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0

blueberry317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复旦政治学评论文章翻译教程第三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虫子在睡觉

已采纳
一、论文:Self-empower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How does a Middle-class Oriented Group Influence Local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Urban China, In Guo Sujian & Guo Zhonghua(E), Theorizing Chinese Citizenship,LEXINGTON BOOKS,“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的升级”,《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权威CSSCI期刊,2015年第10期(第一作者,与唐世平合作),第83-103页。The Broken Ladder: Why Education Provides No Upward Mobility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SSCI), 2015, N221, pp 161-《忠诚呼吁:为什么中产阶级偏好协商而非抗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第22-30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4期转载。“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第二作者,与褚荣伟、邹怡合作),《社会》(上海),CSSCI期刊,2014年第4期。“民主化与族群冲突的管理”,《复旦政治学评论》(上海),CSSCI期刊,201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与母语写作”,《复旦学报》(上海),CSSCI期刊,2014年第4期,第116-123页;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忠诚呼吁:为什么中间阶层偏好协商而非依法抗争”,《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北京),2013年第6期。“消极候选人:城市社区选举中的陪选现象剖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深圳)第1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第242-251页。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Legitimacy Crisis of Local Citizenship in China,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6, N 3(September , 2013),p1-“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缺憾和可能的突破”(第二作者,与李辉、唐世平合作),《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CSSCI期刊,2013年第1期,第138-151页;被收入李路曲主编:《比较政治学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101-122页。“新生代农民工与公民权政治的兴起”,《开放时代》(广州),CSSCI期刊,2012年第11期,第90-104页。“从业主福利到公民权利:一个中产阶层移民社区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北京),CSSCI期刊,权威期刊,2012年第6期,第77-100页。“整体性治理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中国行政管理》(北京),CSSCI期刊,2012年第5期,第79-83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政府治理”为题转载,2012年第9期。Challenges of “Semi-Urbanization” to Village Democracy in China,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5, N 1(March, 2012),p29-“半城市化对中国乡村民主的挑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武汉),CSSCI期刊,2012年第1期,第28-34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2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与杨肖光合作),《青年研究》(北京),CSSCI期刊,2012年第1期,第71-82页;被收入《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1辑(题为“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命运的政治学”,《开放时代》(广州),CSSCI期刊,2011年第10期,第149-158页。“青少年的政治倾向有多重要:政治社会化研究50年回顾”,《复旦政治学评论》第9辑(陈明明主编:《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1-244页。“迈向多动力选举:党组织在社区选举中的角色转型”,《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与姚银科合作),第12-16页。“乡村社会的公共性与村庄治理”,《中国图书评论》(北京),2010年第10期,第21-25页。“底层、学校与阶级再生产”,《开放时代》(广州),CSSCI期刊,2010年第1期,第94-110页;《天涯》2011年第1期转载。“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中国农村观察》(北京),CSSCI期刊,2009年第2期,第2-11页;被收入谢庆奎、商红日主编:《基层民主与社区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社会》(上海),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第180-204页;;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市场‘脱嵌’与环境冲突”,《读书》(北京),CSSCI期刊,2007年第9期,第17-22页。“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社会》(上海),CSSCI期刊,2006年第6期,第95-116页。“信访向何处去?”,《二十一世纪》(香港),2005年6月号,第91-95页。二、著作:《你中产了吗》,熊易寒、冯静、梁银湘合著,文汇出版社2015年12月。《平衡木上的中国》,中信出版社2015年(待出)。《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日文版),入选上海市中华学术精品外译项目,许慈惠译,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待出)。专著《移民政治: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地方性公民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待出。