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5

汉口小霸王
首页 > 论文问答 > 汽车公社杂志封面图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超超越越92

已采纳
Tips: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CTO、路特斯集团 CEO出生年月:1972年11月22日,广州琶洲会展中心3号馆,路特斯时隔多年重回广州车展舞台,并发布了首款纯电动超跑Evija,售价2188万元人民币起,全球限量130辆。与整个3豪华馆展台各品牌车企上台发言的执掌人均是老外不一样的是,路特斯展台上出现一个中国人面孔,他就是冯擎峰——路特斯集团 CEO。熟悉吉利汽车历史的人知道,吉利通过宝腾收购英国超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之后,2018年6月冯擎峰被正式任命为路特斯集团掌门人。除此之外,他还是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CTO(首席技术官)。而从吉利的起步,到帝豪成为中国轿车市场的明星力量,从与沃尔沃的协同,再到迎来0代产品的爆发时期,这一系列伟大的创举,作为首席技术官、历任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原帝豪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冯擎峰,可谓是一个最关键的人。帝豪为什么能够成功?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如何进行协同效应?过去重磅问题的答案都得到了一一呈现。而现在,已经把重心放在复兴路特斯品牌的冯擎峰,如何驾驭这个拥有71年历史的千万级的豪华汽车品牌?正是他接下来要挑战的难题。到民营经济中去吉利其实并非冯擎峰的第一份工作,1997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家乡新疆的中石油、宁波化工厂有过一段工作经历,但每段时间都不到一年。面对这两份国企工作,有着自我思考和要求的冯擎峰过得并不快乐:“工资在当时来说相当不错,不过整个工作非常无聊,没有挑战,生活相当平静。”因此这两处冯擎峰待得并不长。在宁波化工厂工作期间,恰巧有一天因为出差的安排,冯擎峰凌晨4点钟就出门了,恰巧路过一个海鲜批发市场,那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非常热闹。“这才是中国的经济啊!”这次巧遇就像是一颗种子,开始在冯擎峰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他也深刻理解到民营经济才是中国经济的源泉之地。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冯擎峰经朋友介绍接触到了吉利,去当时路桥的摩托车工厂参观,与之前海鲜批发市场一样,再一次让冯为之惊叹“哇!这才是民营经济,就应该到民营经济中去!”彼时,吉利摩托车年产销超过20万辆,第一辆汽车也造出来了。这一见倾心,也就注定了冯擎峰在吉利汽车一干就是20年。从摩托车厂的销售历练到汽车公司的内部管理,冯擎峰接触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在大学期间自学的MBA所有课程,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在吉利的不同岗位上大展身手。伴随着吉利汽车的蓬勃发展,冯擎峰很快就担任了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汽车销售的工作。200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体量不大,年销仅200万辆左右,但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着车市蓬勃发展,需求激增。“第一年就突破了1万辆,第二年2万辆,第三年就完成了4万辆,非常兴奋,当时我们还搞了庆典仪式。”提到吉利汽车的起步和在民营经济中的崛起,冯擎峰历历在目。“我认为做销售是一件最伟大的事情。”与国企不一样的是,强大的成就感让冯擎峰觉得,销售这件事情值得做一辈子。“门外汉”的研发经强者始终在未雨绸缪,那时年销仅万辆的吉利已经在谋划100万辆的梦想,长期征战一线的冯擎峰认为要完成100万辆,产品必须是第一要义。