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2

美利达达道路
首页 > 论文问答 > 噪声论文题目推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眼圈砸死你

已采纳
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 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 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⑴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 ⑵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对于可预测到的噪音,适应起来会更容易些,个体会逐渐习惯和适应。 ⑶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 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 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 ⑴听力损伤。包括两种情况:暂时阈限改变和永久性阈限改变。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的16小时内恢复到正常阈限;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改变时,则在噪音消除后的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⑵噪音对健康的影响。高水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生理唤醒和一系列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和肠胃功能。对人类和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有影响,以及导致失眠等症状。 噪音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改变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噪音人们会喝更多的咖啡或酒、抽更多的香烟,间接造成的。 ⑶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如会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阳痿和情绪变化无常等。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机率更高。 噪音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引发心理疾病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会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论述噪音与操作的关系。 ⑴噪音呈现期的影响。 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强度、可预测性、可控制性),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敏感程度)和人格特点等。 ⑵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 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噪音呈现时的影响。很多研究都证明,噪音过后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噪音的知觉控制。当个体有能力控制时,噪音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⑶噪音可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损伤。 ⑷噪音影响的发生。 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和做出反应。噪音使注意范围缩小的观点:注意范围缩小的表现,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减弱了。 论述噪音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 噪音不仅造成听觉的损伤、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干扰操作行为,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例如人际吸引、利他行为和攻击性。 ⑴噪音与人际吸引 利用测量人际距离的方法发现,当噪音的强度为80dB时,使人们彼此感到舒服的距离增加。噪音使人们要求有更大的个人空间,降低了人际吸引。居住区周围的交通噪音使邻里间的交往减少。 ⑵噪音与攻击性 噪音增加了唤醒水平,也应该会增强攻击性,特别是对于具有攻击性倾向的人。但噪音并不会直接增强攻击性,只有当个体被激怒或情绪不佳时噪音才对攻击性产生影响。 ⑶噪音与利他行为 个体的助人行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要多。在正常噪音、65dB和85dB白噪音三种条件下,帮助捡起掉落书刊的百分比分别为72%、67%和37%。其它一些研究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噪音使人的注意广度变窄,不能注意到旁人的需求,因此使助人行为减少。 注解: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美国医院联合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环境心理学从理论上讲有六种理论框架,即唤醒理论,环境负荷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私密性调节理论、生态心理学和行为情境理论、交换理论等理论。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说明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的影响。 最近这些年,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1)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2)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3)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4)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在外层空间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全球环境变化;2)群体间暴力和犯罪;3)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4)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 这门学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研究人员不注意先前的文献,缺乏对以往研究的必要重复,缺乏知识的积累;2)每个人的研究彼此孤立;3)本学科的研究者没能充分关注其他领域的研究和理论;4)经常、及时的回顾,综合研究成果的努力不够;5)不注意理论的建构;6)所用术语和概念的界定和使用缺乏一致性,并对此缺乏足够的注意;7)对关键问题开展定期地开展开放的、有组织的争论不够。 全球的环境心理学: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189 评论

