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8

duanxuehan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1000字高清图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喵了个咪啊

已采纳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物理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可靠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各个行业关注的重点,伴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可靠性分析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该领域。在过电压防护领域中,SPD(Surge Protection Device)及浪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电源、信号及射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使用系统性分析的方法对SPD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SPD可靠性的途径,为今后的SPD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可靠性;SPD;过电压;浪涌保护0 引言近代科技中,对元器件、零部件、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不能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缺陷导致过电压保护器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使用。于是各个行业针对SPD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基于设备、系统安全的考虑,对SPD的可靠性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提高其可靠性的途径是很有必要的。1 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由于包括SPD在内的各种产品都是通过若干个单元为了完成规定的功能而组合在一起的。因此除了针对单个部件和真个产品性能的评估外,还需要对系统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价。针对系统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有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两种,因为任意的系统均可由这两种关系组成。1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串联系统指的是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如果只要有一个单元失效就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或者只有当所有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正常工作。串联系统的模型如图一所示:设在时间t内,SPD的压敏单元Ai正常工作的事件为Xi,则串联系统的可靠度R(t)就是所有这n个单元同时正常工作的概率。即:R(t)=P(x1•x2•……•xn )若各单元可靠度相互独立,则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P(x1)= R1(t)P(x2︳x1)= P(x2)=R1(t)……P(xn︳x1•x2•……•xn )= P(xn)=Rn(t)于是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t)= ∏ni-1 Ri(t)由此式可见,单元数目越多,串联系统的可靠度越低。2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并联系统指的是只要有一个单元还未失效,则整个系统就不发生故障,或者说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时,整个系统才失效。并联系统模型如图二所示:设在时间t内,压敏单元Bi,发生故障的事件分别为Yi,则系统不可靠度为:F(t)= P(y1•y2•……•yn )同理得到:F(t)= ∏ni-1 Fi(t)则可得出,并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t)=1- ∏ni-1 Fi(t)=1- ∏ni-1 [1-Ri(t)]由此式可见,单元数目越多,并联系统的可靠度越高。3 并串联系统的可靠度对于SPD和其他的产品来说,很少有单一串联的系统或单一并联的系统,往往都是综合两者的系统。串并联系统指的是各单元的关系先串联,然后并联组合。并串联系统指的是各单元的关系为先并联,然后串联组合。SPD的应用中多采取并串组合的方式,如图三所示:其中并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sp =1-(1-Rn)k由此可以看出,SPD最终采取的还是MOV与GDT的串联组合且系统已经简化到极致。因此要保证SPD的可靠性,均需要保证MOV和GDT单元的可靠性,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可靠度、瞬时故障率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2 保证和提高SPD可靠性途径基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保证SPD可靠性的问题集中在保证MOV和GDT的可靠性上了,因此两个器件的参数正态分布将直接影响到SPD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选取器件的过程中,减额使用的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设计时让元器件、零部件和组件在低于负荷的情况下使用。1 静态参数一致性控制对于SPD中的静态参数来讲,在设计阶段均做过SPD的极限测试,即MOV和GDT电压分别在最高和最低情况下的不同组合,这样制定出的上限下限将作为器件参数正态分布时参考的关键指标。根据R(t)= ∏ni-1 Ri(t)可以看出,要保证R(t)越低,前提是保证RMOV(t)和RGDT(t)的可靠度。通过静态参数的正态分布图可以看出,只要保证参数的一致性即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可靠度。如图四所示:3 器件的标准化选取标准化的器件和参数是经过权威部门鉴定或者长期的实验验证的结果,比起新设计的或者定制的器件更可靠。若保存或建立一个具有基本失效率值的标准元器件手册以备设计者选用,则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将大大减少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工作量。3 结论本文使用质量管理中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SPD进行了研究,根据SPD具体的系统设计及结构方式进行评估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由于SPD系统通常均采用MOV与GDT串联的方式组合,因此SPD的可靠性主要由MOV和GDT的可靠性决定。 为了保证器件的可靠性,需要重点注意的是MOV与GDT的静态参数一致性,器件选型的标准化和减额使用的设计方法。 后续需要进一步就元器件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以保证从工艺层面上寻找出更加有效的控制手段。[参考文献][1] 郎志正 质量管理及其技术方法 2003,345~[2] 马逢时 刘传冰 等 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TAB使用指导 2007,第四章
284 评论

