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0

黑粉精灵
首页 > 论文问答 > 火箭推进编辑部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天使006

已采纳
目前有3种1、火箭原理,用火箭发动机推动,如PF-89,M722、无后坐力原理,后部喷气平衡后坐力,如RPG-73、平衡抛射原理,后部抛射铁粉,塑料片或者水,如“弩”还有一些是复合推进的,离筒后,火箭增程
359 评论

dianpingyao

火箭的发射原理航空和航天航空和航天是当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和技术领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航空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限于离地面30公里的大气层内。在大气层中航行的飞行器(航空器),只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就能升空。比空气轻的航空器,如气球、飞艇,用空气静力升空;比空气重的航空器,如飞机、直升机,则要利用空气动力才能升空,风筝也是利用空气动力升空的一种最原始的航空器。可见,航空离不开地球的大气圈,也摆脱不了地球的引力作用。航天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也叫做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航行(包括环绕某一天体运行、从其近旁飞过或在其上着陆)、行星际空间的航行及飞出太阳系的航行。可见,航天活动的范围要比航空活动的范围大得多。一类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叫做航天;一类,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叫做航宇。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要在极高真空的太空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行规律飞行。因此,航天首先,必须有不依赖空气,且具有巨大推力的运载工具——火箭。火箭的概念和原理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火箭的飞行原理是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足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着气球的气嘴喷出,同时气球向前冲去。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火箭的三大系统 运载火箭是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和宇宙探测器等航天器送入太空的运载工具,是人类一切航天活动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动力系统、结构系统和控制系统。 动力系统即火箭发动机系统,是火箭的动力装置,堪称火箭的心脏。它依靠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管高速排出后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火箭发动机按使用推进剂的类别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固液混合式火箭发动机三种。 结构系统通常称为箭体结构,它是火箭的躯体,用于连接火箭所有结构部段,使之成为一整体,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和飞行性能。 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火箭发射后的级间分离、俯仰偏航、发动机关机与启动、轨道修正和星箭分离等一系列动作,都依靠控制系统完成。推进剂——发动机的“食粮”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称为推进剂,堪称火箭发动机的“食粮”。目前,各国研制的运载火箭多使用化学燃料推进剂。化学燃料推进剂可根据物理形态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两类,根据性质可分为可贮存推进和低温推进剂。可贮存推进指在常温下可以长期在火箭推进剂贮箱中贮存的推进剂,如硝酸和煤油等。低温推进剂指在常温下沸点低的推进剂,如昭液氧、液氢等。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和人体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火箭主发动机目前正朝着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和液氧、煤油推进剂的方向发展。固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最简单的一种化学火箭发动机,它所携带的固体推进剂主要由燃料和氧化剂组成,通常制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红柱,贮存在被叫做燃烧室的半封闭容器中(图)。为了点燃药柱,在燃烧室头部安装带有安全机构的点火装置,通电点火后,燃烧室中的药柱被点燃,并持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工质),此时,固体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燃气通过燃烧室尾部的拉瓦尔喷管以高速排出,从而产生推动火箭前进的推力,此时的热能转变为动能。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相比,固体火箭发动机由于不需推进剂输送系统,推力室无需强制冷却,因此结构简单,没有活门、喷注器、涡轮泵、燃气发生器等部件。由于这个特点,它的可靠性较高,操作简便。另外,固体发动机能够长期贮存。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缺点是:比推办较低,工作时间较短,不易调节推力和多次启动。 固体火箭发动机由药柱、燃烧室、喷管和点火装置等组成。固体推进剂常常被制成不同的形状,称为药柱,在推进剂相同的情况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由药柱的燃烧面决定。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具有将推进剂放出的热能转换成推进用的动能的作用,因为它不像液体发动机那样采用冷却措施,所以一般采用合金钢或高温玻璃钢等抗高温材料制成,并采用烧蚀等技术进行保护。