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2

飞天舞88
首页 > 论文问答 > 什么是数学核心问题三年级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城桃乐蒂1126

已采纳
数学分析的核心问题是无穷小分析。
305 评论

你自己觉得

课程标准2022解读如下:第一,2022版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这“三个用”描述的数学导向很明确,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不要再去钻研那些偏难怪题了。未来的考核应用类的题目会增加,相关学科联合类的题目会增多。第二,学习总目标的内容和2011年的是大致相同的,但增加了几句话,同时措辞进行了修改,2011版的表述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022年变成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什么会不用增强改建立了呢?就是原来的数学有点难了,一堆孩子不想学,大家根本没有学习的信心,何来增强?所以就先别谈增强了,先谈建立吧。那怎么建立呢?一定是把很难、很偏、很抽象题目撤下来,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孩子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三,学段目标更为细化了。2011版的课标中小学是分为两个学段的,而2022版新课标分为了三个学段,一到二年级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三到四年级为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六年级为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集合直观,逻辑推理等等其他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每个学段有学业目标和评价标准。分级越细就越容易操作,阶段衔接也就会更加合理。比如明确了一年级上学期的这个衔接学段的要求,要认识20以内的数,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还明确打了个括号,不含退位减法,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会简单地分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信心,如此细化的要求,我们就不用担心说学龄前不学数学,上小学以后就跟不上啦。学前需要掌握的能力有指挥棒了,该怎么准备,准备到个什么程度,我们就都不用焦虑。

23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