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1

喵小萌103
首页 > 论文问答 > 火灾调查技术杂志电子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漂飘linn

已采纳
消防的验收资料不是一二句话就能讲好的,地方区域都有不同。
242 评论

mutouchoupihai

没查到杂志的网址但是有电子邮箱,电话下面内容供你参考:是中科院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宗旨是认识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机理,并发展火灾防治技术。刊登内容主要为:火的基本物理和化学过程;火灾动力学过程;主动和被动式防灭火方法与技术;火灾与人的相互作用;火灾风险评估与风险量化;火灾统计与调查;火灾安全设计;火灾安全立法;火灾安全教育等。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火灾防治的科学、技术、设计、管理和教育工作者。季刊 1992年创刊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编辑单位: 《火灾科学》编辑部主 编: 范维澄主 任: 王清安地 址: 合肥市金寨路96号邮政编码: 230026电 话: 0551-3601667传 真: 0551-3601669电子邮件: 国内刊号: CN 34-1115/X国际刊号: ISSN 1004-5309邮发代号: 26-90定 价: 8元/期《火灾科学》季刊全年零售价2元/年每期零售价80元/期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编辑出版火灾科学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309国内统一刊号CN34-1115/X邮发代号26-90联合征定代号LD341115

129 评论

馋猫爱鱼鱼

火灾调查是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不同于其它基础性的工作,火灾调查的专业程度更高,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多,火灾调查工作的开展往往面临着复杂的挑战,不仅仅局限于火灾本身,更需要掌握法律、医学等领域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之下,火灾调查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高度重视,开展的过程中要严谨细致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力求还原事件本身,发现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以便后期能够制定相应措施对已有漏洞进行弥补,推动社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基层消防火灾调查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对火灾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对火灾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此以往导致了从事基层火灾调查工作的人员不足,难以深入细致的开展调查工作。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将从事火灾调查的人员安排在其他岗位,实际完成火灾调查工作的人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不能完全胜任此项工作。除此之外,火灾调查的培训机制也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培训课程难以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技能培训。相比于基础性的工作,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开展难度大,面临的情况复杂,条件极为艰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较多防火监督人员不愿意从事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对其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能够刻苦钻研业务的从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客观情况,必然会导致大部分火灾调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长期得不到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业务的能力长期不足,不具备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能力,最终影响火灾调查的结果,工作人员积极进取的意识不足,难以提升火灾事故调查的处理水平。 落后的装备技术 火灾调查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性工作,其对专业性的要求极高,对现有的火灾调查设备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装备技术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由于缺乏统一完善的标准,火调的设备难以很好的发挥协同配合的作用,一些单位进行火调设备采购时缺乏科学的参考标准,难免会出现盲目采购,设备实际使用价值低于预期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际火调工作产生影响,不能顺利的找到火灾事故发生的起因,增加现场勘查工作的难度。准确、及时的进行现场判断是影响最终是否能找到着火原因的关键因素,要引起高度重视。 优秀人才的缺口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层应急管理部门成立的时间不长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较显著的是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消防灭火任务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社会影响极深。在这些问题之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缺乏专业性的优秀人才,一些基层应急管理部门专职从事消防工作的人数不足10人,然而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确却非常之多,火灾调查工作也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每位工作人员要负责多家重点消防单位的管理工作,在重点消防单位的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基础性的安全检查、审核及验收等多项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进行调研、培训等长期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十分繁杂,占用了工作人员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再让这些工作人员高质量的完成火调工作,显然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抽调专业人员补充基层力量,完成火调工作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由于基层从事应急管理的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对火灾调查的办案流程掌握的不是十分全面,在进行火灾调查的过程中不能十分科学严谨的开展相关工作。这些问题是长期积攒而形成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观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加强培训等,然而专业性人才的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了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居高不下的专业鉴定成本 在火调的流程中,收集现场证据资料、勘察等环节需要专业机构的介入。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增强,对于物证鉴定机构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多数人开始注重物证鉴定机构的知名度和声誉。不仅如此,物证调查的科学性也是人们开始重点关注的环节。因此,在进行火灾物证鉴定的时候,具有相关资质的鉴定机构才能够提供相关服务,最终做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物证鉴定机构的数量仍然处于低水平,随意基层应急管理部门需要依托于专业的鉴定机构才能进行物证鉴定。由于行业门槛高,满足条件的机构数量少,鉴定耗时长、费用多,这些因素又会延误火灾调查的进程。因此一些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常常凭借自身的经验做出判断,这会造成鉴定结果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发生人为失误,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使得导致火灾真正的原因不被发现,相关责任人免于法律的_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火灾现场的封锁,一些狡猾的事故责任人会利用人们都忙于救援忽略现场保护的可乘之机,蓄意破坏现场,企图逃避责任。 不明确的责任认定结果 进行火灾调查的最终目的在于火灾事故责任的认定,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认定的结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人丧失理想信念,为了谋求现实利益想方设法逃避、推卸责任,这种情况也为火灾事故的调查工作增加了许多阻碍。工作人员在开展调查的过程当中顾虑重重,难以高效的开展工作,难免会对调查的结果起到消极的影响。 来源:今日消防 (2020年11期)

