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8

爱紫色的射手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碳纤维材料应用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itilovesanny

已采纳
碳纤维用途比铝还要轻,比钢还要硬,比重是铁的1/4,强度是铁的10倍,这就是世界范围内炙手可热高科技材料碳纤维。随着其用途日益多样化、核心化,全球航天航空、体育休闲和工业应用中碳纤维替代钢铁广泛采用。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低、刚性好合强度高,成为一种先进的航天材料。我国对碳/碳烧蚀材料相关的科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其研究成果已在导弹发射管、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卫星和飞船上等得到应用。飞机和汽车制造碳纤维作为汽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20%~30%,硬度却是钢材的10倍以上。美国波音公司推出新一代高速宽体客机—“音速巡洋舰”,约60 %的结构部件都将采用强化碳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制成。我国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刹车预制件,其性能已全面达到国外水平。采用这一预制件技术所制备的的国产碳/碳刹车盘已批量装备于国防重点型号的军用飞机,并在B757-200型民航飞机上使用,在其它机型上的使用也在实验考核中,并将向坦克、高速列车、高级轿车、赛车等推广使用。体育休闲用品体育应用中的三项重要应用为高尔夫球棒、钓鱼杆和网球拍框架。目前,据估计每年的高尔夫球棒的产量为3400万副。全世界碳纤维钓鱼杆的产量约为每年2000万副。网球拍框架的市场容量约为每年600万副,其它的体育项目应用还包括冰球棍、滑雪杖、射箭和自行车,同时,碳纤维还应用在划船、赛艇、冲浪和其它的海洋运动项目中。风力发电机叶片如今,世界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额定功率越来越大,与其相适应的风机叶片尺寸也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叶片的变形,在主乘力件如轴承和叶片的某些部位采用碳纤维来补充其刚度。碳纤维加固建筑结构我国从1997年开始从国外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并开始进行相关研究。由于其巨大的技术优势,近几年,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同济、复旦等国内高校相关学者、教授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由于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为巨大的土木建筑市场,碳纤维加固材料基本都使用上海悍马的。如:东方明珠、苹果(上海)研发中心、上海环球国际中心、白云机场、上海世博园等。其他应用在铁路建筑中,大型的顶部系统和隔音墙在未来会有很好的应用,这些也将是碳纤维很有前景的应用方面。压力容器主要用在汽车的压缩天然气(CNG)罐上,而且还用在救火队员的固定式呼吸器(SCBA)上。碳纤维的其它应用包括机器部件、家用电器、微机及与半导体相关的设备的复合材料的生产,可以用来起到加强、防静电和电磁波防护的作用。另外,在X射线仪器市场上,碳纤维的应用可以减少人体在X 射线下的暴露。
120 评论

