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0

小吃客C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人的自然生态观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偶是透明哒

已采纳
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一个绿色的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两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没有牺牲地球的绿色,但是两百年的现代文明确实我们绿色的地球日渐披黄蒙黑。人类已跨入新的世纪,我们却面临着如此险恶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匮乏、土地沙漠化、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酸雨……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危及人类的生存,人类已经到了紧急动员的时候了。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的家,我们一定要珍惜它。
96 评论

咕噜咕噜SP

1、肖笃宁,1938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进修。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副主席,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做为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通过各种学术活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博士、博士后和硕士。出版专著、文集和译著9部,发表论文150余篇,2、傅伯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外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学术影响,受聘在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任职,包括国际生态学会执委、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景观生态协会中国分会理事长、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Landscape Ecology编委、Sustainability Science副主编等。 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土地评价和景观生态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学术成就,为推动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已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7部。

90 评论

雪梨的天空shelly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人为因素造成的第二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物,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此外,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譬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草原超载等。 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於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减至5000㎏,严重地破坏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中国大陆50年代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虫的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 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就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受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雌性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前来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274 评论

樱子2200

老子自然观的人本主义思想发掘_b1_pdf

25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