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5

happysky4496
首页 > 论文问答 > 制药工程导论论文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红豆呱呱

已采纳
制药企业工艺技术分析  【摘要】 提供一个制药企业工艺技术分析模板,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 工艺技术分析; 技术经济指标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才能组织生产,实施GMP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以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的控制包括工艺保证和现场监督,即首先要有先进、合理、稳定的生产工艺,其次要严格执行批准的生产工艺。通过生产工艺技术分析,可以找到生产关键控制点,不断地总结生产技术经验、挖掘潜力、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剂型不一,生产品种不一,所以工艺技术分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目前无工艺分析标准可借鉴,有必要制定一个工艺技术分析模板,便于制药企业开展工艺技术分析。 1 工艺技术分析管理  工艺技术分析管理一般按照公司、车间二级进行。若企业规模比较小(产值在1亿元以内)或生产剂型(品种)比较单一,则可将二级分析合并进行。 1 公司级工艺技术分析  公司级工艺技术分析主要是分析考核各车间产品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进展情况,找出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办法,总结规律性的经验,指导全公司的生产技术工作。公司级工艺技术分析活动由生产总监主持,技术管理中心负责综合,会同质量部、供应部和生产车间对各项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作全面分析,每月(季)组织车间和有关部门工艺技术人员召开一次分析会,并记录备查。  2 车间工艺技术分析  车间工艺技术分析主要是总结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升降的趋势和原因,检查革新、技改措施和“三废”治理等进行情况和效果,提出车间可自行解决的办法、措施和要求公司组织解决的生产技术关键问题。车间技术分析活动由车间主任主持,工艺技术主任(或工艺技术员)负责综合,对车间技术经济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和保证生产的稳定、均衡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每月末组织班组长和技术、设备等管理人员召开一次分析会,并记录备查。  2 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下达和考核  1 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下达  由技术管理中心结合本公司的生产技术组织水平和近年的实际完成情况,编制较为进步、合理的各产品技经计划指标,经生产总监批准由公司下达各车间和有关科室执行。技术管理中心应于月、季、年终编写全司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报表,并写出技术分析文字资料,主送生产总监,同时抄送各生产车间和财务,以推动和加强对工艺技术的指导。  2 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  公司核算部门每月根据各车间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按照车间承包合同规定计算奖罚金额。  3 同品种厂之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技术管理中心应努力与省内外同品种不同生产厂之间建立定期(月、季、年)的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资料分析交流活动,以利总结经验,学习先进,认识差距,赶超目标,不断提高本公司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水平。同品种厂之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应与二级技术分析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  3 技术指标分析的内容  1 成品率  成品率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产品产出的合格成品情况与核定的产品材料总投入量,所确定的一定比率关系。中药与西药成品率的计算方法不同,中药一般是规定理论产量只能投规定的处方量,中药成品率=实际产量/理论批量*100%;西药一般以主药含量的标示量来定规格,西药成品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其中理论产量=原料折纯量/规格。通过考察成品率可计算出实际收率和每件产品的原辅料实际成本,与定额或历年实际成品率比较可知生产水平提高或降低了。  1 中药成品率 以B颗粒为例,每1400㎏B药材,生产1000㎏B颗粒,每袋装10g,见表1。其中,理论出膏率和理论成品率为历年平均值,作为标准数值,以标准数值的±1%作为控制范围,将不同批号出膏率、成品率与之比较,超出范围说明生产出现了异常。至于是药材质量或生产过程造成异常则要进一步查找原因。  2 西药成品率 以T胶囊为例,每粒含T25g,批量200万粒,见表2。  2 中药材的加工得率  中药材的加工得率是指一定量的原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整理后得到净药材的重量与领用原药材量的比率关系。通过计算得率并与定额或历年生产实际得率比较,可了解原药材的质量。以酒制山茱萸为例,取山茱萸,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得山茱萸肉,每100㎏山茱萸肉加20㎏黄酒,拌匀,置蒸煮锅内,蒸至酒吸尽,取出,干燥,见表3。以定额的±2%作为控制范围,将不同批号的得率与之比较,超出范围说明生产出现了异常。  3 中药出粉率  中药出粉率是指处方量的净药材经过干燥、灭菌、粉碎后得到药材细粉的重量与投入处方量的比率关系。