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噪声控制论文题目

噪声控制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噪声控制论文题目

城市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产物,是近代文明的象征,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近年来高速的经济发展促使了城市化的进程,预计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达到72亿。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走向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城市上空的有害气体、浑浊的空气降低了日照率及太阳辐射强度,居民经常处于强噪声的干扰中。居住环境与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关系密切,人对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近年来,我国城市有因邻户建筑物对日照采光遮挡而上诉法院要求保护日照权的案件,也有因夜间强烈的施工噪声干扰睡眠而发生暴力冲突的情况,可见人们对所处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

噪声污染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不论什么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的生活形成干扰,就都被称为噪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道路上汽车的喇叭声,人群的喧闹等,都是令人头痛的噪声。有时节奏强烈的摇滚音、迪斯科等也会成为噪声,影响到人的生活及健康。 强烈的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如果是长期在机器轰鸣的厂房工作的人员,其听力往往不及一般人。噪声还会严重干扰人的中枢神经,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头痛。噪声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它会使人失眠,没有食欲,产生烦恼等不愉快的情绪。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受噪声刺激还会削弱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噪声污染投诉呈上升趋势 据悉,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投诉案件也随之增多。去年全区共收到环保投诉841宗,是上年投诉总量的3.6倍。其中噪声污染占投诉总数的34%。 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妨碍人们工作、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据介绍,噪声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就会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引起听力损伤,并逐步发展成为噪声性耳聋。另外,噪音还可对非听觉器官造成危害或导致其他疾病。 噪音污染多发生在深夜 噪音主要发生在晚上。以前段时间被整治的会城红唇酒吧为例,环保局审批明确规定它只准经营清吧,该酒吧却在没有重新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增设卡拉OK项目并播放的士高音乐,导致边界噪音超标,群众投诉不断。 由于酒吧白天不营业,无法取证,区环监大队工作人员只好一连7天现场伏击至深夜,查到其几乎天天都是经营到凌晨2点多钟。区环境监测站3月3、4两日晚连续监测发现,该酒吧未营业时,周边环境噪音低于50分贝的规定标准,而一到晚上11点营业时噪音却高达59.9分贝。区环保局据此确认红唇酒吧噪音超标,并依法作了处理。 环保局指出,超时营业也是造成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比如,近年来会城城区开了不少网吧,大部分开设在居民楼下或住宅小区内,顾客发出的嘈杂声和摩托车马达的轰鸣声,对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是早上8点至晚上12点。而今年3月21日区环保局和区文化局组成联合小组进行调查,却发现所检查的网吧营业时间都超过晚上12点,甚至通宵营业。 另外,饮食娱乐业和五金业的门店、加工场等,分布在城区各街道和商住楼下,环境污染问题和扰民现象也比较突出。