小熊缭乱1990

参考一下下面2篇:[题名]:机场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TiMing]:JiChangZaoShengYuCeYuKongZhiJiShuYanJiu[作者]:周宁[ZuoZhe]:ZhouNing[专业]:环境科学[ZhuanYe]:HuanJingKeXue[导师]:张邦俊[DaoShi]:ZhangBangJun[学位]:硕士[XueWei]:ShuoShi[单位]:浙江大学[DanWei]:ZheJiangDaXue[关键词]:噪声等值线图;噪声预测;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机场噪声;噪声评价;噪声防治[时间]:20020510[页数]:27页[点击]:20042[分类号]:TB53;V351[语种]:中文文摘[来源]: 毕业论文 [文摘]: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机场噪声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多因机场噪声引起的环境纠纷已成为航空业不可回避的棘手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机场噪声,是摆在民航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机场当局,航空公司以及从事机场规划设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采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推荐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作为机场噪声评价参数通过对萧山机场2005年飞行数据资料分析,计算并绘制其噪声等值线图,预测机场周围的污染状况,最后从降低飞机噪声源噪声,控制飞机噪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合理规划机场及其周围的土地利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机场噪声污染防治的措施与方法[题名]:机场场道灯光监测系统的研制[TiMing]:JiChangChangDaoDengGuangJianCeXiTongDeYanZhi[作者]:张丽宏[ZuoZhe]:ZhangLiHong[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ZhuanYe]:JingMiYiQiJiJiXie[导师]:褚载祥[DaoShi]:ZuoZaiXiang[学位]:硕士[XueWei]:ShuoShi[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DanWei]:HaErBinGongYeDaXue[关键词]:机场场道;灯光监测;无线通信[时间]:20010701[页数]:67页[点击]:20042[分类号]:V32[语种]:中文文摘[来源]: 毕业论文 [文摘]:该课题研制了两套机场场道灯光监测系统:针对旧机场的改造,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采用无线灯光监测系统该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测控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该系统由一台主控计算机和120个发射终端组成主控计算机以无线通讯方式与远方分散的发射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监测场道灯光系统的运行状态;针对新建机场,研制了一套造价低、可靠性高的有线灯光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RS-485串行通信接口,选用总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多机通讯目前,研制的无线灯光监测系统已应用于空军拉林机场,运行状况良好极大地降低了地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我国其他军区训练机场的场道灯光监测系统需要改进,拉林机场的场道灯光无线监测系统和有线监测系统有着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188 评论