300 评论

小骨头骨头

发生火灾事故后,失火单位应当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并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保护好火灾现场。火灾现场是提取查证火灾原因痕迹物证的重要场所。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为发现起火物及引火物,根据着火物质的燃烧特性、火势蔓延情况,研究火灾发展蔓延的过程,为确定起火点、搜集物证创造条件。所以,火灾现场一旦遭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现场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获取火灾现场诸因素的客观资料,影响勘查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火灾调查人员的准确判断。因此,保护好火灾现场是做好火灾调查工作的前提。根据《消防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火灾扑灭之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及相关人员应当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①人人都有保护火灾现场的义务。火灾现场的保护工作应从发现起火时开始,不要等公安消防队或火灾调查人员到达后才开始。因此,能够最早到达火场和发现起火的义务消防员、专职消防队员、治保人员以及单位负责人等均有责任保护现场,广大的干部群众都有义务及权利协助保护好火灾现场。火灾发生之后,受灾单位应保护火灾现场。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应当依据公安消防机构划定的警戒范围。尚未划定警戒范围时,应把火灾过火范围以及与发生火灾有关的部位划定为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②火灾扑救中应注意保护火灾现场扑火救灾的过程也应视为火灾现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单位自救时还是公安消防队到场之后,火场指挥人员在灭火行动中均应充分注意这一点。在火势被控制后扑灭残火时或者对火场进行检查时,不宜用直流水直射重点保护区,尽量防止破坏现场或移动物证。在检查火灾现场时,应尽量不移动室内物品和电器(开关及电闸)、机器设备,避免踩踏或破坏物品。对可能盛有危险品的容器不宜随便触摸和挪动,防止破坏上面可能留有的指纹痕迹。当灭火过程中所使用的动力设备(如链锯、便携式发动机以及手抬机动泵等)需要加油时,应当在火场以外的地点进行,以免溢出的汽油污染作为物证的危险品。如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人员还未到达火场前火已被扑灭,失火单位应积极安排人员,将火灾场现场保护起来,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人员到场后,应将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③正确划定火灾现场保护范围。火灾现场保护范围的划定,应依据着火物质的性质和燃烧特点等不同情况来决定。在确保能够查清火灾原因的条件下,应尽量将保护范围缩到最小限度。如在建筑群中起火的建筑物只有一幢,那么需要保护的现场通常也只限于起火的那一幢。若着火的部位只是一个房间,则需要保护的火灾现场也应限定在起火的这个房间内。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火灾在被烧建筑物墙外1m内,露天火灾在被烧物质范围外1m之内都应划为现场保护区。但是,当起火部位不明显,对于起火点位置看法有分歧或初步认定的起火点与火场遗留痕迹不一致时,其保护范围还应当根据现场条件和勘查工作的需要扩大。当起火原因怀疑为电气设备故障所致时,凡属与火场用电设备有关的线路、电器(总配电盘、开关、插座、灯座)、设备(电机、机动设备)及其通过和安装的场所都应划入被保护的范围,若起火点与故障点不一致时,甚至相距很远时,其保护范围还应当扩大到发生故障的那个场所。对于爆炸火灾的现场,除应将抛出物的着地点列入保护范围外,同时还应将爆炸破坏或影响波及的建筑物也列入保护的范围。火灾现场保护的时间应从发现起火时起到失去保护价值时止。火灾现场保护的撤销,应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立案机关决定。(2)组织安排好调查访问对象。火灾事故调查访问是通过和那些掌握有关起火原因、起火点以及火灾蔓延等第一手情况的人员交谈,尽可能准确地再现火灾过程,获得相关人员亲眼目睹到的火灾情况,为查明起火原因搜集证据材料。①调查访问的重要性能为火灾事故调查人员提供采取紧急措施的依据。在刚发生火灾不久之后及时进行调查访问,当事人及群众记忆犹新,提供的情况比较详细、准确,这些情况往往是采取急救、灭火、排险或者消除障碍等紧急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调查访问最早发现起火的人,可以准确地判断起火点提供有价值的情况,使勘查范围缩小,加快火灾调查的进程。通过调查访问可使实地勘验到的情况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互相印证,使火场勘查工作进一步深入细致。通过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材料,能够配合实地勘验,认定火灾痕迹、物证和火灾的因果关系。通过调查访问还可帮助判断有关物证是否为原来现场所有,某物证是否变动了位置等。通过向当事人、有关的群众调查了解现场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以及位置情况,了解火场的生产设备、工艺条件及生产中的故障情况,了解火源、电源的使用和其他情况等,可以帮助发现哪些地方有哪些痕迹和物证,对分析火灾形成的原因十分有帮助。可帮助查找火灾肇事者和放火犯罪分子。借助调查访问,可以了解现场的人、物、事以及相互关系的详细情况,了解火灾发生时群众的所见所闻,同时还可找到火灾肇事者和放火犯罪分子直接的见证人,并可以更清楚地说明事情的原委。②需调查访问的主要人员。应接受访问的人员主要有:最先发现起火的人,起火前最后离开现场的人;最先到达火场和扑救的人;报火警或报案的人;起火时就在火灾现场的人;熟悉现场原有物资情况或生产工艺情况的人;受灾单位的有关领导或受灾户主、家人;熟悉起火部位周围或火场周围情况的人;火场上救出来的受伤人员,及其他人员等。这些人员都是与调查火灾事故原因有关的人员,在火灾事故原因调查期间不应当安排出差和远离单位的工作。