振动噪声控制论文题目

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 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 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⑴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 ⑵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对于可预测到的噪音,适应起来会更容易些,个体会逐渐习惯和适应。 ⑶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 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 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 ⑴听力损伤。包括两种情况:暂时阈限改变和永久性阈限改变。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的16小时内恢复到正常阈限;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改变时,则在噪音消除后的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⑵噪音对健康的影响。高水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生理唤醒和一系列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和肠胃功能。对人类和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有影响,以及导致失眠等症状。 噪音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改变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噪音人们会喝更多的咖啡或酒、抽更多的香烟,间接造成的。 ⑶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如会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阳痿和情绪变化无常等。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机率更高。 噪音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引发心理疾病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会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论述噪音与操作的关系。 ⑴噪音呈现期的影响。 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强度、可预测性、可控制性),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敏感程度)和人格特点等。 ⑵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 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噪音呈现时的影响。很多研究都证明,噪音过后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噪音的知觉控制。当个体有能力控制时,噪音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⑶噪音可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损伤。 ⑷噪音影响的发生。 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和做出反应。噪音使注意范围缩小的观点:注意范围缩小的表现,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减弱了。 论述噪音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 噪音不仅造成听觉的损伤、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干扰操作行为,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例如人际吸引、利他行为和攻击性。 ⑴噪音与人际吸引 利用测量人际距离的方法发现,当噪音的强度为80dB时,使人们彼此感到舒服的距离增加。噪音使人们要求有更大的个人空间,降低了人际吸引。居住区周围的交通噪音使邻里间的交往减少。 ⑵噪音与攻击性 噪音增加了唤醒水平,也应该会增强攻击性,特别是对于具有攻击性倾向的人。但噪音并不会直接增强攻击性,只有当个体被激怒或情绪不佳时噪音才对攻击性产生影响。 ⑶噪音与利他行为 个体的助人行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要多。在正常噪音、65dB和85dB白噪音三种条件下,帮助捡起掉落书刊的百分比分别为72%、67%和37%。其它一些研究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噪音使人的注意广度变窄,不能注意到旁人的需求,因此使助人行为减少。 注解: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美国医院联合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环境心理学从理论上讲有六种理论框架,即唤醒理论,环境负荷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私密性调节理论、生态心理学和行为情境理论、交换理论等理论。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说明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的影响。 最近这些年,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1)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2)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3)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4)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在外层空间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全球环境变化;2)群体间暴力和犯罪;3)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4)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 这门学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研究人员不注意先前的文献,缺乏对以往研究的必要重复,缺乏知识的积累;2)每个人的研究彼此孤立;3)本学科的研究者没能充分关注其他领域的研究和理论;4)经常、及时的回顾,综合研究成果的努力不够;5)不注意理论的建构;6)所用术语和概念的界定和使用缺乏一致性,并对此缺乏足够的注意;7)对关键问题开展定期地开展开放的、有组织的争论不够。 全球的环境心理学: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发表时间 题目 刊物名称 备注 2010-06 A multi-grid method to solve the squeeze film damping of micro-resonator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June 26-28,Wuhan,China EI 2010-06 Mechanical Analysis of Double Helical-Ribbon Blades of Deaeration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June 26-28, Wuhan, Chi EI 2010-01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the squeeze-film damping of MEMS devices in the free mo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SCI 2010-01 A Wavelet Interpolation Galerkin Method for the Simulation of MEMS Devices under the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SCI 2009-12 低压下微机械谐振器件挤压膜阻尼分子动力学仿真的一种高效算法 振动与冲击 EI 2009-11 An Efficient Numerical Approach for Electrostatic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Simulation Chinese Physics B SCI 2009-04 考虑直流偏置电压影响的弹性悬臂微梁挤压膜阻尼新模型 振动工程学报 EI 2009-01 A new free molecular model for squeeze-film damping of flexible microbeam in low vacuum Micro and Nanosystems   2008-10 基于声能量密度的自适应主动结构声控制研究 振动与冲击 EI 2008-09 A squeeze-film damping model f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antilever Microbeam under the effect of stat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8-03 弹性悬臂微梁谐振系统挤压膜阻尼新模型 振动与冲击 EI 2008-01 基于鲁棒µ-synthesis的多输入多输出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实验 机械强度 EI 2007-10 基于声能量密度的自适应主动结构声控制研究 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   2007-09 On the air damping of flexible microbeam in free space at the free-molecule regime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SCI 2007-08 基于结构振动传感器的主动结构声控制实验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 EI 2007-06 A new model for squeeze-film damping of electrically actuated microbeam under the effect of static d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SCI 2007-04 振动系统鲁棒µ-synthesis控制实验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06-08 微机械滤波器3dB通带特性参数新计算模型 东南大学学报 EI 2006-07 微机电系统中基于模态展开和边界元法的静电-结构耦合高效分析方法 机械工程学报 EI 2005-11 基于H∞的振动系统多输入多输出鲁棒控制仿真 东南大学学报 EI 2005-05 电信系统中的硅微机械滤波器结构鲁棒设计 机械工程学报 EI 2004-10 4轮转向车辆主动鲁棒抗侧倾操纵研究 汽车工程   2004-09 电讯系统中硅微机械谐振器/滤波器通带灵敏度分析 振动工程学报 EI 2004-03 结构振动噪声的H∞反馈控制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   2004-01 压电板振动的多输入、多输出鲁棒H_∞控制实验研究 煤炭学报   2004-01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4WS车辆最优随动操纵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EI 2003-11 Robust control of a vibrating plate using μ–synthesis approach Thin-Walled Structures EI 2002-12 Applied model coordinate to solve dynamic responses of antenna mechanic system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2-12 基于结构奇异值u综合的振动系统鲁棒控制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   2002-09 Optimal Follow-Up Control for 4WS Vechicl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bration Engineering EI 2002-09 振动系统鲁棒H∞控制实验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   2002-06 主动结构-声系统的鲁棒Hinf控制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01-06 封闭空间有源弹性壁振动声辐射的鲁棒Hinf控制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   2001-03 振动系统复合摄动的鲁棒Hinf控制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   2000-09 结构振动声辐射的Hinf控制实验研究 声学学报 EI 2000-06 复合摄动的有源结构声辐射系统鲁棒Hinf控制研究 控制与决策