三鲜豆皮皮

文稿 应具备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规范。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般栏目稿件勿超过4000字,小经验稿件不超过1000字。  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3 作者姓名 在文题下按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注于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姓名、性别、最高学历、职称、职务、E-mail及联系电话。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4 摘要 论著文章须附中、英文摘要,其他栏目的学术论文须附中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相对具体些,但不应超过400个实词。5 关键词 所有文章须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6 医学名词 以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的学科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 图表 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图不宜过大,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的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8 计量单位 按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并以单位符号表示。

263 评论

双子座的小蛇

假设有一个光源S1,在S1前放置一块屏幕,从S1发出的光(光子)会将整个屏幕均匀的照亮。我们知道,屏幕的亮度是与落在屏幕上面的光子数的多少有关的。严格地说,屏幕的亮度是以垂直于屏幕的光线与屏幕的交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变暗的。但这种变化决不是几率问题。证明如下:把S1放在一个半径为R1的球的中心,假设S1在单位时间里发射出N个光子,则单位球面积上所接受的光子数等于光子数N除以球的总面积4πR12,如果把球的半径由R1变为R2(R2>R1),则在单位球面积上所接受的光子数就变为N除以4πR22,由于R2大于R1,所以半径为R1的球在单位球面积上接受的光子数大于R2球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这就是为什么屏幕上的亮度是由明到暗逐渐变化的原因。当屏幕距光源的距离很大且屏幕的面积又很小时,就可以近似的认为屏幕上的光子是均匀分布的。现在把另一个相干光源S2放在靠近S1的地方,情况有了变化。在垂直两个光源的平面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圆环,而在平行两个光源的平面上,则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见图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光的干涉条纹。因为干涉现象是波动的最主要特征,所以这也就成了光具有波动性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我们知道机械波是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当有两列相干波源存在时,媒质中任意一点的振动是两列波各自到达这一点时波的叠加。当到达这一点的两列波的相位相同时,则在这一点上的振幅最大,如果两列波的相位相差1800时,则振动的振幅相互抵消,这样就形成了有规则的干涉条纹。经典光学正是套用机械波的方法证明光的干涉条纹的,而传播光的媒质以太已被证明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样用机械波的方法证明光的干涉条纹也就显得比较牵强。量子力学在解释干涉条纹时则采用的是几率波的方法,认为亮的地方是光子出现几率多的地方,暗的地方则是光子出现几率少的地方。问题是当只有一个光源时,光子是均匀分布在屏幕上的,而当存在另一个相干光源时,按照量子理论光子就会集中出现在一些地方而不去另一些地方,几率的解释是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的。爱因斯坦曾用上帝不掷骰子来表达他对用几率描述单个粒子行为的厌恶。这就是目前对于光的干涉现象的两种正统解释方法。我们对于光本性的认识是否还存在其它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是否还存在其它的证明方法来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即用一种理论解释来解释波动性和粒子性呢?为了找到这种新的理论,在此我们不得不在现有光量子理论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正即单个光量子的能量是变化的,光子的能量和质量是相互转化的,转化的频率就是光的频率。频率快光子的能量大质量小,相反,频率慢则光子的能量小质量大,这样光子在空间所走的路程就形成了一条类波的轨迹。在论证光的干涉现象之前,我们先对光源进行定义。单频率点光源---频率单一且所有光子在离开光源时的状态(相位)都相同。单频率点光源具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在距光源某一点的空间位置上,光子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其二光子的状态随距点光源的距离作周期变化。光的波长指的是光子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在空间运行的距离。我们在x轴上设置两个点光源S1和S2,如图一所示。令P为垂直平面上的一点,从P点到S1和S2的光程差PS1-PS2为波长的某个正数倍ml (m=±1,2,3,…)。