如特别需要安排不太远的出差或者离开本单位工作时,应安排好通信联络,做到随叫随到,随时接受询问,以确保火灾原因调查访问的顺利进行。(3)协助统计好火灾损失和伤亡情况。火灾发生之后,受灾单位还要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计好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①火灾损失的统计范围。火灾损失的统计范围主要包括直接损失用与间接损失。火灾直接经济损失指被烧毁、烧损、烟熏以及灭火中破拆、水渍以及因火灾引起的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产畜以及役畜等固定资产,古建筑、文物、商品、购入货物等流动资产,生活用品、工艺品和农副产品等因火灾烧毁、烧损、烟熏以及灭火中破拆、水渍等所导致的损失都属于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统计的范围。火间间接损失。指由于火灾而停工、停产以及停业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现场施救、善后处理的费用。ⅰ因火灾导致的“三停”损失。主要包括:火灾发生单位的三停损失;由于使用火灾发生单位所供的能源、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等所造成的相关单位的三停损失;为扑救火灾所采取的停水、停电、停汽(气)及其他所必要的紧急措施而直接导致的有关单位的三停损失;其他相关原因所造成的三停损失。ⅱ因火灾致人伤亡导致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因人员伤亡所支付的医疗费,死者生前的住院费、抢救费,死亡者直系亲属的抚恤金,死者家属的奔丧费、丧葬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处置费,养伤期间的歇工工资(含护理人员),伤亡者伤亡之前从事的创造性劳动的间断或者终止工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含护理人员),接替死亡者生前工作岗位的职工的培训费用等工作损失费。ⅲ火灾现场施救及清理现场的费用。主要包括:各种消防车、船以及泵等消防器材及装备的损耗费用以及燃料费用(含非消防部门);各种类型的灭火剂与物资的损耗费用;清理火灾现场所需的全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损耗费用等施救和清理费用。②人员伤亡的统计范围。对在火灾发生后和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炸、砸、窒息、中毒、触电以及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都应列为火灾伤亡的统计范围。以上所列的各项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的统计,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失火单位都应当按照要求认真清理,如实上报,绝不能由于怕追究责任而少报,也不能为求保险公司的赔偿而多报。(4)全面分析事故的原因,研究制定改进对策。火灾事故发生之后,火灾发生单位应对事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制定出改进对策,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①全面分析火灾事故的意义。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也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二者是互相关联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得好,可以使减少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消除,反之,则可增加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可见,火灾事故调查只简单地查出直接起火原因及直接肇事者或责任者还是不够的,这只是火灾事故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火灾事故原因分析表明,若火灾原因调查只限于这一目的,那么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管理上的、安全设计方面的、物质本性上的以及设备缺陷方面的等因素,就会被“埋没”而不被重视,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也就不能消除。因此,应本着对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既调查人的行为,又要调查物的状态(厂房建筑、装置、设备、物质性质等),还要调查安全管理方面的原因,这样才能将已发生事故的有关信息反馈到各个方面,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系统,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切实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所以,火灾事故原因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发现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那种更加隐蔽的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包括防火安全管理在内,以进一步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能够建立起相应的事故防范对策。②全面分析构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及方法。全面分析火灾事故原因的工作,应由主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若直接原因同生产工艺有关,还应吸收设计、生产技术部门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以便于能够科学地查明构成火灾事故直接原因的诱导因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基础原因。