噪声控制论文选题

噪声污染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不论什么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的生活形成干扰,就都被称为噪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道路上汽车的喇叭声,人群的喧闹等,都是令人头痛的噪声。有时节奏强烈的摇滚音、迪斯科等也会成为噪声,影响到人的生活及健康。 强烈的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如果是长期在机器轰鸣的厂房工作的人员,其听力往往不及一般人。噪声还会严重干扰人的中枢神经,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头痛。噪声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它会使人失眠,没有食欲,产生烦恼等不愉快的情绪。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受噪声刺激还会削弱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噪声污染投诉呈上升趋势 据悉,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投诉案件也随之增多。去年全区共收到环保投诉841宗,是上年投诉总量的3.6倍。其中噪声污染占投诉总数的34%。 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妨碍人们工作、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据介绍,噪声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就会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引起听力损伤,并逐步发展成为噪声性耳聋。另外,噪音还可对非听觉器官造成危害或导致其他疾病。 噪音污染多发生在深夜 噪音主要发生在晚上。以前段时间被整治的会城红唇酒吧为例,环保局审批明确规定它只准经营清吧,该酒吧却在没有重新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增设卡拉OK项目并播放的士高音乐,导致边界噪音超标,群众投诉不断。 由于酒吧白天不营业,无法取证,区环监大队工作人员只好一连7天现场伏击至深夜,查到其几乎天天都是经营到凌晨2点多钟。区环境监测站3月3、4两日晚连续监测发现,该酒吧未营业时,周边环境噪音低于50分贝的规定标准,而一到晚上11点营业时噪音却高达59.9分贝。区环保局据此确认红唇酒吧噪音超标,并依法作了处理。 环保局指出,超时营业也是造成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比如,近年来会城城区开了不少网吧,大部分开设在居民楼下或住宅小区内,顾客发出的嘈杂声和摩托车马达的轰鸣声,对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是早上8点至晚上12点。而今年3月21日区环保局和区文化局组成联合小组进行调查,却发现所检查的网吧营业时间都超过晚上12点,甚至通宵营业。 另外,饮食娱乐业和五金业的门店、加工场等,分布在城区各街道和商住楼下,环境污染问题和扰民现象也比较突出。

噪声控制论文

噪声污染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不论什么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的生活形成干扰,就都被称为噪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道路上汽车的喇叭声,人群的喧闹等,都是令人头痛的噪声。有时节奏强烈的摇滚音、迪斯科等也会成为噪声,影响到人的生活及健康。 强烈的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如果是长期在机器轰鸣的厂房工作的人员,其听力往往不及一般人。噪声还会严重干扰人的中枢神经,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头痛。噪声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它会使人失眠,没有食欲,产生烦恼等不愉快的情绪。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受噪声刺激还会削弱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噪声污染投诉呈上升趋势 据悉,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投诉案件也随之增多。去年全区共收到环保投诉841宗,是上年投诉总量的3.6倍。其中噪声污染占投诉总数的34%。 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妨碍人们工作、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据介绍,噪声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就会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引起听力损伤,并逐步发展成为噪声性耳聋。另外,噪音还可对非听觉器官造成危害或导致其他疾病。 噪音污染多发生在深夜 噪音主要发生在晚上。以前段时间被整治的会城红唇酒吧为例,环保局审批明确规定它只准经营清吧,该酒吧却在没有重新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增设卡拉OK项目并播放的士高音乐,导致边界噪音超标,群众投诉不断。 由于酒吧白天不营业,无法取证,区环监大队工作人员只好一连7天现场伏击至深夜,查到其几乎天天都是经营到凌晨2点多钟。区环境监测站3月3、4两日晚连续监测发现,该酒吧未营业时,周边环境噪音低于50分贝的规定标准,而一到晚上11点营业时噪音却高达59.9分贝。区环保局据此确认红唇酒吧噪音超标,并依法作了处理。 环保局指出,超时营业也是造成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比如,近年来会城城区开了不少网吧,大部分开设在居民楼下或住宅小区内,顾客发出的嘈杂声和摩托车马达的轰鸣声,对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是早上8点至晚上12点。而今年3月21日区环保局和区文化局组成联合小组进行调查,却发现所检查的网吧营业时间都超过晚上12点,甚至通宵营业。 另外,饮食娱乐业和五金业的门店、加工场等,分布在城区各街道和商住楼下,环境污染问题和扰民现象也比较突出。