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设计成一个喷管,也可以设计成几个。喷管有固定的,也有可动的,可动喷管可以绕发动机纵轴转动或摆动,实现对发动机推力方向的控制。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比液体火箭发动机简单得多,点火时,先通电使电爆管爆炸,引燃点火药,点火药燃烧后点燃推进剂药柱。液体火箭发动机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采用液体推进剂的一种化学火箭发动机,一般由推力室、液体推进剂贮箱、供应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推力室是推进剂混合、燃烧并高速喷出产生推力的重要部件,由喷注器、熔炼室和喷管组成。推进剂燃烧时温度极高,极易烧穿燃烧室,因此必须进行冷却,冷却方法通常有再生冷却和同冷却两种。推进剂贮箱包括燃料贮箱和氧化剂贮箱。推进剂量测定供应系统由管路、活门以及高压气瓶、减压器,或涡轮泵组成。供应系统的作用是按要求的流量和压强向燃烧室供应推进剂。将高压气瓶的气体引入贮箱,使推进剂从贮箱送到各需要部分,这种系统大多用于大推力的发动机。图示出挤压式和泵压式两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供应系统图。推进剂供应系统的目的是将推进剂从贮箱输送到推力室,包括涡轮泵、各种导管和活门。推进剂输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挤压式,一种是泵压式。 挤压式是利用贮存在高压气瓶内的压缩气体,将推进剂从贮箱内挤压到燃烧室内。由于这种方式将使贮箱承受很大压力,需把贮箱制造得十分坚固,因此不利于减轻火箭的结构重量。 泵压式是用涡轮泵将推进剂送入燃烧室。这种方法可使推进剂贮箱的压力大大减轻,减少贮箱的壁厚尺寸,减轻结构重量。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发动机的启动、点火和关机等程序,控制推进剂的混合比例、推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固体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利弊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推进剂直接贮存在燃烧室中,可以做到常备不懈;反应速度快。其缺点是:比冲(单位质量推进剂产生的冲量)较低;起飞加速度大,工作时间短,不利于载入飞行。因此固体火箭发动机很适合用于导弹,满足反应快、作战迅速的要求。此外,可用作运载火箭的助推器,载入航天器的救生系统等。液体火箭发动机星使用液体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具有推力大、工作时间长、推力易于调节和控制、易于启动和关机、可多次启动等优点。缺点是,需要推进剂增压输送系统、燃烧室和喷管冷却系统,因而结构复杂;推进剂不能在火箭中长期贮存,发射前操作较为复杂。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 由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各有各的优缺点,所以科学家把它作结合起来,组成了固液混合式和液固混合式两种。液固混合式发动机是燃烧剂为液体,氧化剂为固体,而固液混合式发动机正好与它相反。从性能上说,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比推力高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低于高能液体发动机,与可贮存的液体发动机相当。从系统和结构来说,这种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简单紧凑,缺点是燃烧效率低,推进剂混合比不易控制,调节推力时能量损失较大。结构系统——火箭的躯体 火箭结构系统通常为系为箭体结构,大多是用金属板和加强件组成的硬壳、半硬壳式结构。材料多为比强度和比刚度较高,塑性范围较窄的铝合金,部分采用不锈钢、钛合金和非金属材料。 从火箭的头部向下数,多级液体火箭的箭体结构主要包括有效载荷整流罩、仪器舱、推进剂贮箱、箱间段、级间段、尾舱、尾翼。固体火箭的箭体结构与液体火箭的箭体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比较简单,大部分为发动机外壳。位于运载火箭项端的有效载荷整流罩,有火箭的“皇冠”之称,它用于包容卫星、飞船、宇宙探测器等有效载荷,使它们免受火箭在大气层内飞行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和空气动力加热的损害。火箭飞出大气层后,完成使命的有效载荷整流罩即被抛掉。 仪器舱一般位于有效载荷的下面,用于安装火箭飞行控制用的仪器和设备,仪器舱的壁板上经常开有舱口,便于安装仪器设备和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测试。控制系统——火箭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控制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密、复杂、而且非常重要的系统,它的一部分安装在火箭上,称为飞行控制系统,另一部分安装在地面,称为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其中,箭上部分包括导航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源配电系统。导航系统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它的功能包括,当火箭达到要求的速度时,发出启动和关闭各级发动机的信号,使火箭沿预定轨道飞行;给各级火箭的执行机构提供各种指令信号,完成级间分离任务,测定火箭的实际位置,将其与预定飞行轨迹比较,若火箭偏离预定轨道,及时发出信号控制发动机摆动,保证火箭稳定飞行。姿态控制系统的功能是随时纠正飞箭中产生的俯仰、偏航和滚动误差,保持火箭以正确的姿态飞行。一旦出现误差,过去的方法是采用燃气舵,它是一种装在发动机喷管尾部的用石墨耐高温合金制成的类似于船舵一样的部件,经燃气冲击后可产生控制力矩,现已很少使用,目前大多采用由姿态控制系统利用伺服机构摇摆发动机进行校正的方法。 电源配电系统主要包括三种功能:一是向控制系统的各种仪器、推进系统的火工品、级间分离和星箭分离使用的火工器供电,二是按预定程序发出各种指令控制有关电路,三是与地面测试设备配合完成控制系统的测试。除了动力系统、结构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大系统外,火箭还包括分离系统、遥测和跟踪系统、自毁系统、方位瞄准系统,垂直度调整系统等。 我自己找的

