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8

慧紫愿吉
首页 > 论文问答 > 德育论文发表期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ueeniechen2007

已采纳
如何开展低年级小学生德育工作  日期:2007-10-2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同时又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低年级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后,再逐步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怎样做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老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  师与生是平等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以绝对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其安排,凭着主观的善意出发,往往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也好还是德育活动中都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如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不阻碍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看问题不全面,往往会提一些十分幼稚、奇怪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说的某些怪问题延迟评价,不挖苦,不嘲讽,循循善诱。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其中的道德认识不是由教师强制灌输的,而是学生内化的结果。  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致的爱。只有真正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才会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做好学生的伙伴,"导游人";当学生有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师对生这样单一的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教师还可以是其中一个大组的成员,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这种多向的交流方式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2、 给学生以积极的德育期待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教师的期待效应是师生间真挚感情的体现和外露。教师的期待是教育过程中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力量,也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强大的力量。心理学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种期待的效应。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教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待,使之发挥出这种力量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班中的公开场合向学生施以对班集体整体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集体,并以身作则,处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如在班会上,教师动情地说:"我们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在座的每个人都应该看作是这个家中的一分子。"这些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在以后的运动会、三项竞赛和其它许多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班级争光,我是班级的一员这些观念开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团结、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原因,这说明对学生的期待开始发生效果,学生和教师最终在情感上达成了一致。  教师对学生予以期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从而激发他的上进心。这期待产生效应的基础是师生间的信任。信任是一种对他人相信而敢于进行托付的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关系,它是建立在诚实、正直、可靠的基础上的,它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起点。有了信心才有爱,教师的信任可以给学生以鼓励与勇气,激励学生不断向前。只有教师的信任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较强,教师亲切的话语更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曾有一个学生上学迟到,上课总是无精打采,问他,也不答话,教师设身处地地与他交谈,经过多次谈话,这个孩子终于说出了心里话,父母吵架,母亲一气之下离家,他很想妈妈。在亲切地安慰之后,教师提出了希望,希望他好好学习、生活,身边老师同学都在关心他,一切都会好的,他终于慢慢放下了包袱,上课也专心多了。不久后,他妈妈回了家,一切风平浪静。以后,这个学生有了什么困难或是心事总是来找这位教师,学习也进步了不少,还变得爱帮助别人了。  二、 利用学生集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根据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学生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大于教师的作用。教师要通过组织集体来影响学生。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是随着集体生活的扩大与丰富的开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进校开始,通过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学生对班集体这个概念逐步明确,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是哪个,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着重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少先队活动中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积累,从而把德育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品质。如:通过对集体生活的体验,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勤奋学习的品质,通过对父母辛苦和家庭生活的体验,培育他们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参?quot;雏鹰争章"活动的体验,培育他们开发自身潜能、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按照"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要求,将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要求具体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一次次争章训练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德育实践的机会。  少先队又是学生的群众组织,面对全体学生,人人可为,天天可为,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以他律为主,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以具体的、外部的行为表现为依据。一年级学生尤其向往加入少先队组织,这时,给他们树立具体的德育目标,学生都能按目标来要求自己,十分积极踊跃地付诸于行动。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如对于年龄小的低年级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学生一比较,就明白了该怎么做。《西游记》是低年级学生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现在更是用动画片、精美的画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教师用猪八戒丢西瓜的故事就可以引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不能乱丢果皮纸屑的道理。  三、 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在教学中开展有关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讨论。  课堂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德育因素,如数学的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体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③等等。  2、结合自身进行比较,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意识。  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的情况下,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3、 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小学生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道德信念为依据,  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低年级的学生常常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他们几乎完全依赖教师的评价为转移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评价学生,及时肯定学生好的言行,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学生,评价要适当,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促使学生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所接触的德育素材一般是很简单的,例如:上课专心听讲,同学之间要友好等,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的,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学生,让外部的评价逐渐转化为学生内部的动力,同时,也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12 评论