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 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⑴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⑵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对于可预测到的噪音,适应起来会更容易些,个体会逐渐习惯和适应。⑶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⑴听力损伤。包括两种情况:暂时阈限改变和永久性阈限改变。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的16小时内恢复到正常阈限;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改变时,则在噪音消除后的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⑵噪音对健康的影响。高水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生理唤醒和一系列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和肠胃功能。对人类和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有影响,以及导致失眠等症状。噪音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改变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噪音人们会喝更多的咖啡或酒、抽更多的香烟,间接造成的。⑶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如会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阳痿和情绪变化无常等。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机率更高。噪音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引发心理疾病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会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论述噪音与操作的关系。⑴噪音呈现期的影响。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强度、可预测性、可控制性),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敏感程度)和人格特点等。⑵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噪音呈现时的影响。很多研究都证明,噪音过后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噪音的知觉控制。当个体有能力控制时,噪音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⑶噪音可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损伤。⑷噪音影响的发生。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和做出反应。噪音使注意范围缩小的观点:注意范围缩小的表现,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减弱了。论述噪音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噪音不仅造成听觉的损伤、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干扰操作行为,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例如人际吸引、利他行为和攻击性。⑴噪音与人际吸引利用测量人际距离的方法发现,当噪音的强度为80dB时,使人们彼此感到舒服的距离增加。噪音使人们要求有更大的个人空间,降低了人际吸引。居住区周围的交通噪音使邻里间的交往减少。⑵噪音与攻击性噪音增加了唤醒水平,也应该会增强攻击性,特别是对于具有攻击性倾向的人。但噪音并不会直接增强攻击性,只有当个体被激怒或情绪不佳时噪音才对攻击性产生影响。⑶噪音与利他行为个体的助人行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要多。在正常噪音、65dB和85dB白噪音三种条件下,帮助捡起掉落书刊的百分比分别为72%、67%和37%。其它一些研究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噪音使人的注意广度变窄,不能注意到旁人的需求,因此使助人行为减少。注解: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美国医院联合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环境心理学从理论上讲有六种理论框架,即唤醒理论,环境负荷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私密性调节理论、生态心理学和行为情境理论、交换理论等理论。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说明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的影响。最近这些年,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1)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2)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3)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4)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在外层空间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全球环境变化;2)群体间暴力和犯罪;3)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4)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这门学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研究人员不注意先前的文献,缺乏对以往研究的必要重复,缺乏知识的积累;2)每个人的研究彼此孤立;3)本学科的研究者没能充分关注其他领域的研究和理论;4)经常、及时的回顾,综合研究成果的努力不够;5)不注意理论的建构;6)所用术语和概念的界定和使用缺乏一致性,并对此缺乏足够的注意;7)对关键问题开展定期地开展开放的、有组织的争论不够。全球的环境心理学: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振动噪声控制论文选题