是构成火灾事故最基本的原因,通常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差、安全标准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以及劳动纪律不严格等,这些都是管理原因,从消防安全角度看,这是构成基础原因的主要部分。间接原因。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以及精神原因等几种。技术原因主要有机械装置设计不良、检查保全不充分、构造材质不适当、缺少能控制事故行为的措施等,教育原因主要包括不懂消防安全知识、轻视或不明白消防安全要求以及不能熟练地运用安全措施等,身体原因主要是有病、睡眠不足、身体条件不适合工作要求等,精神原因主要是态度不认真、工作马虎以及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等。直接原因。可分为物的原因与人的原因两种。物的原因主要有环境条件差、设备不良、安全装置有故障、设备不完善以及报警设备失灵等,人的原因主要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准备不足、误操作、麻痹大意以及玩忽职守等。对上述各种原因可以采用单个原因分析法和统计综合分析法进行认真的分析。单个原因分析,就是对造成火灾事故的每一个原因从微观上去分析,以提高对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便于实施;通过统计的方法对火灾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就是对火灾原因进行宏观探索,进行多方面的对策研究。③研究制定改进对策。在对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应当从中找出导致火灾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出今后的改进措施与对策。关于设备原因的对策要在设计、生产、技术以及科研等方面研究开发新技术,改善环境和防火、灭火设施。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对策。要在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程序、监督控制以及教育训练等方面重新评定原有的规程要求,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管理方面原因的对策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应切实引起单位领导的重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使各种火险隐患得到彻底整改。总之,对分析出来的各种引起火灾的原因,都要逐条逐项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切实避免类似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5)对需要单位处理的火灾责任者及时做出处理在火灾原因查清后,为了教育火灾肇事者本人和职工群众,应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火灾原因认定书》与《火灾事故责任书》对有关责任者进行追查处理。对构成犯罪的和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分别通过司法机关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据有关法律进行处理。对那些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及消防管理处罚的责任者,应分别由监察机关、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按照干部与职工的管理权限,酌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以及开除留用查看或开除处分。(6)对认定不服的救济途径。火灾事故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火灾事故认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核,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92 评论

相关问答

  • 火灾调查技术杂志电子版

    发生火灾事故后,失火单位应当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并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保护好火灾现场。火灾现场是提取查证火灾原因痕迹物证的重要场所。保

    重叠的岁月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火灾调查杂志电子版

    标准编号:LY/T 1846-2009标准名称:森林火灾成因和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方法标准状态:现行英文标题:Survey method for the cause

    花的姿态zqr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火灾调查技术杂志

    消防科学与技术,这是公安部正式承认的国家级杂志,评职称需要

    艾米tiantia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火灾调查技术杂志怎么样

    有呀,如果发生了火灾,消防部门要进行火灾事故认定,并出具事故认定书的。具体看以下法律规定。第一条 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保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保护火

    火野丽Q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火灾调查技术杂志是什么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主要的栏目有:消防技术、建筑防火、灭火求援、古建筑消防、火灾调查、火灾预防、规范园地、国际消防。学术杂志网可以查到

    雨天啾啾酱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