吉利经历过手作坊式的汽车生产方式后充分认识到,必须要有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体系、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打造高品质汽车。在帝豪出现期间,冯擎峰逐步接触到产品开发。“越是新的东西,越让人兴奋,我非常享受钻研的过程。”冯擎峰回忆到,为了尽快了解整个产品开发的流程,他不停地去看别人的研发是怎么做的,边看边学。他个人的角色也逐步从过去的销售向研发领域转型。“接触到产品开发后觉得这比销售还有意思。”冯擎峰笑谈到。经过不懈努力,帝豪于2009年正式上市,帝豪的出现也让吉利的造车道路发生了质的变化。“帝豪不仅是销量上的成功,更是因为在开发帝豪的过程了,吉利学会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产品开发模式。”谈到这里,作为见证者和建设者,冯擎峰在自信中又露出少许激动。“做研发的就相当于饭店‘厨子’,平常隐藏在背后,但总归要让消费者满意才行。”既做过销售,又涉猎研发的冯擎峰在谈到销售与研发的关系时风趣地举了个例子,同时他表示,吉利把原来的“工程师文化”转变成了“产品文化”,真实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成为研发思路转变的关键点。帝豪是吉利的基础,吉利收购沃尔沃,则是吉利再向上迈一步的关键举动。2010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传开,吉利上下倍感骄傲。但对冯擎峰来讲,作为吉利研究院的核心人物,如何才能与沃尔沃全面的合作起来,成为他主要面临的难题。初期与沃尔沃的合作并不顺利,冯擎峰回忆表示。“那个时候的感觉就好比我们是一个穷亲戚,老去蹭人家的饭,这不好也不长久,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寻找吉利能为沃尔沃创造什么价值,才能实现利益共享。”冯擎峰认为,二者之间一定需要一个载体。后来这个载体诞生了,它就是CMA模块化架构。如果说帝豪是吉利从模仿造车到学会造车的转折点,那么CMA就是吉利从会造车到造好车的核心转折点。“沃尔沃离开福特之后,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架构。”冯擎峰表示,“从CMA开始,沃尔沃才真正与吉利融合,在更多的协作方面逐步得到了信任。而吉利也在这个过程中,人员技术能力、试制能力、开发能力都在快速增长。”2013年,冯擎峰开始全面领导吉利研究院工作。而之后的故事也尽人皆知,吉利从2015年开始,仅通过4年的时间年销量就迅速突破150万辆。路特斯的新挑战作为吉利汽车技术的负责人,这些被人熟知的产品背后都有着冯擎峰的身影。而他一旦做起事情,效率和规划是他最看重的事情。宝腾现任CEO李春荣曾这样形容:“从没有见过一家企业的技术总负责人会这么雷厉风行。上午打电话请求远在国内的技术人员帮助,第二天,冯擎峰安排的工程师已经站在了吉隆坡工厂的最前沿。”的确,从起步发展到壮大,在吉利汽车从销售做到管理再做到研发,冯擎峰练就了一身本领。在吉利研究院全面理顺吉利技术发展脉络和构架后,2017年他卸任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有更重要使命等待冯去完成,那就是执掌路特斯。在吉利工作的这近20年中,吉利所有品牌技术的“一针一线”都在他的脑子里,资源从哪来?如何汇总?恐怕没有人比他更老道。就像在2017年吉利通过宝腾收购了路特斯那样,冯擎峰认为:“品牌间的收购或合作,要很好地走在一起,最关键的还是要思考如何为对方带去价值。”吉利已经为路特斯准备了它想要的东西,资金、研发资源、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都全面向路特斯开放。对冯擎峰来说,收购不是问题,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如何才能驾驭得了这匹已有71岁的烈马。本次广州车展推出的最贵超跑Evija,就是吉利入主路特斯之后全新打造的产品,冯擎峰正快速推动这个辉煌而又沉默的品牌,重归大众视野。即将进入本命年,但几乎从来不过生日的冯擎峰希望它执掌下的路特斯品牌,能够用10年的时间去完成10万辆的突破,这是他当前最期许,也是最激动的愿望。本文节选自《汽车公社》杂志12月封面故事文/杜余鑫---------------------------------------------------------------------------【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51 评论

