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4

蓝冰儿雪莲
首页 > 论文问答 > 健康心理学期刊献血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素素V587

已采纳
献血后血液的减少,刺激造血器官--骨髓加速血细胞的生产,造血机能旺盛,新的血液很快产生;同时储存于肝脾等处的血液也会释放到血循环中,血液成分很快会得到补充。这个过程不但不会影响健康,还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一些国外的研究表明,献血可以降低血液中铁的含量,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因此,适量献血,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335 评论

青春你还

是问受血者会继承献血者的体质吗这样描述的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不必要担心这种情况,只要对方的血液没有传染性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输血就可以,不会有影响。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家庭幸福安康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无偿献血的好处:血液流动更畅通。美国洛约拉大学血库主任菲利普·克里斯托弗博士说:“经常献血的人很少生病住院,反复献血会让血管内膜少受损伤,动脉堵塞也较少。”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献血者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患上癌症的风险也更低。相当于做了一次微型体检。每次献血之前,医生都会对捐献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查。在血液样本被收集之后,实验室人员会对血液进行13种不同的感染性疾病检测,其中就包括艾滋病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如果有任何一项检测的结果呈阳性,都不能成为捐献者。如果每次献血时的体检结果都合格,那就证明捐献者的身体非常健康,不有感染其他疾病。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将保持平衡。健康成年人体内通常含有5克铁元素,大部分存在于红血球和骨髓之中。捐献出200毫升血液之后,人体只丧失了大约1/4克的铁元素;这一数量从献血之后几周内的饮食中就能得到补充。但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过高会对血管健康造成损害,适当降低铁元素的含量有助于减轻与血管畸形有关的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脏病和中风等。活得更长。为别人做好事也能让自己更长寿。发表在《健康心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经常自愿无私献血的人4年后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每献血一次,就能挽救3个人的生命。

238 评论

曼丽nilei

适量献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自身很有好处,又帮助了需要的人,心理应该没什么吧,看你心态了。

214 评论

张小电1301

是问受血者会继承献血者的体质吗这样描述的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不必要担心这种情况,只要对方的血液没有传染性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输血就可以,不会有影响。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家庭幸福安康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无偿献血的好处:血液流动更畅通。美国洛约拉大学血库主任菲利普·克里斯托弗博士说:“经常献血的人很少生病住院,反复献血会让血管内膜少受损伤,动脉堵塞也较少。”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献血者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患上癌症的风险也更低。相当于做了一次微型体检。每次献血之前,医生都会对捐献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查。在血液样本被收集之后,实验室人员会对血液进行13种不同的感染性疾病检测,其中就包括艾滋病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如果有任何一项检测的结果呈阳性,都不能成为捐献者。如果每次献血时的体检结果都合格,那就证明捐献者的身体非常健康,不有感染其他疾病。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将保持平衡。健康成年人体内通常含有5克铁元素,大部分存在于红血球和骨髓之中。捐献出200毫升血液之后,人体只丧失了大约1/4克的铁元素;这一数量从献血之后几周内的饮食中就能得到补充。但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过高会对血管健康造成损害,适当降低铁元素的含量有助于减轻与血管畸形有关的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脏病和中风等。活得更长。为别人做好事也能让自己更长寿。发表在《健康心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经常自愿无私献血的人4年后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每献血一次,就能挽救3个人的生命。

244 评论

魔都魔都

适当的献血对身体有好处的 心理上嘛实际没好处 但你想啊 有可能你的血能救命 这就是心理好处 而且你献血达到了3次好像就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免费的… 就这些…

101 评论

笨笨猫Shirley

听说医生从不献血?献血对身体有哪些危害?不妨了解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健康心理学期刊献血

    听说医生从不献血?献血对身体有哪些危害?不妨了解

    huzhanghua88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健康心理学文献

    要不要帮下你。

    小薰1988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心理健康文献

    [1] 李冬生,阮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02) [2] 黄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 宜春医

    5ichocolate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健康心理学期刊

    论文期刊封皮上或论文页眉处均有期号显示。查询文献基本都是通过文献所在的当期期刊的期号和卷号来检索的,期刊的期号和卷号在期刊封面上都有标注,所以翻阅期刊就可以看到

    岁月若如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心理健康的文献

    给的范围太广了,没办法选给你,不过你只要名字就好办了,去万方数据库搜索下即可,可以用mental health 做关键词,选的时候注意鉴别你要的类别。分类实在太

    悠然逸轩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