容嬷嬷201

ISBN:712208573版 次:1包 装:精装开 本:小16开页 数:208页字 数:269千字 第1章 界面和界面的形成1 界面和界相2 界面的形成机理1 物理结合2 化学结合3 界面的作用6参考文献8第2章 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结构1 概述2 界面断裂面的形貌结构1 形貌结构的表征方法2 界面断裂面的形貌结构3 界面的微观结构1 表征方法2 陶瓷基复合材料3 金属基复合材料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4 界面的成分分析1 特征X射线分析2 背散射电子分析3 俄歇电子分析5 界面微观结构的AFM表征1 基本原理2 实验技术和图像解释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4 聚合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6 界面微观结构的拉曼光谱表征1 界面碳晶粒的大小和有序度2 界面组成物的形成3 界面层组成物的分布43参考文献45第3章 复合材料界面微观力学的传统实验方法1 概述2 单纤维拉出(pull?out)试验1 试验装置和试样制备2 数据分析和处理3 微滴包埋拉出(microdroplet,microbonding)试验1 试验装置和试样制备2 数据分析和处理3 适用范围4 单纤维断裂(fragmentation)试验1 试样制备和实验装置2 数据分析和处理3 适用范围5 纤维压出(push?out,push?in,microdebonding)试验1 数据处理2 适用范围6 弯曲试验、剪切试验和Broutman试验1 横向弯曲试验2 层间剪切强度试验3 Broutman试验7 传统实验方法的缺陷64参考文献65第4章 界面研究的拉曼和荧光光谱术1 概述2 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1 拉曼效应和拉曼光谱2 拉曼峰特性与材料微观结构的关系3 荧光的发射和荧光光谱3 纤维应变对拉曼峰频移的影响1 压力和温度对拉曼峰参数的影响2 拉曼峰频移与纤维应变的关系4 荧光峰波数与应力的关系1 荧光光谱的压谱效应2 单晶氧化铝的压谱系数及其测定3 多晶氧化铝纤维荧光峰波数与应变的关系4 玻璃纤维荧光峰波长与应变/应力的关系5 显微拉曼光谱术1 拉曼光谱仪2 显微系统3 试样准备和安置6 拉曼力学传感器1 碳纳米管2 二乙炔?聚氨酯共聚物7 弯曲试验1 四支点弯曲2 三支点弯曲3 悬臂梁弯曲89参考文献89第5章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 碳纤维表面的微观结构2 碳纤维形变微观力学3 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1 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 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4 碳/碳复合材料的界面5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力集中1 应力集中和应力集中因子2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应力集中110参考文献113第6章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1 概述2 碳纳米管的形变行为3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和应力传递1 界面应力传递2 界面结合物理3 界面结合化学4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能130参考文献131第7章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 概述2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应力1 间接测量法2 直接测量法3 界面附近基体的应力场4 纤维断裂引起的应力集中5 光学纤维内芯/外壳界面的应力场144参考文献146第8章 陶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 概述2 陶瓷纤维的表面处理1 涂层材料和涂覆技术2 碳化硅纤维的表面涂层3 氧化铝纤维的表面涂层3 陶瓷纤维的形变微观力学1 碳化硅纤维和单丝2 应变氧化铝纤维的拉曼光谱行为3 应变氧化铝纤维的荧光光谱行为4 碳化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1 碳化硅纤维/玻璃复合材料2 压缩负载下SiC/SiC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3 纤维搭桥5 氧化铝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1 氧化铝纤维/玻璃复合材料2 氧化铝纤维/金属复合材料3 纤维的径向应力4 纤维间的相互作用6 热残余应力1 理论预测2 实验测定182参考文献184第9章 高性能聚合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 高性能聚合物纤维的形变1 芳香族纤维和PBO纤维的分子形变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分子形变3 分子形变和晶体形变2 界面剪切应力1 概述2 芳香族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3 PBO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4 PE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3 纤维表面改性对界面行为的作用1 PPTA纤维表面的化学改性2 PE纤维的等离子体处理4 裂缝与纤维相互作用引起的界面行为205参考文献207 复合材料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涉及化学、物理学、力学、材料科学和工艺学等多学科领域。分散于各学科领域的复合材料工作者有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复合材料的界面。两种脆性材料通过弱界面结合可以组合成一种韧性材料,而两种材料的强结合则可能产生强度成倍增大的新材料,这是界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认为,对于给定的增强体和基体材料,界面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人们都努力于通过设计和制作结构和性能合适的界面以获得符合预定性能的复合材料。显然,充分了解界面行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有关复合材料的出版物十分丰富,然而却很少有专门讨论界面问题的书籍。关于界面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又广泛分散于各个学科领域的众多出版物中,相关研究人员深感不便。本书试图将界面行为的最新理论、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集合在一起,填补这个欠缺。全书包含9章,主要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力作用下的界面行为,同时尽力将界面微观行为与材料宏观性能相联系(尽管迄今为止这种关系并不很清晰,仍然是研究人员努力探索的目标)。第1章简要阐述界面的定义,黏结机理和界面的作用。界面的微观结构及其表征方法安排在第2章;电子显微术是传统的基本方法,近10余年来发展迅速的原子力显微术和显微拉曼光谱术提供了界面结构更丰富的信息。第3章涉及界面微观力学研究的传统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主要几种界面微观力学理论,同时指出传统实验和分析方法的缺陷。将拉曼和荧光探针与传统的界面微观力学试验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功能更丰富和更完善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使界面微观力学研究获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成功的、多学科合作的例子。第4章阐述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以及对界面力学研究的主要贡献。第5章~第9章分述几种高性能纤维增强先进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行为。许多高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安排在第5章。近年来纳米尺度增强体(纳米管或纳米纤维)的应用使复合材料界面研究面临一个新的领域;例如,碳纳米管的结构和表面性质与传统纤维有很大差异,加上它的小尺寸效应,使其与基体形成的界面与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显著不同,似乎提示应建立新的界面理论。同时,也要求使用新的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探索界面行为的方法,第6章阐述这一领域的最近进展。第7章涉及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仍然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增强纤维。陶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高温和其他恶劣或特殊环境下不可缺少的先进材料,在国防和其他高科技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这类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主要以材料增韧为目标,因而与其他复合材料有显著不同的界面行为,这部分内容要安排在第8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能否有效地传递负载,有赖于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界面化学结合和物理结合的程度,强结合有利于应力的有效传递。界面结合的强弱显然与界相区域物质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对于以增韧为目标的复合材料系统,则要求较弱的界面结合强度,期望在某一负载后发生界面破坏,引起界面脱结合(debonding),此后由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摩擦力承受负载。摩擦力的大小与脱结合后增强体和基体表面的粗糙度密切相关,而表面粗糙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界相区的形态学结构。复合材料的结构缺陷,例如小孔、杂质和微裂缝,常常倾向于集中在界相区,这会引起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恶化。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由于湿气和其他腐蚀性气体的侵蚀,常常使界相区首先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成为器件损毁的引发点。基于上述原因,不论在制造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情景都吸引了人们特别的关注,成为探索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焦点之一。本章所述界面结构主要是指界相区的结构,也包含邻近界相区的基体和增强体的结构。许多复合材料的界相区与基体或增强体并无确切的边界。即便是同一种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也非均匀一致,有的是明锐的边界,有的是模糊的边界。界相区有时是一个结构逐渐过渡的区域。对界面结构的完整认识,应该包含对其邻近区域结构的检测。

224 评论

LD中国王海如

如果脱模方便的话就做个模具·直接卷模具上,厚度还好控制,成像后直接把铁芯拿掉就好了。但是形状复杂的还是这个用充气袋的比较好!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碳纤维材料应用的论文

    如果脱模方便的话就做个模具·直接卷模具上,厚度还好控制,成像后直接把铁芯拿掉就好了。但是形状复杂的还是这个用充气袋的比较好!

    悠悠萋草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论文

    你碳纤维的碳字写成炭,差距很大的哦

    小崔崔shini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碳纤维材料论文

    侵犯知识产权了a。可以0私下b交流。 c取笑rНぬwfο┝沥n£rНぬzc取笑qe

    勤添Jack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碳纤维新材料论文

    如果脱模方便的话就做个模具·直接卷模具上,厚度还好控制,成像后直接把铁芯拿掉就好了。但是形状复杂的还是这个用充气袋的比较好!

    姣姣Devil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关于纤维材料的论文

    1 邱雁临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前景[J]粮食与饲料科技,2001,30~31 2 刘耘,鄢满秀纤维素酒精发酵的研究进展[J]广州食品工业发酵,1999,15(2

    小树旁的小树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