专著《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入选社会科学博士文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译著《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与陈周旺、李辉合译),[美]查尔斯·蒂利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三、Work in progress:Becoming a Good Citizen for Better Life: Why does the Middle Class Prefer Negotiation over Rightful Resistance in Shanghai?The Delinking of Production and Politics: Explaining the Broadened Income Gaps in Western C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Repression in Authoritarian RTwo Hands of Local State: Issues, Rents and Governmental Response to Social Protests in CDe-politicized Policing: How do the Government's Strategies Reshape the Patterns of PSelective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Paradox of Institutionalized State and Non-institutionalized Governance in CRational Irrationality in Workplace: How does the Flexible Regime of Accumulation Manufacture Consent in C《集权化市场、弹性积累与劳工政治的转型》四、报刊文章:《叉腰肌、业委会与社区管理》,《检察风云》2015年第16期。《农民工子女向上,难破教育天花板》,《中国青年报》,2015年05月04日。《大学工资改革:人应该比设备贵》,《东方早报》2015年1月15日。《新穷人的全球图景:三个世界的交集何以可能》,《文化纵横》2015年第1期,第20-25页。“寻找公约数:利益冲突的政治解决”,《文化纵横》(北京),2014年第2期,第29-33页。“官员崇拜GDP的体制性根源”,《领导之友》,2014年第1期,第7-8、48页。“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决策》2013年第10期,62-64页。“上海社区调解的问题与完善策略”,《中国社会工作》2013年8月(下),第33-34页。“让教育飞越户籍壁垒”,《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30日。“农民工的尊严、权利与梦想”,《东方早报》2013年3月1日。“从业主到公民”,《全球商业经典》(北京),2013年第1期,第116-123页。  “新阶层的兴起与社会分化:沿海城市地区的社会治理”,《文化纵横》(北京),2012年第5期,第40-46页。“城市化与一个群体的命运”,《文汇报》2012年8月25日。  “人口导入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强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17日。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s different from earlier one,China Daily(USA), May 25th   “第二代移民的生活机遇与分配正义”,《东方早报》2012年3月27日。  “‘用工荒’不是刘易斯拐点”,《东方早报》2012年2月27日。  “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文化纵横》(北京),2012年第1期,第44-49页。  “农民工子女成为‘回不去的一代’”,《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16日。  “农民工权利由消极向积极转变”,《东方早报》2012年1月9日。  “如何做好比较政治学研究”(第一作者,与李辉、唐世平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35期,2011年11月3日。  “中国需要真正的比较政治研究”(第二作者,与李辉、唐世平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31期,2011年10月20日。  “中国乡村发展:从非均衡到多样化”,《东方早报》2011年7月4日。  “地方政府要告别压力型体制”,《社会观察》(上海),2010年第9期,第40-41页。  “开放‘初中后’教育,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2010年9月2日第9版。  “中国教育中的阶级再生产”,《文化纵横》(北京),2010年第4期,第70-73页。  “慎防素质教育负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2010年7月1日B9版。   “教育吸纳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作用甚微”,《瞭望东方周刊》(上海),2010年第26期,第62-63页。  “环保教育、环境运动与国家战略”,《绿叶》(北京),环保部主办,2010年第3期,第66-72页。  “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读书》(北京),CSSCI期刊,2007年第4期,第82-84页;被收入《灵蛇之珠:<读书>笔谈精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8月。  “‘问题化’的背后——对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反思”,《社会学家茶座》(济南),第19辑,2007年4月,第25-28页。  “再论人民与公民”,《书屋》(长沙),2004年第7期,第43页。  “观念的进化:由人民到公民”,《书屋》(长沙),2004年第5期,第28-29页。五、书内章节:  参编教材,撰写第七章“阶层政治心理”,载尹继武、刘训练主编《政治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  撰写第10章“城市移民社会融入风险与社会稳定”,李瑞昌主编:《干预式治理:公共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撰写第17章“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人民调解:以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为个案”,载徐昕主编:《调解:中国与世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六、课题:2010年7月-2013年12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中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与政治心理抽样调查研究》,批准号:10CZZ005,已结项。2009年11月-2012年6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塑造新公民:农民工子女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JC810006,已结项。2012年3月,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课题《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批准号:12JF028。2012年7月,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上海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后就学政策研究》(市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1223。2010年7月-2012年12月,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初中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机遇与政治心理研究》,项目编号:10CG05。2012年12月,主持复旦大学卓学计划项目:《中产阶级移民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2013年9月,主持复旦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石油国家的族群冲突及其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影响》。2011年6月-2014年6月,项目学术助理、子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985三期重大项目《转型的初始状态、政治过程与转型制度绩效——对全球转型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考察》(唐世平教授主持),项目编号2011SHKXZD011。