动漫设计师

为了更好的利用品牌知名度,施普林格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同样以Bild命名的出版物。它们都有单独的编辑部而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星期日图片报》(Bild am Sonntag,缩写:BamS),1956年创刊,每周日发行,内容适合家庭阅读。汽车《汽车画报》(Autobild),1986年创刊,是出版社的第一本专业杂志。《汽车运动画报》(Auto-Bild-Motorsport),2001年1月23日创刊,汽车运动双周刊。《体育画报》(Sportbild),1988年创刊,自创刊起就成为欧洲体育杂志的市场领导者。新兴媒体《计算机画报》(Computer-Bild),1996年创刊,针对个人电脑使用者,欧洲计算机杂志的市场领导者。《电子游戏画报》(Computer-Bild-Spiele),1999年创刊,电子游戏杂志。《音频-视频-照片画报》(Audio-Video-Foto-Bild),2003年创刊,关于摄影、家庭影院和音响的杂志。图片报在线,阿克塞尔施普林格股份公司(63%)和德国电信股份公司(37%)的合资公司,2002年上线。 《健康画报》(Gesundheitsbild),双月刊《旅游画报》(Reisebild),每年两刊《动物画报》(Tierbild),双月刊,三份都是《星期日图片报》的专题刊物。《妇女画报》(Bild der Frau),1983年创刊,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杂志。《图片周刊》(Bildwoche),1983年创刊,电视节目预告杂志。 Bild畅销书丛书(2004年,2005年)Bild漫画丛书(2005年)Bild自然丛书(2006年)Bild色情丛书(2006年)