83 评论

最爱贺曼熊

火箭队是一支有高中锋传统的球队,从早期的摩西-马龙(Moses Malone)、拉尔夫-桑普森到奥拉朱旺(Hakeem Olajuwon),以及2003年首轮选中的中国中锋姚明。1967火箭队年加入NBA,当时落户于圣地亚哥,经历了4个平淡的赛季后,于1971年搬到休斯顿。跟许多球队一样,火箭队的处子赛季令人失望。1967-1968赛季,火箭队仅15胜67负。第二个赛季火箭队从休斯顿大学得到“大E”埃尔文-海耶斯(Elvin Hayes),他在新秀赛季平均每场就拿下4分,火箭队队成绩开始上扬,1968-1969赛季火箭队取得37胜45负的成绩,打进了季后赛。1970年火箭队27胜55负,1971年40胜42负,从1971年开始,火箭队就搬到了休斯顿。直到1994年,火箭队才获得第一座总冠军奖杯。奥拉朱旺在那个赛季平均每场得了3分9个篮板和71个盖帽。在总决赛中,火箭队碰到纽约尼克斯队。奥拉朱旺战胜了尤因,火箭队以4比2夺得球队第一个总冠军。1995年火箭队从开拓者得到了“滑翔机”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在总决赛中,奥拉朱旺碰到年轻的奥尼尔,火箭队以以4比0横扫奥兰多魔术队,蝉联总冠军。2000赛季火箭16年以来首次未能进入季后赛,不得不进行重组。在2003年选秀大会上,火箭队钦点来自中国的姚明为状元,再引入高中锋,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在2004年夏天,火箭队放弃三名球队主力—老大弗朗西斯、莫布里以及卡托,从魔术交易来两届得分王麦蒂,总经理道森期望姚麦这一内外组合能重现大梦滑翔机时代的辉煌。然而,不断的伤病导致球队战绩始终无法达到人们预期的高度。尽管2005年和2007年两度闯入季后赛,却均第一轮便刹羽而归。在07年夏天,在一片怀疑的眼光中,新任总经理莫雷上任。莫雷对球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炒掉了主帅范甘迪,聘请原国王队主教练阿德尔曼,在保留了姚麦两大核心的基础上,换来麦克·詹姆斯和斯科拉,尤其以零代价请回弗朗西斯最令球迷欢欣鼓舞,使得新赛季的火箭阵容在各个位置均有补充,实力大大增强。历史:1967-71 圣地亚哥火箭队(San Diego Rockets)1971-今 休斯顿火箭队(Houston Rockets)获总冠军年份:1994年、1995年