2012年6月,主持2012年度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基金项目《东南亚的族群冲突与民主转型》,项目编号CCPDS-FudanNDKT12008。2012年11月-2013年8月,上海社科联《上海思想界》重点课题《上海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2011年3月-2013年3月,主持复旦大学文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课题《城市新移民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JJH3056005。2012年5月-10月,主持上海团市委委托课题《上海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新型团青关系的建构》。2011年9月-12月,主持共青团上海市委委托课题《来沪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项目编号SAH3056119。2009年8月-2010年6月,主持上海市政协委托课题《在沪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状况调查》,项目编号:SAH3056097。  2008年6月,博士论文《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获复旦大学第八批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EYH3056054。七、研究报告:多篇研究报告被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中央办公厅、教育部《专家建议》、《新华社内参》、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教卫党委、团市委、上海社科联《上海思想界》等有关部门采纳。八、学术活动:Becoming a Good Citizen for Better Life: Why does the Middle Class Prefer Negotiation over Rightful Resistance in Shanghai? Paper presented at Fudan-UC Center Young Scholar’s Conference on “Governance in China”,Co-sponsored by the 21st Century China Program, UC San Diego,May 14-15 2013年12月7-8日,赴香港城市大学参加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on Labour and Welfare Regimes in China: Theories and Practices”,做主题发言The Broken Ladder: Why Education Provides No Upward Mobility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2013年9月28日-29日,参加清华大学劳工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做题为《集权化市场、弹性积累与劳工政治的转型》的主题发言。2013年6月13-14日,参加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Journal of Citizenship Studies联合举办的“东方社会的公民身份”国际学术研讨会,做题为Becoming a good citizen for better life: why doesthe middle class prefer negotiation over rightful resistance in Shanghai的主题发言。2013年5月25日,参加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中国社会公共安全论坛,做题为《忠诚呼吁:为什么中产阶级偏好协商而非依法抗争》的主题发言。2013年5月21日,复旦大学108周年校庆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演讲《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熊易寒-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2012年10月27日-10月31日,参加Young Scholars Forum: Sinology and China Studies – Perspectives and contributions of young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Germany(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做题为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Legitimacy Crisis of Local Citizenship in China的主题发言。2012年3月16日,应邀为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做题为《移民政治:半城市化与地方性公民权》的报告。  2011年10月26日,应邀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通业青年讲坛”做题为《移民政治:城市化与公民权政治的兴起》的演讲。2011年9月25日,应邀为“复兴论坛”暨“东方青年讲会”做题为《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况与价值取向》的讲座。2011年9月17日,参加“城市的未来:外来儿童教育政策研讨会暨校长论坛”(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做题为《农民工子女的政治社会化和社会融入》的主题发言。2011年5月31日,参加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党的建设研讨会”,做题为“以‘初中后’为突破口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主题发言。Challenges of “Semi-Urbanization” to Village Democracy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61st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Transforming Politics: New Synergies, April19-21, 2011, Novotel London WUnderclass, School and Class Reproduction: Why did Education Fail to Provide Upward Mobility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Shangha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11 Annual Meeting, Honolulu, March 31–April 3, 2010年7月10日-12日,参加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大学)主办的第七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并做主题发言“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2009年3月28日,参加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基层民主与社区治理国际研讨会”,做主题发言“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  2008年1月8-12日,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研究生“当代中国”研讨班,做主题发言。  2007年7月22日-8月6日,参加杜克大学-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讲习班。2006年12月23日,参加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宣读论文“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并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150 评论