为萍伤心航

《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现代大学教育》,6(核心,CSSCI ;被《新华文摘》,7全文转载。《德育,首先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光明日报》,5-25(5)《我国德育低效的原因剖析》,《学术论坛》,1(核心,CSSCI)《提升德育实效的对策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继续教育研究》,1(核心期刊)《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现代大学教育》,5(核心,CSSCI)《德育课程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教育学中国化百年反思,《高等教育研究》,(核心,CSSCI);《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全文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论教育的道德性》,《现代大学教育》, (核心,CSSCI)《教师职业专业化研究》,《教学与管理》, (核心)《中国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反思与探索》,《教育导刊》,(核心)《论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制定的原则》,《思想理论教育》,(核心)《论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教育科学研究》,《论家庭结构的嬗变:我国道德教育低效根源之一》,《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学科科学性研究探索》,《现代大学教育》,(核心,CSSC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7全文转载。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教育导刊》,(核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论点摘编。《个性化:当代大学发展的理想追求》,《黑龙江高教研究》,《命题检讨: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还是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教育科学研究》,《论中国特色的德育概念之研究》,《现代大学教育》,(核心,CSSCI)《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中国高等教育》,(核心,CSSCI)《我国新时期德育原理学科发展探析》,《教育科学研究》,(CSSCI)《对我国新时期教学方法研究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CSSCI)《德育原理学科建构探索》,《教育导刊》,(核心)《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教育导刊》,(核心)《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继续教育研究》,(核心)《对“研究型教师”研究的反思》,《大学教育科学》,(CSSCI)《创新教育落实的困难与对策——基于文化社会学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向度分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核心期刊)《德育基础: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与激发》,《高校教育管理》,《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高校教育管理》,6;被《新华文摘》2“论点摘编”《构建我国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教育与现代化》,(全国高教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论提高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学习效率的策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么》,《现代大学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1全文转载。《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对启发式教学几个问题的探索》,《教育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实践性:生活德育的本质特征与根本途径》,《教育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对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教材建设30年的反思》,《大学教育科学》,(CSSCI)《现代大学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阻力与对策研究》,《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的发展特征》,《教学研究》,《营建教学质量文化? 唤醒教师育人热情》,《中国高等教育》,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张忠华:《对德育实效问题研究的反思》,《现代大学教育》,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张忠华:《论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教学方式的统一》,《高教发展与评估》,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张忠华:《现代大学教学方法论指导思想体系初探》,《江苏高教》,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当代德育发展特征探析》,《教育导刊》,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论我国高校学分制研究的主题内容与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234 评论

八彩虹624

发表论文的过程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 杂志 ,审核 时间 为14-20天。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发表论文有效问题国家规定,必须发表在正规的CN期刊正刊上

266 评论

好意萊傳媒

可以安排在《教育教学论坛》知网全文收录。

182 评论

新月之垣

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2095-1183CN:44-1682/G4邮发代号:46-25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小学德育曾用刊名:小学德育创刊时间:1985

3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德育论文发表期刊

    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2095-1183CN:44-1682/G4邮发代号:46-25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小学德育曾用刊名:小学德育创刊时间:1

    木小蹬蹬民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德育论文发表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德育本身即含有教育的含义,它一般有三元说和五元说两种理论观点。就高校而言,做好德育工作要坚持两个有机结合,一是紧紧依托“两课”教学,做好社会主

    库尔尼郭娃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发表德育论文的正规期刊

    这个就是要看你写是什么文章,还有就是发的是什么等级的期刊

    不忘初心258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德育论文发表价格

    学校有一个关于论文定稿完成时间的规定,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是在于你自己。如果你不想改动,基本写了就写了,那么最好晚一点给导师交初稿,这样导师看没有时间了,就只会改动

    紫衣Helen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小学德育论文发表

    回答:一只小洋羔新手5月23日 14:23 这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各个学校不一样,给你一个参考一下,是从网上下的论文格式-论文网一、学年论文基本要求1、每位学生论

    wuyan841106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