249 评论

我们的2016

Tips:《汽车公社》记者出生年月:1996年看到崔力文的第一眼,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位刚刚毕业不到5个月的应届生。小麦色的皮肤,成熟低调的发型,圆框眼镜下透出一个西北汉子坚定的眼神。坐在靠近门的位置,崔力文在办公室中并不是最起眼的那一个,但印着Supreme贴纸的电脑仿佛在向外界诉说,“我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幼儿园到高中,崔力文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是在兰州度过,但和一般孩子不同的是,崔力文拥有一个在504厂工作的爷爷、奶奶、父亲以及母亲。如果你问什么是504厂?答案有一些神秘。504厂是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先后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被称为“中国浓缩铀工业的摇篮”。令人意外的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崔力文,对“核”并不感兴趣。那时,从日本回来的姑姑带给他一个斯巴鲁22B-STI的遥控车玩具,还在读小学的崔力文对车有了第一次印象。随后,当老师问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在司空见惯的“想当科学家”之外,崔力文给出了全新的答案——拥有一家4S店,车对于崔力文来说从那一刻开始就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小学毕业后,家里购入了第一辆车,这是一辆长城腾翼C30。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趴在车底下研究这辆车,而他的父亲也会耐心地解答崔力文关于车的问题并且带他四处出游。这一年C30开了3万5千公里,而正是3万5千公里让他真正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对于崔力文来说,答案简单又复杂,想报考的学校没有汽车专业,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原本以为和汽车相关的机械专业。但是,当面对更加偏向压力容器设计的专业课时,崔力文知道自己赌错了。当他看着满是压力容器CAD图纸的电脑屏幕,这一刻他有点迷茫。是选择考研还是实习,是选择专业这条路还是跳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6公里,这是从学校的海泉路100号到上海爱驰汽车长阳创谷办公室的距离,这一路,崔力文走得并不轻松。还是不想放弃汽车的崔力文,开始寻找关于汽车的工作。简历投出后的3天,途虎的回复决定了崔力文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写稿、拍车,崔力文感受到了在汽车行业工作的魅力,但是作为一个电商的公众号,注定了其文章不需要多高的深度,卖货是公众号最大的意义,这时崔力文第一次看到了天花板。“天空很矮,就是极限不高,虽然每天都很快乐,但是平台也小,和自己想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热爱自由,喜欢挑战的崔力文有了想要“任性”的理由,“每天下班回家就很累,毕业设计很累,我就开始质问自己:这份工作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用机缘巧合来描述人生或许不够确切,但机会确实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四那年,崔力文离开途虎进入了梦寐已久的主机厂:爱驰汽车。原以为自己能够成为类似产品经理的存在,而运营公众号再一次成为了崔力文的工作。“不仅要做广告营销,还要帮领导做PPT,写会议纪要,但为什么每天都得疯狂做PPT啊?”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疲惫,爱驰管理层频繁的人事调动也让崔力文有一些迷茫,新领导、新传播方案,客户端事业群的架构都要变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应新的职位,还要发布新的战略,虽然在爱驰比途虎充实又很累,但是这时碰到车的机会也变少了。也许是不忘初心,也许是拥有了底气,崔力文又开始“随心所欲”。不同的是,这个时候崔力文少了些慌忙,多了些释然,这两份实习给了他很多的信心,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就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就在毕业后的10天时间,崔力文出现在了金赢108创意广场,那个门口玻璃屏风上贴着汽车公社四个字的办公室里。成为更好的自己选择汽车公社对于崔力文来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在爱驰汽车负责公众号工作时,机缘巧合看到了汽车公社的一篇关于日内瓦车展的稿件,对于行业的深度观察以及细腻的文字,让平时只关注产品端的崔力文第一次知道在上海还有这样一家行业媒体。因为有着之前两份实习工作的自信,崔力文选择从心做出了选择。但是当在国企工作的父母知道自己选择媒体时,却表现出了怀疑的态度。“你就应该去国企!”父母对于他那时的选择并不友好。父母的疑问、新工作的变化,来到公社的第一天,崔力文显示出了很多人都会出现的不适。原以为自己很懂车,但从产品到行业,跨度之大让他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什么都不知道,觉得自己好像跟不上。”那时的崔力文有一些受挫。可能是由于对车天生的敏锐,亦是整个团体对于他的帮助,3天后崔力文发布了他在公社的第一篇文章《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态势回暖,走出“滑铁卢”》。略显青涩的文风和观点,成为崔力文新的开始。“很晚,11点回到房间,写到2点多,但我觉得还是要坚持,还要有自己的底线和操守。”崔力文感受到了责任的重要性,而正是自己的那一份坚持和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让崔力文在短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虽然进入公社只有5个月的时间,崔力文已经适应了这个舞台,开始了新阶段,“再次创业的朱江明倾其所有,无论最终结果怎样,此刻已经只能向前。华为只有一个,慢慢消亡的‘乐视’不在少数。”在《骑虎难下的朱江明》中,崔力文开始直接大胆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在随后参加零跑汽车活动专访朱江明时,得知他还看过那篇文章时,崔力文感受到了在途虎、在爱驰汽车都没有过的成就感,这时他的天也变得更高,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之心也更多。一次一次的活动,一次一次的专访,崔力文变得更加成熟,当以汽车媒体的身份和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前上汽集团CFO谷峰进行一对一的专访,当以记者的身份去最前线的4S店调查最真实的汽车销售情况时,崔力文变了很多,变得没有那么稚气,变得更加成熟,而父母也开始理解崔力文一开始的选择。因为和谈了7年的女朋友都一样都喜欢吃,崔力文的微信签名一直是“一个烧麦”,但是在7月22日,进入公社的第14天,他把微信签名修改成为了“《汽车公社》&《每日汽车》记者”。崔力文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感觉能成为记者很兴奋,并且改了觉得更加专业。”“在爱驰的日子,我的天仿佛就这么高,但现在,我看不到极限,天空仿佛很高,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这个来自西北的汉子热爱自由,却在公社找到了不再“任性”的理由。对于未来,崔力文还没有太远大的想法。也许和女友结婚会是他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当下,他已然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本文节选自《汽车公社》杂志12月封面故事文/林嘉浩---------------------------------------------------------------------------【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汽车公社杂志封面图片

    Tips:《汽车公社》记者出生年月:1996年看到崔力文的第一眼,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位刚刚毕业不到5个月的应届生。小麦色的皮肤,成熟低调的发型,圆框眼镜下透出一个

    LIZHIPINGZHAOBOWEI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汽车公社杂志封面图

    Tips: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副总裁。出生年月:1972年又到了汽车公社一年一度的《汽车人本命年》,这次记者联系到了采访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副总裁来永杰,内心颇

    summaryzhen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汽车杂志封面图片

    因为人家发展的好,车子的销量很大

    huazhiqingci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汽车公社杂志封面

    5天时间,2200公里,四座城市,五家整车企业,虽遗憾未能把江西整个汽车行业走个遍,但依稀中也看到了江西汽车的未来,至少是近几年的未来。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输出大

    薄荷kokoro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汽车配件杂志封面图片

    同意楼上的…我也是订那个汽车导报的了…里面的改装知识很全面很专业…

    无锡白香香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