摘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送风用罗茨风机,噪声污染十分严重。在采取改进隔声罩设计、加接消声器、控制管道再生噪声、提高风机房围护结构隔声能力等综合治理措施后,其噪声污染已控制到国家允许标准以下。 关键词:噪声控制 罗茨风机 综合治理 山东省某污水处理厂全套引进国外技术与设备,采用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送风选用罗茨风机,型号为RV5L2G,德国制造。主要技术参数:风压73kPa,风量112m3/min,转速960r/min,配套电机功率183kW。风机房共安装了9台罗茨风机,目前正常生产只开2台,将来二期工程投产后需开4台。 虽然工程设计时已采取了对罗茨风机加隔声罩等噪声控制措施,但运行后鼓风曝气系统噪声污染仍然十分严重。风机房内噪声平均值达8dB(A);曝气池靠近送风道处的噪声达6dB(A);风机房相邻西厂界噪声达5dB(A),超过所在区域厂界噪声标准值(夜间)5dB(A)。 1 罗茨风机隔声罩的改进设计 罗茨风机是一种强噪声的机电产品,其噪声主要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机壳及轴承辐射的机械性噪声、基础振动辐射的噪声、电动机噪声〔1〕。 在原工程设计中已采取了一定的噪声控制措施,主要有:给每一台罗茨风机加隔声罩,罩外壁材料为玻璃钢,内壁材料为穿孔钢板,中间填玻璃棉。罗茨风机进气口加消声器、空气滤清器,它们横卧于罩内。风机所需空气通过一根直径420mm玻璃钢管由室外引入隔声罩内,室外进气口加有玻璃钢材料制作的阻性消声器,见图1。罗茨风机加隔声罩可有效降低其机壳及轴承辐射的机械性噪声、电动机噪声;进气口加消声器可有效降低进气口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为了解决机器散热,利用罗茨风机工作时罩内形成的负压吸入外界空气冷却,这种降温方法从技术上也是合理的。 水厂投入运行后发现隔声罩门不能关闭,否则跳闸,罗茨风机不能正常工作。在隔声罩门打开的情况下,隔声罩已基本无降噪作用。分析失败的原因有三方面: ① 气流组织不合理。原设计中隔声罩进气口和罗茨风机进气口均位于隔声罩内上部,气流形成短路,位于隔声罩下部的电动机等部件得不到有效冷却。 ② 隔声罩进气口截面积较小,进气阻力较大,增加了罗茨风机负荷。 ③ 隔声罩为了保证有效隔声,除密闭性好外,还使用了较厚的玻璃棉材料。它既是吸声材料,也是保温材料,因此隔声罩散热能力很差。本工程中的鼓风机是间歇工作,在非工作时间,罩内不形成负压,罩外空气不能进入罩内起散热作用,鼓风机再工作时环境温度将较高。 为了节省治理费用,在工程设计时没有重新设计隔声罩,而是根据对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原隔声罩进行了改进,采取的措施从比较图1(b)与图1(a)中可看出,主要有: ① 将隔声罩进气口从罩上方改到下方,使气流能够流经电动机与罗茨风机机体,对它们进行冷却。 ② 进气口截面积从126m2增加到384m2。 ③ 进气口由室外进风改为室内进风,不仅减少通风阻力,而且改善了风机房内通风状况。 ④ 进气口配用了折板式阻性消声器。 ⑤ 在罩内增设新的强制通风设施。在隔声罩上方加一排气扇,它仅在罗茨风机不工作时运行;排气扇外加装消声器,以降低从排气口泄出的噪声;在排气扇与消声器间设简易逆止阀,以防止罗茨风机工作时室外气流由此进入。 ⑥ 将罗茨风机泄压口由室外移至隔声罩内,并配用消声器,其对外环境影响可忽略。采取上述措施后,即使在夏季最热天气,隔声罩门也不需要打开,隔声罩的降噪作用得到保障。工程竣工后测量,罩内噪声为8dB(A),罩外进气口处噪声已降至5dB(A)。 2 罗茨风机排气口消声器的设计 在原工程设计中,虽然重视了罗茨风机进气口噪声控制,但却没有重视排气口噪声控制,这是噪声控制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罗茨风机排气口噪声很强,他不仅通过排气管道向外辐射,而且能够激起排气管道产生强烈的再生噪声。选择罗茨风机隔声罩内靠近风机排气口处作测点①,选择罗茨风机隔声罩外汇流管下靠近风机排气管处作测点②。用B&K2230声级计和B&K1625带通滤波器测量了A声级和噪声频谱,测量结果见表1。