ace922apple

研究过程的表现记录表2班级: 136班 姓 名:王晓娜时 间 本人从事的主要工作(研究)内容及体会与反思17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各组员的分工和课题题目确定问卷题目小组进行分工去执行各自的任务一起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且进行整理将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总结并分析小组讨论写论文 经过我们课题的研究,我学到与同学合作、做一名组长的职位,就要认真尽力的履行自己的责任;自己能独立完成小组的任务;懂得了学习合作是一种快乐;认识到了自己有的很多不足;懂得礼貌待人;帮助同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很开心。虽然那只是几个简单又不起眼的形容词和动词,但是它就是激励了我去做很多的事情。我希望自己无论是在现在、在将来做任何事都能做到再接再厉,做到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课题小组意见: 课题是第一次接触,完成的可能不是很好!可是小组里的每个人都很认真的对待和配合!调查并不顺利因为一些小原因不是每次都能一起出动但课题还是按时完成了!小组同伴签名: 吴亚琴 2010 年 12 月 19 日《关于学校周围的噪音污染的调查?》结题报告摘要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我们主要研究一.研究阶段与步骤 1.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确定各组员的工作2.讨论研究的方案 到底影响了哪些方面 具体的噪声污染源二.主要研究方法1.进行中学生的实践走访与问卷调查2.进行分工合作的方法多个学校调查学习生活环境多了噪声,扰人安宁,同学们愤怒不已,却敢怒不敢言。笔者通过调查,得出了同学们最谴责的十大噪声污染。 校园噪声污染 同学有话要说 许多同学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都道出了积郁在心中已久的话。问卷的题目如下: (1)你们认为学校周围噪声严重吗? A不严重 B一般 C轻度 D严重 E非常严重 (2)这些噪声对你们是否有影响 ? A没有影响 B有一点影响 C有很大影响(3)有那些噪音污染? A汽车喇叭 B工地施工 C工厂 D其他元素(4)噪声具体影响了你们哪些方面? A学习 B生活 C两者都有(5)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答:(6)对学校周围这些噪声污染有何看法? 答:(7)你认为噪声污染有何危害? 答:我们小组调查了几个学校,分别是灵山中学府城中学琼山侨中琼山中学 灵山中学的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周围噪声污染严重,但是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对他们只有一点影响。灵山中学远离市区闹市可以说是学习环境极好!可是噪声污染严重却是汽车喇叭和其他因素这也就是导致一些同学无法专心学习的原因。而且这些污染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些污染对他们影响是睡眠不足听力下降和身心健康等!同学们认为对于这些噪声立即制止,对噪声加以节制,重点整治。 府城中学有些同学认为噪声严重并且噪声对他们影响非常大而且学校地理位置有些不好位于一个十字路口!响咛喇叭特别严重对他们生活和学习有很大影响!他们认为这些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情绪和听觉下降。他们认为应该在学校周围大量植树,一来绿化环境二来可以减弱一些噪声。另外请有关部门管理一下可以让这些噪声得到一些制止制造好点的学习环境给同学们学习。不然这些噪声会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情绪。还有导致听力下降。 琼山侨中同学认为学校周围噪声污染非常严重并且对他们影响很大,主要是汽车喇叭和其他因素!特别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对他们自身影响有:学习,生活作息,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学习效率下降等。除了自身影响还影响到了老师的讲课学习,令人心情烦躁精神难以集中!这也是由于侨中的地理环境不好!这座学校位于东线高速路的入口车流量大。 琼山中学同学认为学校周围噪声污染非常严重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主要还是汽车的喇叭声音。大多数同学认为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有:会使人产生性烦意乱的情绪,会使人耳部受到伤害,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和学习。他们认为学校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控制尽量减少噪声污染严格对待。因为这些污染对人健康,学习吗,生活都有不利的影响。 结论 防治校园噪声污染 同学自觉性要提高 新的《条例》出台,唱歌扰邻也有可能领罚单,然而防治噪声污染,除《条例》的执行外,关键还是要靠校园里的每个人提高自觉性,多为他人着想,顾及别人的感受。 “防治噪声污染,首先学生要提高素质和自觉性。毕竟也受过高等教育,要对自己一言一行负责,多考虑自己的言行在公众场合所产生的影响,多尊重他人的感受。在校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营造安静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出一份力量。”一位心理学老师对防治噪声污染说出自己的观点。他希望 噪声污染在每个人共同努力下能减少到最低。环境噪声达到一定分贝才能算作环境噪声污染,这主要看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就是说环境噪声不一定是环境噪声污染,但环境噪声污染肯定是环境噪声。 噪声危害和如何防制噪声污染:修建防护林,隔离带 调整产业部局,将噪音污染严重产业迁移到城外 制订相关法律,控制污染 提高企业个人防治噪音意识 功能分区,集团化管理12月8日 22:46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构成噪声污染有声源、声音传播途径与接收者二要素,控制噪声污染可从这二方面着手:降低声源噪声;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现在主要的防治方法大多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的,降低工业噪声污染,同时植树造林适当挡住噪音的传播。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控制: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一)噪声源控制 1,消除噪声发生的根源:改进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机械摩擦,改变喷口形状 2,采用吸声,隔声装备(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 1,阻断传播途径 2,改变机器设备的安装方向 3,原理噪声源(三)对接受者的防护 对接受者进行防护,除了减少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外,可采取各种个人防护手段,如佩带耳塞,耳罩或头盔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该法第七章还规定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机关,可按照各自的职责,对违反该法规定者给予必要的处罚。 噪声的危害: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声象毒雾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尤其在城市和工业区里,它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人就懂得了噪声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渐地人们还知道了强烈的噪声会损害人的身体,甚至引起死亡。 噪声的危害有以下几种: 对人健康的影响 听力 噪声会损伤的人听力,这种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神经系统 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基本生理过程-----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 心血管系统 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从而导致心跳加剧,心律不齐,血压高等。 消化系统 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胃肠系统的分泌和蠕动功能改变,引起代谢过程的变化 ,出现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的代谢失调,造成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 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等。 