smile筱123

复旦大学 mti英语笔译 情况 复旦大学(以下简称“复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初试考察四门科目,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一命题,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由复旦单独命题。整体来看,复旦MTI专业初试内容题型变化不大,难度不大,与专八相似,由此可见,复旦非常注重考生基础是否夯实。要拿下复旦MTI,稳扎稳打、认真积累才是王道!本学位点依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及全国首批三个翻译本科专业之一的翻译系,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课程,翻译专业的全部课程,复旦大学 “翻译” 第二专业课程,以及业余MTI的全部课程。学位点有教师近20人,承担本专业学位的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指导,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有博士学位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人,复旦大学教学名师4人。学位点教师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笔译成就丰富,译作在国内影响很大,在翻译研究、翻译教材编写、翻译课程建设等领域内成果卓著。复旦大学是 每年有两百多人报考,统招录取12人左右。上交大 mti英语笔译 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的外语教育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发端于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创立之初所设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南洋公学译书院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校出版兼翻译机构。1928年外国文学系成立,由交大老校长唐文治之长子、著名英语专家唐庆诒教授担任主任;1943年更名为英文科,1952年更名为俄语教研组,1957年9月更名为外语教研室;1979年,率先成立科技外语系。1997年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2000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授权,2003年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学院现由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翻译系、法俄语系、公共英语教学中心和研究生英语教研部等机构组成。►上交大MTI翻硕 报录比:16年 计划统招4人 统招报考81人 统招录取5人 报录比 1% 推免20人17年 计划统招5人 统招报考89人 统招录取15人 报录比9% 推免16人18年 计划统招5人 统招报考126人 统招录取5人 报录比 4% 推免19人19年 计划招23人 报考 人 统招录取 人 报录比 推免 人

247 评论

羅潔愛爾

这两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公共课程很多是一样的,只是大三大四的专业选修课有区别而已。在职教授不会上百度知道回答这种问题的。大一通识教育课为主,专业影响不大。然后,作为学长,蔡元培曰:“大学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复旦大学绝非职业培训场, 若是关注就业而不看一所大学的起码学术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就枉来复旦了。复旦转系不设门槛,除了经济学院均容易,只要接受院系认为确实有志于学习转入专业的课程即可。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或政治关系。认为政治学是研究社会中各种政治关系的科学,是研究关于社会政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或者是研究社会各种政治势力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现代政治学主要指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及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等。它不局限于对正式机构、法律、文献、制度的研究,而是将政治人的行为、心理、及其背景文化等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它主张政治学研究要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态度得出结论。它注重经验方法,强调运用技术手段和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成果来解释政治现象。相对于传统政治学,它是一种动态研究。主要的研究范式有:心理学分析法(它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基础)、经济学分析法(如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学分析法(如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角色分析,政治文化分析)、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等。

294 评论

快乐皇帝

你为什么不自己在网上查呀?这又不是查不到,这么懒。

152 评论

小雨后哒晴天

东南大学有2个院系有行政管理专业 013人文学院 初试:《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管理学》(第七版)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复试:《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014经济管理学院 初试:《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宋承先,复旦大学出版社;复试:《管理学》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学》(通用管理系列教材)王风彬、李东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7 评论

食品监督所

除了转经济学院,其他都还挺容易的。绩点高点,面试OK点

2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复旦政治学评论文章翻译教程第三版

    除了转经济学院,其他都还挺容易的。绩点高点,面试OK点

    cherryhu111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复旦政治学评论文章翻译教程

    入门级别的话,推荐的两个:《政治学基础》王浦劬;《政治学原理》王惠岩。打基础的话这两本差不多了,其他的“导论”、“科学”可以作为参考。我们当初是《原理》作为教材

    wongjackson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复旦政治学评论文章翻译教程下载

    《国际政治学新论》周敏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_hh0c4dj_v0D_oZ2g 提取码: 1234    书名:国际政治学新论作者名:周敏

    吃货的晚宴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复旦政治学评论文章翻译分析

    复旦大学这个老番茄真的让俺越来越向往

    致远……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复旦政治学评论文章翻译要求

    注意不要有中式英语1。将从句放在被修饰的词前翻2。还要注意情感表达3。想另一种方式4。那样是中式英语

    水中央1985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