表1 罗茨风机隔声罩内外噪声测量值dB 测点 时间 倍频程频带声压级 A声级 0Hz 125Hz 250Hz 500Hz 1 000Hz 2 000Hz 4 000Hz 8 000Hz ① 治理前 6 6 1 1 4 2 3 8 1 ② 治理前 4 2 2 7 8 0 0 3 2 ② 治理后 5 1 2 8 5 7 9 1 8 隔声罩有一定的隔声量,因此罩外测点②的A声级应低于罩内测点①,但实际测量值反之,说明罩外有其他强噪声存在,这就是管道再生噪声。从噪声频谱差别也可看到这一点,罩内测点噪声呈明显中低频特性,这是风机的频谱特点〔1〕;罩外测点噪声呈明显中高频特性,这是再生噪声的频谱特点。根据两个声级合成计算公式,可推算出再生噪声达1dB(A)。 管道传声是固体传声,随传播距离增加衰减很小,因此整个管道均向外辐射噪声,成为典型的线声源。本工程地面以上管道长达300 m,所以污染情况相当严重。由上面分析可知,降低罗茨风机排气口气流噪声是本工程另一个重要措施。加装消声器是降低气流噪声的有效手段,根据罗茨风机噪声频谱,设计了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其结构见图2。该消声器有下列技术特点: ① 为方便制造和维护,消声器分成阻性、抗性两段,中间以标准法兰相连接。 ② 吸声材料选用离心玻璃棉毡,为了提高低频消声效果,消声器阻性段离心玻璃棉毡厚度设计为150mm。 ③ 消声器有效长度增加,可提高消声量。设计时将原罗茨风机排气口逆止阀到风量调节阀之间“S”形管道改为“L”形,降低了风量调节阀高度,从而使消声器长度增加,消声器有效长度已达1800mm。 ④ 消声器出口直径大于进口直径,有效通道截面积增加近1倍,使进入汇流管的气流速度由原来的2m/s降低为3m/s,减少了对汇流管的撞击,达到了降低再生噪声的目的。 ⑤采取特别结构措施,保证使用安全。本工程通过气体压力高达73kPa,而国内定型生产的各类罗茨风机消声器限定通过气体压力低于50kPa〔2〕。 罗茨风机排气口加装消声器后,对汇流管还采取了下列再生噪声控制措施: ① 减少管道截面变化。原汇流管由三个不同直径段组成,现统一为一种直径,降低了由于管道截面变化引起的涡流噪声。 ② 增大管道直径。原汇流管最大直径800mm,现增至1100mm,降低了风速,可降低涡流噪声,也减少了“T”形口处气流对管壁的撞击,从而降低机械振动噪声。 ③ 改善管道支撑。汇流管通过钢箍固定于支架,将原固定于电缆沟盖板上的支架改为直接固定在地面上。在汇流管与钢箍间垫橡胶条以增加管道振动阻尼。 采取上述措施后,测点②噪声已从2dB(A)降至8dB(A),在室外主送风道入口处再加装一台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后,曝气池靠近送风道处噪声已由6dB(A)降至8dB(A)。3 提高风机房围护结构隔声量的措施 污水处理厂所在区域厂界噪声夜间标准为45dB(A),经过计算,采取上述措施后还不能达标。然而,再对罗茨风机本身采取进一步噪声控制措施,不仅存在技术困难,而且费用较高,故采取提高风机房围护结构隔声量的办法,主要措施为: ① 风机房门改为隔声门。原来的门为普通木门,而且门缝较大,实测隔声量不足10dB(A)。为此,参照J649国家标准图制作了隔声门,设计隔声量25dB(A)。 ② 风机房临厂界西侧窗户封砌,东侧窗户改为隔声窗,供采光。为了降低治理费用,隔声窗系在原有窗户内侧再加装一层固定玻璃窗做成,两层窗户间作吸声处理。 ③ 在东墙下部进风口设置消声进风柜。进风口有效面积根据二期工程完工后所需进风量确定,风速控制在6m/s。消声进风柜的消声片厚度设计为80mm,片间距为100mm,消声片可从柜中抽出,以便清扫积尘。 ④ 在西墙设两台低噪声排气扇,并配消声器。排气扇是为夏季通风降低室内气温用。 ⑤ 满铺吸声吊顶。吸声吊顶不仅降低了风机房内的混响噪声,而且提高了隔声薄弱的屋顶的隔声量。 噪声治理工程已经竣工,市环境监测站在开动4台罗茨风机情况下(今后可能有的最大工况)测量,风机房内噪声平均值已降至5dB(A);厂界噪声降至5dB(A),达到国家有关噪声标准。 参考文献: 〔1〕智乃刚,等风机噪声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吕玉恒,等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及材料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 索引序列
  • 噪声控制论文题目
  • 振动噪声控制论文题目
  • 噪声控制论文选题
  • 噪声控制论文
  • 振动噪声控制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