2.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声超过90分贝,人的听力将受到损伤;噪声超过70分贝,人就不能正常工作;噪声超过50分贝,人就难以入睡。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听力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接触较强噪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适应。如果接触强噪声的时间较长,听力下降比较明显,则离开噪声环境后,就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疲劳。这种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仍属于生理范围,但可能发展成噪声性耳聋。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恢复,听力持续下降,就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成为病理性改变。这种症状在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但在这个阶段,患者主观上并无异常感觉,语言听力也无影响,称为听力损伤。病程如进一步发展,听力曲线将继续下降,听力下降平均超过25分贝时,将出现语言听力异常,主观上感觉会话有困难,称为噪声性耳聋。此外,强大的声暴,如爆炸声和枪炮声,能造成急性暴震性耳聋,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小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出血,听力部分或完全丧失。主观症状有耳痛、眩晕、头痛、恶心及呕吐等。 噪声即噪闹之声,是指使人感到烦躁、令人讨厌的刺耳声音的统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噪声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和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又被称为城市新公害。通常人们用"分贝"(db)做单位,来表示噪声大小及对人的影响。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声音。噪声,被称作看不见的敌人,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影响睡眠和休息。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当睡眠受干扰而不能入睡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神经兴奋等现象。长期下去,就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等。 损害人的听力。噪声可以造成人体暂时性和持久性听力损伤。一般来说,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超过100分贝时,将有近一半的人耳聋。 引起人体其他疾病。一些实验表明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有一定影响、长期的噪声污染可引起头痛、惊慌、神经过敏等,甚至引起神经官能症。噪声也能导致心跳加速、血管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极强的噪声(如170分贝)还会导致人死亡。 干扰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当噪声低于60分贝时,对人的交谈和思维几乎不产生影响。当噪声高于90分贝时,交谈和思维几乎不能进行,它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一、吸声当声波入射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声能要被物体吸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称为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用吸收系数来表示,吸声系数越大,则表示材料的吸声性能越好。材料的吸声性能与材料的性质、结构和声波的入射角度及声波的频率有关。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是:材料内部有无数细小的相互贯通的孔洞,当声波入射到这些材料的表面,进而入射到这些细小的孔隙内时,要引起孔隙内的空气运动,紧靠孔壁和纤维表面的空气,因摩擦和粘滞运动阻力而不易运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掉。故性能良好的吸声材料要多孔,孔与孔之间互相贯通,并且贯通的孔洞要与外界连通,使声波能进入材料内部。如对应1000赫兹声波,10cm厚的超细玻璃棉的吸声系数是87。二、隔声隔声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噪声源封闭起来,使噪声控制在一个小的空间内,这种隔声结构称为隔声罩。在声波遇到屏蔽物时,由于界面特性阻抗的改变,入射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声能透进屏蔽物继续传播。材料的隔声性能可用透声系数来表示。透声系数越小,表示透进去的声能越少,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材料的隔声性能与隔声体的结构、性质和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关。三、消声消声是将多孔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通道内壁,或按一定方式固定在管道中,以达到削弱空气动力性噪声的目的,消声量一般可达到10—50分贝。V、补充说明噪声对人的影响和危害跟噪声的强弱程度有直接关系。在建筑物中,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隔声和吸声。隔声就是将声源隔离,防止声源产生的噪声向室内传播。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世界卫生组织说,噪音污染不但能够影响人的听力,而且能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它精神综合征。研究表明,人听觉最高可以接受30分贝的音量,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影响。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声象毒雾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尤其在城市和工业区里,它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人就懂得了噪声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渐地人们还知道了强烈的噪声会损害人的身体,甚至引起死亡。 前言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噪声污染属于感觉公害,它于人们的主观意愿有关,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关于防治噪声及改善声环境的研究,但还是不足以面对声环境形势的严峻性。 1噪声的主要来源 1交通噪声: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运收稿日期:2005-04-17作者简介:王涛(1965-),女,汉,工程师,毕业于内蒙古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现在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行过程中产生的流动性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最突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越来越发达,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拥有量剧增,随之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图1为不同交通工具的噪声强度和某城市一昼夜交通噪声强度的变化情况。 2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机器和设备,它不但直接对生产者带来危害,对周围居民影响也很大,工业噪声可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 3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推土机、钻机、风动工具等可产生巨大的噪声。 