157 评论

peipei1222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国家航天局网站记者采访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栾恩杰。栾恩杰难抑心中的激情,就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要意义,以及“探月工程”及其目标、航天活动的下一步发展等重要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栾恩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我也非常激动!“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表明中国的科技、中国航天科技已经实现了新的跨越!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10年前就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目标,这是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1992年,我国在航天事业达到了一定水平、有能力完成这项工程时,就不失时机地做出这个重大决策。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航天战线的广大职工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信任和希望。我们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几代航天人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国航天人对祖国、人民和党有了一个圆满的交待!能够参与这项活动,我感到非常自豪! 记者: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对人类探索太空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栾恩杰:我认为,航天活动是人类的活动,各国取得的航天成就都是人类的成就。1999年,中国第一艘航天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给我发来贺电,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里程碑式的成果,感到非常高兴。而美国对太阳系包括月球、火星的认识,也都是人类的认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中国国家航天局制定的方针是:开发太空,和平利用,造福全人类。我国的成就表明,人类在探索空间活动中,又有了一支生力军。中国的航天力量,作为国际航天力量的一部分,将在人类探索天空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航天界人士将在此基础上扩大国际交往与合作,共同提高人类的深空探索和太空活动水平。 记者:中国的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栾恩杰:我认为,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领导。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能独立地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子,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航天事业的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战员是主力军,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热爱祖国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努力拼搏。还有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就是各行各业的大协作、大配套,全力支持,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们默默无闻,是幕后英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牵动着国人的心,他们给我们精神上的鼓励,让我们有使不完的劲,这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记者: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来看,您认为中国是一个航天大国吗? 栾恩杰:评价一个国家的航天能力,有几个指标:其一,是否具备独立的运载能力、有多大的运载能力、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就是能用不同组合的运载完成各种各样的有效载荷和轨道要求。其二,送上天的卫星、飞船等各种航天器是可用的,卫星型谱完整,并且每个型谱下的卫星进入了实用阶段。其三,是研发能力,研制、生产、开发、服务、测试的能力。再就是地面的服务系统,如测量船等。从这几个方面看,中国已经是一个航天大国了。但离航天强国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记者:我国的“探月工程”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探月工程”的目标是什么? 栾恩杰:“探月工程”是我们在条件很成熟时提出来的。第一,离开地球,奔赴月球,跨越39万公里的路程,并且进入月球后,围绕月球旋转,同时完成对月观测,我们有这个能力,技术上是成熟的。我们只需适度修改完善现有的火箭、卫星,重新研制探月用的探测器,完成对月运行过程中需要的独特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装置,地面设备适度完善,就可以完成探月任务。 第二,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航天专家就提出,我们应该进行探月活动,这是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其意义非常重大。这是航天活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科学研究的需求。我们研究月球的科学家提出建议:测出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测量月球厚度,探测月球的表面,探测地、月之间的太空环境,这些就是促进探月工程起步的意向和支撑。我们“探月工程”的科学目标也比其他国家开展第一步月球活动时多。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探月工程”的三大步:“绕、落、回”。“绕”,即环绕月球;“落”,即落到月球上,对月球进行实物探测;“回”,即取样返回。我们对第一步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只要对现在的成熟的运载技术进行适应性修改,重新研制一些针对月球的有效载荷等,我们就能较快地完成探月工程的第一期任务。“落”和“回”则比较复杂,难度较大。 记者:中国的航天活动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栾恩杰:2000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确定了我国今后若干年航天发展的方向、方针和原则,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我认为,中国载人航天活动要继续发展,同时要加大深空探测工程的密度。第一,我们准备以“探月工程”为突破口,进行深空探测的研究,探测月球是进入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第二,开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论证和研究,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航天的设施应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来研究和发展,要像建设高速公路网一样,来建设空间基础设施。我们要加强天地统筹的、一体化综合应用体系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点的空间基础设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我们的卫星要实现从实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 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我们要尽快研制无毒、无污染,大推力,可靠性高的运载火箭系列,在“十一五”形成模块化的、组合式的新的运载火箭体系。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认为我们的这种转变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国家航天局将朝这个方向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和民用航天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84 评论

切尔西在成都219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国家航天局网站记者采访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栾恩杰。栾恩杰难抑心中的激情,就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要意义,以及“探月工程”及其目标、航天活动的下一步发展等重要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栾恩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我也非常激动!“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表明中国的科技、中国航天科技已经实现了新的跨越!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10年前就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目标,这是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1992年,我国在航天事业达到了一定水平、有能力完成这项工程时,就不失时机地做出这个重大决策。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航天战线的广大职工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信任和希望。我们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几代航天人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国航天人对祖国、人民和党有了一个圆满的交待!能够参与这项活动,我感到非常自豪! 记者: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对人类探索太空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栾恩杰:我认为,航天活动是人类的活动,各国取得的航天成就都是人类的成就。1999年,中国第一艘航天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给我发来贺电,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里程碑式的成果,感到非常高兴。而美国对太阳系包括月球、火星的认识,也都是人类的认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中国国家航天局制定的方针是:开发太空,和平利用,造福全人类。我国的成就表明,人类在探索空间活动中,又有了一支生力军。中国的航天力量,作为国际航天力量的一部分,将在人类探索天空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航天界人士将在此基础上扩大国际交往与合作,共同提高人类的深空探索和太空活动水平。 记者:中国的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栾恩杰:我认为,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领导。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能独立地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子,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航天事业的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战员是主力军,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热爱祖国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努力拼搏。还有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就是各行各业的大协作、大配套,全力支持,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们默默无闻,是幕后英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牵动着国人的心,他们给我们精神上的鼓励,让我们有使不完的劲,这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记者: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来看,您认为中国是一个航天大国吗? 栾恩杰:评价一个国家的航天能力,有几个指标:其一,是否具备独立的运载能力、有多大的运载能力、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就是能用不同组合的运载完成各种各样的有效载荷和轨道要求。其二,送上天的卫星、飞船等各种航天器是可用的,卫星型谱完整,并且每个型谱下的卫星进入了实用阶段。其三,是研发能力,研制、生产、开发、服务、测试的能力。再就是地面的服务系统,如测量船等。从这几个方面看,中国已经是一个航天大国了。但离航天强国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记者:我国的“探月工程”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探月工程”的目标是什么? 栾恩杰:“探月工程”是我们在条件很成熟时提出来的。第一,离开地球,奔赴月球,跨越39万公里的路程,并且进入月球后,围绕月球旋转,同时完成对月观测,我们有这个能力,技术上是成熟的。我们只需适度修改完善现有的火箭、卫星,重新研制探月用的探测器,完成对月运行过程中需要的独特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装置,地面设备适度完善,就可以完成探月任务。 第二,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航天专家就提出,我们应该进行探月活动,这是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其意义非常重大。这是航天活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科学研究的需求。我们研究月球的科学家提出建议:测出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测量月球厚度,探测月球的表面,探测地、月之间的太空环境,这些就是促进探月工程起步的意向和支撑。我们“探月工程”的科学目标也比其他国家开展第一步月球活动时多。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探月工程”的三大步:“绕、落、回”。“绕”,即环绕月球;“落”,即落到月球上,对月球进行实物探测;“回”,即取样返回。我们对第一步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只要对现在的成熟的运载技术进行适应性修改,重新研制一些针对月球的有效载荷等,我们就能较快地完成探月工程的第一期任务。“落”和“回”则比较复杂,难度较大。 记者:中国的航天活动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栾恩杰:2000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确定了我国今后若干年航天发展的方向、方针和原则,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我认为,中国载人航天活动要继续发展,同时要加大深空探测工程的密度。第一,我们准备以“探月工程”为突破口,进行深空探测的研究,探测月球是进入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第二,开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论证和研究,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航天的设施应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来研究和发展,要像建设高速公路网一样,来建设空间基础设施。我们要加强天地统筹的、一体化综合应用体系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点的空间基础设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我们的卫星要实现从实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 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我们要尽快研制无毒、无污染,大推力,可靠性高的运载火箭系列,在“十一五”形成模块化的、组合式的新的运载火箭体系。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认为我们的这种转变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国家航天局将朝这个方向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和民用航天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323 评论