通过计算出粉率并与定额或历年生产实际出粉率比较,可了解净药材的质量和粉碎等工艺损耗。以W丸为例,20味药中的熟地黄等8味粗粉碎,乌鸡等12味加黄酒炖后与那些粗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细粉,见表4。以定额的±1%作为控制范围,将不同批号的得率与之比较,超出范围说明生产出现了异常。  表1 B颗粒出膏率、成品率分析(略)  图1 B颗粒出膏率(略)  图2 B颗粒成品率(略)  表2 T胶囊成品率及原料消耗分析(略)  表3 酒制山茱萸加工得率分析(略)  表4 W丸出粉率分析(略)  4 灌装成品率  灌装成品率是指液体制剂经过配制、过滤、灌装后得到的量与配制量的比率关系。通过计算灌装成品率并与定额或历年生产实际灌装成品率比较,可了解过滤和灌装损耗,其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品率。P口服溶液为例,批量40万支,见表5。以定额的±1%作为控制范围,将不同批号的得率与之比较,超出范围说明生产出现了异常。  5 提取含量转移率  提取含量转移率是指一定量的净药材经过提取、浓缩、精制后得到的浸膏中所含有效成分总量与净药材中所含有效成分总量的比率关系。通过考察提取含量转移率并与定额或历年生产实际提取含量转移率比较,可了解提取是否完全。以提取黄芩为例,见表6。以定额的±5%作为控制范围,将不同批号的得率与之比较,超出范围说明生产出现了异常。  6 提取浸膏得率  提取浸膏得率是指一定量的净药材提取、浓缩、精制后得到的浸膏量与投入的净药材量的比率关系。通过考察提取浸膏得率并与定额或历年生产实际提取浸膏得率比较,可了解药材的质量、提取是否完全。实例见表1。  7 提取乙醇消耗  提取乙醇消耗是指提取工艺投入的乙醇经回收后得到的乙醇量与投入量之间的差异。通过考察提取乙醇消耗并与定额消耗比较,可了解提取、回收等过程的乙醇损耗。将每月的实际投入量减去月底的盘存量即为当月实际消耗量,见表7。每月的节约(或超耗)数乘以每公斤乙醇的价格,则可得出每月的盈亏金额。  表5 P口服溶液灌装成品率分析(略)  表6 黄芩提取含量转移率(略)  表7 提取乙醇消耗表(略)  8 西药原料消耗定额  西药原料消耗定额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允许耗用的纯西药原料量。因西药原料一般比较贵重,考察西药原料实际消耗是否超定额更能直接反映原料成本的盈亏,见表2。若固定纯西药原料的价格,将每批西药原料盈亏数乘以价格,则得到每批的盈亏金额。  9 工艺损耗  工艺损耗是指原料至半成品、半成品至成品等各工序的生产工艺损耗与检验误差的和。考察工艺损耗能直观的反映各工序的损耗,便于进行过程控制。以某公司三个胶囊产品全年各工序损耗为例,见表8。工序包括填充、抛光、铝塑、外包。如药粉的质量(轻重,颗粒的粗细),胶囊的质量,填充设备等可影响填充工序损耗,通过实际损耗与定额或历年损耗比较,可发现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不正常是哪个工序出了问题。  表8 胶囊产品工艺损耗表(略)  4 结语  做好制药企业工艺分析的前提是要结合本企业实际生产剂型、品种建立相应的详尽的生产台账,并如实填写相应数据。  根据本企业的生产实际选择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根据历史生产水平或理论水平而定,要切合实际并有一定的水平。  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选择分析频次,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员应对每批产品进行分析,月度召开车间级工艺技术分析会;公司级工艺技术分析可以分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分析。
151 评论

夏可兒雲卿

科及专业 中药化学任导师年月 19981985年7月南京中医学院中药专业毕业,留校工作,1993年6月,在中国药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6月,在中国药科大学获博士学位(药物化学专业天然药物研究方向)。现从事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分析、精制及其制剂研究。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跨世纪人才(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南京市知识分子联宜会常务理事。在科研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论文共报道了中药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四十余个(十七个新化合物),其中一篇Tetrahedron论文创造性地发现了天然植物中倍半萜成分存在异丙基移位的现象,并独创地提出了生物途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主讲研究生的“中药化学选论”课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附子与甘草配伍降毒效应的化学药理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泽泻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泽泻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泽泻标准物质及标准化用药的研究》,首次阐明了泽泻炮制时泽泻醇类成分的变化规律;主要成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部省级课题多项;进行中药制剂精制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在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萃取分离、超临界提取与色谱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及特色,主持了多个新药的研究,并负责多个校重大开发项目的药学研究,总合同额1500万元以上,获九个临床批件,其中2005年获二个新药批件。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二项。后来,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产业化项目一项,指导硕士生4名。

16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