从S1和S2出发的两列光子,将同相地达到P点,状态相同。再令Q为垂直平面上的另一点,从Q到S1和S2的光程差也为ml。过P和Q点做一条曲线,使得这曲线上所有过XO的垂直平面内的点的轨迹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即这条曲线上任意一点到S1和S2的距离之差为常数,根据解析几何我们知道,这曲线是一条双曲线。如果我们设想这一双曲线以直线XO为轴旋转,则它将扫出一个曲面,叫做双曲面。我们看到,在这曲面上的任意一点,来自S1和S2的光子始终都是同相位的(相位差保持不变),光子在曲面上的每一点的状态是一定的,沿曲面上的点的状态是周期变化的。由于光的波长很短,光子沿曲面的这种周期变化是不容易被观测到。同理,我们令T为垂直平面上的另一点(图中未画出),从T点到S1和S2的光程差TS1-TS2为波长的l/2×(2m+1)倍(m=±1,2,3,…)。从S1和S2出发的两列光子,将以1800的相位差达到T点。再令V为垂直平面上的另一点(图中未画出),从V到S1和S2的光程差也为道长l/2×(2m+1)倍。过T和V做一条曲线使这曲线上任一点到两定点S1和S2的距离之差为常数,这曲线也是一条双曲线,以XO为轴旋转同样将扫出一双曲面。所不同的是来自S1和S2的光子到达这曲面上的任意一点的相位差始终为1800,叠加后的最终状态是一个恒定的值。图一是在S1到S2的距离为3l,P点的光程差为PS1-PS2=2l(m=2)这一简单情况下画出的。m=1的那条双曲线是垂直平面内光程差为l的那些点的轨迹。光程差为零(m=0)的各点的轨迹是过S1S2中点的一条直线。由它绕XO旋转而成的将是一个平面。图中还画出m= -1和m= -2的双曲线。在这种情况下,这五条曲线绕XO旋转而产生五个曲面,这五个曲面将S1和S2两光源所形成的能量场分成了6个左右对称的无限延伸的能量空间。屏幕上亮线将出现在屏幕与诸双曲面相交的那些曲线的任何所在位置上。 如果两点光源间的距离是许多个波长,则将存在许多曲面,在这些曲面上各光子相互加强。因而在平行于两光源连线的屏幕上,将形成许多明暗相间的双曲线(几乎是直线)干涉条纹。而在垂直于两光源连线的屏幕上将形成许多明暗相间的圆形干涉条纹。两条相邻的明条纹之间的关系是光程差相差一个l,暗条纹与相邻明条纹之间相差l/2。干涉条纹从明到暗再到明之间的相位变化是从同相到相差1800相位再到同相。为了检验以上的设想是否正确,这里我结合光的干涉实验和光电效应实验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第一步用光干涉仪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第二步将光电管依次放在从明到暗条纹的不同位置上,当然采用的单色光源频率要在临阈频率之上,观察产生光电子动能的大小。如果按照现有光量子理论,光电子的动能应该是不变的,原因是光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亮度无关,干涉后光的频率并没有变化,所以在从明到暗的条纹上,测得的光电子的动能应该是不变的。再从量子理论的观点来分析,明亮的地方光子出现的几率大,暗的地方光子出现的几率小,明暗只是单位面积上光子数不同而已,光子的动能并没有改变,所以结论也是光电子的动能不变。而我的结论则是在从明到暗的干涉条纹上光子数是一样的,产生的光电子的动能是从大到小连续变化的。如果实验的结果与我所做的推论一致,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推广到一切实物粒子,因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一切实物粒子自身的能量与质量之间始终处在不停地相互变化中,这也正是量子力学波函数所要描述的微观世界粒子的客观实在图像。

231 评论

军大大大

文章简介:《大学物理实验课论文》物理实验小论文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本文主要对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声速的实验进行探讨与思考。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摘 《学海无涯》中的文章《大学物理实验课论文》正文开始>> -

94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1000字高清图

    文章简介:《大学物理实验课论文》物理实验小论文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本文主要对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声速的实验进行探讨与思考。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摘 《学海无

    阿菈VinU菟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1000字高清图片

    无话可说。。。。。。。。。。。。。。。

    花的姿态zqr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1000字高清

    学院:汽车学院 班级:热动0504 姓名:张志强 学号:0120507210410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qianshuijun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1000字高清版

    在前段时间里,有个现象。在路边的一个饭店门口的电线杆上,沾满了棉絮,事情只在一段电线上粘附。我好奇,找原因。看见饭店的排风扇对着电线杆吹。想啊!风与空气摩擦产生

    princefrank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大学物理论文1000字高清

    经过一学期大学物理实验学习,我学会了许多以前所不会的东西,也懂得了许多以往所不懂的原理和知识,这是我以后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不仅仅是

    福建不吃辣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