4生活噪声: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等人为的发出的喧哗声。生活噪声相对来说强度不大,但是它可使人心烦意乱,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据近年的统计,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来源比例约占8%—10%;建筑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在5%左右,近年来因施工噪声扰民纠纷也频繁发生;交通噪声影响比例将近30%,它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最大;生活噪声影响面最广,已经达到城市周围的47%,是干扰生活的主要噪声污染源。 2噪声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噪声级为30~40分贝属于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对人体生理功能产生影响;70分贝以上会使人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工作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甚至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 1首先噪声直接引起耳部疾病,据测试噪声超过115分贝可造成耳聋,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脆弱,噪声可严重损伤听觉器官。 2噪声可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紊乱,产生精神障碍。高噪声的工作,还可促使人出现头痛、失眠、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及易怒、自卑等情绪,通过在不同类型噪声环境下对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增高,以致损害心血管,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增加了30%,纺织工人高血压发病率为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2%。因此,环境噪声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杀手之一。 3通过对大鼠试验表明,噪声对视力也会造成损害。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视觉细胞的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觉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噪声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已在人体和动物细胞水平上得到证明,因此噪声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险性。 4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一定强度的噪音连续的影响人们的休息,便会使人心情紧张,大脑兴奋不止,继而到身体疲倦,四肢无力。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3噪声的控制措施 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制。特别安静区,昼间50分贝、夜间(指22时至次日6时)40分贝;居民文教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居住、商、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如何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城市的规划管理、利用先进的噪声控制设备、提高人们思想意识是防治噪声的基础。 1控制声源运转的机器设备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是主要的噪声源,有效控制噪声源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改进企业结构,提高工厂的装配质量,工人合理的操作方法都可降低噪声的发射功率。二是利用声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技术,以及安装消声设备等来控制噪声的辐射。三是控制车流量,严格机动车使用年限,淘汰车况较差的车辆是减少交通噪声的关键。四是加强建筑施工噪声与生活噪声的管理。 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规划,按照不同的功能区规划,使居住区尽量远离噪声源以达到减噪的目的。 1在车流量大并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干道两侧,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等)以及利用其它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设计安装合理的隔声屏障能取得降噪5~10分贝左右的效果。 2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物体的内能。 3生态绿化降噪,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之间及路的隔离带、工厂的空地等建立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居民小区绿化建设,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收噪声。郁闭度较好的乔灌木结构绿地宽度每增加10米,可哀减2分贝左右的噪声。 3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尽量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在工厂或工地工作的工人要佩戴防噪护耳器,以减少噪声影响。 4结束语 噪声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宁静,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说噪声污染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颁布了噪声控制标准,例如,工厂、工地的噪声不超过85~90分贝,居民居住区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等。目前,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地防治噪声污染,改进我们的声环境质量,尽可能给人们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已成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2]谢浩,刘晓帆《控制居住区交通噪声的建筑措施》 [3]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2 —33—浅谈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王涛李庆元

198 评论

相关问答

  • 噪声论文题目推荐

    研究过程的表现记录表2班级: 136班 姓 名:王晓娜时 间 本人从事的主要工作(研究)内容及体会与反思1

    大眼睛鱼儿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噪声论文题目

    汽车与环保论文 人类在地球的孕育中诞生,走向高度成熟……并不断演变着、持续着!但是,正是她孕育出的“儿女们”不但没有没给她安乐,相反的却使她伤痕累累!

    天天开心好好好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噪声控制论文题目

    城市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产物,是近代文明的象征,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近年来高速的经济发展促使了城市化的进程,预计2020年

    不计较的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噪声论文题目大全

    你可以到淘宝网搜索店铺:论文写作精品文集坊分店 老板人很热情的,辽宁阜新的,我的同学都是在他那里下载或者写作的。

    朶蕾咪灬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噪声论文题目有哪些

    研究活动名称:校园内外噪音调查和防治活动时间:2007年9月活动指导教师:高淑云、张建英研究活动目标; 指导学生自主制定调查方案,进行实地数据采样,汇报交流,

    Joy999999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