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2

小狮子女王
首页 > 论文问答 > 家庭关系的论文选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ightingBB

已采纳
浅析我国无效婚姻制度 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弊端与法律对策 论婚姻的成立 《婚姻登记条例》利与弊等等
122 评论

ellalikesyou

能够参考的文献多的好写一点,从某政法大学的论文选题里帮你选了一些婚姻法的,供参考: 马克思主义论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 婚姻家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试论婚姻的基础 论婚姻自由(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 婚姻关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试析婚约问题 事实婚与重婚问题研究 结婚仪式与结婚登记制度 论通奸 旧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批判与研究 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研究 试论婚姻的无效与撤销问题 婚姻的法律效力 夫妻财产制度与配偶继承权 离婚中的法律原则与道德原则  论我国社会主义离婚制度 离婚的法律后果与社会后果  外国离婚法的比较研究 家庭职能与家庭建设 我国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法 试论家庭伦理观念与家庭伦理秩序 亲属制度研究与亲属的法律效力 试析家庭领域中的财产纠纷 收养制度研究 监护问题初探 涉外婚姻的法律调整 论我国的收养制度  老人婚姻问题研究 离婚后的子女监护问题研究 对离婚纠纷的调解 谈离婚诉讼中的几个问题 如何正确掌握离婚标准 浅论家庭伦理观念与家庭管理  论别居

116 评论

liyingyong

眼下的中小学生生活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与外界的接触更少,交往的范围更狭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心理孤儿”学生,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家庭缺乏科学性、民主性,简单,亲子关系紧张。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原因,他们的文化被耽误,心理上受,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文革”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1、加强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集邮、、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3、改进教育,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书籍:1、《家教》(赵石屏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第二版)2、《家庭教育热门话题》(刘元璋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3年2月第一版)

3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家庭关系的论文选题

    去威客网

    丛林穿梭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婚姻家庭关系论文选题

    可选“同居关系的法律探讨”和“建立我国亲权制度的有关问题探讨”。前者虽然讨论的很多,但是一直没有定论,可是由于现在结婚成本越来越大,年轻情侣在结婚前同居的情况会

    松子红枣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婚姻与家庭的关系论文选题

    其实婚姻法可写的东西并不太多,如家庭暴力\离婚的条件\婚姻法制度的改革等我曾经写过离婚损害赔偿

    fengzhenpeng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家庭关系的论文题目

    去威客网

    懒洋洋一家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婚姻家庭关系论文选题意义

    去威客网

    cHeN&Li$Li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