北京吃贷123

(1)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  17时06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  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  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  17时20分许,返回舱降落伞打开  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  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  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  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3分许,航天员成功出舱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  17时06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  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  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  17时20分许,返回舱降落伞打开  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  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  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  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3分许,航天员成功出舱  (2)神七资料  据新华社北京电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  黄春平说,发射计划延期,“并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作周期决定。”“神舟”七号火箭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工作周期,首 先要进行单样技术攻关,攻关合格后再设定方案、原理考核,之后进入抽样阶段。这一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性能指标测试,二是原材料、加工等工艺能力要在工厂的生产能力范围内。抽样合格后,再修改设计,做试样生产,再进行产品实验,最后进入工厂生产。此外,还要请相关专家进行测评。因此,“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黄春平介绍,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黄春平说,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  据介绍,“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据黄春平预测,“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据新华社北京电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  黄春平说,发射计划延期,“并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作周期决定。”“神舟”七号火箭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工作周期,首 先要进行单样技术攻关,攻关合格后再设定方案、原理考核,之后进入抽样阶段。这一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性能指标测试,二是原材料、加工等工艺能力要在工厂的生产能力范围内。抽样合格后,再修改设计,做试样生产,再进行产品实验,最后进入工厂生产。此外,还要请相关专家进行测评。因此,“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黄春平介绍,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黄春平说,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  据介绍,“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据黄春平预测,“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长征”系列运载新华网酒泉9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张汨汨)由我国独立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的主力运载工具,自1996年10月以来,已连续进行了66次成功发射。  火箭有4大系列12个型号,包括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四号等,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征”运载火箭家族。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系列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一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一号火箭的改进型,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系列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是中国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我国目前唯一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系列火箭是在长征二号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增加了第三级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主要运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并可进行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一号、长征四号、长征四号A、长征四号B等火箭,主要担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备份火箭、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等任务。  到目前为止,“长征”系列火箭共进行了108次成功发射,自1996年10月以来,已连续进行了66次成功发射。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火箭推进编辑部

    (1)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

    社区人员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5
  • 火箭推进期刊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建立应当归功于该院古根汉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几位富于创新精神的青年人。从1934年开始,该实验室就开始研究高速飞行问题,从而逐

    吃不胖的妩媚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7
  • 火箭推进杂志

    万户——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

    杜小样丶 8人参与回答 2024-05-08
  • 火箭推进剂论文

    The subject of rocket propulsion is treated with emphasis on the basic technolog

    RedWeiPrincess 1人参与回答 2024-05-05
  • 火箭推进器论文

    介绍我国使用推进器主要是以液体火箭推进器为主,液体火箭推进器以偏二甲肼(C2H8N2)作为主要燃料,相比固体火箭推进器便宜且安全。液体火箭推进器的起源罗伯特·戈

    小xiao贱 6人参与回答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