巴瘤;青壮年常见的是肝癌和白血病;中老年期多以胃、食管、宫颈及肺癌为主。恶性肿瘤的性别分布,男比女多发,约为99:1,女性比男性高的只有胆囊、甲状腺、乳腺及生殖道肿瘤;职业性膀胱癌主要发生在橡胶、电缆制造等行业,职业性肺癌以接触石棉、砷、铬、镍及放射性矿开采等行业为多。恶性肿瘤的种族差异十分明显,鼻咽癌多见于中国广东人;原子性肝癌多见于非洲斑同族人,印度人口中口腔癌发病多,哈萨克人食管癌较常见,宫颈癌在以色列犹太人中少见。  (2)恶生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可分为行为及生活方式、环境理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病毒因素等六类。  1)行为及生活方式 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吸卷烟可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且吸烟年龄愈早,吸烟量愈大,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也愈大。吸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引起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  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饮酒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  腌制食品、咸菜等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它与胺在酸性(PH0)环境下,形成亚硝胺,后者为致癌物质。黄曲霉菌污染米、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产生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烟熏、炙烤食品如熏肠、炎腿等可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食品精糙、长期缺铁、营养不足时发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性增加。饮食中晒浓度低,血硒水平低易发生恶性肿瘤。  2)环境理化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化学因素,目前已证实可使动物致癌的有100多种,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达30多种。城市大气污染物苯并芘与肺癌有密切关系,约有10%的肺癌病例由大气污染(包括与吸烟的联合作用)所引起。  电离辐射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  3)社会心理因素 独特的感情生活史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家庭的不幸事件,工作学习过度紧张,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儿时的父母早亡、离异,成年后的再遭挫折、丧偶、事业失败,悲衰和持续紧张压力引致绝望等,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也有一定关系:①多愁善感、精神抑郁;②易躁易怒、忍而性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③性格孤僻,脾气古怪;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态,是促进恶生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有人将此种性格称之为"癌症性格"。  4)药物因素 目前已证实可诱发恶性肿瘤的药物有多种。如雌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致阴道、子宫颈癌、砷剂可致皮肤癌,放射性核素、药物碘、磷过多地接触或接受可引起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服用非那西汀会诱发肾盂病;氯霉素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亦是白血病的前期病变,环磷酰胺虽可治疗癌症,但亦可诱发白血病、乳腺癌、膀胱癌。  5)职业因素 与职业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紫外线,以及接接多种化学致癌物。常见的已被确认的职业致癌因素见第五篇职业病章。  6)病毒因素 目前认为与人类肿瘤可能有密切关系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EB病毒(淋巴瘤、鼻咽癌)和单纯性疱疹病毒Ⅱ型(宫颈癌)。  (3)恶性肿瘤的预防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  1) 第一级预防 ①加强防癌健康教育:特别是对高危人群应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要求他们做到:加强身心修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对待人生、对待挫折,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注意饮食营养的平衡,不偏食,不反复吃完全相同的饮食,也不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不吸烟,避免过多饮酒,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过咸过热和烧焦的食物,不吃发霉的食物,避免过度日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注意身体锻炼等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癌能力;②合理使用医药用品,切勿滥用药物及放射线,尤其是妊娠期妇女的诊断性照射,以防上白血病、骨肉瘤、皮肤癌等的发生;③消除职业致癌因素,尤其以加强对已经确认可以引起肿瘤的物质的检测、控制与消除,以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发生;④加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减和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癌因素。  2) 二级预防 ①无症状人群的监测:乳腺癌的监测:对30岁以上妇女应推行乳房自我检查(图86),40岁以上妇女应每年做1次临床检查,50岁以上妇女每年应进行临床及必要时的X线摄影筛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30岁以上初孕岁以前月经初潮,50岁以后绝经、肥胖症、高脂膳食者,有卵巢病史及子宫内膜炎病史者,筛查时,应特别注意;②宫颈癌的监测:一切有性生活的妇女均有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应从有性生活开始每2-3年进行1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③结肠、直肠癌的监测: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直肠指检,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家族肿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溃疡史及结肠直肠癌史者,应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每隔3-5年做1次真肠镜检查。  有症状人群的监测:由于人体所患的恶性肿瘤约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于查出和易于发现的部位,重视常见恶生肿瘤的癌症信号(详见第五篇二十九节肿瘤)及时主动去医院检查,有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56 评论

麻辣土豆56

恶性肿瘤可以跟食物有关系,可以跟HPV,EBV这些病毒有关系,还可以跟一些化学,淋巴瘤它跟化学物品有关系,还有的肿瘤是遗传的。比如乳腺癌常出现的痂性改变,总之肿瘤的发生虽然是一个概率,但是我们应该避免这些危险的理化因素,比如说少抽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引起胃肠道损伤的一些食物,少喝这种特别烫的热饮,少接触这些化学物品,减少化学物品的损伤等等。

225 评论

相关问答

  • 肿瘤的预防论文范文

    恶性肿瘤可以跟食物有关系,可以跟HPV,EBV这些病毒有关系,还可以跟一些化学,淋巴瘤它跟化学物品有关系,还有的肿瘤是遗传的。比如乳腺癌常出现的痂性改变,总之肿

    沸腾的苦丁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肿瘤的预防论文

    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使正常细胞变为恶生癌细胞,局部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

    落叶无声2015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肿瘤的预防论文范文大全

    从肿瘤的发生年龄来说,任何年龄段均有肿瘤发生的可能,肿瘤目前是人类第二大死亡病因,肿瘤的病发年龄段在35~40岁以后,因此对于中年以后的人群更应注意定期体格检查

    xiaomao7taotao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肿瘤的预防论文范文高中

    望茵茸含有多酚类物质例如槲皮素和硒微量元素。望茵茸中的硒元素和槲皮素有着防ai和抗溜以及抗肿liu的作用,能抑制襄组织的增生还阻止癌细胞转移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

    吃货kumiko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肿瘤预防论文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些大成市中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 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对乳腺癌的

    A+黎明前的黑暗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